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的西藏(一)我的阿里南北行摄之旅

严子健(姥记者)上海

<h1><b>2016年秋,我再次踏上了进藏之路,这是我10年中第三次到西藏行摄。不过这次跟前两次走的路线都不一样,这次走的是阿里南北环线,也就是从拉萨启程一路向西,去到被誉为"西藏的西藏"的西藏的最西边阿里地区,然后再从阿里走北线绕回拉萨。这条路线,要翻越近10个海拔高度超过5000米的高山垭口,其中阿里北线的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这对我一个已过花甲之年的人来说,确实是个挑战。我高兴的是,我走下来了,用了18天,总行程约5000公里,而且是二上珠峰大本营;不仅如此,我还看到了、拍摄到了诸多藏北高原的神山圣湖,拍了大约300个G数量的雪域风光、人文景观和野生动物的照片,丰富了我的人生经历,更是圆了我一个多年的西藏的西藏梦。扎西德勒!</b></h1> <h1><b>这就是摄影人通常所说的"阿里南北环线"示意图。本来我是想自己制作的,以前一直用谷歌地图做起来很方便,可这次做西藏阿里却不行,尤其北线根本没有"正式"的路,所以怎么划也连不起来。无奈中正好看见网上有一个,遂借来用之。必须说明,该图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在此也绝无商业目的。另外,这里缺了个吉隆沟,位置在萨嘎和仲巴的下面(南面)。</b></h1> <h1><b>我是9月20日从上海启程的,经停西安后再到拉萨。像前两次一样,我为航拍作了精心准备,包括提前用手机选定机舱前部靠左舷窗座位等,这样使我在飞机飞临青藏高原时,有机会在空中俯瞰拍摄雪山和飞云。可惜这次天气的能见度不如2014年那次,还多云,所以拍得并不理想。</b></h1> <h1><b>在飞机上看到这两条山脉横向走势,不由得联想到这次要去到的阿里南北环线:阿里南北环线,实际上是在西藏西部地区横向的三大山脉之间行走,那个像红领巾大队长标志的三条横杠,最南边的是喜马拉雅山脉,中间是冈底斯山脉,最北边是昆仑山脉。从拉萨到阿里通常是走南线,是在喜马拉雅山脉与冈底斯山脉之间的峡谷中一路向西穿行;到了阿里后调转头往回走,但不是原路返回,而是走北线,在冈底斯山脉和昆仑山脉之间的藏北高原大片荒漠中一路向东,所以这是先南后北地走了一个环线,直至回到拉萨(前面那张示意图已经画得很清楚了)。</b></h1> <h1><b>虽然一路天不太好,不过让我颇感欣慰的是,这次飞机降落拉萨前,在雅鲁藏布江上空盘旋了一阵,使我有机会第一次在空中观赏到这条中国最长、也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大河。</b></h1> <h1><b>从海拔5300米以上的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北坡冰雪山岭发源的雅鲁藏布江,像一条银色巨龙,浩浩荡荡自西向东奔流于青藏高原南部,其水能蕴藏量仅次于长江,居全国第二。雅鲁藏布江孕育了两岸的生灵,也让"世界屋脊"无比美妙。</b></h1> <h1><b>天上有一条银河,地上有一条天河。被称为“天河”的雅鲁藏布江,从雪山冰峰间流出,又将冰液玉桨带向藏南谷地,使这一带花红草肥。繁衍生息于此的藏族人民,创造出绚丽灿烂的藏族文化,这是我们多民族国家文化瑰宝中的重要组成部分。</b></h1> <h1><b>等飞机慢慢下降,美丽的雅鲁藏布江秋色已渐渐呈现在我的眼前,江边峡谷河套里的青杨树已经泛黄,曲水大桥横跨期间,季节正当时,我已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想着可以甩开膀子大干一番,准备了好长一段时间的这次行摄,我相信会大有收获。