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畅游西北丝绸路

🌱五月阳光

<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37, 35, 8);">  人生最好的旅行,莫过于你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发现一种久违的感动。也不必在乎目的地,重要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时的心情。这样,才能在旅途中感悟人生,享受人生。也正如马来西亚作家黄爱琳在《再穷也要去旅行》中所说:"旅行,只需要一颗想走就走勇敢的心,只需要一个背包,然后出发。尤其是女人,当你行走在路上时,强悍的阅历会逐渐沉淀你的气质,开阔的眼界会拓展你的心胸,使你不再是一个只会用纸巾擦干眼泪的小女人……"</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37, 35, 8);"> ——题记</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宁夏中卫沙坡头</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nbsp; 丝绸之路,是一条旅游者向往之路,是 一条承载东西方文化之路,是一条刻印了文臣武将商家儒士足迹之路,也是一条令人震撼的心旅之路。</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那是六月的一个午后,我正躺在床上看书,突然接到学妹电话,约我随她去新疆自驾车旅游,同行者是我们师范一级的五位学友。三言两语,说走就走,当天下午就被学妹夫妇接到她家住了一个晚上后,正式起程。这对于做事谨小慎微,喜欢瞻前顾后的我来说,确实是一次新的突破。</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六月的临晨五点,自然界还是一种朦胧的状态,对于田野,对于城市都是如此。我还是喜欢在朦胧中找寻那份美好的感觉,因为很多真实的东西会让我无眠。一路上,车外晨光渐亮,车内笑声欢畅,我们观景、聊天,无话不谈……不知不觉,六个小时后到达位于宁夏中卫的国家5A级景区——沙坡头,景点位于宁夏中卫市城区以西18公里腾格里沙漠东南边缘,集大漠、黄河、高山、绿洲、长城、丝路为一处,悠久的黄河文化和自然地域的过度性、多样性,使北国的雄浑与江南的秀美和谐地交织于此。因自然景观独特,人文景观丰厚,被旅游界誉为世界垄断性旅游资源。是黄河漂流的故乡!更是古丝绸之路的一条主要通道。</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我们走进沙漠,脱下鞋子,一口气直奔沙顶。久立放眼,蓝黄相映,天沙生辉,一望无垠,心胸开阔,不禁为叹而观之。环绕四周:驼队来往,驼铃叮当,阳光下的沙漠金光灿烂,光影闪动,十分迷人。这里最大的魅力在于它的体验性,不同年龄段的人寻找不同的乐趣。有的滑沙、赏沙、戏沙;有的野营体验生存挑战,有的骑着骆驼似乎想去沙漠探险;也有的进行黄河漂流、乘滑索飞渡黄河、驾驶越野车穿越沙漠;如果你夜宿沙漠酒店,看满天星斗,体会身处腾格里沙漠的浩渺与宁静,那更是一番独特的享受。低头不语,我却找到了童年的趣味。童年时,那光脚丫被绵绵的黄土埋没,似乎被母亲的双手抚触,是那样的亲切,那样的舒服。金黄的细沙虽然没有黄土那般柔美,但它能吸走全身的污秽,让你的衣服、身体、心灵,似乎来了一次特大的洗礼,清爽至极。也似乎接受到父爱般的呵护,让人站立许久,不愿离去。</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b style="font-size: 18px;">  &nbsp; &nbsp;</b></h1><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b style="font-size: 18px;"> 甘肃西北张掖市</b></h1><p class="ql-block"><br></p><h1><b style="font-size: 18px;"> 六月的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刚才还红日高照,刚上车就下起了毛毛细雨。安静的雨滴像散落的精灵,带着别致的情怀,静静地洒落,慢慢地飘逸。轻轻接住从玻璃缝隙飘进来的雨滴,瞬间的凉爽直入心底,一种远离喧嚣的清澈油然而起。