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青春的记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里,有你熟悉的身影,这里,有你纯真的笑容。这里,有我们共同走过的青春岁月,这里,有你我兄弟姐妹般的真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九七一年元月十九日,对于我们这群十六岁左右的孩子来说,注定是一个难忘的日子!走出学校的大门,便踏上了奔赴五七农场的道路。那时虽然天真幼稚,但也怀有理想抱负,在广阔天地,用稚嫩的双手和瘦弱的双臂,投入到了改天换地的行列……在那里,我们曾流下汗水和泪水,也撒下快乐和笑声,更把一生最美丽的年华,永远留在了我们的记忆中!如今,四十六年已过去,但我们依然清楚地记得那难忘的日日夜夜,依然清楚地记得当年同学们的音容笑貌,依然清楚地记得我们曾经共同走过的青春岁月!</p><p class="ql-block"><br></p> <p><br></p><p> 还记得1971年的除夕夜吗?还记得红花寺的土坯房吗?还记得那片留下我们青春足迹的五七农场吗?春,铺滿新绿,秋,染遍金黄,我们播洒汗水,收获希望!冬日嬉飞雪,夏夜踏月光,我们憧憬未来,编织梦想…………</p><p><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46年今与昔。㥻慨万分。同吃同住同劳动,我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在此表达我用心的祝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一一李豫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农场有两件小事,我终身难忘。下乡的第一年,我们分散住在老乡家,由我负责去炊事班打饭,回来再分发给同学们。记得有一天,我端着一筐红薯面馒头,还提着一桶汤。那时的我,十六岁的生日过了没多久,也没那么大的力气,还得随着桶的惯性左一下,右一下,很艰难地往前走。一不小心,掉下一个馒头,我赶紧找,费了好大的劲才找到。因为是红薯面的馒头,那颜色和地上的砖头块颜色相差无几,我要是找不到它,就会有一个同学少吃一个馒头。记得有一次,五毛从郑州的家回农场,神神秘秘拿出一个铝制饭盒,打开一看,里面是雪里蕻炒黄豆,还有两指宽的小块带鱼, (那是她妈妈做的 ) 把我们几个高兴的,就像过年似的。普普通通的食物,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吃起来是那么的美味,那么的诱人……说实话,我现在吃山珍海味,也找不到当年吃雪里蕻炒黄豆的幸福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一一张亚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部作品,把我们又带回了那个纯真年代。我是70年10月离开学校和同学们的,随父母到了安阳钢铁厂,在那里又上了两年高中,73年5月下乡到了安阳县跃进农场,在那里度过了近三年难忘的知青生话。76年元月,第一批仅3人被抽回到了安钢。我被分配到了安钢职工医院从事护理工作,78年9月又随父母调回了郑州,在郑州热电厂医务所继续从事护理工作。直到83年才改行做了行政管理工作,85年2月又脱产上了大专。毕业后,就一直从事党务和政工工作。05年3月因企业改制,我又调到国家电投河南分公司下属的郑州燃气发电公司,09年底退休。虽然没有和同学们一起下乡,但两年的校园同窗生话,和老师,同学们结下的感情至今仍沥沥在目,永生难忘。和大家分别太久,现在同学们的帮助下,终于并上网,非常开心快乐,希望能有机会和大家见面,分享彼此的友谊,友情,使我们晚年的生活更加美好!感谢大家!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一 徐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咱班女同学那张照片拍摄于69年11月,几天后,我随母亲迁往湖南湘潭,父亲只身一人下放到黄泛区农场。在十九中,我们先是学农然后学工,不记得上过什么课。到了湘潭,也是一样。下乡插秧双抢,学工就在校办工厂,做钉子。挖防空洞,打土坯烧砖砌防空洞。上课了但很少,学了点破碎的知识。母亲的单位叫煤机厂,有招工指标。煤机厂子弟初中毕业后都进厂当了工人。当时我母亲是被审查对象,我不属于招工范围。湘潭和郑州不一样,初中毕业生不下乡,因为很多同学家就是农村户口,没毕业就帮着家里种菜卖菜。在湘潭是可以上高中的,我很高兴的选择了上高中。高中读了两年,同时也要学工学农,但感觉学了不少东西。那些老师很棒!知道吧,湖南话授课,刚开始听着可像外语。我真的是块读书的料,学的刻苦也能学进去,偏文科,中文英文包括政治都学的好,化学也好。两年后高中毕业,就待在家里了。高中毕业要下乡,下乡前体检,中度以上近视留城。我在家里待了两三个月,煤机厂小学缺老师,他们问我愿不愿意教,为啥不愿意?代课教师临时工,我一下干了4,5年,同时自学英语,高考很顺利被河大录取。我们在湖南期间我爸一直在河南,所以我放暑假经常来看我爸,和崔勇五毛亚冰的照片就是暑假照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一施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部作品,让我又回想起难忘的知青岁月。从下乡到返城,经历了五年的艰苦生活的磨炼。在连队的两年,与同学们朝夕相处,往事历历在目:向老农学耕种:犁、耕、耙、锄 ,样样都是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数九寒天 平整土地、进城拉大粪, 双手的冻疮 痒的钻心 也不屑一顾,其乐融融。在场部三年 我们除了平常的农活,还肩负着农场各个连队的上情下达任务,那时候交通 通信联络 都极不方便,有两件事让我终生难忘:一次是骑自行车到尖岗水库13连送文件,路途坑洼不平 很难行走,去时且一路上坡,回来时天色已近黄昏,为了抄近路我七拐八拐,不知怎么就拐不出来了,路过一户农家门口时,一只大狗 守门而卧,我心中不由的有一种恐惧感,紧蹬几下想冲过去,不料那狗对我猛的狂吼乱叫,追我而来,吓得我拼命的加快蹬车速度,也不知骑了有多远 ,隐约听到有人在大声叱呵,回头一看,发现狗不再追我了,吓得我出了一身冷汗……老天保佑。从此以后 我一看到狗心里就发毛。第二件事是给麦田浇水:场部有一片麦田 没有灌溉渠,麦苗旱了需要浇水,我们只能到农民的水渠里打水,靠双肩往地里挑水浇麦,那时候很要强,和男生比赛,看谁挑的多,肩膀都磨出血泡了,硬是咬着牙挺着,有一天感觉身上发冷,而且越来越冷,一量体温三十九度!发烧了!有的同学劝我休息,我说没事儿,吃点药就好了,撑到晚上就不行了,烧到四十一度半。人就像面条一样,软的一点劲都没有,当时把我父亲也吓坏了,要送我回家,我很倔犟,就是不听,之后吃了药,靠自身的免疫抵抗力,硬是抗过去了,但当时不知道,已经留下了病患。大招工的时候体检不合格,被退回来,说是肺部有阴影,有问题,后来才知道,是那次发烧后引起的肺炎,没有很好治疗,肺部有了结核病灶,碰到炎症就会发病!那时候年轻,不懂得这方面的知识。再后来,在政府的照顾独生子女可以回城的政策关照下,我回到了父母身边。艰苦的农场生活,造就了我们吃苦、耐劳、坚强、乐观,有责任、有担当,懂得感恩的一代“知青”人。我们这一辈真的不容易,酸、甜、苦、辣酿的酒,不知喝了多少杯,熬尽了苦心,交足了学费,真正尝到了做人的滋味,人生无悔!!