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中东“探寻之旅” 图…(副本)

茶客

2015年12月,随北京凯撒团踏上以色列约旦“探寻之旅”。以色列的“神秘”始于首都机场,二次安捡对大多数游客都是新鲜事,以致导游陈旭小姐不厌其烦的叮嘱,却越发激起团友的好奇心。所谓二次安检就是凡乘坐以色列国际航班人员必须由以色列边检人员在机场安检之前以提问的形式进行一次安检,程序是每个人或每个家庭都要回答一些问题,然后根据检查人员判断在行李上贴不同颜色的标签。登机前再以概率方式抽检行李。因此一些不走运的旅游团队在此等上一二小时也属正常。 在亚非欧三大洲交汇的巴勒斯坦地区,有一个坐落在红海地中海交汇处的纺锤型国家,这就是以色列。1948年犹太人结束了两千年颠沛流离的苦难历史,回到了他们心中的故土和精神家园,用他们的勤劳与智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重建了现今的以色列国。 向往已久的中东之旅,终于在已显陈旧的波音飞机11小时的飞行后拉开序幕。飞机降落以色列中部城市特拉维夫市国际机场已经凌晨三点。以色列时区为东2区,与北京时差6小时。从机场到宿地以色列中部小城内坦利亚,大巴车程约40分钟,5点入住8点早餐的行程安排基本无法打盹睡觉。捱到天亮拉开窗帘凭窗俯瞰,一幅梦幻般的自然美景映入眼帘,椰树、游艇、蔚蓝海岸与酒店相映成辉,秀色可餐。团友们十多小时的旅途疲惫顿时一扫而光。 今天是犹太教传统节日—光明节,源于犹太人对先人的感恩。沉浸在濒海临风美景中还没缓过神的团队又来到了世界上第一个共产主义乌托邦诞生地—基布兹集体农庄。这个号称在“资本主义社会实现的共产主义”在世界发展史上举足轻重。以色列建国初期,基布兹曾供应全国需要的农副产品。以色列人发明的滴灌技术和电脑科技的应用使这里农业物产丰富,由中央电脑控制的管道让每一株植物都索取自身需要的定量水分,这种技术让以色列农业成为世界高科技农业的典范。而共产主义按需分配的生活方式让我们几位与共和国同步成长的“老”布尔什维克神情凝重。一种难于言表的亲切感油然而升。多么神奇的以色列。 随手给夫人拍的一张照片, 修片时让我想起了保尔·柯察金。 海法是以色列第三大城市。也是巴勒斯坦北部最大的海港和工商业中心。伊拉克和沙特的石油管道运输经此出海。位于地中海海法湾南岸。属港宽水深天然良港。工业主要有石油炼制、制药、化肥、塑料、橡胶制品、军火、造船、汽车装配、电器制造、无线电、电缆、建筑材料、纺织、食品等部门。商业兴盛,是巴勒斯坦农矿产品的主要集散地和重要港口。 海法也是以色列北部重要的国际旅游城市。气候温和宜人,为地中海东岸著名的旅游胜地。人口约30万。作为摄影爱好者,这是个难得的出大片的地方:整个城市日出大气磅礴,日落温馨恬静,夜幕下灯火阑珊…。 海法湾秀丽的地中海风光映衬着依山而建的巴哈伊空中花园,耗资2.5亿美元的世界花园是巴哈伊宗教的发祥地,世界大同的建筑风格体现了各大建筑学派的精髓,巴哈伊教是新兴的包容性很强教派,信奉多种宗教信仰,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宗教教派。 地中海著名古城—凯萨利亚,始建于公元22年。环绕海湾遍布古罗马风格的歌剧院、竞技场、贵族澡堂等建筑,加之地中海秀丽风光陪衬,可以想象这里当年的繁华。 这是当时濒海宫殿里沐浴专用的引水槽,在沙漠地区淡水资源匮乏的海边洗澡是贵族生活的重要内容。从引水工程的规模可以想见当时贵族生活的奢华。 地处以色列北部的本塔尔山是戈兰高地六日中东战争的主战场。