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b04fbb"> 【写在前面】 </font></h3><h3><font color="#b04fbb"> 当记者多年,总在新闻里穿梭奔跑,记录、发表的东西很多,但大多都随时光一起灰飞烟灭,尤其是那些工作总结类、人物典型类的宣传文字。只有真正的新闻事件和文学艺术才永留记忆。弹指一挥间,几十年过去了,在奔跑中、在记录中、在学习中,有关赣州城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料、素材也逐渐积累起来,一个清晰的赣州历史画卷总在脑海浮现,于是,就有了把它整理汇总串联起来的冲动。我暂时分三部分来写:一,赣州城是怎样形成的,二,赣州城为什么叫宋城,三,赣州街巷背后的历史。如果有资料,有灵感,还可以续写四、五甚至六。对史料部分,以己出版的书籍、史料或他人公开发表相关文章为准,更多的是复制粘贴修改编辑,但愿没有侵权,但愿有足够的时间和灵感!我写东西不为发表不为出版,纯为自娱自乐,看客诸君不必太为在意,毕竟,写赣州的各种文学大家众多,何况,三人行必有我师。此记,权为序。</font></h3> <h3> 1992年,“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不久,我从大余县委宣传部调进赣南日报社从事记者工作。那个年代,被选调到城市工作,对我来说还真的是”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我对这城市一样求知若渴,我曾经用双脚、用自行车把赣州城区小巷全部走了一遍。</h3><div> 那时候住在宫保府,这条100米左右长的小巷,东连钓鱼台巷,西接文清路,处在当时的市中心地带。我经常带三岁的儿子到附近的人民电影院看电影,记得一次看周星驰的喜剧片,人们正在专心致志看电影的时候,孩子突然模仿周星驰笑声,倒是把本来没有笑的观众引得哄堂大笑。后来,人民电影院拆了,变人民影城了,再后来,人民影城也没了,变商场了……城市变迁中,我也几次搬家,先是搬到了南门口住,后来又搬到新区也就是现在的住处了。拆掉的是楼房、街巷,淹没的却是文化和乡愁。总想留住这些东西,但是又那么缈小无力,我只能用文字去记录、去重现赣州城的历史和记忆。</div><div> 徜徉新区,高楼林立,大厦耸起,车水马龙,绿树成荫。生活久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也不知道城市街道取名有什么规矩?新区的街道名如瑞金路、兴国路、于都路、赣县路、宁都路……好像是把十八个县市区的县名都用完了。你可以感受到现代化的气息和城市的快速发展,但是感受不到老赣州的那种淳朴、厚重。找回赣州城的感觉,还得回到章江、贡水合抱的老城区去。</div><div> 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赣州古城,浓缩着中国社会发展史、先贤革命实践史, 漫步在赣州的大街小巷,那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就像这个城市遍布的古榕一样,清香袭来,回味悠长。</div><div> 来,请跟着我的脚步走进这个城市,我们一起来打开赣州历史的扉页,共享千年古城的芬芳。</div> <h3> </h3><h3> (一)</h3><h3> 在走进街巷之前,我们先来聊聊赣州城的前世今生。<br></h3> <h3><font color="#010101"> 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刘邦派大将灌婴平定江南后,为防御南越王赵佗,遂在赣江的上游,大庾岭的北侧,设立了赣县。西汉初年赣县的设立,是赣州设置行政建制的开始,至今已有二千二百多年,汉代赣县城的城址位于今城区西南蟠龙镇附近的章江之滨。</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西晋太康末年,赣县城被洪水淹没,城址便迁到了今水东虎岗,名葛佬城。东晋永和五年(349年),城址又迁到了章贡二水之间,井成为南康郡的郡治。这是赣州城第一次在章贡二水之间筑城,同时也是赣州城成为赣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开始。</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东晋义熙七年(411年),因城毁于兵火而迁到了水东七里镇附近。南朝梁承圣元年(552年),城址再次迁回到章贡二水之间即今城址。此后,城址便固定了下来,发展到现在,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了。赣州城城址固定以后,直到唐末五代后梁时期(907-911年),赣州城才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扩建。其时,虔州守将卢光稠出于政治和军事上的需要,“广其东、西、南三隅,凿址为隍”。卢光稠扩城后,直到清末,赣州城的城区范围及城墙的走向,再也没有发生过变动,从宋代开始,赣州城城区的面积就一直是3平方公里左右。</font></h3> 唐代以前的赣州城,一直是作为岭北的一座军事重镇扼守在赣江交通线上,城区位于宋代赣州城的北部,面积仅为宋城面积的三分之一。根据有关的史料分析及实地调查,唐城的北墙及西墙的一部分与宋代城墙相重合。唐城西墙的南段,位于今文清路以西一线。唐城的南墙,在今大公路北侧的一线。唐城的东墙,地方志书中有部分记载,大致是沿百家岭、凤凰台、标准钟、和平路一线,这一线以东,地势陡然下降,属贡江冲积河滩,为特大洪水淹没区。<div> 唐城的最北端地势高亢,是历代的衙署所在地。