</b></h1><h1><b style="font-size: 18px;"> 车外山形地貌变化无常,或奇峰突兀,壕沟交错,纹理清晰;或沙丘起伏,蜿蜒连绵,生无寸草,一望无际。鬼斧神功,沧桑静美,像是一个个艺术体的完美组合,也是画家的理想之地。抬头远望,天山相接,朦胧似幻,一种天上来风的清凉感唯妙唯俏。车内一派祥和,悠扬的歌声、甜美的笑意,不时飘出窗外,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和谐幽美。</b></h1><h1><b style="font-size: 18px;"> 下午五时三十分左右,我们顺利到达张掖市,观看了具有千年历史的张掖鼓楼以及湿地公园。鼓楼完好无损,公园芦苇茂密翠绿,湖水碧波荡漾,据说有"半城芦苇半城庙"的说法。遗憾的是,正值历史博物馆下班时分。所以,只能百度得知:张掖城市湿地博物馆是市委、市政府立足资源禀赋,聚焦发力重点,充分彰显"一山一水一古城"的特色优势,加快建设"宜居宜游金张掖"的一项标志性工程。形成了乔、灌、花、草搭配、针阔叶结合的立体式绿化景观和人水亲和、独具魅力的秀美景色。打造了一个"馆在水中,岛桥相通,水路交错"具有南国湿地特色,集收藏、展示、宣教、科普、研究于一体的西北地区首个城市湿地博物馆。</b></h1><h1><b style="font-size: 18px;"> 在张掖,不仅饱了眼福,还让我们品尝了靖远羊肉的清香和当地美酒的甘醇。</b></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甘肃敦煌石窟</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第二天中午,赶到敦煌,跟着导游游览石窟景观,欣赏敦煌文化。关于敦煌文化,正如文学大师著名散文学家余秋雨的散文著作《文化苦旅》中的《道士塔》和《莫高窟》中,用散文的形式表达了对莫高窟的赞美和对王道士的痛斥。走进书中的情境与思考,我们眼前出现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旧壮观,石像,壁画依然不言,我们静静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变化,如同它们静静地看着敦煌千年来的变迁。千年前第一刀的划下,开启了千年后莫高窟的壮丽。它曾遭遇浩劫:王道士手中一串钥匙把守了这千年的敦煌,却任其流落到外人手里,而中华子孙却也将之弃而不顾,那一马车一马车的文物输往外国。而多年后的今天,那神秘又充满意义的洞窟,它并非炫丽的外表为何能引起大家的注目,是因为它已成为一种仪式的、人性的,深层的蕴藏。我们在这儿看到美,看到宗教的天地,尤其它是中国文化千年的标本。</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一千年而始终活着,血脉畅通、呼吸匀停,这是一种何等壮阔的生命!莫高窟确实有着层次丰富的景深,让不同的游客就像用焦距不一的镜头,对着同一个拍摄对象,选择着自己所需要的清楚和模糊。</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听故事,学艺术,探历史,寻文化……一切伟大的艺术,都不会只是呈现自己单方面的生命。它们为观看都存在,它们期待着仰望的人群。一堵壁画,加上壁画前的唏嘘和叹息,才是这堵壁画的立体生命。游客们在观看壁画,也在观看自己。于是,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正是余秋雨先生所说的两个长廊,即:艺术的长廊和观看者的心灵长廊;也出现了两个景深:历史的景深和民族心理的景深。</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余先生说的好,如果仅仅为了听佛教故事,那么它多姿的神貌和色泽就显得有点浪费。如果仅仅为了学绘画技法,那么它就吸引不了那么多普通的游客。如果仅仅为了历史和文化,那么它至多只能成为厚厚著述中的插图。它似乎还要深得多,复杂得多,也神奇得多。</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它是一种聚会,一种感召。它把人性神化,付诸造型,又用造型引发人性,于是,它成了民族心底一种彩色的梦幻、一种圣洁的沉淀、一种永久的向往。</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它是一种狂欢,一种释放。在它的怀抱里神人交融,时空飞腾,于是,它让人走进神话、走进寓言,走进宇宙意识的霓虹。