一提戈兰高地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中国的黄土高坡,土地贫瘠,低温少雨,土地沙漠化…。不过那你就大错特错了。这里现在是以色列叙利亚边界地区,海拔2200多米的黑门山是约旦河的发源地,高地土地肥沃,常年雨量丰沛,盛产粮食水果。在沙漠遍布的中东地区自然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六次中东战争不断划分着新的国界与版图。站在山顶战壕里,俯瞰高地四周,耳旁仿佛响起当年坦克大战的轰鸣,转瞬间硝烟散去,广阔山谷中洒满阳光,充满和平与安详。 以色列对中国人民的热情友好,缘于二战时期上海民众保护了一批受到纳粹迫害的欧洲犹太人。以色列和犹太人是一个恩仇必报爱恨分明的国家和民族。犹太人血统与其他民族有所不同,不同肤色人都有,以色列建国后国家颁布一套鉴别血缘关系的方法及相关法律。 老乡团友手指的东部方向,大约五十公里处就是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山下就是著名的赎罪日战争的眼泪谷。据地陪小戴介绍,附近不到五公里的叙利亚一侧就有恐怖组织伊斯兰国的一个小型基地,不过目前还算相安无事。IS组织一般不敢招惹以色列。 这里是著名的六日中东战争叙以坦克大战的战场,一场不可思议的近代战争史上的奇迹就发生在这里:以色列以不足50辆坦克分散盘踞在山头上各自为战,硬是打败叙利亚500辆坦克的围攻。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的历史恩怨不是一二句话可以说清,只是这块土地的战略位置只有到过的人才能感受到。 从戈兰高地公路顺势而下的约旦河入口处,有一条水质清澈的小河,这就是基督教圣地之一:传说中的耶稣基督受洗地。受洗的围栏石阶及岸上设施都由国家出资建设。虽然我不信教,但站在河边旁观基督徒庄重虔诚的神情和仪式,你会感觉到宗教信仰的神圣力量。 老乡团友艾瑞先生是吉林省泰格集团董事长,与约旦法律规定的官方导游先生相处的很好。先生人很厚道,听到赞杨后会经常做出一些让人惊讶的事情,如不断自费买当地小吃,甜点,蜜枣分发给大家。会手把手教你系阿拉伯围巾的各种方法。一路陪行中,先生的热情好客与纯仆善良感染了团友,彼此间都留下了深厚的友谊和美好的回忆。 古罗马城市遗迹杰拉什规模宏大。城内古迹分属于古希腊、罗马和拜占庭、阿拉伯伍麦叶王朝和阿巴斯王朝等时期。 或许我们去过欧洲,对欧洲的雕塑与建筑艺术印象深刻,对欧洲教堂展示的宗教文化充满着敬意。待你参观了约旦以色列著名的古建筑遗址,游览了三大宗教的发祥地耶路撒冷。你会发现欧洲见过的东西真的很小气或不值一提。 整个城市巨石铺地,古战车车辙痕迹纵横交错,隐约间杀气扑面。 阿拉伯餐饮相对简单。对于游客,异国风味,一饱口福是必须的。一顿阿拉伯大饼卷肉,一碗阿拉伯牛肉蔬菜汤,还真的不错。只是不吃牛羊肉的老伴有点惨,在以牛羊肉为主副食的阿拉伯国家,想吃点可口的素食或中餐确实有点难。此时抱怨爹妈不如“惯惯”孙子,吃喝随意别操心费力管那么多,到头来不见得有好结果。 玫瑰谷是通往约旦世界文化遗址佩特拉古城的必由之路。好莱坞电影“变形金刚2”中的能量之炬就藏在古城中。阿拉伯年轻人身材高大,体型健美,传统纱巾盘头,笑面迎客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老伴非常喜欢这里的年轻人,因为阿拉伯男孩都是大帅哥。 看得出来,年轻的天津团友高鹏、丁美红是对恩爱夫妻。借玫瑰谷宝地再表衷情,老夫只有嫉妒与羡慕。用镜头圆梦,把这美丽瞬间变成永恒。 阿拉伯头巾系法多样且很简单,在沙漠地区头巾的作用无可替代。