衙署坐北朝南,控制着整个城区。在衙署的前面,是由一条东西向的大道与一条南北向的大道相交所构成的十字街,东西向的大道从陆上连通了章贡两江,而南北向的大道则由衙署直通南门,并将城区分为东西两大部分。</div><div> 民国时期,赣州城的街区开始突破了城墙的限制,发展到了宋代城区以外,共形成了两片街区,一是出镇南门至南河浮桥,形成了东阳山路;二是由于百胜门外设立了汽车站及修建了贡江大桥,而形成了由百胜门向外延伸的东郊路街区。</div><div><br></div> <h3><font color="#010101"> 1949年以后,赣州城建设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首先是上世纪50年代在宋代城区以南开辟了东西向的红旗大道,然后沿红旗大道两侧建设了新城区。到1994年,又在红旗大道以南开通了与红旗大道平行的文明大道。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步伐加快,作为赣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县级赣州市越来越力不从心,撤地(行政地区)设市(设区市)就摆上了干事日程。那时候地委、行署已经在考虑、布局着河套区外即黄金、沙河、水南、滨江大道以及三江六岸的开发、水南新区文化广场、公园建设。赣州城的迅速扩大,就在这个时候起步。这里曾经有个插曲:1998年12月赣州撤地设市,新老城区的建设也拉开了架势,城市建设如火如荼,这时候人事变动也开始了,原来的地委书记调省城,新书记上任之后,发现了赣州城市建设的一些问题,比如,涌金门古城墙边上在建国贸大厦,再比如,城市规划、功能设计不太科学。这位书记立即叫停了破坏古城墙的建设行为,并且请来了国际上知名的城市设计师来赣州从修规划。据说,为此事,新老书记搞得不欢而散。不过,事过十几年了,赣州城市的规模、框架、设计理念,基本上沿袭了新书记的思路,当地人对此还是相当肯定的。当然,这位书记后来调内蒙古任职并且因为违纪受到了查处,这是另外一回事了。</font></h3> (二) <div> 赣州始于汉代,定于东晋,唐代开始就繁荣昌盛,那为什么赣州不誉为汉城、唐城、明城,而誉称宋城呢?</div><div> 且让我徐徐道来。</div> 其实,赣州叫“宋城”,并不是一直有之。在我的记忆中,应该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县级赣州市为扩大知名度,扩大旅游城市吸引力,不断在宋城文化、客家文化上做文章,宋城、宋文化便开始炒作起来。1994年底,当时举办了一个宋城文化节,还请了中央电视台来拍《千里赣江第一城》,当时任赣南日报社总编室副主任的我还陪赵忠祥釆访、讲解,我记得他还在八境台下古城墙台阶上,指着砖上的铭文说宋城历史。一个城市就像一个人一样,你身上什么印记最深,身上什么特征明显,或者是你身上什么文化味最浓,人们往往就根据这些给你取出是新的名字、别称了。赣州就是因为宋代留下的遗址、建筑、文化最多,就被誉称为“宋城”。<div> 说到宋城,需要从卢光稠说起,因为他起义、称王、扩城的时候,正是唐代没落的时代。</div><div> 卢光稠(840-911),讳定国,字茂唏,出生于虔州(今赣州)虔化县清音里(今宁都县麻田)卢氏望族,汉代涿州著名大儒北中郎将卢植的裔孙,是唐朝末年赣南农民起义的领袖,世称卢王。他在唐僖宗光启元年(885年)拥兵起义,并很快占据虔州,自任刺史,从此开始了他在虔州26年的统治生涯,成为赣州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一个首领。同时也是历史上一名治理开发赣南成绩卓著的功臣,也是赣南客家民系的早期杰出英雄人物。卢光稠出于政治和军事上的需要,“广其东、西、南三隅,凿址为隍”,大规模扩城。卢光稠扩城后,直到清末,赣州城的城区范围及城墙的走向,再也没有发生过变动,从宋代开始,赣州城城区的面积就一直是3平方公里左右。</div><div><br><div> </div></div> <h3><font color="#010101"> 赣州,确实因为宋代印记太深、太多,而誉为宋城的。让我们吹开历史厚厚的灰尘,拨开千年的烟云,细细地寻找赣州宋城的痕迹。</font></h3><div><font color="#010101"> 从城市变迁和历史发展看,宋代赣州已达一个高峰。唐置虔州,贞观元年属江南道,开元二十一年属江南西道。)、五代十国(南唐改称昭信军)至宋开宝八年,改昭信军为军州,宋淳化元年以虔州原辖南康、大庾、上犹3县另置南安军,治大庾。虔州领10县,隶江南西路,为赣南分设两个政区之始。绍兴二十三年,虔州多盗,校书郎董德元以"虔"字为虎头,虔州号"虎头城",非吉祥佳名,奏请朝廷改名,诏改虔州为赣州,取章、贡二水合流之义。此外还有一说是因州治赣县而得名。以赣州为城名即始于此并沿用至今,因此,称赣州为宋城也是符合逻辑的。卢光稠拓城,城市规模扩大至3平方公里,他还修建皇城、拜将台、镇南门、百胜门、寿量寺等。到了宋代,赣州不仅城市正名为赣州,还增建了斜街、阴街、剑街、长街,发展为六大街,赣州也位立全国36座大城市之一。尤其是砖城墙和八景台的修建,章贡两江三条浮桥的架设,福寿沟的建设,赣州城市建设有较大发展。至明清赣州在宋的基础上城市布局更加固定,规模也扩大了,形成了“三十六条街,七十二条巷”的市井街巷格局。从赣州城址的变迁、城市建设布局来看,宋代是功不可没的。</font></div> <h3><font color="#010101"> 从当时经济地位来看,宋代赣州已成为举足轻重的大城市。