在这里,狂欢是天然秩序,释放是天赋人格,艺术的天国是自由的殿堂。</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它是一种仪式、一种超越宗教的宗教。佛教理义已被美的火焰蒸馏,剩下了仪式应有的玄秘、洁净和高超。只要知闻它的人,都会以一生来投奔这种仪式,接受它的洗礼和熏陶。</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来前,因为前一晚上的失眠,因为空调受风,我突然感冒,进入阴冷潮湿的窟内,本应加重病情,奇怪的是,游览完毕,我却一身轻松!</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离开敦煌夜宿瓜州,游览了张之公园, 不仅感受到夕阳映天边的无限美好,而且中国第一草圣张之的抒发笔迹,让人感觉到艺术的魅力,感受到瓜州浓厚的文化气息。</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新疆国际大巴扎</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新疆,这个地大物博,天高云淡,可以萌生诗情,触动情怀的城市,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不仅推动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而且还是一座贸易、友谊、文化的桥梁。新疆,以其地域的辽阔神奇,资源的丰饶富有和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吸引了全国人民的目光,也为世界所瞩目,这也正是我们这次出游的最终目的地。</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一路上,戈壁、沙漠、草原、湿地、高山、长河、神湖……多样美景扑面而来,令人目不暇接,如入人间仙境。远处的山顶奇云缭绕,让人分不清哪是雪山哪是白云,朦胧的黑山似乎变成了岛屿静默其中,动静相应,尽显独特风貌。</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车行千里,思绪万千。看着沿途的风景,不禁联想:世间万态无不在那高山绿水间灵动,无不在那白云蓝天间演绎。每个人都是另一个人的故事,在这片神秘的土地上,留下多少感人心怀的故事,也许我们无从遐想。</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翻开历史的扉页,我们可以重温历史给的温度。顺着时间的脉络,我们追溯着,在这里曾经有大小和卓兄弟的叛乱与厮杀;在这里有香妃美誉佳谈的故事;在这里有湘军收失地种绿柳的不朽事迹。</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多少风尘在岁月的长河里落定,多少故事在厚重历史的足迹里沉静。风沙可以模糊年岁,却无法抹杀历史;岁月可以冲刷记忆,却始终留有痕迹。下一场雨,这里没有江南的柔软煽情。放晴的天空,是蔚蓝与乳白色的集合体,是你放飞梦想的场地。新疆的天很高,高的让你想拥抱这个世界。新疆的云很淡,淡的你也想悠然自在。</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这里,确实是一个可以敞开胸怀,放开歌喉,酣畅淋漓地尽情歌唱的地方。坐在车内,遥望窗外,一马平川,一望无垠,仿佛站在唯你独高的平台。四周静默,犹如鸦雀无声的听众,歌声传开,那种悠远高扬,叠荡起伏而铿锵有力,让人觉得,设身宽广辽阔的原野,胸怀坦荡,全然释放,唯有歌声,能够主宰万籁。那些风声,轰鸣声,扬沙走石声,不过是为歌而伴奏,呵然一气,未加雕饰而得自然情趣,如此和谐,如此美妙,这就是,天籁之音。路遇火焰山, "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这时,唐僧师徒取经的画面似乎历历在目,形象逼真,给人一种梦幻般的触动。</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夜幕降临,我们住进乌鲁木齐市内宾馆后,走进世界规模最大的新疆国际大巴扎,这里集伊斯兰文化、建筑、民族商贸于一体,是新疆旅游业产品的汇集地和展示中心,是"新疆之窗"、"中亚之窗"和"世界之窗"。