三位游行中结识的好友在著名的罗马城市遗址留此纪念,心情那是好极了。 像不像007电影里的阿拉伯长老。重庆团友张坪先生是重庆蓝调城市景观设计公司董事长,旅游目的就是收集设计素材。这张照片背景是约旦瓦地伦月亮谷沙漠,是拍摄著名影片“阿拉伯的劳伦斯”“火星救援”外景地。 沙漠驿站的帐篷里,给北京团友拍张阿拉伯套装。我问像不像基地组织老大,团友说此人慈眉善目像阿拉伯商人。 女孩团友是艺术院校大学生,在沙漠驿站篝火映衬下,显得更加美丽端庄。本次旅游母女相伴亲密无间,幸福快乐让人羡慕。 在玫瑰谷遗址听完导游介绍,我们老夫老妻与导游携手,借机演示还原一下古老的婚姻仪式。感谢“薄荷茶”留此存照。 约旦红海小镇阿卡巴的五星级酒店。阿卡巴毗邻红海,是约旦著名的海滨度假城市,也是约旦唯一的出海口,港湾对面就是埃及,红海沟通了地中海和印度洋,在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酒店设施档次很高,阿拉伯装修风格别具特色。晚餐自助,品种丰盛。 位于约旦以色列二国交界处的死海生成于地壳变迁后形成的海水堰塞湖,由于气候干燥,淡水蒸发,处于海平面以下负400米的死海水含盐量达海水的10倍。这里的海水可不是那么好玩,死海漂浮要背向海水面朝天,眼睛进水要立刻用淡水清洗。海水中据说没有任何生物,漂在海面闭目养神,体会一下人生最高境界—心如止水。 死海黑泥细腻光滑,富含数百种矿物质,是著名的美肤材料,抹上20分钟,卸妆后会感觉到皮肤的光滑和细腻。此片定名为抹泥之交,三兄弟芳龄163岁。 12月的气温已不适合日光浴,不过从宾馆的设施可以想象出旺季的热闹。 酒店大堂后有个面积很大的观景露台,远眺日出“映山红”,奇特山形地貌宛如仙境。 耶路撒冷老城里有耶稣受难的14站苦路,在此可以感受耶稣当年被出卖后的场景。耶稣最后到达的圣墓教堂是基督教的圣地。耶稣升天的地方就是教堂的中心,耶稣之墓。 耶路撒冷老城里的商业街,巷道狭窄,游人如织。犹太人亦或阿拉伯人善于经商,据说与他们苦难历史有关。 走在耶路撒冷老城中,你会不时遇到荷枪实弹的以色列警察。旅行社出团须知都会告知不要与警察或士兵合影。现实中由于以色列与巴勒斯坦都对中国友好,一般情况下不会有什么问题。回国后团友发来中国驻以色列领馆发出的领事通告。才知道就在我们去的头一天,由巴勒斯坦警察控制的耶路撒冷A区,发生了恐袭事件。恐袭的对象不会是中国人,但离目标太近就会“借光”。 大卫塔灯光演出是本团唯一的自费项目,票价50美金。是以色列官方在耶路撒冷老城城堡中用现代声光电技术播放的反映犹太民族苦难历史的大型纪录片。很像我们中国导演张艺谋创建的大型艺术表演,“刘三姐”“印象大红袍”。 在这里买宝石可能有品质之差,但绝无真假之忧。以色列是世界宝石加工之都,自身并不产宝石。但其宝石的加工工艺绝对属世界一流。 难忘的圣殿山之行荡涤了以往对圣诞节的所有认识。这张公元2015年圣诞节前夕圣诞广场上的团照,也许就是今后我们命中注定好运的开始,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 70岁的团友本家大姐在本团年龄最大,是祖籍武汉的北京人。年轻时是国家级剧团演员,后到出版社做文艺编辑,对汉地佛教颇有研究。在古罗马露天剧场舞台中心验证音效,一曲京剧铁梅清唱,绝对的专业范。 触摸耶稣诞生地马槽,据说可以给你带来好运。 耶路撒冷老城是著名的三教圣地。基督教堂、伊斯兰教清真寺、犹太教哭墙汇聚狭小的城区,由于阿以冲突和伊斯兰极端教派具有排他性,这里不是非常安全。但信仰的魅力可以淡化恐惧,来此朝圣的信徒好像并不在乎。 