新西兰之游一(2016/12-24-17/1-6):久远的记忆,璀璨的星空

猫猫

<h3>这不是我拍的,是我从网上截图的,这是Lake Tekapo 著名的牧羊人小教堂,在这里观星也非常美丽</h3> <h3>2016年的圣诞假期,我终于踏上了新西兰这个海中孤岛,实现了记忆深处快要被遗忘的一个夙愿。</h3><h3><br /></h3><h3>上个世纪80年代初,中国终于打开了国门,开始了改革开放。初始阶段,北京展览馆常常举办各个国家的展销会,展示着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工业和科技产品,吸引了大批专业人士和普通老百姓入场参观。望着那些和我们日常生活不相干的产品介绍,广大的老百姓其实没多大兴趣,比如我吧,最感觉兴趣的是领取那些印刷精美的介绍资料,那资料纸拿回家就可以变成漂亮的&quot;书皮纸&quot;;除了作&quot;包书皮&quot;用,我还感兴趣一些印刷资枓上不多的风景照和人物照;记得有一篇当时的新西兰总理或工业部长的贺辞,文中配了一张总理或部长大人的大头照,照片上的头像帅呆了,虽然已记不住他的名,可那双极富魅力,深邃的眸子至今还能在我眼前闪现;而资料上的那些高楼大厦,看着很时尚现代的惠灵顿,奥克兰让我羡慕不已,发誓将来一定要去这个有着如此帅的领导人,先进的国度看看去。</h3> <h3>从80年代初至今已过去了近40年,世界已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纸质书行将就木,马上就要退出历史了,"包书皮儿"这一特殊年代的时尚,已经成为那个时代群体的共同温馨记忆。过去的30多年来,中国更是跨越了从量到质的飞越,从对外部世界一无所知,到每年成千上万的国人涌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大串联",我们幸运的赶上了这个最好的年代。如今出国,我们再也不会追逐改革开放之初,那曾令国人痴迷的摩天大厦了,而是如同当年的"洋鬼子"到中国时那样,专门"流窜"到古城的大街小巷,对着那犄角旮旯的破败院落又拍又照,并美滋滋的显示给朋友看这些活化的历史,我甚至对越南小镇中那些类似中国文革时期的宣传画和革命标语兴趣盎然,人呀就喜欢追寻不同或消失的东西。"行了万里路,读了千卷书"之后,我对新西兰这个新兴的国家,即没多少历史,又非一流的国度,兴趣锐减,一直拖到现在才去完成当年的夙愿。</h3> <h3>Lake Tekapo</h3> <h3>Lake Tekapo 白天的牧羊人教堂,那两个人影是我和老公</h3> <h3>这里牧羊是最重要的行当,而牧羊狗又是羊羊的守护者,所以当地人为他们最好的朋友立了个雕像</h3> <h3>为了享受温暖的阳光,特意挑了南半球的夏季前往新西兰。谁知人算不如天算,在新西兰十多天中,除了一天能称得上夏天外,其余天都可用初春,甚至初冬形容;最离谱的是在基督城,我们到的那天晚上,气温为0度,晚上回到酒店,冷的瑟瑟发抖的我们坐在酒店大厅的壁炉旁烤火。我开玩笑的对老公说谁要是再和我提全球䁔化,我和谁急。好在我们因为计划要去登冰山,便带足了冬季的衣装,这次真是派上了用场,除了一天,那Uniqlo的羽绒服就没离过身,我们带的T恤和短裤一天也没用上。老公一个劲儿的埋怨我没作好Research,真冤,天气可是我这等小女子能控制的?</h3><h3><br /></h3><h3>新西兰之游不属于人文之旅,游览,观风景,尝试刺激冒险运动便成了这次旅游的主旋。新西兰的风光是可用壮丽来形容的,一路上,我不知由衷的赞叹了多少回,最后只恨自己词穷,来来回回就会用那么几个赞美词儿,自己都嫌乏味,至于那壮丽的风光我会在下一篇游记专门描叙,这篇游记我主要想写写那无比灿烂的星空。</h3> <h3>12月30号当天,Lake Tekapo 天上无☁️,云都落在半山了😊</h3> <h3>我们在新西兰天气最好的一天,夏天的气温,又不热,好爽😊</h3> <h3>从小,星空就对我有种神秘的吸引力。那时的北京还较落后,没那么多光源污染和如今的雾霾,每到夏季的晩上,我喜欢躺在家门前,大院的草坪上,仰望着那满天繁星闪烁的星空,尝试着数完所有星星,从未成攻过,有时数着数着便睡着了,外婆便会抱着我回家。