赣州“据五岭之要会,扼赣闽粤湘之要冲”东接福建,南临广东,西靠湖南,北连吉安,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赣州市是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区的直接腹地和内地通向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也是沟通长江经济区与华南经济区的纽带,自古就是“承南启北、呼东应西、南抚百越。由于赣州这一地理区位,先是作为防备南粤王赵佗觊觎中原的“边防重镇”,后来赣州渐成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节点、重要城市和关防。宋代以来,中国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南移,中国对外贸易改走海上丝绸之路,加上大庾岭驿道的开通和客家移民对闽粤赣三省毗邻地区的开发,赣州同时开辟了到福建的交通线路。它从赣州溯贡江而上,然后翻越武夷山进入福建地区,从而沟通了赣闽两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赣州城得水利交通之便,成了长江、珠江、闽江三大流域的交通枢纽,迅速发展为闽粤赣三省的商贸集散地,并成为我国东南地区的商贸重镇。彼时中原货物运往外国改由水路,通过大运河,进入长江,然后过鄱阳湖,溯赣江而上,进章江到达大余,经过梅关驿道,转南雄浈江上船,经北江、珠江出海,往南洋,转欧亚各地。当年的赣州城,呈现出“交广闽粤铜盐之贩,道所出入”,“广南纲运,公私货物所聚”的商业繁忙景象,这种商贸繁华的景象,一直延续到清代末年,清代《赣州府志》记载赣州城是“商贾如云、货物如雨”,“八境台前春水生,涌金门外万舟横”。</font></h3> 从城市“重点工程”来看,宋代赣州为未来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宋代赣州的几大“重点工程”是值得一书的。 <div> 其一,赣州古城墙。北宋嘉祐间,孔子46代孙孔宗瀚“知虔州,城滨章贡两江,岁为水啮,宗瀚伐石为址,冶铁锢之,由是屹然。”,“州守孔宗瀚因贡水直趋东北隅,城屡冲决, 石当其啮,冶铁锢基,上峙八境台”。赣州古城墙是唐末卢光稠扩城后奠定的基础,当时是土城,后来因江水岁岁冲坏土城,至北宋嘉佑年间,孔宗翰任赣州知州,开始用砖修筑城墙。明代洪武年间创建大明皇朝以后,朱皇帝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下令各州、县筑城墙,现在全国各地保留下来的城墙都是那时兴建的,唯独赣州的城墙是北宋的,这是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后来经过南宋、元、明、清、民国,900多年时间的不断修缮、加固,使赣州城形成了一道周长13华里,高大雄伟的城墙。而且护城河、墙垛、城楼、警铺、马面、炮城等设施齐全,整个城池开有西津门、镇南门、百胜门、建春门、涌金门5座城门,其中前3座城门还有二重或三重瓮城。尤为珍贵的是,在古城墙上保留有数以万计的带有文字的城砖,这种砖被称为铭文砖,上面烧刻有××年、××督造、××窑烧造等字样,据说共发现有各种不同内容的铭文城砖达521种,最早的一种铭文砖为北宋熙宁二年(1069年),最晚的一种铭文砖为民国四年(1915年)。这座城墙近千年来在军事防御和水利防洪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此城墙、城砖、那座八景文化发祥地——千古名楼八景台,足以令人叹为观止!</div><div> 其二,赣州福寿沟。史料记载,在宋朝之前,赣州城也常年饱受水患。刘彝任赣州知军时规划并修建了赣州城区的街道。同时根据街道布局和地形特点,采取分区排水的原则,建成了两个排水干道系统。因为两条沟的走向形似篆体的福、寿二字,故名福寿沟。福寿沟呈砖拱结构,沟顶分布着铜钱状的排水孔。据测量,现存排水孔最大处宽1米、高1.6米;最小处宽、深各0.6米。福寿沟完全利用城市地形的高差,采用自然流向的办法,使城市的雨水、污水自然排入江中。而当雨季,江水上涨超过出水口,为避免江水倒灌入城,刘彝在出水口处,“造水窗十二,视水消长而后闭之,水患顿息”。当然,除了福寿沟外,赣州当时众多的水塘也起了一定作用。这套排水系统至今还在发挥作用,不能不说是个世所少有的奇迹。</div><div> 其三,赣州古浮桥。赣州三面环水,江面宽阔,河两岸往来主要靠渡船。西津门外西河浮桥古称知政桥又叫西津桥。在宋熙宁间,由知州刘瑾修建,这是赣州最早修建的浮桥。 西河浮桥长252米。西津桥与西大街相连,是古时的盐运码头,不管是从会昌县筠门岭或广东南雄运来的粤盐(俗称篓子盐,因用篓子背来),还是通过赣江溯流过来的安徽淮盐都从这里上岸。西大街是仅次于东大街的繁华商业街,客栈、杂货店、豆腐店等店铺林立,更何况咫尺之远便是皇城、郁孤台这些人文胜地。这是个“水步石阶、鼓亭俱全”的所在。建春门外的东河浮桥,古称惠民桥又叫东津桥。为知军洪迈于宋乾道年间所建。全长400米。东河浮桥西端与建春门相连,是沟通赣州城东一带城乡最重要的关门。进入建春门,便是与紧临贡江的东段城墙相平行的长1.5公里的大街。这条大街分为两段,从百胜门至建春门约1公里的一段,被称为长街,即现在的赣江路。从建春门至涌金门一段,被称为健街,即如今的中山路与濂溪路。这条东大街的首尾两处的百胜门与建春门之间,由于贡江河道在这一区段形成天然的深水港,所有商船都在此停泊,因此,这一带遍布码头,货物吞吐如云,贡江桅杆如林,是个繁忙的港口。此外还有南河浮桥又称南桥,南河浮桥长300米,为宋淳熙间由知州周必正修建。三座古浮桥,在以水运交通为主的年代,不仅发挥了沟通城乡的巨大作用,同时还可起到“锁江”的作用。古代在赣州城外的东、西二桥征收关税,西桥税口位于西津门,可以控制来往西河的船只,“东关则为广之潮州、闽之汀漳商贩必经之地”。“商贾大贾挟重赀,以邀厚利走番舶,而通百蛮,必先经赣关”。设立“赣关”的目的就是对过往商船进行收税,浮桥定时开启,过往商船要查验税票后才能放行。