信仰需要传承,没有信仰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从哭墙前几个年轻人的背影中你会预感到这个有信仰的民族一定会繁荣昌盛。 两位犹太老人身着极为精致的黑色传统服饰,虔诚祈祷后互相搀扶着缓缓走过。虽然不懂他们的信仰,但你真的会为他们感动。 这张照片的所在地位于耶路撒冷A区的橄榄山,耶稣布道当年走过这里,预言耶路撒冷要有劫难。A区是巴勒斯坦管辖的自治区,反以暴力事件频发之地。后面背景是耶路撒冷老城。 来时路上好像有情况,巴勒斯坦警察荷枪实弹表情严肃。地导小戴已看出紧张,曾建议返回,在团友坚持下过关卡下车步行上山。今天乘坐的大巴是巴勒斯坦牌照,据说巴方警察不会检查。 站在伯利恒耶稣布道经过的橄榄山远眺耶路撒冷老城,眼帘下的一草一木都有故事。如纪念耶稣的哭泣教堂、万国教堂、沙俄女皇亡陵,耶稣预言中的老城城门,遍布洼地的信徒墓地…。 一堵隔离墙把耶路撒冷城市与A区划分成两个世界,上帝把90%的人间美丽给了耶路撒冷,也把90%的苦难留给了他们。这不是上帝公平,这是人间悲剧。 看看这张照片,你就会理解为什么耶路撒冷老城暴力事件频发。金色穹顶的伊斯兰教大清真寺坐落在古老的犹太教圣殿遗址上,给犹太人留下的只有一堵哭墙。 这是英国政府赠送给以色列的7枝烛台。7只烛台原本是犹太教礼仪用品,据《圣经·出埃及记》第三十七章所载,第一枝烛台由以色列名工匠艺人比撒列用黄金制作。7枝灯盏中中间1枝略高于两边的6枝,它代表安息日,其余6枝代表上帝创世的6天。烛台成为耶路撒冷圣殿中的圣器。公元前64年罗马统帅梯特占领耶路撒冷,洗劫了圣殿的圣器,黄金烛台下落不明。但在罗马广场的梯特凯旋门上、古代钱币上、犹太古墓墓碑上、犹太古会堂用马赛克拼镶的地板上都有7枝烛台的图案。它事实上成了犹太教的徽号。 以色列国建立后,认为圣殿烛台给无家可归、受尽磨难的犹太人带来了光明和安慰,还象征和解及光复的希望,是犹太人敬爱上帝的庄严所在。因而确定将7枝烛台作为国徽的中心图案。国徽呈盾形,以蓝为底色,白色的7枝烛台居盾面中心,两侧各有一株白色橄榄枝。 在犹太教世界里,还有9枝烛台作礼仪圣器的情况。这是为庆祝哈努卡节,又称光明节,是为庆祝公元前165年犹太人在玛喀比领导下取得反抗异族统治的胜利而设的节日。 “凯撒·旅游”,我余生中不可或缺的主题词。主要原因:一是产品设计的高端化与人性化。价格虽高但物有所值。二是高端旅游带来游客高素质化。我的旅游目标是放弃烦恼追逐快乐,好心情决定一切。本次中东探寻之旅,导游地陪素质高,团友谦让团队和谐,凯撒基地组织的微信群至今活跃就是见证。 位于特拉维夫一侧的雅法古城是世界上最老的港口,依山而建的古老街区和教堂映射着古城的历史,而建筑内部聚集着顶级的以色列艺术家作品展厅,画廊,珠宝古董商店。漫步于错落有致的艺术街区,体会着以色列现代艺术的魅力,时间在不觉中流逝,落日辉煌,我们依依不舍。 别了,特拉维夫。难忘的中东探索之旅在波音飞机巨大的轰鸣中划上句号。闭目凝神回味此行,最大收获就是宗教扫盲,或许还有许多未解之谜。美丽的耶路撒冷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如今硝烟不断,好像与文明怎么也扯不上关系。 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大宗教同根同源,教派之争却如同水火。巴以冲突缘于自己的家园被别人侵占,不过仔细想想还真不知谁占了谁的家园,追根溯源都是兄弟,谁都没错。什么原因驱使他们骨肉相残?东西方文化差异有没有宗教因素?不过想不明白也没有错,问号也是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