</b></h1> <h1><b>到拉萨,住航空酒店是最方便的,对我们摄影者来说,价钱也不贵,关键是交通方便,酒店边上就是个长途汽车站,南来北往的车很多,而且楼下就是饭店,吃个便餐甚至喝点小酒都没问题。饭店门口有个喝茶的排挡,因为航空酒店紧挨布达拉宫,因此不少藏民在参观完布达拉宫后,就近到这铺子休息喝茶,所以生意不错。因为刚到,又不是饭点,我也就要了壶甜茶顺便休息。坐我旁边的一位藏族老妈妈形象不错,于是找人用手机拍了一张,哇!真不错,这是我这次旅游途中拍的最好的一张合影。</b></h1> <h1><b>航空酒店在布达拉宫的东侧,隔了条康昂多北路,再往北就是宗角禄康公园,一些藏民老太太在逛完公园后,常常会在墙根拐角处再转转,那里有一排转经筒,树荫下还有人在喝茶聊天,是个休闲的好去处。</b></h1> <h1><b>一般人到西藏旅游,在抵达拉萨后先别急着往外走,最好先在拉萨就地适应几天,其中参观布达拉宫和大昭寺是最佳选择,我也不例外。对于摄影爱好者,大昭寺广场和八廓街是不可不去的地方,那里是拍摄人文景观的最集中之地。这次到拉萨的第二天下雨,虽然我曾多次到大昭寺广场拍片,但还是第一次遇到下雨,于是拍摄雨天倒影成了我追光逐影的首选,可别说,还真的别具一格,蛮有意思。</b></h1> <h1><b>这是我比较喜欢的一张片子,一位穿僧人服饰的老先生席地而坐,手捻佛珠,口中念念有词;后面那位拄着拐杖的老太太默默看着,站了好长时间,似乎在探究着什么,或者在聆听着什么,更像在陪伴着什么。我不是佛道中人,我只追寻好的画面,那时雨刚好停了,两位老人的水中身影,正好在天光下清晰可见。</b></h1> <h1><b>走阿里南北环线,有人这样形容:"眼睛在天堂,身体在地狱"。我个人感觉,这样描述虽稍稍有点过,但不可否认,这是一条在世界屋脊的旅游线路,艰苦程度可想而知。阿里北线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而且至少有1000公里没有路,只是些被汽车碾压出来的道,很颠簸,加上高反,一般人真的受不了;可就是因为路难走,到的人少,开发程度低,所以阿里北线被誉为"最后的秘境",风景几近原始,野生动物众多,而且只有在那里,才能拍摄到真正原汁原味的西藏人文景观。所以去过了你才能体会到,</b><b>阿里现在还是一片极乐净土,是最接近天堂的地方,是摄影爱好者的必去之地,真的是人生一定要去一次的地方。</b></h1> <h1><b>我们真正的阿里南北环线启程了。我们从拉萨出发,在过了横跨在雅鲁藏布江上的曲水大桥后,河套子里的一处光影美景吸引了我:太阳刚升起不久,光线照到金色的青杨树,在水里划出了一道道长长的拖影,很绝妙也很奇特。</b></h1> <h1><b>这是我们当天最主要的拍摄点——羊卓雍措。羊卓雍措与纳木措、玛旁雍措并称为西藏三大圣湖,其面积为675平方公里,湖面海拔4441米,是喜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泊,湖光山色之美,冠绝藏南。羊湖在拉萨西南约170公里处,从拉萨到羊湖要翻越海拔5030米的岗巴拉山。</b></h1> <h1><b>如果有机会从空中俯瞰,羊湖很像皇后头上张开的凤冠,又如海里的珊瑚枝,叉丫很多,而藏民认为它更是神女散落在高原上的一把绿松石耳坠。羊湖水源来自四周念青唐古拉山脉的雪水,没有出水口,雪水的流入与自然的蒸发达到一种奇特的动态平衡。</b></h1> <h1><b>据说羊湖的绝妙之处在于,在不同时刻阳光的照射下,会显现出不同层次、极其丰富的蓝色。尤其在有云的天气,云随风走,光随云变,湖水随着光线的变幻,蓝色也不断变化着。当天我们运气不错,太阳光在云间时有时无,我们目睹羊湖之蓝千变万化,美不胜收。</b></h1> <h1><b>在我们的车下岗巴拉山垭口后,有一段很长的沿湖公路,在此停车驻足,或徒步至湖边,甚至露营湖旁都是感受羊湖之美的最好方式。正因为羊湖是一个个堰塞湖组成的,所以如果当天没风,一路走去,能拍到很多不同形状的山形在湖中的倒影。