经过“赣关”流通的商品,种类多达355种,主要商品有茶、丝、粤盐、木材、粮食、糖、桂圆、夏布、烟叶和纸张等。后在清代赣关成为户部著名的24关之一,又是江西仅有的两个户部关之一,还有一个是九江关。 </div><div><br></div> <h3><font color="#010101"> 从当时工业发展来看,宋时赣州已经成为全国工业城市。北宋在虔州设全国都大坑冶铸铁司,并对银、铜、铁、锡、铅等行业设置场监进行官营开采,如政和四年在于都县银坑圩柳木坑开置银场炼银。同时,赣州在北宋也是一个重要铸钱基地,在赣州置提点刑狱铸钱监。在纺织业方面,赣州盛产白纻布和葛布。白纻布不仅质地优良,而且产量也很高,北宋中期,主管财物的三司在虔州一次就市绸绢十余万(匹)。在制瓷业方面,七里镇的陶瓷生产始于晚唐,宋代则达到了鼎盛时期,成为“与景德镇窑、吉州窑并驾齐驱的江西三大窑场之一”。另外,赣州造船业也十分发达,具有年造船650余艘的能力。北宋时期在赣州置官营造船场,立定格例,要求“日成一舟。宋代赣州是全国七大造船业中心之一,当年就能造出吃水浅、阻力小,平稳,而且速度快的内河船舶。</font></h3> 从文化的极盛繁荣来看,群贤毕至的宋代赣州奠定了宋城文化的根基。苏轼一生中两次到赣,但他与赣州接下了不解之缘。八境名台,初云石楼,孔子后裔宗瀚建造。孔氏着画师将在台上看到的赣州八景师绘成《虔州八境图》。在接替苏轼任密州(鲁诸城)知府时,将图给大文豪苏轼看,并请他题诗。苏轼看图后欣然题诗八首,并作序一篇从而造就的八景——“石楼、章贡台、白鹊楼、皂盖台、马祖岩、尘外亭、郁孤台、峰山”,绍圣元年苏轼被贬到粤东惠州,途经赣州,实地游览了赣州旖旎的风光后,登上八境台后,他觉得原来的诗“未能道其万一”,于是就补作了一篇后序,以表达自己对虔州八景的赞美之情。此后,许多文人墨客仿效苏轼对赣州八景唱和不绝。八境台因此扬名海内外。通天岩是一座开凿于晚唐繁盛于宋代的江南最大的石窟,保存着宋代以来的题刻128品,造像358尊。通天岩的出名还因着苏轼与赣州乡贤阳孝本相知相交的一段佳话。苏东坡第一次南迁过赣,访问隐居于通天岩讲学的当地名贤阳孝本。两人一见如故。苏东坡北归过赣时,在吟赠孙志举兄弟的诗里,还提到与阳孝本的交游:“我从海外归,喜及崆洞春,新年得异书,西郭有逸民。”其中的逸民,就是指阳孝本。那次阳孝本赠了苏东坡一部《登真秘诀》,就是诗中所提的异书。在分别的时候,苏东坡还为其像题赞,诗及赞均镌刻当时岩壁上,可惜后来没能保存下来。《赣州府志》还记载:“夜话亭为北宋苏阳二公作也,阳公隐于通天岩,苏公迁谪于岭南时,过虔州直造其室,相得甚欢,偕游祥符宫,复观廉泉于光孝寺左,作廉泉诗,后人遂建夜话亭于其侧,以奇高景之恩”。苏阳二人夜话时的话虽已无传,但苏东坡所作廉泉诗却流传于世。阳孝本字行先,宋代名士,赣南“十大乡贤”之一,上犹县安合乡小逻口人,赣州通天岩开山祖,隐居通天岩20余年,时虔州郡守林颜赠匾额“玉岩”,遂有“玉岩翁”、“玉岩居士”之称。苏轼赞之:“道不二德不孤,无人所有,有人所无……”。阳孝本死后葬通天岩山腰处,至今坟墓保存完好。“天竺山,在贡水东,距城四里,旧有修吉寺,唐元和初,僧韬光自钱塘天竺来,驻锡于此,故改名天竺山”,韬光禅师本住西湖,白居易那时在那里做太守,韬光亦能诗,二人以诗会友,后禅师云游来赣,爱天竺风光,乃修吉寺,将白居易亲笔书赠的天竺诗刻石碑于寺。寺因诗得名,遂亦改称天竺寺,历代有文人前去游赏。宋朝庆历年间,苏东坡的父亲苏洵经过赣州,亦曾前去观赏,还亲见白居易亲笔书写的诗碑,回家后曾对苏东坡提及此事。苏东坡那时才12岁,因缘巧合,谁知47年后,苏东坡自己亦来到赣州,可寺已荒废,诗碑早已不见,怅惆之余不胜感慨,作诗曰:香山居士留遗迹,天竺禅师有故家。空咏连珠吟叠璧,已亡飞鸟失惊蛇。林深野桂寒无子,雨浥山姜病有花。四十七年真一梦,天涯流落涕横斜。<div> 辛弃疾登郁孤台,《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一词惊绝千古:“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此台位于赣州城区西北隅的田螺岭上,又名贺兰山,因坐落于山顶,山势高阜、郁然孤峙得名,故名郁孤台。苏轼登临郁孤台,诗兴大发,写下了《过虔州登郁孤台》。南宋咸淳十年,文天祥任赣州知州时也曾登上郁孤台,忧国忧民之情涌上心头,遂吟成《郁孤台》一诗:“城廓春声阔,楼台昼影迟。并天浮雪界,盖海出云旗。风雨十年梦,江湖万里思。倚栏时北顾,空翠湿朝曦。”。游览郁孤台并留有诗作的,还有宋代“江西诗派”开创者黄庭坚,江湖诗派的刘克庄、戴复古,宫廷诗人康与之,明代诗人刘崧、谢榛、哲学家王阳明、戏剧大师汤显祖,清代著名诗人王士祯、朱彝尊等人。但900多年来无人出辛氏《书江西造口壁》之右。赣州坊间有说贺兰山之名与岳飞有关,因为岳飞《满江红》词中有“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一句,确实有点牵强附会,但岳飞确实来过赣州也登上过郁孤台,他是受命去镇压龙佑太后事件的。不过岳飞最终说服朝廷,免除了一场屠城之祸。文天祥常咏此邑风光,留下许多诗词;虔人曾几,国学教授,陆游长拜师之。周敦颐著《爱莲说》,莲出污泥不染;黄庭坚独树一帜,江西诗派始成。辅以西江四戴、虔州四曾、易堂九子、宁都三魏、石城二陈,群贤齐聚。</div><div><br></div> <h3><font color="#010101"> 宋代赣州是十分尊崇教育的。庆历四年,赣州创办了第一所书院清溪书院,后又相继创办了濂溪书院和先贤书院,到治平元年赣州州学已形成内外守善的规模了。书院的发展,为赣州培养出了大批人才,其中著名的有阳孝本、“虔州五曾”(曾准及其子曾弼、曾楙、曾开、曾几)、王奇等人。说宋教育,周敦颐是不得不提及的人物。周敦颐曾先后在赣州任南安军司理参军和虔州通判,在赣州任职期间,他首开讲学之风。