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一张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回想起在农场时的情景,真是励励在目,回味无穷,有时间同学们坐一起回忆一下,也是挺有意思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一苗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看看相册,瞬间把我带回了年轻时的我,回想下去的那天,天气很冷,我们被分配在所谓的地主家住,她们不敢给我们说话,看着他们很可怜。那时候的我们斗志昂扬,干劲十足,天不亮就去平地等等,不敢回想我们那时候。现在我们的孙子辈也已经快到了我们下乡的年龄,可是生活没法比了。光阴似箭一点不虚,回想自己也没有白度此生。亲们不攀,不比,开开心心渡过我们的后半生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一王金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这代人,出生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成长在意气蓬发的火红年代,生活在激情燃烧的岁月,唱着《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成长。时光茬冉,斗转星移。掐指算起,我们离开郑州市第十九中学近五十个年头了,五十年来从风华正茂走到两鬓染霜。有梦想也有苦涩,有失望也有欢歌。忆当年,恰同学少年。落日长河,暮回首,八千里路云和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是从郑州市第二十三中学转过来的。来到十九中学第一天,一切都感到新奇。漂亮的大楼,明亮的教室,宽阔的球场,绿色的草地……。班主任李德明老师。生活上关心我,学习上帮助我。给我借来教课书,耐心辅导帮助我补习因教材不统一造成的学习差距。在他的耐心辅导下,期末考试时我得了优。至今他那春雨细无声的师道风范永远深深镌刻在我的脑海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离开十九中学,我们一群十五、六岁的花季少年,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感召下,打着红旗唱着歌,群情激昂地涌向了农村的广阔天地。在那里,我们有口号是:自力更生,自产自足。没有机械没有大牲畜,我们就人拉背扛,没有肥料,我们跑几十里拉着粪车到城里和农民抢大粪。宿舍简陋,我们自己和泥干打磊盖房,搬瓦补漏弥墙……。带队领导也和我们一样,补丁衣服,抡锨翻地,拉犁扬场。苦吗?苦!累吗?累!迷茫吗?迷茫!可一觉醒来,又是一轮新的太阳。就这样日复一日地我在农场度过了两年时间。有人说,这段经历对是我们这代人的摧残和磨难,是对无知的褒奖。今天看起来,虽然我们经历了一场炼狱,但我们受益了终身的坚强。我们来过,有改变模样的山河作证。我们离开,有铭刻怀念的故事传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也正是经过这场炼狱,共和国才蕴育了新一代民族脊梁!正是这场炼狱,才给我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食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九七二年十二月,经连队推荐,我光荣地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从穿上军衣的那一刻起,我深深感到了任重而道远。自己悄悄地告诫自己,到部队一定好好干,给母校和农场添彩,为祖国争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经过艰苦的新兵训练,女兵们面对即将下连队产生了思想波动。都希望自己能有个象通讯、卫生等适合自己的岗位。我的想法没那么复杂,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让干啥就干啥呗!兴许这是我个人性格的本能,也是在农场艰苦磨励秉承,更是党叫干啥就干啥的社会意识传承。正是有这样的思想基础,在几十年的军旅生涯中无论做什么工作,都是只讲耕耘不谈个人得失。本本分分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完成好每一项任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正是有了踏实做事,诚信为人的性格,在五年多的士兵服役期间,多次受到嘉奖,还荣立三等功一次,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一九七七年还被推选为原昆明军区第四次党代会代表。应该说,在这些政治荣誉光环照耀下,提干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可是因部队编制受限,迟迟没有提干指标。况且同单位同年兵都已经退伍,回家安排了合适的工作,于是,我写了退伍申请。领导一句话把我打发了:干好本职,服从安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几个月后宣布了提干命令,新的职务是后勤管理。业务不熟悉,向书本学,向老同志学。基层后勤保障工作刚刚熟悉不久,气还没好好喘一口,又被调动大军区机关后勤保障部门。要负责管理几十个基层部队的后勤专项业务,任务十分繁重。从管一个单位到要管几十个基层单位,一下子适应不了,为了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常常加班到深夜。有一点我知道。基层部队官兵跑几十、上百公里来机关办事不容易,一定要热情周到,认真细致。不能指手画脚蜻蜓点水,要沉底用心为基层部队官兵提供制度许可范围的服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九七九年二月十七日,在隆隆的炮声中,对越自卫还击战打响。几十万中国热血青年,突进厮杀在中越边境……。战火的硝烟弥漫着整个战场,当时我承担着前线指挥部与军区机关的后勤保障某项任务,因为工作关系,我在前线指挥部与军区机关之间穿梭。不管是在机关还是下前线指挥部,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在边疆,从没有为环境、待遇、条件计较过。比起在前线浴血奋战的战友,再苦再累又有何妨!几天的老式北京牌吉普车和男兵一样灰头土脸的在边防线上奔跑;去前线指挥部运送物资,颠波在几千公里崎岖的山路上,车辆遇险,和男兵一起照样挽起袖子抡镐垫石……。我也想去前线当一名冲锋陷阵的战士,在炮火中去淬火传奇,以无愧于高歌大风的当兵历史,无愧英雄本色的帽微和领章。遗憾的是只能在后勤保障工作上做一份贡献。经历了这场只听到炮声而未见硝烟的战争,虽然是我军旅生涯中一大憾事,但不管怎样,前线将士浴血奋战,惊心动魄的英雄事迹让我灵魂深处也经历了一场血与火的洗礼,一场灵与肉的锤炼。对越自卫还击战结束时我又一次荣立三等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随着部队按正规化建设发展,我进了文化补习学校,因为我们这代人的文化知识已不适应新时期军队建设的要求。对知识的渴望变成了学习的动力,很快各科成绩基本达到了高中水平。补习学校刚毕业又被推荐到军事经济学院学习。整整两年的院校学习,圆了我的大学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毕业后分配在军区机关隐蔽战线上的工作。一九八七年恢复军衔制,我被授于少校军衔,之后又晋升为中校、上校。由于工作表现突出,我还曾被评为军级单位的优秀共产党员。在解放军这个大熔炉里,锻炼了自己,使自己从一名普通士兵成长为一名解放军干部。