以其浓郁的民族风情和民族文化,每天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和市民参观购物,包括国内各省份及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的大批游客。特色的新疆美食:烤全羊、烤肉、拌面、抓饭、烤包子、骨头汤等等,让您饱尝西域美食。由专业设计师绘萃新疆各民族特色文化制作的旅游纪念品,每一件都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质量上乘,具有一定收藏价值。在派莱克酒吧墙面附"新疆十大迷"景观及新疆各少数民族风情介绍图文,在此把酒临风,纵横古今,阔谈天下,体验颠峰人生,伴有民乐盘旋回荡,真可谓人间绝境!</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阿尔泰神秘古迹草原</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次日清晨,我们便开始了跟团四日游活动。</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迎着朝阳,首先观光阿尔泰草原。草原的景、草原的情、草原上漂亮的姑娘和帅气的王子,会让你产生一种久违的冲动。虽然草原没有我向往的那么宽广,那么翠绿,那么牛羊遍地……但是,草原上的铜像,承载着动人而有生命价值的故事:教子育人、战争英雄、甜美爱情……导游解说入情入境,游客神情专注入神,似乎根本不在乎周边的小草是否茂密翠绿,野花是否芳香四溢,牛羊是否在蓝天白云下欢聚……买一块儿红红的丝巾,见证我的感动。喝一杯酸奶,品尝草原的纯真鲜美。文艺节目甚是精彩,一曲《请喝一杯下马酒》首先揪住了我的心绪。小王子的高空杂技表演,虽然令观众心惊胆战,但赏识到草民们的冒险精神。姑娘追、搏斗等节目吸引着每一位游客,在游客和草原姑娘及帅气王子们,轻轻哼鸣,翩翩起舞时,我身不由己,乐在其中,纯粹忘记了自己已经是步入老年人群公民!</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雅丹地貌五彩滩</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夕阳西下时,我们定格在雅丹地貌五彩滩,这里是前往哈巴河县与喀纳斯的必经之路。它毗邻碧波荡漾的额尔齐斯河,与对岸葱郁青翠的河谷风光遥相辉映,可谓"一河隔两岸,自有两重天"。走进景区,映入眼帘的是河畔一块块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巨石。登上观景台,五彩地貌呈现眼前:在3平方公里左右的五彩滩,沟壑纵横,高低错落。沟谷与垄脊相间发育,由红色、土红色、浅黄和浅绿色砂岩、泥岩及砂砾岩组成的岩石,色泽各异,五彩缤纷。据说,五彩滩一天的早、中、晚,都会拥有不同的美丽景致:清晨,一轮红日喷薄而出,射出漫天如孔雀尾羽的灿烂金辉,此刻的五彩滩像玉女出浴;中午骄阳似火烈日当空,仿佛全世界的阳光都聚集在这里,火焰山浴火重生;晚上是一天中最美的时刻:21点左右,这里依然斜阳高悬,只是光线已十分柔和,不再灼人,站在瞭望台上,满滩都是参差不齐的奇石,鲜艳的红黄,神秘的紫蓝,纯洁的白色光影斑驳,色泽艳丽。那些山丘沟壑,远看似染红霞,色彩斑斓,近看则是刀削斧劈,直指蓝天!漫步其中,细看那土梁、沟谷在风与水的精雕细琢下,如何形成如此丰富多彩的造型,似山峰、似石柱、似城堡,一应的创造超出人的想象,千姿百态,令人浮想联翩!那受流水作用或有机质沉淀,而被染成片片黛青色、暗褐色、丹红色的雅丹,在蓝天、白云衬映之下,构成一幅幅多彩的画面。而这画面,又随着天气的变化,不断地变换着,迷醉着每一个走过的人。除此之外,变换角度欣赏,五彩滩又仿佛是一个造型奇特的天然泥塑馆,既雄风大气,又似水柔情。</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b> 沙漠边沿胡杨林<br /></b><b>  移步换景,各有不同。走进胡杨林,目睹伫立在沙漠边缘的胡杨树,拥有坚强的毅力,坚韧不拔的精神,它们是孤僻的,一棵树,一片林,在这沙漠之间读过历史的沧桑,几千年的文化历程顺着风沙在它们的足下流逝,在它们的眼眸中侵蚀。我想像着林则徐逶迤浩荡的大军是否从这里走过,李白从西域路过那飘逸的诗歌是否绕过它们的枝头。<br /></b><b>  听当地解说员介绍,胡杨(学名:Populus euphratica),又称胡桐(汉书)、英雄树、异叶胡杨、异叶杨、水桐、三叶树。是杨柳科的一种植物,生长在沙漠中,它耐寒、耐旱、耐盐碱、抗风沙,有很强的生命力。胡杨也被人们誉为沙漠守护神,是一种神奇的植物。