小时候,我想过长大后去作一个天文学家,可惜,我的中小学是在文革中渡过,天文学的教育一笔带过,除了九大行星,北斗七星等最基本的天文知识,学校就没教过其他有关星空的知识了,仰望星空,除了月亮和北斗七星,我辩认不出任何其他星座,后来我也没去研究星空,只是保留了对它的好奇。当我得知新西兰有着南半球最纯洁的天空和最美丽的星空夜景时,久远的记忆又被唤醒,这次我一定要去数星星。</h3><h3><br /></h3> <h3>位于新西兰南岛的Lake Tekapo(蒂卡坡湖)小镇附近的Mt.John(约翰山), 海拔1000多米,由于视野开阔,天气也相对稳定,南半球最有名的天文台就设在这儿,这里是南半球观星的重要据点。为了让普通老百姓也能感受到南岛的星空之美,这儿有不少观星团行程,有日团和夜团;本人觉得,日团没啥意思,主要是参观天文台,观看各种星象仪器和望远镜;夜团才是观星,并有专业人员进行讲解。夜团又分两个行程,一是上到观星最佳地点Mt.John天文观测站附近观星,时间大约2个多小时; 另一个是去到Mt. Cowan 天文观测站, 位于较低的旷野中观星,时间1个多小时。由于机会难得,我是非常想跟2个多小时的那个经典团,可最终为了照顾老公的情绪,选择了1个多小时的团,老公对星空没有激情,纯粹为了陪我,所以折中了一下。</h3><h3><br /></h3><h3>结果又是人算不如天算,一踏上新西兰的土地,可能是因为天气比香港还冷,老公便开始身体不适,到了30号,我们的观星日,老公已接近发烧的边缘,只得临时取消行程,我一人去了观星。早知如此,真不如跟那个经典团。观星团分中文和英文团,考虑到自己贫乏的天文知识,果断地报了中文团,事后发现实在是英明,如果跟了英文团,听个一知半解,兴趣会大打折扣。</h3> <h3>星空,截图</h3> <h3>2016年最后一天,31号夜里0点,我来到小镇观星团汇合点。为了确保旅游旺季有位,早在一个月前我就从网上报了名。可是即使报上了团,也不能保证就能看得着星星,还得老天赏脸;听说此地的天说变就变,下午还晴空万里,傍晚就可能飘过一片云把夜空全部糊上,让人乘兴而来,败兴而归。估计老天察觉到了我的真诚,30号是我们此次旅途中天气最好的一天,晴空无云,唯一可称夏天的一天,但由于此地早晚温差大,任何季节观星,都得全副武装,最好穿成企鹅。我们一团20多人被送到一个旷野的小型天文观测点,周围黑漆漆的,没有任何人造光源,连路灯也没有,好像人造光会打扰到那些美丽的星似的。我抬头望向天空,那璀璨无比的星空让我激动不已,太壮观了,太震撼了,世上没有任何景观比得上夜空的壮丽和广阔;黑色的夜幕上,点缀着闪闪发光的星星,一条乳白色,雾般的长条镶嵌在天幕上,那就是银河,苍穹将整个大地包裹了起来;身处荒野,夜幕之下的我们20几个人,在那深远广阔的天地间,尤如几只小蚂蚁,而我们看到的那闪烁的星光实际上是上万亿年之前的光,面对着浩瀚无垠的宇宙,我们人类太渺小了,生命太短暂了。</h3> <h3>星空</h3> <h3>当日极其晴朗,满天繁星,无遮无挡,连导游都说我们运气好,这么好的夜空并不是天天能见到的。在南半球的荒野中,我第一次看到了银河,跟着导游的雷射笔,我学会了辩认南半球最重要的星座,南十字星座,如同北半球的北极星,那是指向星,只要跟着它,你就不会迷失方向。我还认识了天狼星,猎户星座,大麦哲伦星云;最让我兴奋的是我用肉眼看到了刘慈欣科幻小说"三体"中所提到的那颗三体星,那是半人马座的南二门,它真的是有着三颗太阳的恒星星座,它看上去不是很亮,星空中最亮的是天狼星。用肉眼观星后,我们又通过望远镜观看了珠宝盒星座,那片星云中密密麻麻地挤着一百颗闪耀的恒星,如同发光的钻石。时间过得非快,不知不觉间一个多小时就过去了,真是没看够。观星时,怕影响视线,导游严禁我们拍照,观星结束后,我举起iPhone 手机对着天空狂拍一气,却被导游取笑说如果手机能拍,那单反像机就卖不出去了,果然照片漆黑一片。</h3><h3><br /></h3><h3>其实没有任何照片能完全反映出星空的壮丽,也没有多少形式的美能超过那璀璨的星空,德国哲学家康德曾经说过:"这世上唯有两样东西能深深地震撼我们的心灵:头上璀璨的星空与心中崇高的道德律。" 人这辈子一定要去看一次那震撼心灵的星空,才不枉一生。</h3> <h3>这个有点像珠宝盒星云</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