回忆起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能取得一点成绩,应该感谢母校老师的教育,农场同学们的帮助,领导的培养。虽然一生中没有惊涛骇浪,没有可歌可泣,但平平淡淡视为真,勤勤恳恳视为诚。是真诚,是忠诚,让我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到了今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白驹过隙,日转扶桑,岁月夺去了我们同学少年的容颜,年轮带走了我们丹心素裹的脸庞,人间正道是沧桑。历久弥新,初心不忘仍是我生命的锣盘。静夜沉思,风霜雨雪世态悲欢,古道长亭大漠狼烟,初心不忘,永远向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一李豫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19年8月20日写于昆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难忘农场的艰苦岁月,更难忘艰苦岁月培养起的同学情谊,46年过去了,让我们珍惜现在,过好退休生活。相约20年后再聚会,一个都不能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一孙又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有时候,拥有真诚的朋友,比拥有黄金更可贵! 因为黄金有价,而真情无价,真诚的友情是心灵与心灵的相撞,它比天高,比海深。朋友能给人力量,朋友能给予安慰,抚平心灵的忧伤。朋友不仅是心灵的向导,也是温馨的避风港,在真诚的朋友面前,可以轻松的倾诉,自由的呼吸,一颗忧伤和躁动不安的心,也会归于平静!有时候被一句话感动,因为真诚;有时候为一首歌流泪,因为感动;有时候把记忆当作习惯,因为思念;有时候会情不自禁地来看你,因为挂念.. 只有真诚,才能相处;只有真心,才能相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一张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转眼下乡到现在四十多年,现在的农场都没了,都变成城市了!但是对农场的感情是永远不会磨灭的!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一孟宪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下乡不久,连队领导准备打乱当时的班级,男生女生各分两个班,其它三个排的同学都同意,只有我们十连一排的同学不同意,没分成,由此可见我们班的同学们团结的好!感情深!真是同学情!同学亲!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一张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四十余年,弹指一挥间。当年下乡的地方现在已是市区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一牛新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下了乡以后,人们争先恐后找人拉关系往城里进。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可是我本人拿着户口本亲自去转的户口。那时年令小,现在想想,要是不转户口会有什么样的结局。事情都有两面性,经受了历练,为进入社会提供一些承受能力。要说感言从七一年元月十九日一一到七八年十二月二十八日,那时人们已走完,独剩我和立强两人,那时的心情状态别人是无法体会!刘成是上学未分配又回到农场,后来,我们三人一起回城的。感言同学们有多有少的,一齐经历了青涩少年的苦与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一车郑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我们下乡 46 周年的日子。同学们还记得吗?46 年前的今天,刚刚十六,七岁的我们,打起背包,义无反顾地走向了广阔天地…… 在那里,一干就是四五年,有的坚持了八年!我们一个房间休息,一口锅里吃饭,一同迎来东方的太阳,一同下地播种收割…… 那里,曾留下我们青春的倩影,留下我们扎实的脚印,留下我们辛勤的汗水,留下我们甜美的歌声……还记得吗?在皎洁的月光下,迎着凉爽的秋风,我们一边唱歌,一边掰玉米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一张联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忆往夕无愧人民 用余生爱我中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李 茜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 第一部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每个生灵都是匆匆过客,他们都不能从这个世界上带走任何东西,可是他们都给这个世界留下了一些永不磨灭的印记,这个印记就是历史。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从小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有爷爷奶奶,父亲母亲,我们姊妹六人。我父亲曾给我们讲述过关于祖上的一些事情。我的先祖在战乱时代由山东举家逃往天津,并在天津静海的一个叫大觉庵的地方落户生根。早年间,以种植花卉为主要生活来源,当时的中国。国士日衰,内忧外患,民不聊生。我的先祖立志报国,认定富国必先强兵。并于1900年就读保定将弁学校,学习优异,毕业后又以优异成绩被远派到日本,以宪法学员身份就读早稻田大学。扔学陆军炮兵,毕业后回国,投身军界。民国初期受孙中先先生之邀,在国民政府就任江宁将军(南京)官之陆军中将。后任江西省长。在国家又将陷入一场复辟与反复辟的危难中,只身前往辫子军张勋队伍中,以民国大员身份说服张勋,使其轻罪自责,免除复辟之战火,为民国安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就是我的太祖李良辅。他的日记(至今存放于国家图书馆档案馆内)名为(李实枕60年大事记)。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31年,先祖又与几位好友一起,为发扬祖国文化教育创办天津国学研究社,免费为天下的苦寒学子提供教育学习之场所,直至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天津沦陷前夕,被迫解散。先祖所做这些善事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为天下苍生奉献也是他的毕生的才智和心血追求的壮举。所列之事乃冰山一角,很多历史往事都作为历史史料现存(天津国家档案馆内)。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受先祖们爱国主义思想的影响,我的父亲李希孔16岁弃学从商,尽己所能,早早挑起家庭生活的担子。他饱尝了旧中国黑暗生活,其中的心酸,内心充满对旧世界无比痛恨,对新生活、新世界、新中国无限向往。 1948年4月23日,我的父亲李希孔接受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部任命书。(我曾在整理父亲遗物时亲眼看到。