他是古代赣州第一教育名人,曾与其弟子程颐、程颢在赣州建濂溪书院传道授业,在赣南客家民系的形成与成熟时期影响了客家人的精神面貌,在中国思想史上起了承前继后的作用。其弟子程颢、程颐,后来成为“二贤讲道之地,庶几与邹鲁并”的理学人物。“豫章理学节义,为海内师表,而赣郡尤著”,也得益于他。传说周敦颐的四世传人,理学大师朱熹也曾慕名来到下釜村(今赣县湖江乡夏府古村),题刻“忠孝廉义”四个手书大字,以追寻周敦颐的先风。周敦颐通判虔州期间,作千古名著《爱莲说》,通过爱莲颂莲,表明自己洁身自爱,不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他官阶并不显达,始终是地方官吏,如主簿、县令、州判官、知州军等,但却为官清廉,被赵抃称赞为“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由于周敦颐、二程的理学根基都是在赣州奠定的,因而赣州是宋代理学的发祥地。</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从庙宇的袅袅烟火来看,宋代赣州宗教延续着百姓虔诚的寄托。赣南是客家人的摇篮和主要聚居地。客家先民由中原南迁,饱受天灾人祸之苦。人们往往无可奈何,祈雨求晴、治病除瘟、消灾免祸、生男育女、发财致富、功名寿考都祈祷于神灵,于是宗教崇拜、自然崇拜、鬼神崇拜、祖先崇拜与种种风俗信仰,便被客家人混合为一“炉”,于是,庙宇林立,烟火袅袅,就成为宋代赣州的一大景观。苏轼在绍圣二年五月记云:“始吾南迁过虔州,与通守奉议郎俞君括游,一日访廉泉,入崇庆院,观宝轮藏。君曰:是于江南壮丽第一,其费二千余万,前长老昙秀始作之,几于成而寂,今长老湜嗣成之。”称为江南第一,足见虔州寺观之地位。1656年荷兰商团约翰•尼霍夫在《荷使初访中国记》中描叙其当年所见的赣州慈云寺:“四月十五日,二位使臣在赣州城前面过夜。该城是中国最有名的城市之一……其中最有名的是慈云寺,这座庙的第一进殿里有二个巨人分列两旁,塑造得非常高大逼真。一个在摆弄一条龙,他显得强健有力,冷面无情,就像海格立斯对待那些攫进摇篮里的怪物那样。另外一个巨人用一把出鞘的长剑和一个狰狞的恶相威胁着所有的观众,脚下倒踩着一个矮子;这些塑像充分说明中国人在这种艺术上的才华。第二进殿里有一神龛,神龛周围的墙壁上悬挂着异教徒奉献的许多精致物品。第三进殿里有一个非常高的镀金女神像,和尚的寝室就在这尊神像的周围,都悬挂着窗帘。” 慈云寺有一塔名瞻云塔、又名雁塔、慈云塔,是一座典型的宋代高层楼阁式砖塔,为赣南古塔中的佳作。晚清民国时期俗称慈云寺为塔下寺,这一带也是古代赣州宗教文化之盛地。虔州有名的文庙(古代县学、孔庙)、武庙、慈云寺(俗称塔下寺)、光孝寺(赣南首座寺院,赣州第一刹,与第一座道观上坛观并称,民谚称:先有赣州光孝寺,后有韶州南华寺。赣州古八景中的“雁塔文峰”即泛指这一片地区。宋代赣州宗教文化的盛况不是偶然的。上溯至梁末陈初,佛学家、翻译家真谛曾经在此(时为南康郡)释无著《摄大乘经》、《论释》,开创了中国摄论学派,从此南北摄论师辈出,对佛学影响很大。虔州后建真谛寺,在兴贤门右,俗称小南门。梁末陈初,在侯景暴虐疯狂杀戮的年代,真谛能够在南康郡治,释《摄大乘经》,为佛教在中国的普及作了较大的贡献。所以禅宗能够在岭南曹溪立宗,马祖道一能在赣州弘扬禅宗,理学能够在虔州发祥创立基础,和大乘理论的阐发不无关系。《摄大乘经》的“佛性”和儒家的“性本善”,和周濂溪的“主诚”调和融合这个观点,继而在王阳明的“致良知”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王阳明的“心即理”,他鼓吹的“致良知”可以作圣或贤,良知人人皆有,满街都是圣人,和禅宗“顿悟”,人人皆有佛性,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极其相似,所以也有称王阳明理学为“阳明禅”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赣州风水术是唐朝末年随着客家先民的南迁而传入,将风水术带入客家地区的主要是杨筠松(俗名杨救贫、窦州今广东信宜人)。杨筠松继承和发展了风水术中的形法理论,创立了江西形势派(实际上是赣南派)。他的主要弟子曾文辿、刘江东二人均为于都县人。自从杨筠松在赣南授业传徒之后,风水术士就成为客家地区世代相传的职业,杨筠松也因此成了风水术士共同尊奉的祖师。两宋时期,赣南风水术大盛,名流辈出,如廖瑀、谢世南、赖文俊、刘潜、傅伯通、邹宽等人便是。这些风水术士不仅在本地看风水,而且声名远播,甚至闻达于朝廷,奉诏为朝廷看风水。赣州的城市布局与风水密切相关的,有九蛇聚一龟之说(赣州九条江汇集、赣州城城形像龟)。杨筠松从兴国三僚隐居来到赣州,发现赣州山水形态有成小帝王之格局,便答应卢光稠筑皇城,虔州大范围的扩建动工,拉开序幕。至明清时期,风水活动已经成为一种风俗普及于赣闽粤广大客家地区,并随着客家人的飘洋过海而根植于港澳台和东南亚地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所以,从建城历史、文化、经济、宗教乃至留下的众多建筑来看,赣州处处都有宋代深深的印记,誉称江南宋城、千年宋城并不为过,也恰如其分。</font></h3> <h3> (三)街巷名字背后的历史</h3><h3> 如果把一个城市当成一本厚重的书,那么,街巷就是这本书的目录,每一章节,都有写不完道不尽的红尘和岁月。</h3><div> 赣州城宋代的六条大街,其位置与走向一直未曾变动,历元、明、清、民国直至今日,都一直是赣州城的交通主干道,并构成了赣州城交通网络的主框架。宋代赣州城的功能分区,已明显是通过规划而形成的。城北是官署和风景区,这里建有州衙、县衙、八境台、郁孤台、花园塘等。城东沿贡江一带,是繁华的商业区,城墙外是港口码头、城墙上开有涌金门、建春门两大城门,城内则是主要的商业街。城东南是宗教文化区,建有光孝寺、夜话亭、廉泉、慈云寺、舍利塔、大中祥符宫等。