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美雜記之六----華盛頓

May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目錄</b></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 /></b></h3><h1><b>1.首都之旅<br /></b><b>2.杜莎夫人蠟像館(Madame Tussauds Wax Museum )</b></h1><h1><b>3.國會山(Capitol Hill )</b></h1><h1><b>4.戰爭紀念碑<br /></b><b>5.綠色首都華盛頓<br /></b><b>6.美麗的波托馬克河</b></h1><h1><b></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首都之旅</b></h1><h1><b><br />  这真是一次有趣而难忘的旅程,前天、昨天和今天--纽约、费城、华盛顿,我们三天去了美国的三个首都。<br />  第一张照片是位于纽约华尔街上的联邦大厅,这里曾是美国第一届国会所在地。1789年4月30日,华盛顿就是在这里宣誓就任美国总统的。大厅外矗立着华盛顿的雕塑,栩栩如生。纽约在短短几个月内算是美国的首都。<br />  第二张照片摄于费城的独立宫,这里是1776年7月4日华盛顿宣布独立宣言的地方,(第三张照片就是著名的自由钟)。1790-1800年,在华盛顿建市前费城是美国的首都。<br />  其余的照片是美国建国二百多年的首都华盛顿,全世界的人都很熟悉的国会大厦和白宫。正在修缮的是国会大厦,很多人都会误认为是白宫。真正的白宫是无法进去参观的,只能远远地拍照留念。而国会大厦我们参观了一个多小时。<br />  国会大厦建在被称为"国会山"的全城最高点上,它是华盛顿的象征。这座乳白色的建筑有一个圆顶主搂和相互连接的东、西两翼大楼,美国国会参众两院都在国会大楼里办公。最后两张照片则是著名的林肯纪念堂。<br />  三十多年前,为了参加高考,很痛苦地将美国历史背得滚瓜烂熟,今天用这种方式重温这段历史让我感到很快乐。</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杜莎夫人蠟像館(Madame Tussauds Wax Museum)</b></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 /></b></h3><h1><b> 十多年前,我去过英国伦敦的杜莎夫人蜡像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世界各地陆续有九家分馆建成,包括美国纽约、华盛顿和我的家乡上海,每个分馆都别具特色。<br /> 华盛顿蜡像馆的特色是陈列有美国历届总统的蜡像,从乔治.华盛顿到奥巴马共44位总统,个个栩栩如生。而且还有模仿白宫内部结构的布置,以弥补游人无法进入白宫参观的遗憾。<br /> 走进蜡像馆,首先看到的是美洲大陆印第安土著人,以此走近美国历史……美国国父,第一任美国总统乔治 华盛顿,还有我比较喜欢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卡特、克林顿以及现任总统奥巴马。此外还有其他重要的政治人物,比如马丁路德金、英国女皇伊丽莎白以及她的孙辈。<br /> 展馆的另一个部分是美国的文体明星,加勒比海海盗船长被安置在明星部分的门口迎接游客,可惜我对这类人物知之甚少。<br /> 最后照例有售卖纪念品的商店,有趣的是,如果你愿意花钱,还可以为自己做一个脸部或手部的石膏模型。</b><br /><br /><br /><br /></h1><br /><br /><h3><br /></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國會山(Capitol Hill)</b></h1><h3><b><br /></b></h3><h1><b> 这组建筑是美国国会的办公大楼,因建在一处海拔为83英尺的高地上,故名国会山。<br /> 国会大厦是国会山最主要的建筑,它不仅是美国众参两院的工作场所,也是热门的观光景点,每天游人如织。<br /> 我们去的时候,部分建筑正在维修,很遗憾无法亲眼目睹她的全貌,但游人还是可以入内参观。<br /> 美国人把国会大厦称为Capitol,把它看做是民有、民治、民享政权的最高象征。国会大厦1793年由华盛顿总统亲自奠基,1800年投入使用。1814年第二次美英战争期间被英国人焚烧,部分建筑被毁。后增建了参众两院会议室、圆形屋顶和圆形大厅,并多次改建和扩建,才达到目前的规模。<br /> 中央圆形大厅是国会大厦的心脏,气势宏伟的精美壁画和许多尊重要历史人物雕塑是参观的重点。<br /> 圆形大厅,乃白色古罗马式的圆屋大厦,由外围带有美观造型的廊柱式的双层圆柱体构成,顶部又收缩为球面状。外部圆顶上还有一个小圆塔,塔顶直立着自由女神铜像,她头顶羽冠,右手持火炬,左手扶经书,永远眺望东方。室内仰望圆穹顶,可见风格浪漫的天顶画,其装饰性顶部的造型,是铸铁制作的。整个大厅建筑设计豪华、优雅、古典、而且复杂,据说是华盛顿最漂亮的建筑。<br /> 圆形大厅的南侧,是环立着形形色色人物雕像的雕塑大厅。雕塑大厅共有100尊铜像和石雕像,全美50个州都有代表人物。他们不一定是州议员或高官,但一定是各州对社会有杰出贡献的名人。<br /> 一百尊雕塑几乎全是男性,有趣的是最大和最小的两尊雕像却是女性。最大的一尊白色雕像是印第安自由女神,很多游客都以此为背景拍照留念。最小的一个古铜色的雕像,就是我们熟悉的美国美国盲人女作家海伦. 凯勒,那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文章,感动过世界上无数的人。<br /> 因为对美国的历史不太熟悉,导游所给的时间又很有限,不可能一一去看雕塑下方的文字,所以大部分雕塑都不知道是何许人。