可不知怎么,后来就不知这个极其宝贵的任命书就不见了),任命书当时盖的是长方形政务院的印章。任命书中,任命李希孔为接管河北井陉煤矿代表,主要负责财务接受清管工作,代表当时还未成立的新中国,管理当时这一座华北最大的煤矿,从此,我父亲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一生都在为党和人民认真勤奋的工作。父亲曾经最爱说的一句话。“做好本职工作,就是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就是最大的爱国”。后来由于工作需要,又被调回北京到冶金部工任职。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的父亲一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对我们姊妹六人更是言传身教,呵护有加,但他从不放松对我们的教育。他经常告诫我们“有国才有家,要爱国爱人民,当然也爱自己的家。一个连自己家都不爱的人何谈爱国呢?家不光是住人的地方,更是心灵的居所,是亲情扎根繁衍的地方”。父亲应当时国家支援内地建设的需要,又主动要求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在1958年带着我们举家来到河南省郑州,到省冶金厅工作,为河南地质勘探事业尽心尽力的工作者,只讲奉献和付出,对薪资、职务从来不向上级提任何要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84年,我的父亲退休了,又应邀受聘到深圳蛇口,继续为改革开放的大建设发挥余热。当时有些往事是不能回避的,虽然那是一种难以愈合的伤痛。在十年的动乱中,我们的家庭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爷爷,奶奶每天拖着扫帚,被街道监管扫地,父亲也被下放到五七干校劳动。可就在这样的环境中,我的父亲仍然不忘教育我们,“让我们相信正义也许会迟到。但正义的力量终会战胜一切,还人民公道公平”。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11年,我的父亲因患癌症与病魔抗争两个月后还是离我们而去,享年88岁。父亲在病床上忍着巨大的疼痛,却仍然教育我们:“要忠诚自己的国家,做好本职工作,不要做任何对不起党和人民的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慈爱的父亲走了,临终前仍依依不舍得他病床上的妻子,还有我们这群孩子,并希望与我们母亲百年后能魂归故里——天津。 数年后,我的母亲在卧床五年后的一个早晨离开了我们,母亲的离世,我们将存放于烈士陵园的父亲骨灰取出,与母亲一起带回天津。父母一生酷爱花卉,我们将二老的骨灰混在万朵花瓣中撒入天津母亲河的入海口——渤海湾,回到他们的故乡 永与大海、海河为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父母在,我们尚知来处,父母逝,我们只剩归期。在我的记忆中,应该是1958年。天热的时候,父亲响应国家号召,为了支援内地的冶金事业,携我们全家十余人来到河南省郑州市,初来时我们住在行政区的工业院。后来搬到友爱路55号院,直到现在,我和我丈夫的户籍还在呢。在那个年代里,食尚且裹腹,因为冶金部时常会给家中送些吃的东西,而穿却难敌冬日的寒冷,特别是1984年,我的父亲退休了,又应邀受聘到深圳蛇口,继续为改革开放的大建设发挥余热。当时有些往事是不能回避的,虽然那是一种难以愈合的伤痛。在十年的动乱中,我们的家庭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爷爷,奶奶每天拖着扫帚,被街道监管扫地,父亲也被下放到五七干校劳动。可就在这样的环境中,我的父亲仍然不忘教育我们,“让我们相信正义也许会迟到。但正义的力量终会战胜一切,还人民公道公平”。 2011年,我的父亲因患癌症与病魔抗争两个月后还是离我们而去,享年88岁。父亲在病床上忍着巨大的疼痛,却仍然教育我们:“要忠诚自己的国家,做好本职工作,不要做任何对不起党和人民的事”。我慈爱的父亲走了,临终前仍依依不舍得他病床上的妻子,还有我们这群孩子,并希望与我们母亲百年后能魂归故里——天津。 数年后,我的母亲在卧床五年后的一个早晨离开了我们,母亲的离世,我们将存放于烈士陵园的父亲骨灰取出,与母亲一起带回天津。父母一生酷爱花卉,我们将二老的骨灰混在万朵花瓣中撒入天津母亲河的入海口——渤海湾,回到他们的故乡 永与大海、海河为伴。父母在,我们尚知来处,父母逝,我们只剩归期。在我的记忆中,应该是1958年。天热的时候,父亲响应国家号召,为了支援内地的冶金事业,携我们全家十余人来到河南省郑州市,初来时我们住在行政区的工业院。后来搬到友爱路55号院,直到现在,我和我丈夫的户籍还在呢。在那个年代里,食尚且裹腹,因为冶金部时常会给家中送些吃的东西,耳穿却难敌冬日的寒冷,特别是1984年,我的父亲退休了,又应邀受聘到深圳蛇口,继续为改革开放的大建设发挥余热。当时有些往事是不能回避的,虽然那是一种难以愈合的伤痛。在十年的动乱中,我们的家庭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爷爷,奶奶每天拖着扫帚,被街道监管扫地,父亲也被下放到五七干校劳动。可就在这样的环境中,我的父亲仍然不忘教育我们,“让我们相信正义也许会迟到。但正义的力量终会战胜一切,还人民公道公平”。 2011年,我的父亲因患癌症与病魔抗争两个月后还是离我们而去,享年88岁。父亲在病床上忍着巨大的疼痛,却仍然教育我们:“要忠诚自己的国家,做好本职工作,不要做任何对不起党和人民的事”。我慈爱的父亲走了,临终前仍依依不舍得他病床上的妻子,还有我们这群孩子,并希望与我们母亲百年后能魂归故里——天津。 数年后,我的母亲在卧床五年后的一个早晨离开了我们,母亲的离世,我们将存放于烈士陵园的父亲骨灰取出,与母亲一起带回天津。父母一生酷爱花卉,我们将二老的骨灰混在万朵花瓣中撒入天津母亲河的入海口——渤海湾,回到他们的故乡 永与大海、海河为伴。父母在,我们尚知来处,父母逝,我们只剩归期。在我的记忆中,应该是1958年。天热的时候,父亲响应国家号召,为了支援内地的冶金事业,携我们全家十余人来到河南省郑州市,初来时我们住在行政区的工业院。后来搬到友爱路55号院,直到现在,我和我丈夫的户籍还在呢。在那个年代里,食尚且裹腹,因为冶金部时常会给家中送些吃的东西,耳穿却难敌冬日的寒冷,特别是十年动乱,对我们这些十几岁的孩子造成的伤害永生难忘。可就在这样的情景下,我慈爱的父亲还是在讲:“乌云终难蔽日,太阳终会出头”。 在那样一个年代,我这个小学五年级学生,跟随着复课闹革命的大军,被分配到有着光荣传统的郑州19中。一连四排。面对一个生疏的环境。多亏了我那些一起分配来的几位小学同学,让我惶恐的心才稍稍平静许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下面转第二部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忆往夕无愧人民 用余生爱我中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李 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 第二部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记得我的班主任是一位教英语张爱珠老师。好像在中学当中没有学到太多的知识,可挖防空洞和上街庆祝最新指示的发表,那种场景至今还在脑海中,乃至于下乡回城和同学们聚会,每每谈起,还想昨天的事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野营拉练是为1971年下乡做的铺垫,如果不是这场号称为备战而进行的准军事训练,那么1971年元月19日那天的天气我一定难以承受,那天,天格外的冷天上刮着凄冽刺骨的北风,我们这群孩子在寒风中背着背包拎着网兜儿走向一个我们未知的世界——广阔天地,从此我们以大地为伍以小麦、红薯、玉米一 一结缘,开始了我们连做梦都梦不到的生活。