城市的南部因没有大江作为天然屏障,所以是防御的重点,而军事设施多建于城南,这里建有拜将台,带有双重瓮城的镇南门,辟有教场等。城市的中部则主要是居民区,而西部由于西津门滨临章江,则成了盐运及官府专用码头的所在地。</div><div> 明清时期的赣州城,是在宋城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城市功能分区的合理性及科学性得到了继承,城市道路网络得到了完善。到了清末,赣州城的道路系统已是十分完备,街巷密集,四通八达,共计有三十六条街,七十二条巷,这些街巷的名称,在同治年刊印的《赣州府志》中都有详细的记载而并非虚指。清代赣州城城市功能的分区,仍是沿袭宋代的格局,这在清代的街巷名称中亦可见一斑,城东一带的地名大多是与商业有关,如米市街、棉布街、瓷器街、攀高铺、六合铺、纸巷、油槽巷、烧饼巷、铁炉巷等。城北的州前大街、县岗坡则与衙署有关,城西的盐官巷、盐槽巷则与盐运密不可分。 明清时期,赣州城最具代表性的街区,是位于今解放路、阳明路、建国路、章贡路、濂溪路这一闭合的街区之中,在这仅有0. 18平方米的街区中,竟有街巷20余条。</div><div> 到了民国时期,赣州城的街区开始突破了城墙的限制,发展到了宋代城区以外,共形成了两片街区,一是出镇南门至南河浮桥,形成了东阳山路;二是由于百胜门外设立了汽车站及修建了贡江大桥,而形成了由百胜门向外延伸的东郊路街区。</div><div><br></div> 据1988年出版的《赣州地名志》记载,赣州城清代有三十六条街、七十二条巷,这些街巷名称除主要街道因城市建设的发展而扩并外,大部分仍在沿用。<div> 三十六条街:东大街、诚信街、大坛前街、小坛前街、六合铺街、瓷器街、南市街、五道庙街、马市街、鸳鸯桥街、江东庙街、南大街、尚书街、道署前街、木匠街、青云街、杂衣街、杨老井街、府前街、瓦市街、州前街、新开路街、西大街、豆豉凹街、考棚街、县前街、县冈坡街、米市街、樟树街、攀高铺街、上棉布街、下棉布街、世臣坊街、排楼街、八角井街、横街。</div><div> 七十二条巷:马孳巷、斗富巷、夜光山巷、草城巷、油滴巷、东门井巷、老富巷、古观巷、杨判巷、横木井巷、慈姑岭巷、罗家巷、小井头巷、大井头巷、陈家巷、池湖巷、扬名巷、谢四巷、宫保府巷、武学巷、孝义巷、皇华巷、白塔巷、赡军库巷、华萼巷、丝发巷、打砻巷、洪城巷、孟衙巷、冯衙巷、牛衙巷、盐宫巷、张公庙背巷、雷屋巷、府治巷、盐仓巷、水巷、王将庙巷、天一阁后巷、照磨巷、坛子巷、嵯峨寺巷、均井巷、米汁巷、龟岭巷、景凤山巷、上竹丝巷、下竹丝巷、上寸金巷、下寸金巷、马路巷、胭脂巷、幡竿巷、纸巷、单井巷、吕屋巷、坛背巷、铁炉巷、施公巷、曹老巷、马齐巷、烧饼巷、柴巷、兴隆巷、梁屋巷、姜家巷、云峰巷、龙船庙巷、凤池巷、大古城巷、小古城巷、金鱼池巷。</div><div> 说赣州的街巷史,其实便是说赣州的城市发展史。</div><div><br></div> 明、清时期,赣州城市文化开始得到粹炼,有了地域特色,有了精粹与经典意义。明末清初,明兵部尚书杨廷麟清水塘以身殉职之大规模悲壮抗清卫城战,使得赣州赢得了“铁城”、“忠诚府”之数百年美誉。同时,赣州的城市建设及其街巷文化在这一时期有了极大的发展,城市除了在形态上维持卢光稠构造的六街基础,细化了更多的街巷、充实了更多的内容物、附庸了更多的人文景观,“三十六条街,七十二条巷”的顺口溜便于这个时期形成。与此同时,还产生了更多的诸多“三山五岭八境台,十个铜钱买得来,还要添一个(天一阁)”、“夜光山、二码头、三潮井、慈姑岭、五道庙、六合铺、七姑庙、八角井、九曲巷、世臣坊”、 “龟角尾为虔城尾,镇南门为虔城头”等等与地名有关的传说故事。无疑,这些街巷的形成,构筑了老赣州城城市格局与肌理,而这些地名文化的传播,既突出了赣州的城市个性,也极大地提升了赣州城市的名声。<div> 三十年代初,赣州的街巷进行了扩建,地名也有了两次局部性修改。第一次是在1932年3月9日,赣州市发布“开办市政”布告,旋即组织市政公署,“专司改良市政,开辟马路”。这一年,以“旧镇废廨”开辟为“赣州公园”起始,许多街名予以新名,如青云街改为至圣路,州前、考棚街改为建国路,县前街改为西津路,厚德路取代了马市街、鸳鸯桥路,牌楼街改为阳明路、棉布街,世臣坊改为和平路,瓷器街及大坛前街与寿量寺一带改为百胜路、寿量路,环绕赣州公园,又辟有公园东路、南路、西路、北路,城东外东大街辟为东郊路。随后又相继开辟了建国路、文清路、濂溪路、大公路等新地名出现。地名更多地注入了时代色彩,儒家思想也得以了一定的扩充。第二次街名的修改,乃时任赣州专员的蒋经国所为,他将办公场所从米汁巷迁于杨老井街后,为迎合他始推行的“建设新赣南”运动,便改杨老井街名为新赣南路,另将棉布街改名为中正路,将百胜路、寿量路改名为中山路,将公园南路改名为南京路。还将章贡两江一些木桥、浮桥,改名为中正桥、忠孝桥、新赣南桥。这一时期,是赣州城街巷史发展频变时期,同时,也是地名文化再次升温时期,诸如“大码头的水、二城门的风、光孝寺的钟、大庙里的神、营角上的嘴、东门井的酒、阳明巷的赌、忠节营的鬼、坛子巷的嫖、姚衙前的烟”十个“赣州之最”,便在这时期形成并广为流传。而这一时期的赣州,因为偏安一方,抗战初期远离战场,使得众多的来自大城市或外省的避难学者、名士、豪商、巨贾、小贩等各类人物,纷纷来到赣州寻求清静与生存空间。</div><div>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赣州城开始较大规模的城市改造与扩建。曾经是“古城逶迤护河碧波,城内池塘星罗棋布,卵石小巷青砖灰瓦,鳞次栉比枰中万家”的赣州城的建筑风貌较大程度地被改变掉了。百胜门、镇南门及其城墙被拆毁,护城河全面填充造屋修路,大多庙宇、旧街被夷为平地。城市现代化气氛营造了不少,但二千余年历史文化遗产大部分被轻易地放弃了,一个本来可以与云南丽江古城、山西平遥古城相比美的宋城构架毁圯一旦。