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关游记

梅延平

<h1>雁门关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是一座著名的军事要塞,号称“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也是兵家必争之地。自公元前4世纪至20世纪,发生在这里的战事,据不完全的统计就有140多次。有关雁门关的故事和传说有很多,算的上是一部中国历史画卷,见证了中华大地几千年的繁荣与衰败。2001年6月25日,雁门关作为明朝古建筑,被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h1> <h1>下午三点多我们到达雁门关景区第一道大门。游客的车不让开进去,买完票以后由景区旅游大巴将游客送到雁门关景区,大约4,5公里的路程。我们只好把车停在大门外。票价61,包含大巴票。现在是淡季,票价优惠,旺季票价90元。大概是因为天寒,时间也有点儿晚,车上就我们仨,外甥,妹妹和我。</h1> <h1>不到十分钟我们就到了景区第二道大门,大门上面建有明月楼,建筑都是后建的。</h1> <h1>进了此道门,映入眼帘的是道路两侧各种民俗客栈。由于冬季寒冷,游客稀少,全部关门歇业。</h1> <h1>这个亭子里边是村子里的一口水井,也是唯一没有被日军摧毁的建筑,具有六百多年的历史,现在仍然是村民们饮用水的水源。为了游客安全,平时锁着,每户配有一把钥匙,随用随取。</h1> <h1>继续往前走,就会看到一条商贸街,街道两边商铺林立,不过这个季节全都关门停业。</h1> <h1>真正意义上的雁门关是从这里开始即北门。</h1> <h1>北门未建楼顶,门额嵌镶一方石匾"雁门关"三个大字,左右嵌镶砖刻对联一副:“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寨尊崇第一关”</h1> <h1>北门</h1> <h1>穿过北门就是西门,站在北门口就能看到西门的洞。西门之上建有杨六郎庙 ,门额镶嵌一石匾刻“地利”二字。出了西门,视野相对开阔,北边有驻军营房,东边建有靖边寺,南边是练兵操场。<br>  </h1><h1><br></h1> <h1>西门</h1> <h1>驻军营房和练兵操场</h1> <h1>通向东门的路</h1> <h1>东门石匾刻“天险”二字,门上建有雁门楼,门外东侧建有靖边寺,有战国名将李牧的祠牌。</h1> <h1>王昭君从雁门关出塞和亲住过的地方。</h1> <h1>历代名将曾在这里安营扎寨,举旗奋战。有战国时期赵国大将李牧常驻雁门,凭借关城之险,慎重防守,击败匈奴十万人马;汉朝名将李广、卫青、霍去病等都曾驰骋在雁门古塞内外,多次打败匈奴,威震塞外;隋扬帝杨广曾经率兵在此与突厥作战;唐将薛仁贵和北宋杨业等等,为祖国的安定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们的英雄事迹至今广为后人传颂,</h1> <h1>历代大将住过的地方</h1> <h1>出了东门就是塞北,这是通向塞外的一条唯一的路。望着这条路,仿佛悲戚而嘹亮的信天游依然回荡在这苍凉的大山里。我们不难想象当年北方汉子为了谋生走西口的壮观场面:一队队骡马踏着古道,驮着一家人的希望,他们背着干粮,赶着牲灵,吼着信天游。</h1> <h1>我们选择东门北侧沿长城而上,一直爬到制高点----烽火台,站在烽火台上,放眼望去,一片苍茫,雁门关就像一座巨大的门。虽然这些建筑早在1937被日军侵华时所毁,几乎都是在原基上后建的,然而不难看出当年的宏伟气势,被古人的智慧与谋略所震撼。</h1><h1>雁门关地势险峻,南北方向群山挺拔,层恋叠嶂,沟壑纵深,山峰直入云端。长城依山顺势而建,傍山就险,整个南北由长城,塔及烽火台相连,气势雄伟壮观。大门设在山脚下,分东门,西门,和北门,是东西方向的咽喉,大门一关,就锁住了东西通道。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传说只有大雁可以飞过,故称雁门关。</h1><h1>我仿佛看到了当年狼烟四起,万马驰骋,战火连天,士兵们挥旗呐喊,与北方匈奴英勇厮杀的战斗场面。</h1><h1>在此向千千万万的英雄们致敬,是他们的牺牲才会有我们今天的和平年代,一个没有硝烟,没有战争年代。所以我们一定要不忘历史,记住英雄,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珍惜生命。</h1><div><br></div> <h1>烽火台</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