我们下乡是集体农场,这要感谢一个了不起的将军—王辉司令员,是他提出与当时中央文革上山下乡领导小组一个完全不同的意见,才使我们六九届、七零届学生走出校门进“农门”,仍然过着并不生疏的集体生活,好像并没有离开校园。我们下乡的地方是郑州郊区侯寨公社红花寺大队的杨垛村。刚下去时,我们还没有宿舍,便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儿被分到贫下中农家中,与他们同住。那时我们的伙房刚刚建好,吃饭是集体在一起。干农活也是在贫代表的指导下,在大队分给我们连队自己的土地上种地、播种、除草、收割。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下乡的劳作,让我这个体弱多病的女生,经历了很多同学们都能承受,而我却如同历经生死般的磨练,即便是这样,我始终牢记下乡时父亲嘱咐我的话“活着,坚强的活着,因为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因为国家的未来还要有人来建设”。正是父亲的话,无论多么重,多么苦的劳作。冬日的严寒,夏天的酷暑,任凭蚊叮虫咬,哪怕腿上长满冻疮,痛痒难耐,我还是努力和同学们一样坚持着,坚持着,这一坚持竟然坚持了四年多。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75年,知青农场在大招工的浪潮冲击下,很多同学纷纷被招回城。那时招工主要是服务性质,俗称第三产业食品、饭店、旅社、理发、环卫。我被招到郑州市交通局第三交通运输公司。最早叫搬运三战成了一名搬运工人。我记得报道那天是3月28日到公司报到的。有三、四百人,男生很少,女生要比男生多几倍。当时公司正在建办公楼兼单身职工宿舍,我们就再未建成的大楼里学习了几天后,很多同学都拿到了一个条子,到公司仓库去领架子车,我和十几位女同学和五个男同学被分到省纺机搬运组。从一开始,由于只是在厂里搬运一些待加工的零配件儿并不是太累,我们去的人太多,厂里没有那么多的东西需要搬运,于是我和另外几个女生又重新被分配到了搪瓷厂,这才是参加搬运工作辛苦的开始。我拉着装有几百斤的东西从郑州东站到厂里来回二三十公里,我这瘦弱的身体,硬是坚持下来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最怕的还是卸煤。一火车皮五六十吨煤,卸车要一铲一铲子的往车下卸,其劳动强度连男生都喊累,可硬撑了下来。在搬运组干了两年,由于出色的劳动表现,被抽调到运输管理处西区办公室帮忙,这一帮就是几年,在西区办公室主要工作是做结算员和稽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西区工作。每一天我都是到办公室最早,走得最晚,无论刮风下雨,从不迟到早退,由于工作认真,服务运输队的态度好,经常受表扬。而且还给我破格进了半级工资,这在当时比发奖状给证书更真实,也更难。 由于工作需要,我被调回原公司,调入公司最大的大件分公司任办公室主任。这个公司拥有三个车队,500多员工,运输任务重,繁琐事务@多,我这个不是党员的办公室主任,除了日常工作,维系与各企业间业务往来过关系。就连总支36位党员的党费收缴,每周四的学习都归我管,在我任办公室主任期间,分公司各项工作都走在其他公司前面,特别是文化宣传活动,组织全公司学习健康的健身操广场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本以为在这个办公室主任的岗位上会一直工作到退休,可是一场改革的大潮,又将我这平凡又平静的工作打乱了。改革开放,摸着石头过河,企业全员承包改制重组,为企业减负,我和几个管理人员一道,自谋职业。在离职后反而如鱼得水,参加了许多国家重点运输项目的招、投标,并出色地完成了许多项目运输管理协调工作,也和公司一道(民营运输公司)创造了一些中国运输史上的第一:丹麦维斯塔斯风电第一台风塔是我们参加承运的、美国杨子气化站南京主塔设备运输,从上海到南京历时13天,完成了外国人都认为不可能完成的运输任务。其艰其难只有亲身经历才知道,上海世贸大厦钢构运输,大三峡启闭机运输,小浪底水库泄沙洞运输……,太多的项目建设,如果把每个项目的运输全过程都描写出来,那绝对是一本运输史上的文学巨作。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04年我退休。退休后我并没有离开为四化建设的大件运输工作,生活工作紧张、有序、充实。我真正的退休是在2011年,那年我们公司发生了一些变故,我最好的领导、朋友、同志离开了我们,我和我的丈夫都非常悲伤,他是我俩最好的朋友。 朋友的离世,让我们已无心更无力再从事运输工作了,哪一段时间让我感到十分的孤单、迷茫、无趣……, 这样的一段时间好在并很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几年前我和我丈夫加入了中国知青联谊会河南知青文艺总团,这个团已有十余年的历史了,在这个团队中,我好像又回到了青春岁月,排练节目、公益演出、下社区、进老年公寓、养老院慰问,有好几年都参加了河南电视台春节晚会中老年节目的录制。原认为退休后无事可做,可没曾想,仍然可以为党、国家和人民发光发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最值得高兴的是中央电视台(老故事节目组)为了弘扬爱国精神,展现老年人退休后丰富多彩的生活,在全国寻找20对老年人,拍摄大型纪录片“最美夕阳红”,我和我的丈夫有幸被选中,摄制组为我们进行了六天的拍摄。那段时间真的特别辛苦,有时为了一个导演满意的镜头,我曾一上午在镜头前走了四万多步,可还是坚持下来了。节目录制结束,曾几次在中央电视台(老故事)栏目播放,我和我丈夫为此感到光荣和幸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年我67岁了,回想我曾经走过的路,我为我是19中毕业的学生而自豪,我为陪伴我一起成长,一起下乡,现如今又一起变老的同学而感到幸福。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永远不会忘记,我的祖辈父辈的爱国情怀,因为我身体流淌着红色的血,虽然我没有为我的母校争得什么多的荣誉,但我一息尚存,就会永远为党、为国家和人民做我力所能及的一切事情,因为我曾是郑州第19中学一名平凡的女生。 谨以此文献给母校郑州十九中建校六十五周年,愿我的母校蒸蒸日上,日新月异,桃李满天下。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一李茜</p><p class="ql-block"> 2021年7月6日 初稿</p><p class="ql-block"> 2021年9月5日 完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四十六年前的今天,我们喊着口号,我们也有一双手,不在城里吃闲饭,义无反顾的走向广阔天地,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当时的心情也十分激动!!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一马广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这一辈,在那特殊的年代,五七农场历练了我们思想,锻炼了我们的身体,加深同学的友谊。永远的记忆,永远的同学情。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一戴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是1971年1月19日下乡的!