千百年来,它们毅然守护在边关大漠,抵抗着风沙来袭。<br /></b><b> 一棵成年的胡杨树身上有三种不同的叶子,下边的像柳叶,中间的像白果叶,最上边的像榆树叶。人常说她生着三千年不死,死后三千年不倒,倒了三千年不朽。这种一树三叶,就像丈夫、妻子和孩子的一个家几个辈分。也有青年叶、中年叶、老年叶的说法。<br /></b><b> 它的树干并不直,满身的疙瘩。树冠并不大,有人称它为沙漠上的武大郎。可是它以倔犟的性格生长在碱性的沙漠里,大多是空心的,做不成家具,但它是沙漠里一种靓丽的绿腰带,捍卫着绿洲。<br /></b><b> 走近一棵死去的老胡杨树,仔细看年轮,一棵30公分的分支都有三百年的层次,而正干有一米多粗,据专家测算起码有四千年历史。而这颗树从正面看像老鹰,从侧面看像老狼,而再换个角度又像只大雁,憨态可掬。<br /></b><b> 驻足前行,又看到一棵美女胡杨,阿娜多姿,手舞足蹈地挺着丰胸,扭着细腰,朝林海中观看。这时候,一只"老狼"出现了,趴着爪子,朝前方瞭望,欣赏着"美女"的身姿,于是,胡杨林里就有了这段老狼望美女的传说。<br /></b><b> 胡杨树, 在它有生的几千年里见证了一方土地的历史,感受过一方民族的情怀。它象征着边疆人民的顽强,是一种战天斗地的精神。与一棵万年树合影的瞬间,我不禁对生命的价值观产生了新的认识。</b></h1><h1><b></b></h1> <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人间净土喀纳斯</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没到过喀纳斯,不算到过新疆。这里有最静的夜和最亮的星星,最遥远的村庄有着最晶莹的心灵。相传成吉思汗西征的时候,途径喀纳斯,见到这样美丽的地方,决定暂住几日,休整人马。成吉思汗喝了湖水,觉得特别清甜解渴,就问手下这是什么水?有一位聪明人机灵做答,这是喀纳乌斯(蒙古语中是可汗之水的意思),众将士便齐声答道:这是可汗之水。成吉思汗说,那就把这个湖叫做喀纳乌斯。于是,在图瓦人的传说里,他们是成吉思汗的后代。成吉思汗驾崩后,就葬在喀纳斯,图瓦人作为当年成吉思汗的亲兵,就留在喀纳斯湖周围世代守卫王陵。乘船前行,俯视微波荡漾的湖面,遥望山顶茫茫积雪,让人思绪万千,浮想联翩。</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喀纳斯湖有五湖四弯之说,部分还在哈萨克斯坦国境内,五湖是白湖、千湖、变色湖、鸭泽湖、车轭湖;而四湾则是神仙湾、月亮湾、卧龙湾、驼颈湾。其中的月亮湾留下了神秘的大脚印,有人说这是成吉思汗西征时留下的大脚印,也有人说这是女娲补天留下的足迹。神话如此神奇,但是出现在我们面前的确实是一双前行的脚印,大的出奇,像是神话中的神话。为了使游客观看风景,景区沿湖旁修了一条公路,区间车送游客来往观景,每个湾可以驻足观看摄影。让人赞叹这片人间净土,也只有在这里,你才可以体会这一生最美的心情。同行的学妹为了留住纪念,利用小视频把我们的名字与湖名连为一体,一遍一遍地像播音员一样:谁、谁、谁和谁、谁,到此一游。让我们收藏保存,加深记忆。</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新疆第一宝石滩</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带着美好的心情,来到天下第一宝石滩,各式各样,不同色彩的小石子布满整个沙滩,一望无际,美不胜收。游客们一下车就带着不同的目标,钻进石子滩开始"寻宝"。有的专找最有亮度的顽石,有的寻找不同色彩不同形状的软石,而我却寻找带有不同印记的"脚印":童年,和伙伴们在小河边捡石子,用小石子做游戏,玩小羊过河,玩跳老虎……用小石子在小石板上写日、月、水、火……写1、2、3、4……画小草、野花、鸡猫狗兔……年轻时,带上爱女慧宝贝,去北戴河海边捡贝壳,把各种美丽的贝壳带回家,让小女芳宝贝摆图案、拼玩具……中年时,带着教坛星秀送教下乡,去黄河岸边捡顽石,大的做菜石,小的记上日期作留念;老年了,带上外孙宝贝们随处都可捡石子,天伦之乐无极限……想着、捡着,不禁感悟到:人生的历程是一段必须付出代价的旅行,行路中总会不断地捡到和丢掉一些东西。只有走到特定的环境,你才能明白,原来捡的与丢的都是同一样东西,那就是记忆!</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 185兵团建设基地</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带上"宝石",欣赏兵团建设风貌,听导游小姐讲述我国185团建设边疆的动人故事:</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八千湘女虽然出生、成长在三湘四水,但她们的根已扎在新疆,她们把新疆和祖国内地紧紧地连在了一起。