至文革时期,赣州的街巷名迎合时势,便有了诸多政治色彩的修改,诸如反帝路、反修路、健康路、人民路等等便是在这一时期才有的。直至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的1984年,这些政治化的街巷名才基本恢复旧名,赣州宋城文化的气氛才重新部分弥现。 </div><div><br></div> 我们随意走进赣州的几个街巷,共同回溯到历史的远方。<div> 就从我的第一个住处------宫保府说起吧。</div><div> 宫保府巷西接文清路南段东侧,东接钓鱼台巷南段西侧。长107米,宽2.5米。 据清同治《赣县志》所记,巷内原有明代谢升所立宫保尚书坊,巷以此而名。 道光十三年(1833年),知府汪云任购五氏屋建府义仓在宫保府。编有“农夫之庆,实维丰年,黍稷稻粱,倬彼良田,立我蒸民,岁取十千”24字,每仓书写一字,同时,又在宫保府义仓后建商义仓,编有“永观厥成,百室盈止,其崇如墉,万亿及丰”16字,每仓书写一字。两处仓储40间,储谷一万四千五百石(每石为150斤)。宫保府的府义仓历代仓丁多为陈、苏、温三姓人。仓丁之职具体是负责日常保管,翻仓换谷,发放免费米票等事宜,其组织甚严,上司多为地方官绅。储仓谷物多由地方人士捐助,以此备灾备荒,赈济民众,这一意义也充分体现了“义仓”之名由。后来,旧盐义仓也从新开路迁建于宫保府义仓左侧,从而使这一地方具有浓郁的救济色彩。</div><div> 从宫保府出来,就是文清路了。</div> 从南门口进入文清路,有红旗大道、人民巷、青年路、厚德路、宫保府、武学巷、大公路、洪城巷、南京路、北京路等数十条大街小巷与之交汇相连。文清路自唐代以来就是赣州城的一条商业街,宋代时其繁荣程度达到鼎盛时期。赣州城许多老字号的名牌名店均出于此街。古时文清路,茶室酒家楼台馆舍互为生辉,技艺手工百姓货物一应俱全,粉黛佳丽吹拉弹唱风情万种。直至今天,文清路的商业地位仍居各街巷之首。蒋经国在江西第四行政区督察专员兼赣县县长时期(1939年3月-1945年2月),以曾几的谥号命名该路为"文清路"。据史料记载:曾几为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一生著有大量诗篇,历任江西和浙西提刑、敷文阁侍制、礼部侍郎,因主张抗金,为秦桧所排斥,终以奉通大夫一职致仕。在京为官时,我国宋代著名词人陆游曾拜其门下,工习诗词,辞官后定居于现赣州城内的曾家巷。在赣州城期间,他大部分时间都活跃在文清路上的茶馆酒舍邀朋聚友、谈经说道、纵论诗词。"文革"时期,该路改名为东方红大路,改革开放后又恢复原文清路名称。<div></div><div><br></div> 阳明路,顾名思义,是为纪念王阳明而名。王阳明,浙江余桃人,明正德年间,任南赣巡抚,在赣州城设署办公的四年间,他于军事之余,著书讲学,颇有造诣,深得赣州人的好评。阳明路地处赣州城区北部,是一条东西走向长四百米 ,宽二十米的街道。它始建于宋代,古称“瓦市街”,又称“牌楼街”。在明朝嘉靖年间此路成为赣州城以商业文化为特色的中心地域,直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这一浓郁的商业文化特色才有所减弱,随着赣州市城建规模的扩大和重心的南移,阳明路逐渐冷落萧条下来,但其往昔的繁荣,依旧还存留在赣州市民的记忆中。宋末明初,赣州城的文化发展到了一个全盛时期。当时,许多国内的知名学者、诗人、名人纷沓而来,为赣州城的名胜古迹题跋赋诗,赣州的府学也渐中兴。由于有一所著名的赣州府学(即今章贡公安分局)就座落在瓦市街(即今阳明路)旁,因此,此街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以府学为中心的具有浓郁文化特色的商业街道。在明朝嘉靖年间,赣州人在这条街上兴建了很多文化牌楼,牌楼上镌刻了历史和当代文化名人的诗赋和题字,该街道云集了书局书砚用品店、印刷坊和不少戏院以及许许多多的风味小吃馆,因而此路遂改称牌楼街。一九三三年扩建此路时,因路侧建有王文成公祠(即为纪念明代理学家王阳明而建的公祠),而改称阳明路。<div> 一九四二年一月十五日,阳明路遭遇了数百年以来的毁灭性打击。日本飞机轮翻轰炸赣州,阳明路上一片火海,据史料记载:大火四夜三日方熄,炸死居民百余人,炸毁房屋678栋,阳明路上“一片焦土瓦砾,成千上万的居民被迫流落街头,无处安身”。由此,阳明路上所负载的那些历史文化特色被炸得荡然无存。可以说,阳明路是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所犯罪行的有力见证。</div><div><br></div> 我们读书人说说与读书相关的路:攀高铺。<div> 攀高铺是赣州城区东北部一条普普通通的小巷,在这条平常的小巷中,却曾涌动过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的功名梦。</div><div> 小巷的命名始见于清代《清•同治赣县志》。据史记载,此前该巷无名,自明朝中叶逐步形成居民区后,因其东近涌金门码头,西近赣州府学而自发地成了当时赣州城科举时代到赣州府应试考生的暂居地。来自赣南大地的无数学子,为求功名,通过陆路和水路在赣州城应考。他们下榻于此,秉烛夜读,之乎者也的读书声不绝于耳。攀高铺,成为了明、清两代赣南学子参加科举考试的聚集地。“十年寒窗苦,一朝功名荣”,为表达学子们博取功名利禄一朝登上高枝的美好愿望,遂将此巷美称攀高铺,此名一直沿用至今。</div> <h3><font color="#010101"> 攀高铺可谓蕴藏着赣南大地殷殷学子追求功名的悲喜之梦。从此走向明、清两朝为官从政的赣南籍学子不胜枚举,如明代的董越(宁都人,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刘丞直(赣州市人,进士,官至浙江金事)等,清代的罗大本(赣县人,进士)、黄文汾(信丰人,贡士)、何其睿(赣县人,官至翰林院编修)等。