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锅

晓堂

<h3> 在记忆里 ,小的时候,我们这里冰天雪地的很冷,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开始,爸妈开始洗衣、清扫除尘、置办年货等等,准备过年的事宜。对于我们这些孩子们来说:能吃上热乎乎、香喷喷的火锅,就是过年的感觉。就是年味。</h3><h3> 年三十这天,早晨起来,爸爸劈材、生炉子、打扫院子后,伐锯、磨刀、磨刨刃子,鼓捣一些木工的活计。老爸是个木匠,家里的 家具都是他做的,亲朋好友谁家有木工的活,比如打个穿衣柜、桌子、床等等不在话下,谁家要修修窗户、门,他都乐意帮忙。</h3><h3> 吃完早饭,换上妈妈准备的新的棉衣棉裤,兜里装好拆散的小鞭炮,我会三步变成两步跑到胡同里,找伙伴们玩去了。那时住的是平房,街坊邻居门对门、窗对窗的气氛和睦,尤其是孩子们之间的关系很亲密,很“天真无牙”的。</h3> <h3> 孩子们,年龄相仿的自动结成一帮一伙,今天你跟他好,明天他跟他好…</h3><h3> 我们当时玩的有滚铁圈、拍烟盒、打嘎子,现在还记得几句口诀:一不动、二不瞧、三了板、四瞪眼、五扒皮、六腚眼…。和同院的永安哥弹玻璃球,我们是谁也不服谁,他用的是拇指和中指“挤嘎豆子”式的弹法,而我用的是拇指和食指夹球的弹法,一般情况下他是输多赢少、屡战屡败那一伙的, 但肯定是不服不愤 ,约好要下次再战的。</h3><h3> 玩到时间差不多的时候,我会回家看看妈妈做的好吃的到了什么程度。千万可不能晚了。因为妈妈提醒过我别忘了吃饭,我自己也不傻,怎么玩也不能错过香喷喷火锅。</h3> <h3> 我们这个地方 ,在河北和辽宁的交界处,北倚燕山,南临渤海;两京锁钥,万里雄关。由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民风民俗的影响,且满、汉、回等族的人群为主,人们喜欢吃火锅。</h3><h3> 火锅据说有1600多年的历史,故称“古董羹”初为陶制,后为铜制,唐朝白居易在《问刘十九》有这样的诗句:绿蚊新酩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描述了当时人们围炉畅饮的情景。</h3><h3> 我们这里百姓吃的火锅叫“浑锅”,也叫“荤锅”,是将酸菜放入火锅的底层,依次放入海带、海米、冻豆腐、黄花菜、上层在整齐码放肉丸子、鸡肉丝、焖子、熟五花肉片、螃蟹等等。可以说是色香味美,让人垂涎欲滴。一年中,只有重大的节日,才能吃到火锅。成年人会诙谐的开玩笑:香吧,当心 ,别把小辫吃没了!</h3> <h3> 年三十的午饭,最辛苦、最劳累的就是妈妈了,火锅的原料:焖子、丸子和五花肉,要提前一两天准备好,鸡也要提前一天宰杀,整只鸡放入大锅炖熟后,拆下鸡肉,在将鸡架煮很长时间,留在第二天年三十做火锅的高汤。那时的肉和油是定量供应的,人们喜欢买肥肉,这样油可以炒菜,油脂粒还可以抱饺子。现在想起来为这顿年饭,妈妈肯定精打细算、省吃俭用很长一段时间。</h3><h3> 妈妈将火锅食材依次全部码入火锅里后,爸爸负责点燃火锅的碳,他用扇子扇、用嘴吹,直至把炉火生旺。时至中午,火锅放在桌面中间,炒菜、凉菜、本地食品厂生产的桃和山楂罐头摆到桌面,一桌丰盛的年饭大功告成。一家人围在一起热热闹闹,其乐融融。用句网络语言那是多么的喜大普奔啊!</h3><h3> 如今,爸爸已走了很多年,有时会想起他清瘦的脸庞。妈妈年事已高,已做不了那么复杂的火锅了,街坊邻居大都搬入了楼房,况且是人没的没、走的走,童年的小伙伴天南地北大多数见不到面。有些“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的感觉,更有“时间都去哪了,还没好好珍惜就老了”的感叹。</h3><h3> 老辈人说:有钱没钱,是一样的过年,又快春节了,虽然时间不能倒转,有些事情只能去追忆和回忆,但过年的情景,回味起来依然是那样复杂的,有些让人后悔后的温暖。很想那时的年味,那时的亲情,那时的温馨,那时老妈做的火锅……</h3><h3><br></h3><h3> 图:景夫人 </h3><h3> 文:晓堂</h3>

火锅

妈妈

那时

过年

年三十

弹法

放入

年饭

五花肉

街坊邻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