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如果说北方啥最能勾起人们对儿时那难忘年味回忆的,大概也就是北方那热闹非常,古朴自然的农村集市了。在黑龙江省铁力市的农村集市逢周末或者周日就会有大集,而过了腊月小年以后,这里的农村集市就急剧升温热闹起来,赶大集逛大集似乎成了人们生活中一个幸福的约定。</h3> <h3>儿时的记忆总是美好的,正是童年这样美好的回忆,笔者每年随着春节的临近,坚持去拍摄这具有历史传承的风情大集。其实更多是给自己的身心找到个放牧的地方,因为在这轻松愉快的环境里让你从中感受到浓郁的生活气息。</h3> <h3>东北美丽的小山村,承载着童年太多的梦~~</h3> <h3>乡音 、乡情、故乡的风景。</h3> <h3>这一切仿佛就在昨天,那镌刻在心里的故乡,温暖而又纯真。</h3> <h3>那山、那水、那人,一物一景总关情,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h3> <h3>人们在大集收获的不仅是快乐,更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h3> <h3>北方集市人物特写。</h3> <h3>冰天雪地,依然冻不住北方人心底的激情。</h3> <h3>平淡如诗,这才是生活的本真。岁月如歌,这才是北大荒的风骨。</h3> <h3>现在,除了农村周边十里八乡的农民们赶大集逛大集,越来越多的城里人也在加入赶大集的队伍,用城里人的话说就是:大集上的东西和商品许多都是农民自己生产的,什么小笨鸡、笨鹅、笨鸡蛋啥的,没有任何添加剂,不仅吃着香美,也安全放心。所以你在大集上经常会看到打扮时髦的城市姑娘、小伙们在采购道地的土特产的身影。</h3> <h3>人文大集,民俗大集,快乐的大集。</h3> <h3>在那遥远的小山村、小山村。</h3> <h3>大山深处,一只灯笼,向春天发出请柬~~</h3> <h3>大鸡=大吉,浓郁的地域风情,书写的是北方人的情怀。</h3> <h3>北国风光原驰腊象,曾记否,千里冰封万里雪飘。</h3> <h3>其实集市贸易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到了周代更加发展。《周易》上有“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而农村大集,是过去交通闭塞,物质匮乏现象下的产物,这样大集主要目的就是通过集市进行商品交换,达到互通有无。而今天的集市较以往确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特别是在信息交通物流都极其方便的时代,大集,从更深的层面上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文化的传承是一个城市精神内涵的具体体现,它不仅仅是买卖交易的平台,更是人与人之间进行情感交流的地方,忙活了一年的人们,平时很难看到,可在大集上时不时会遇到故友亲朋,彼此站在那里拉拉家长唠唠嗑,是件非常开心的事,所以农民们说,去赶集,实际就是图希个热闹和乐呵。可以这样说,与城市里人们到商场、超市挑选年货不一样的是,农村的大集更加充满着乡土气息,方圆十里八村的乡亲们都聚集在一个大集来买年货,浓浓的年味就足以让人陶醉其中。许多赶集的买卖人有的干脆把土特产直接往冰天雪地里那么一堆放就开市大吉,粗犷豪放北方人性格在这细微之处就能体现的淋漓尽致。</h3><div><br></div> <h3>民族特色,中国红。</h3> <h3>走过的是大集,留下的是历史~~</h3> <h3>幸福就是当下,幸福没有简陋。</h3> <h3>村庄孩子和狗,这些也是我们的乡愁。</h3> <h3>大雪 老屋 人家。</h3> <h3>红灯照出全家福~~</h3> <h3>集市,也是生活的一道风景。</h3> <h3>大集一般是以某条道路为聚集点,在一两里路长的道路两边都是人们摆的摊子,从早晨7点半到8点陆续上人,因为如果你来晚了道路的两边就没有你卖货的地方了,所以在这个时间内你会看到各色人等从四面八方而来,有开着小四轮的、推着自行车的、赶着牛车、马车的,人背肩抗的……不一会整个集市就塞满了人。而道路两侧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土特产,山珍有什么木耳、蘑菇、山鸡、野兔,琳琅满目的各种商品应有尽有,除了食品以外,春联、年画、鞭炮、大红灯笼等都是过年必备之物。</h3><div>从铁力市内的春节大集到王洋乡大集和到战斗村大集我已经记不住去过多少次了,可每次去拍摄都给我一个新的感觉,一种心灵上的亲切。那种语言难已表达的年味好似港湾一样,让我的心温暖而纯真。</div> <h3>抬头见财~~~</h3> <h3>金山银山大碗酒,醉了江山,醒了天地。</h3> <h3>我地家在东北,大红灯笼高高挂啊。</h3> <h3>北方的热情呼吸都看得见。</h3> <h3>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地有多大,乡愁就有多大。</h3> <h3>大集的本身其实就是个人生和世俗的大舞台,看着那些拎筐、挎篓、肩抗、背袋人们在这里寻找着属于自己的那份惊喜和快乐,你自己的精神世界也受到深深的感染,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许多逛大集的人既不买也不卖,在我看来他们更象是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做次梦想的旅行,固执而又快乐的守望着父辈们传承下的精神家园。最让人们感觉亲切的,是大集上的旧物的摊位,那摆放整齐的老物件,象什么锄头啊、凿子啊、农家用过的耙子啊、老油灯、炉圈子什么的,在这些老物件上都记录和雕刻下历史的印记。透过这些,让我们仿佛看到父辈们走过的历史,看到那薪火相传不灭的精神世界,瞧着这些,就像突然遇到许多年不见朋友一样,亲切而又陌生,遥远而又现实。如果说大集给了我们什么?我个人的理解就是,这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最立体展现,其实每一次逛大集就是将传统的东西在思想上刻画得更加深刻一些,传承有时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积累。</h3> <h3>北望北方,那是我的家。</h3> <h3>那是俺地父老乡亲,那是俺地精神世界~~</h3> <h3>你不改的乡音,就是和故乡接头的暗号~~</h3> <h3>你眼中泪水,就是耳边响起的童年歌谣。</h3> <h3>天边飘过故乡的云~~回来吧~回来哟~别在四处飘泊~~</h3> <h3>一村一人都是情~~</h3> <h3>一山一瞬都是景。</h3> <h3>等待你的归期~~</h3> <h3>这就是北方,这就是伊春。</h3> <h3>北方的年味浓郁而淳厚。</h3> <h3>这就是故乡伊春的故事~~</h3> <h3>在生活的网格中~~</h3> <h3>故乡伊春,永远都是游子心中最美的风景。</h3> <h3>王志富 主任编辑 ,伊春日报摄影部主任,伊春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黑龙江省十佳新闻工作者,全国百佳摄影记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