当然,在科举制度的禁锢下,出人头地的毕竟少数,相当一大批学子仍然功名无望,回归乡土。</font></h3> 与攀高铺邻近的是寸金巷,它座落在赣州城区北部,其东南紧靠赣州古城墙的涌金门,与章贡路相接,西南与八镜路相通,呈“人”字形。巷长为273米,宽1.3——1.5米不等,至今仍为明清时代铺设的鹅软石路面,此巷区域为赣州城居民区。明、清时代的寸金巷,可谓风光无比,成为当时赣州城名门望族之地,富庶人家显耀财富,夸耀身份的置业首选之地。通俗的说,在此居住的人家均为赣州城的富豪之家,相当于现代意义上的富家别墅区。据《明•嘉靖赣州府志》、《清•同治赣县志》记载,赣州城的涌金门码头附近区域为明、清时期的城区繁荣商业区,因此巷临近涌金门码头,故“地价昂贵,寸土值金”,寸金巷便因此而得名,并一直沿用至今。据传,此巷初始于宋末明初,在明清时代达到鼎盛。那时的寸金巷古朴宁静,两旁深门宅院,青砖碧瓦,灯红酒绿,一片富足气象。清咸丰年间,由于赣州城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变化,寸金巷才逐渐萧条下来,渐渐成为那些为生活而挣扎的劳苦大众的居住之地。<div> 至今,尽管历经百余年风雨的岁月沧桑,我们走进寸金巷,还依稀可见一些明清时期风格的建筑,让人不禁回望当年此地寸土寸金的富庶景象。而面对着两旁已长满青苔的飞檐斗兽,和纷纷乱乱居住在大杂院里那些平民百姓的忙碌身影,我们不禁又油生出岁月苍海桑田的感慨。</div><div><br></div> <h3> 赣州每条街巷都有它的精彩,这里无法一一叙述。但是,有一点必须强调,赣州与中国革命也紧紧相连。比如,郁孤台下西津路田螺岭10号中共赣州特委旧址、广东会馆,都是早期共产党活动据点,比如,西津路原赣州地委大院(现为市地震局),是原国民党政府枪杀工会领袖陈赞贤的地方,而这斜对面米汁巷3号,是原国民党赣州公署,在赣南坚持三年游击战的陈毅,就在这与国民党当局谈判接受改编成立新四年并奔赴抗日前线,而八一四大道,则是为纪念赣州在1949年8月14日解放而命名……</h3><div> 中共赣南特委成立于土地革命战争初期,它领导了1928年春的赣南农民武装暴动。1928年3月、10月和1929年10月,中共赣南特委遭国民党当局破坏,中共江西省委常委宛希俨(湖北黄梅县人)、中共赣南特委书记汪群及夫人贺复丹以及曾延生等20多名共产党员被捕,枪杀于卫府里。</div><div> 1929年2月,红军在寻乌遇险,朱德的妻子伍若兰不幸被俘。后来,国民党军队也把伍若兰押至赣州卫府里处决,并割下她头颅在城门示众。</div> <h3> 这里我特别介绍一下当年红军攻打赣州的历史,因为这与古城墙相关。1932年1月10日,中共临时中央按照“攻打中小城市、夺取一省数省首先胜利”的进攻路线,发布了《关于攻取赣州的军事训令》,规定由彭德怀任前敌总指挥,红三军团和红四军为主作战军,赣南、赣东、河西、永吉太万游击队和江西军区预备队为支作战军,由陈毅负责指挥。《训令》要求攻城部队采取袭击武器或强攻的战术,尽快攻下赣州。当时,赣州城驻扎有江西绥靖公署主任朱绍良直接指挥的国民党第三军第12师之马昆第34旅(2个团和1个独立连)六千余人和地方靖卫团两千多人,加上17个县的民团指挥部,约一万三千人。蒋介石的嫡系部队陈诚第18军驻扎在赣州以北的峡江、吉安、万安、安福等地;其南粤赣边界的大庚、南雄、韶关又有粤系军阀的第1、2师和独立第1、2旅共十余个团,随时可以增援赣州。2月4日,红三军团到达城东外五里亭、天竺山以及西南城郊,进入攻城阵地。红四军行进途中,在新城附近歼灭增援赣州的粤军独立第1旅第3团大部,俘虏300余人。与此同时,赣州守将马昆命拆除外围工事,撤入城中,集中兵力,缩短战线,固守待援。其第67团守东门、小南门、建春门,第68团守南门、西津门,地方武装和民团协助守城。而红军红七军攻打东门,红三军团第2师攻打南门,红三军团第1师攻打西门。国军马昆电告朱绍良救援,朱命吉安陈诚部增援。陈诚派出11师、14师,由罗卓英率驰援赣州,于29日抵达赣州西北,并在北门架设起一座浮桥。当晚马昆冒险出城与罗卓英会面,两人决定“缩小阵地,增兵进城,内外夹攻,以解赣围”。罗遂派出黄维带领二个团和一个工兵营从偷渡入城,并令其一部从两侧包围红军,未被红军察觉。3月1日,第11师31旅推进至黄金渡、欧潭、黎人坡一线,第32旅进至横石、神背、通天岩。第14师41旅进至南桥、杨梅渡,第40旅进至赤珠岭。粤军余汉谋部第一军共二师二旅和一个教导团有增援之势。彭德怀、滕代远得知罗卓英援兵向赣挺进后,在2月23日电告中革军委,提出“攻破可能性很小”。然而中革军委不顾实际情况,也未采纳彭、滕二人的意见,反而在3月1日直接将总部移动至赣州前线直接指挥。同日发布了《围攻赣州的训令》,《训令》提出赣州附近建立了许多红色政权,已将赣州围困于苏区之中。红军不但能攻下赣州,且能消灭来援国军,从而更顺利地夺取吉安。因此中革军委又增调红五军团参战,要求“坚决夺取赣州”。3月4日,红军再次攻城,仍未得手。红军连续四次攻城不下,却仍屯兵城下。3月7日,国军分三路向红军发动袭击。3月8日,中革军委意识到了攻克赣州已成为不可能,下令撤围赣州。至此,历时33天的赣州战役以红军伤亡3000余人惨败结束。赣州战役不仅城未攻破,反遭很大伤亡,造成红四军第十一师师长张赤男,红五军团第十三军第三十七师政委欧阳健等10名师团级干部牺牲,以及红一师师长侯中英被俘遇害的严重后果。而且丧失了利用当时有利形势,充分发动群众,扩大红军,巩固与扩展苏区的宝贵时间。同时,在政治上缓和了广东军阀与蒋介石之间的矛盾,为尔后反"围剿"作战增添了新的困难。红军攻打赣州失败,除了左倾战略失误,也有赣州城坚固的古城墙相关。解放以后,因城市拓展,兴建红旗大道,东门至南门古城墙也被拆除!虽留遗憾,但赣州城从此真正走出了高墙,向南发展……</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