匆匆岁月,弹指一回间,46年过去啦!在那特殊的年代,特殊的青春经历,造就了吃苦耐劳、坚强乐观,有责任、有担当、知感恩的特殊的一代“知青”人。岁月悠悠,回首人生路,沉淀的是永不变味的浓浓同学情!当年的青葱少年,现在都已两鬓斑白,并已步入老年。让我们珍惜和过好现在的退休生活,来年再相聚。</p><p class="ql-block"> 一一谢荔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下乡46周年一瞬间,我们都老了,那时风华正茂,转眼几十年,同学们在一起生活,结下了友谊,一辈子深深记在心中,回想那段时光,仿佛就在眼前,难以忘怀,心里不能平静,太美好了!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一苗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记一次在农场打井我们侯砦二连处在深沟丘岭地带记得刚下乡时收麦子,地里有只兔子跑好远了还看的见!有的地连麦种都收不回来!水成了重中之中!连里成立了打井突击队由我们七,八个人组成记得有董布生,关永庆,贾卫志,徐生健,周宪文,孟宪忠,邢金玉别的记不清了!那时打井是两个人负责挂钩其余人负责推锅卸土!记得井打到二,三十米时我们刚坐在井旁的土堆上,就听哎呀一声只见贾卫志一脚踏空身子就象井下斜着掉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老孟不知怎么反映的那么快蹦起来一把就把他拉了过来!当时大家都吓出了一身冷汗!记得董布生说这次多亏了老孟,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还问我你咋映那么快,我也不知道!另外还有一次大冬天钳子一下子掉到井里了,关永庆二话没说脱了衣服就下到水深二米多的井里把钳子捞了上来!大冬天他冻的可想而知!领导和同志们都盛赞他勇敢不怕苦!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一孟宪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四十六年前的今天,我们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走向了广阔天地。也正是有了这一艰苦生活的磨炼,为我们在今后的成长道路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回首往事,历历在目。怎能忘记,我们朝夕相处的每一个日日夜夜,又怎能忘记,我们亲如兄弟姐妹般真诚的情感和友谊。回城之后,虽然我们不常相见,但是心中时常挂念。现在我们又回到了从前,大家親如一家,相互关心,感受着大家庭的温暖。还有什么比我们之间的情谊更珍贵?我们已经走过了六十余年,向着一个新世纪迈进。亲爱的同学朋友,兄弟姐妹们,努力奋斗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一郭丽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br></p><p><br></p><p><br></p><p> </p><p> 下乡那年,我当保管员。我们连的同学都住在杨垛,我一个人住在沟东半坡的窑洞里。那是我们的工具仓库,因为每天下地干活都要去沟东,主要是为了方便。有一次,高中班的任方平、彭华、胡玉红三个人要去杨垛拉东西,从沟里过去要爬十几米的大坡,如果绕道从马家沟走,不用上大坡,但是至少要多走半个小时。任方平坚持绕道,因为三个女同学不可能拉上十几米的大坡。我建议走近路,尽管她们不太情愿,在我执意要送她们上坡的情况下,我们齐心协力把车拉上了大坡。她们开我的玩笑,说:你胜利了。由于我经常坚持自己的主张,高中班的同学有人说我很像她们班的田舒娜,送我一个外号:常有理团长。随着高中班同学都离开了农场,我这个有名无实的团长也就不被人所知了。 一一 瞿国丰</p><p><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难忘的农场生活,给我们留下了最深刻,最难忘的回忆。那些刻骨铭心的记忆,那些挥之不去的情景,己是久远的回忆。让我们相聚在这里,畅谈人生,好好生活!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一崔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时间真快啊!到现在我们才读懂了“光阴似箭"的真正含义!当年十六岁的的青春少年,现在都己双鬓染霜。走过四十六年的风雨,我们己步入老年。时间虽已流逝,记忆依然相伴!我们怀念我们走过的青春岁月!我们留恋那难忘的青春时光!这记忆,永生难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一刘志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特殊的年代,特殊的纯真激情,特殊的青春经历,造就了吃苦、耐劳、坚强、乐观,有责任、有担当、知感恩的特殊的一代“知青”人。岁月悠悠,回首人生路,沉淀的是永不变味的浓浓同学情!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一张蓬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想起刚下乡的时候,住在老乡家中,吃过饭下地去干活,翻个沟走到地头就饿了,不知同学们是否还有印象?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一马广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时彼此都年少,调皮,贪玩,恶作剧打发着日子,充实着生活。五十年过去了,弹指一挥间。在面对一张张既熟悉又陌生的面孔中,追寻着记忆,回想着年轻 ……。让我们一起去珍惜当下,健康活着……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一白矿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当我看到精美相册,把我的思绪又拉回到四十六年前,我们朝夕相处的日日夜夜,就像在昨天一样。充满了暖暖的回忆,一幅幅暮鼓晨钟的画面,在脑海里怎么都挥之不去,难忘的青春岁月,纯真的同学情谊,怎么都不会忘记,在此也难以言表。期待着再次相聚时,我们大家一起回忆在农场时的点点滴滴,串起来也是一部很好的回忆录,更加深了我们同学之间的情意,也能给大家带来更美好的怀念和回忆。衷心祝愿咱们班的同学友谊永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一郭利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再次谢谢大家!我觉得自己已经够幸运的了,60多岁,哪能不经历点儿什么?每个皱纹里,应该都写有沧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一施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终身难忘。如今,我们这一代人正在逐渐步入人生的晚年,回头望去,就象岁月酿造的酒,需要与人分享,与人品尝。联络感情,畅谈人生,美化生活。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一崔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代云,徐伟,张洁,广彦你们都是从农场出来又自学上了大学,真是了不起呀,之前上学咱们学的东西太少了,考上大学,真比登天难!