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结束意大利的行程,沿着阿尔卑斯山脉向北又是几百公里的路程……来到了阿尔卑斯山北坡。从农牧业经济区来到工商经济区。</h3> <h3>途中服务区</h3> <h3>垃圾分类筒</h3> <h3>时间已过午后,看这阳光已西斜了!</h3> <h3> 终于到了目的地,奥地利的茵斯布鲁克。</h3><h3> 茵斯布鲁克是奥地利蒂罗尔州的首府,坐落在阿尔卑斯山谷之中,意为“因河”上的桥。它北临德国,南临意大利,西面通往瑞士,东面通往首都维也纳,地处布雷根茨-维也纳东西向谷地及经布伦纳山口南北要道,这是一个位于中欧十字路口的城市。该市建立于1239年,1363年由哈布斯堡王朝的一支旁系管辖;在1420~1665年间这里一直是皇帝的居住地,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皇帝在位期间(1490~1519)因斯布鲁克成为欧洲艺术和文化的中心。巴伐利亚对这片土地垂涎三尺,尽管蒂罗尔州在1809年的解放战争中进行了成功的抵御,因斯布鲁克仍然落入了巴伐利亚人之手;直至1814年维也纳会议期间,因斯布鲁克才重新回到奥地利的怀抱,成为蒂罗尔州的首府。因斯布鲁克仍然保持着中世纪城市的容貌,在狭窄的小街上,歌特风格的楼房鳞次栉比。这座小山城曾经于1964年和1976年两次举办冬季奥运会,载入了体育史册。如今,因斯布鲁克是一座大学城,也是主教所在地,工业非常发达,并且经常举办展览会。因为北面被山脉遮挡,所以气候宜人,又成为国际旅游胜地。</h3><div><br></div> <h3> 这座美丽的小城坐落在阿尔卑斯山谷之中,旁边流淌着因河。 奥地利的高山,就跟她的音乐一样,是世界知名的。蒂洛尔州则是阿尔卑斯山的心脏。</h3> <h3> 无论是在因斯布鲁克的哪一个角落,都能见到白雪覆盖的山峦。因为北面被山脉遮挡,所以因斯布鲁克气候宜人,是国际旅游的胜地。</h3> <h3>因斯布鲁克的城内街区美丽可人!</h3> <h3>又是画者喜欢的景致</h3> <h3>这光影,可惜光照低了些。</h3> <h3>没治啦!</h3> <h3>城市在山的怀胞里</h3> <h3>真是“开门能见山”!</h3> <h3>小巷子极富情调</h3> <h3>低照度,暗部多了些,尽力而为之。</h3> <h3> 著名的水晶制品制造商施华洛世奇Swarovsk公司于1995年在城市郊区的总部建了这座多媒体声光的水晶世界。在水晶世界可以欣赏到水晶世界独特的韵味</h3> <h3>“黄金小屋”</h3> <h3> 茵斯布鲁克是哈布斯堡家族(统治奥匈帝国及后来奥地利帝国的皇族)的主要住所,也可以说是哈布斯堡家族的权力与版图开始走向颠峰的地方。因此,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很多昔日皇亲贵戚留下来的宫殿、墓地与建筑群,茵斯布鲁克最早的部落形成于靠近席尔河及茵河汇流处。迈希米连大帝在位时所盖的黄金屋顶,也成为茵斯布鲁克的著名象征。</h3> <h3> 黄金屋顶是因斯布鲁克的标志建筑。建于1500年,以前这座建筑曾是公爵的府第。其出名之处是建筑物突出的阳台上装饰华丽的金色屋顶,整个墙面及阳台雕梁画栋装饰非常讲究。</h3> <h3> 走进黄金屋顶黄金屋顶在奥地利因斯布鲁克旧城区哈索费狄街尽头,从前被人们称为新王宫的建筑。它建于1500年,属晚期哥特式风格的建筑,是为了纪念马克西米连一世订婚而建造的。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委任尼克拉斯在1494年至1496年间将从前破旧的挑楼改建成为有哥特式穹隆的宫廷包厢,以便在这里就能观赏到广场上的比赛和戏剧表演。 两层的挑楼有 16米宽,仅屋顶就3.7米高,金色屋面是采用3450块金箔铜板贴面而成,金顶屋其名正是来源于此!檐角边缘饰有动物图案的雕饰花纹,廊柱表面围满了浮雕:其中有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皇帝和皇后的雕像。</h3><div><br></div> <h3>这座塔楼是城里的制高点吧</h3> <h3>节日是孩子们的“天堂”</h3> <h3>圣诞小礼品玲琅满目</h3> <h3>圣诞市场的游乐区</h3> <h3>天暗之前再来两张</h3> <h3>走进一家大商场,结束了这超短游程</h3> <h3> 茵斯布鲁克路过式的游程,感觉还是好好。遗憾的是片子拍得不多。</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