我们就是这样,走走停停,停停拍拍,非常过瘾。</b></h1> <h1><b>这是羊湖沿岸又一美景。一个迷你小寨子,一层层的梯田,这季节青稞已成熟,金黄一片,煞是好看。</b></h1> <h1><b>过了羊卓雍措后,跨越4330米的斯米拉山口,就来到了卡若拉冰川的冰舌下。卡若拉冰川位于西藏山南地区浪卡子县和江孜县交界处,距离江孜县城约71公里, 是西藏三大大陆型冰川之一,为年楚河东部源头。</b><b>冰舌前沿海拔5560米,观看卡若拉冰川的地方海拔约5400米。</b></h1><h3> <br></h3> <h1><b>卡若拉冰川上部看上去呈一坡度较缓的冰帽,下部有两条呈悬冰川形式的冰舌。巨大的冰川从山顶云雾飘缈处一直延伸到离公路只有几百米的路边,当人们欣赏幽蓝晶莹的冰川时,会感觉得到由山顶飘来的阵阵凉意。</b></h1> <h1><b>虽然长年受公路尘土影响,卡若拉冰川整体呈黑白分层形态,但冰川上半部在阳光的照耀下,依然熠熠生辉,雪白明亮。站在经幡前观赏大冰川,你会感叹大自然的无穷魅力。这里还是《红河谷》、《江孜之战》、《云水谣》等影视剧的外景拍摄地。</b></h1> <h1><b>从卡若拉冰川再往西,就到了江孜县城。城中央有一座宗山古堡遗址矗立在悬崖峭壁之上,海拔为4020米,在年楚河平原中央显得非常雄伟峻峭。江孜宗山古堡还有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历史,当年西藏军民用土制枪炮英勇抗击英国侵略军,终因清政府腐败无能及火药库意外爆炸,最后弹尽粮绝,抗英勇士全部壮烈牺牲。电影《红河谷》讲得就是这段历史。2006年我到江孜,曾经正面拍摄了这一雄伟古堡,这次绕到宗山南面,以深色的大山为背景,拍得了另一画面。可惜因没太阳,古堡在画面中的立体感差了很多。</b></h1><h3> <br></h3> <h1><b>在到达日喀则之前,正值黄昏时候,天气不错,我们赶上了一连串美妙的光影,这张大山间的小村落,正是其中之一。</b></h1> <h1><b>一群藏民正在收割青稞,背后的大山,被落日的金色打亮,光影很奇特。</b></h1> <h1><b>当我们举起相机拍摄时,这些藏民也好奇地直起身来看我们,从他们美好的笑脸中,能够读出一派丰收的喜悦。行摄西藏阿里南北环线的头一晚,我们住在必经之路的日喀则。</b></h1> <h1><b>从拉萨启程去阿里,如果走318国道,到日喀则大约只有270公里。但我们因为要拍摄羊卓雍措、卡若拉冰川、江孜宗山古堡等景观,因此向南多拐了些路,走了307省道到江孜,再走204省道到日喀则,才重新回到318国道。其实如果是旅游,这条路上还有一些重要景观可以看看,其中就包括很有意思的白居寺。十年前我曾到访过那里,对有"十万佛塔"之美誉的白居塔印象深刻。</b></h1> <h1><b>从拉萨到阿里,日喀则是必经之地,到了日喀则,去珠穆朗玛峰看看,便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23日在日喀则住了一晚后,24日一早我们出发直奔珠峰。从日喀则到珠峰大本营,大约350公里,先走318国道,不久就到了318国道的5000公里纪念碑处,在那里拍照留念很是高兴。</b></h1> <h1><b>继续往前走,在过了拉孜县,并过了318国道和219国道的岔路口后,车向南再过了定日县的加措乡后不久,就能看到路边一块巨大石头,那便是进入了珠穆朗玛国家公园了。</b></h1> <h1><b>这是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门。</b></h1> <h1><b>这是珠穆朗玛峰国家公园大门,旅游者进入这个大门,门票180元,汽车还得按轮子数量,收取每个轮子100元的费用。抵达珠峰国家公园大门,就是告别318国道,进入著名的110公里珠峰公路。而318国道则继续向西向南,终点为聂拉木县的樟木口岸。从樟木口岸到尼泊尔的加德满都只有90公里。