但是你们却做到了,自己改变了以后的人生,我这辈子经常对我母亲说,是个人都比我强,我奶奶活着的时候说,我这个生辰八字好属马吃了晚饭生,她要活着我的问问她咋一点也不好,下乡四年半,纺织厂十年,最差的车间。布机车间人像马驴围着几十台织布机天天转,连个喝水的时间都没有,我回去说家里人还不相信,后来没办法我办了随军,和我家那一口在八六年底转回来,起初把我们分在市税务局,人家不要,说我是工人,后来我们俩又分到了自来水公司,下辈子在自来水公司干到退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一徐松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看了施老师发的简历,虽然不在一方水土,但经历大同小异,中学两年的同窗之友老师看的很重!结识新朋友,不忘老同窗,友谊长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一车郑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难忘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打开尘封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你的身影依然那样清晰,</p><p class="ql-block"> 回望岁月的画卷,</p><p class="ql-block"> 农场生活的瞬间最为珍惜,</p><p class="ql-block"> 日出日落,冬夏交替,</p><p class="ql-block"> 四十年光阴悄悄过去。</p><p class="ql-block"> 四十年啊,有多少个日子,</p><p class="ql-block"> 追忆那十六岁的花季。</p><p class="ql-block"> 月圆月缺,斗转星移,</p><p class="ql-block"> 一万四千个夜晚轮回大地,</p><p class="ql-block"> 一万四千个夜晚啊,</p><p class="ql-block"> 多少次梦中吟唱那首,</p><p class="ql-block"> “但见你刚健面容"的诗句。</p><p class="ql-block"> 如果允许,我愿重返那如诗的岁月,</p><p class="ql-block"> 敞开我纯净的心底,</p><p class="ql-block"> 把全部的激情,倾洒进每一行诗句。</p><p class="ql-block"> 如果可以,我愿重回那如歌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珍惜每一个跳动的音符,</p><p class="ql-block"> 尽情享受那动人的旋律。</p><p class="ql-block"> 虽然时光不能倒流,</p><p class="ql-block"> 虽然过去的已经过去,</p><p class="ql-block"> 但我一次次告慰自己,</p><p class="ql-block"> 生活,</p><p class="ql-block"> 曾经给我一段快乐的时光,</p><p class="ql-block"> 岁月,</p><p class="ql-block"> 给我留下一生珍藏的回忆……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一刘志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丁平,你讲的很好,同学们毕竟分别了四十来年,每个人讲讲这些年来的经历,不仅仅是一个个动听的故事,也能使同学们相互更加了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一周亚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47年前,刚刚十六,七岁的,不谙世事的我们,打起背包,离开学校,告别亲人,义无反顾地走向了广阔天地。 我们连队下乡的地方,是侯砦公社,红花寺大队,杨垛生产队。侯砦公社属于丘陵地貌,随处可见几米,十几米的深沟。我和同学们居住在同样的干打垒房间,吃着一口锅里的饭,一同迎接东方的太阳;一同送走西边的晚霞;一同下地播种;一同收获劳动的果实……那里,留下了我们青春的倩影;留下了我们扎实的脚步;留下了我们辛勤的汗水;留下了我们苦涩的欢笑。 记得刚下乡那年冬季的一个清晨,起床的哨声吹了两遍,我才不情愿地从被窝里爬起来。匆匆吃过早饭,我和同学们拉着架子车,带上铁锹镐头,来到了地里。正是数九寒天,西北风呼呼地刮着,漫天野地,没有任何遮挡。吹的我们手脚冰凉,耳朵都麻木了,感觉从未有过的冷。那天的任务是平整土地,把高处的土挖下来,装到架子车上,再运送到低洼处,低洼处的尽头便是足有十几米的深沟。因为我海拔不高,力气也不大,那冻土层根本挖不了。班长分配我运送土的活儿,一人一辆架子车。刚开始,没有经验,推着车七拐八弯,不是左了,就是右了,架子车不听我的使唤。好在往返了多次,慢慢掌握了要领,稳稳地把土推到地儿,再用猛劲抽起车把,土就倒的干干净净。干了大半天,那土铺垫的离沟边只有一米多了。也不知是第几趟,我越推越有劲,随着架子车的惯性加快了脚步,到沟边竟然收不住脚了,眼看架子车就要冲到沟里。说时迟那时快,忽听有人喊:快松手!我下意识地松开了手,架子车连轱辘一起栽到了沟里。我惊出了一身冷汗,半天才回过神来。后来几个男生绕了好远的路,才把架子车整上来。现在回想起来还感到后怕,假如我不松手,这会儿的我就不知在哪儿了。 以后的日子,架子车成了我的好伙伴,好帮手。往地里送粪,送种子,往连里拉麦子,拉玉米,到城里割草积肥,拉大粪,到磨坊磨面,碾小米,都离不开它。我喜欢上了架子车,一天不推它总感觉少点啥。慢慢地我们也学起了驾飞车,空车的时候,一人坐车尾,一人坐车把,一只脚用力不停地蹬,架子车飞了起来,省时,省力还快捷。遇到下坡路,只有掌握好方向和平衡,架子车跑的更快。哈哈,!那种惬意,那种内心的满足感,不亲身经历是体会不到的。 别看我个头小,不服输啊!坐在后面不费力气,只要抓紧车帮就行了,很享受,可我愿意掏力坐前头。每逢有这种机会从不放过。我坐在前面的车把上,犹如驾驶着一辆豪华马车,心里充满了喜悦和自豪,坐下的架子车就像被我驯服的一匹马,乖乖的好听话。同学们开玩笑地说:架子车就是张联湘的坐骑啊!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一一张联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46 年 漫漫人生路……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我们一路风雨一路歌,看今朝同学已两鬓风霜两鬓银。回忆那段难忘的知青岁月,历历在目 记忆犹新。光阴似箭,转眼我们都老了,时光不能倒流,让我们一起珍惜现在和未来吧!祝老同学们新春快乐!幸福安康!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一崔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难忘的知青岁月!因为那里留下了我们一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有欢笑,也有泪水。有激情,也有彷徨。有报负,也有失望。但在那里锻炼了我们的意志,收获永恒的友谊!