新疆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各族人民和谐相处、共同奋斗是新疆发展、繁荣的必由之路。当年湘女就是怀着这样的理想与激情,奔赴祖国的边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当初八千湘女和战友们的牺牲与奉献,就没有新疆的屯垦事业,也没有新疆今天的发展和进步。她们和祖国众多的儿女包括当地少数民族人民一道,为新疆的稳定、繁荣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艰难困苦,玉汝以成。"面对八千湘女赤诚报国的奉献精神,没有人能不肃然起敬。屹立在省会长沙湘江畔的"湘女石",表达了故乡人民对八千湘女最真挚的礼赞和敬意!八千湘女是湖南的骄傲,也是祖国的骄傲。她们进疆的艰苦,驻疆的艰难,从长沙到达新疆各地,很多湘女竟用了几个月时间。一路上不仅要跋涉穷山恶水,要迎战肆虐的狂风暴雪,还要应对残匪的袭击。这简直就是一次漫漫的"长征"。但参加"长征"的却是柔弱女子,年龄一般是二十来岁,最小的还不到十三岁!历尽千辛万苦到达新疆后不是观光享受,而是艰苦的拓荒创业。"奉旨"恋爱成婚,她们嫁的男人,一般都要大十几岁,有的还在战争中落下残疾……在那万古荒原上,她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了城市和绿洲,成为荒原上的第一代母亲。听着导游小姐的讲述,我深切地感到湘女们是以热血讲述自己的进疆经历,更是用大情大爱书写自己的心路历程。让人觉得,她们才是世界上最深情、最坚强、最美丽的女人!</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世界遗产天山天池</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行程的最后一天清晨,我们来到世界自然遗产天山天池,古称"瑶池",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境内,博格达峰北坡山腰,是以高山湖泊为中心的自然风景区,是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典型的山岳型自然景观。雪峰倒映,云杉环拥,碧水似镜,风光如画。它以完整的垂直自然景观带和雪山冰川、高山湖泊为主要特征,以远古瑶池西王母神话以及宗教和独特的民俗风情为文化内涵,是游览观光、科普考察、探险揽胜、休闲健身和民族风情游赏的最佳去处。静观远处的雪山,近处的天池碧水,左右峭壁直立,松柏青翠,天山来风,碧波荡漾,亦真亦幻,如入仙境,让人不禁想到诗人李白的天山情结: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  &nbsp;</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返途中,观赏了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 要冲——嘉峪关。嘉峪关是以举世闻名的"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命名的工业旅游城市。同时因为它是西北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酒泉钢铁(集团)公司所在地,故又被称为"戈壁钢城"。总之,嘉峪关不但历史文化悠久,而且作为西北沙漠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在闪闪发光。同时,嘉峪关关城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我们主要游览关城,佩戴远程导游的耳麦,一边观赏实地的古建筑,一边随着导游的解说,欣赏悠久的历史文化,给这次远行画上了圆满的句号。</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结束行程,敲打文字,是一种美丽的回味,更是一种来自心灵深处的感悟。</span></h1><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