</b></h1><h3> </h3><h3><br /></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戰爭紀念碑</b></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 /></b></h3><h1> <b> 在华盛顿纪念碑和林肯纪念堂之间的一大片绿地上,是战争纪念公园,我们参观了韩战和越战纪念碑。<br /> 韩战纪念碑于1955年落成,主要有三部分。<br /> 第一部分是一组美军作战巡逻场景的19个美国军人的雕塑群。它与地上的影子是38个军人,暗示停火的38线。这些雕塑撒开在一片草地上,军人头戴钢盔,持枪驱前,战地的残酷气氛弥漫在整个园区。<br /> 第二部分是一座黑色的花岗岩纪念墙。墙上隐现着许多士兵的脸部,这是根据战争照片中无名士兵临摹刻摹的。地上的碑石刻有这场战争的阵亡人数:美国54246人,联合国628833人,(主要是韩国军人)。<br /> 这座墙的尽头,是整个纪念园的点睛之笔,用英文写着一段碑文,意思是"我们的国家以它的儿女为荣,他们响应召唤,去保卫一个他们从未见过的国家,去保卫他们素不相识的人民。" (美国军人与志愿军一样也有崇高的理想?)<br /> 越战纪念碑是1992年为纪念在越战中阵亡的美军士兵所建。黑色花岗岩纪念碑由长约75米的两面墙体夹角连接构成,像一本展开的书。明亮如镜的墙面上镌刻着5万余名在越战阵亡的美军姓名。纪念碑旁的草地上,站立着反映美军士兵作战与救护的雕塑。<br /> 纪念碑的建设资金全部由私人捐助,设计者是林徽因的侄女、耶鲁大学 年仅21岁的华裔学生林璎。<br /> 提议建筑纪念碑的是前美军下士简·斯克鲁格思,他特别提出"要镌刻所有阵亡和失踪者的姓名,但不要有一个字介绍与评价越南战争。"这是明智的,作为非正义的战争确实难以评价。<br /> 纪念公园的建造,体现出美国民间超越于政治的人道主义精神和敢于直面历史的勇气,也引发人们思考战争的意义。其实在美国的主流民意中,对两场战争的认识,特别对越战的认识,早已经有很大变化。<br /> 美国人固然没有打赢这两场战争,但作为对立面的中国人,直接间接地参与了这两场战争,(中国志愿军阵亡十八万)我们又赢得了什么?是赢得了"同志加兄弟"的牢不可破的友谊?还是中国人战无不胜的的自信与尊严?<br /> 遗憾的是,美国的政客们不明白美国也不是战无不胜的,至今还深陷于阿富汗与伊拉克的战后泥淖中。<br /> 希望战争纪念碑的意义是警示后人不要再有战争。</b></h1><br /><br /><br /><br /><br /><h3><br /></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綠色首都華盛頓</b></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 /></b></h3><h1><b> 相较于奢华、嘈杂、光怪陆离的纽约,我更喜欢肃穆、幽静、满目绿色的华盛顿。<br /></b><b> 华盛顿几乎没有10层以上的高楼大厦,政府部门的大楼门前,冷冷清清,并无车水马龙,也非戒备森严。即便是到白宫或是国会大厦,你也不会有进入禁地的感觉,俨然是逛公园抑或参观博物馆。<br /></b><b> 华盛顿纪念碑是全市最高的建筑物,这是一座古典式的方尖塔,它的外形酷似一枚行将升空的火箭,顶部的锥体又极像埃及的金字塔。纪念碑的至高无上,向人们昭示:华盛顿的丰功伟绩,无人可望其项背。<br /></b><b> 以华盛顿纪念碑为中心,最西边到林肯纪念堂与波托马克河相邻,最东边到国会大厦,一大片林荫开阔地,形成以此三大建筑物为主轴的公园式中心格局,名为国家林荫地。在纪念碑和国会大厦之间,又有长约2公里的绿地,排列着许多世界顶级的博物馆。<br /></b><b> 林肯纪念堂的前方,是一个水域面积并不太大的湖-----反射池,因为那一池平静的湖水倒影出华盛顿纪念碑美丽的倒影,湖中还有野鸭和鸳鸯。<br /></b><b> 华盛顿是我们在美国的最后一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座城市。如果早知道它那么美,我们就应该在纽约坐火车到华盛顿,然后用两到三天的时间做自由行。参观博物馆,走走像国家森林公园般葱郁的绿地,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参加纽约的旅行团二日游,走马看花般地游览费城和华盛顿。<br /></b><b> 华盛顿是美国的政治中心,在距离不远的地方(四五个小时的车程),是美国第一大城市,经济中心纽约。我想起十多年前去过的澳洲,也是相似的格局。悉尼是澳洲最繁华的大城市,经济中心,距离不远的堪培拉(记得也就是两三个小时的车程),是澳洲的首都和政治中心,这是一座比华盛顿更幽静的小城。<br /></b><b> 如果我们的北京城(李敖口中的小圈圈和皇圈圈),当初能听从像梁思成这样的建筑专家的建议,不拆城墙,不拆四合院,不建不伦不类的高楼大厦,好好加以保护,她应该是比华盛顿和堪培拉更加美丽的首都,因为她是有几千年历史的古都啊!恢宏壮观的紫禁城有谁堪比?</b></h1> <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美麗的波托馬克河</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 /></b></h3><b> 华盛顿的美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一条美丽的大河---波拖马克河,城市可谓沿河而建。<br /> 我们乘游船从波托马克河上远眺华盛顿市,蓝天下,碧水旁,那些著名的建筑如画卷般展现眼前:乔治亚河滨码头、滨水餐饮区、肯尼迪艺术中心、水门大厦、华盛顿纪念碑等等,美不胜收。<br /> 波拖马克河上有五座大桥,其中最漂亮的是著名的阿灵顿大桥。还有这座摇摇欲坠的大铁桥,破败不堪,早就废弃了,这桥有碍观瞻又很不安全,不知道为何不拆除。</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