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我读书时的课本里,鲁迅先生的文章是比较多的,《呐喊》《阿Q正传》《孔乙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很多章节都能背诵。鲁迅的文章有时通俗有时难懂,比如“我家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方式呢?他想要表达什么?好多同学就搞不清楚,难不成鲁迅他是只喜欢吃枣?</h3> <h3> 鲁迅有很多经典语句是我们小伙伴们经常用来呐喊的,如: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二十年后老子又是一条好汉等等。我经常挂在嘴上的是: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h3> <h3> 过去从磨山去落雁岛是没有路的,只有一条土堤,能不能走要看湖里有多少水,秋冬湖水少时能走,春夏湖水多时就不能走。那个时候,东湖景区内也全是土路,只有一辆从武昌江边到白玉山的36路公交车经过磨山。</h3> <h3> 30年来,东湖边上断断续续的小路陪伴我走过青年走过中年:</h3><h3> 沿着东湖熟悉的小路</h3><h3> 清晨来到湖边跑步</h3><h3> 这里布满我的足迹</h3><h3> 这里留下我的回顾</h3><h3> ~~~~~~</h3> <h3> 如今,东湖绿道经过一年时间的挖、填、垫、埋、铺,湖中道、湖山道、磨山道、郊野道4条主题绿道如武汉项链串联起东湖边上的大小景点。</h3> <h3> 原来只知道: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就变成了路。现在见识了:世上本无路,挖吧挖吧垫吧垫吧就变成了路,还是很漂亮的路。</h3> <h3> 原武汉市长阮成发已经调任云南省委副书记,好多市民发帖感慨:说自家门口的地铁啊路啊都还没修通呢,为此心生顾虑。阮成发2007年任武汉市市委书记至今,主政武汉期间,大力推动大规模城市建设,受到广泛关注,曾获外号“满城挖”。</h3> <h3> 阮书记离开武汉奔赴云南当差了,感谢他!祝福他!走好人生后面路!</h3> <h3> 近段时间,东湖绿道顶着“世界级”的帽子,在网上电视上报纸上闹得火热,我看了看市民的反应,激情万丈,如同干柴烈火。</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