</b></h1> <h1><b>110公里珠峰公路,是一条九曲十八弯的盘山公路,也是从拉萨到珠峰大本营的唯一路径。十年前我第一次上珠峰大本营时,这是条碎石路,驴友们称其为"搓板路",连续的大"S"急转弯加上颠簸不平的碎石,走起来真的很辛苦。十年后的今天,碎石路已经铺就了柏油路,虽然还是那么弯多拐急,但毕竟平坦了许多,车在上面行走,不再那么颠簸了。</b></h1> <h1><b>到珠峰大本营之前,必经绒布寺。绒布寺海拔5154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寺庙。绒布寺全称“拉堆查绒布冬阿曲林寺”,属西藏宁玛派寺庙,始建于1899年,由红教喇嘛阿旺旦增罗布创建。绒布寺还是一个富有地方特色的僧尼混居寺庙。绒布寺建在地势高峻的半山坡上,从绒布寺向南眺望,是观赏拍摄珠峰的绝佳地点。这张照片拍摄于2006年,我第一次上珠峰大本营时。</b></h1> <h1><b>从日喀则到珠峰大本营,因为要翻越两座大山——海拔5278米的加措拉山口和5198米的加乌拉山口,而且还限速,所以这次我们到达珠峰大本营已经是午后了。海拔5000米以上,被认为是生命禁区,所以走这条路,到这个高度,对人的身体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那天天公不作美,我们登上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那个唯一的观景小山包,向南看,前方云遮雾罩,什么也看不见。我们等了一个多小时,云层越来越厚,大家只得悻悻下山。这图就是当时的情景,如果天好,珠峰就在这两座山的中间。</b></h1> <h1><b>在小山包上,我们只看见一些背着登山行囊的老外从珠峰方向撤下山来。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是一般旅游者可以到达的最深最高处,也是距离珠峰最近的地方。大本营离珠峰峰顶直线距离约为19公里,这里有武警把守,再想往里走,就需要登山证了。</b></h1> <h1><b>这是站在珠峰大本营观景小山包上向北、向后看,左面是绒布河,河水来自珠峰冰雪;右面的小房子是珠峰大本营唯一永久建筑,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厕所。中间有几辆小面包车是大本营的环保车,是专门接送像我们这种旅游者的。所有车辆经绒布寺后,只能到旅游者住宿地为止,那里有一些当地人开设的牦牛帐篷旅舍。再往前,就要坐政府的环保车,25元钱一个人,前进4公里,才能到达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b></h1> <h1><b>因为天不好,没看见珠峰,我们同车上山的三个人,在海拔5200米处的珠峰大本营观光小山包上合了一个影,也算留个纪念。</b></h1> <h1><b>原计划如果天好,我们应该留在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拍摄珠峰日落,然后下山住在旅游住宿集中地的。可因为天不好,只能提前下山,所以当晚干脆退回到珠峰脚下的扎西宗乡住,以准备第二天一早到加乌拉山口拍珠峰日出。在下山的半路,我拍摄到了这样一片山体,后来我把它戏称为“红烧肉”。因为没拍到珠峰,心情不好,只能玩玩其他,聊以自慰了。</b></h1> <h1><b>这是我2006年第一次到珠峰大本营后,在绒布寺拍到的一张珠峰日落景象。当时也是因为天不好,我都已经放弃拍摄,回到右边住宿的石头屋子里吃晚饭了。突然间云开雾散,珠峰露出了一个小尖尖,我随即放下筷子冲到外面,拍下了这张照片。也就是因为有了这一遇,从此令我魂牵梦绕,想拍好珠峰的心念再无放下过。(未完待续)</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