不管怎么说,那是一段让我们刻骨铭心,永远难忘的青春岁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一刘志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同学是特殊的情谊,</p><p class="ql-block"> 说不完的话、叙不完的旧,</p><p class="ql-block"> 道不尽的喜,诉不清的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一一刘四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湘湘你们大部队是今天,我和于春梅是炊事班的,我是6号到的,时间过的真快!转眼近半个世纪了。心中有很多话,不知从何说起,心情很复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一许松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代云你好,想起你,就想到在农场我们住一块,一天,你拿出刚做好的新裤子,对着笑,看到新裤子很高兴,舍不得穿,看了后又放起来了,想起你就想起这个事,真有意思。你忘了没有,也许你不记得了,但我印象很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一徐松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看了施老师发的简历,虽然不在一方水土,但经历大同小异,中学两年的同窗之友老师看的很重!结识新朋友,不忘老同窗,友谊长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一郭保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记不清那是下乡的第一年还是第二年的冬天,我们吃菜还要回郑州买,班上的女同学拉了两辆架子车的白萝卜回农场,来回应该是六十来里的路程。只记得回去的路上天寒地冻,路上还打滑。过了黄岗寺有两个很长的大陡坡,同学们早已饥肠辘辘,两腿发软。可为了爬上坡,一个个使出吃奶的劲,艰难地行进着。过了第一个坡,还有更长的第二个坡,望着坡,心里发怵。无奈还得忍饥挨饿,精疲力尽地往上爬,正在呼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时,我们班的男同学如同神仙下凡般的出现了。当时的心情你可想而知了。事隔几十年,每当想起共同战天斗地的蹉跎岁月,总是思绪万千,这就是我所感受到的同学情,同学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一周亚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张照片是在我们连队菜地小屋前照的。当年我在菜地干了一年多的时间。菜地离我们连队的驻地有一段距离,为了照看莱园,连队盖了这间小屋,立强,刘勇和我就住在这个小屋中。生活用水还需要从连队挑过来,虽然生活不太方便,但也挺快乐。白天我们在菜园干活,傍晚经常有同学来小屋玩。有时我们踏着月光,沿着菜园前的小路漫步,高兴时,还会高歌一曲。那诗情画意般的记忆,真的令人难忘!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一刘志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看看相册,瞬间把我带回了年轻时的我,回想下去的那天,天气很冷,我们被分配在所谓的地主家住,她们不敢给我们说话,看着他们很可怜。那时候的我们斗志昂扬,干劲十足,天不亮就去平地等等,不敢回想我们那时候。现在我们的孙子辈也已经快到了我们下乡的年龄,可是生活没法比了。光阴似箭一点不虚,回想自己也没有白度此生。亲们不攀,不比,开开心心度过我们的后半生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一王金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回想起在农场时的情景,真是励励在目,回味无穷,有时间同学们座一起回忆一下也是挺有意思的。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一苗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纪念册真好,看了使人很感动。我们一起下乡,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锻炼了顽强坚韧品质,收获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怕任何困难,一往无前的精神财富。难忘的农村场生活……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一马建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记得那年冬天,西北风刮着,人感觉好冷。那天的农活是平整土地,我推着一车土小跑着往沟里倒,谁知用力太猛,到沟边收不住脚啦,眼看着架子车要往沟里掉,说时迟那时快,我赶紧松开了手,不然的话,湘湘就得被架子车带沟里了……后果不堪设想。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一 张联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同学们,战友们,你们是否还记得四十六年前的今天,我们这一群还末褪稚嫩的学生,背着五颜六色的行囊,悄悄的离开了我们的父母,离开了我们的学校,离开了我们熟悉的生活,奔向一个未知的天地,开始了我们陌生的生活。从此我们共有一个响亮的名字〞知青〞我们在一起战天斗地,摸爬滚打,一干就是五·六年甚至七·八年。即有欢乐,也有痛苦。至今我们的记忆中,永远铭刻着的是〝那时我们正年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一李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同学们毕竟分别了四十来年,每个人讲讲这些年来的经历,不仅仅是一个个动听的故事,也能使同学们相互更加了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一郭利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每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磨练,都是人生中极其宝贵的财富,值得我们用一辈子去品味受用,珍藏!一个时代造就一代人,每一代人都有自已悲哀和骄傲。感恩那个知青时代造就了我们这批知青人,我们为自已的成长和成熟感到自豪。我们可以说,我们无愧于这个时代!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一徐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br></p><p> 记住这一个个熟悉的身影,记住这一张张纯真的笑容。记住我们一同走过的青春岁月,记住我们兄弟姐妹般的深情!</p><p><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相识到今日,我们走过了近半个世纪的征程,岁月悄悄改变了我们的容颜,但你青春的笑容,早已定格在我的心中!</p><p class="ql-block"><br></p> <p><br></p><p> 来吧,朋友!今生让我们许下诺言,如果,如果还有来生,我们依然携手同行!</p><p><br></p> <p><br></p><p> 来吧,朋友!今世让我们定下约定,如果真的还有来生,你我还是姐妹弟兄!</p><p><br></p> <p><br></p><p> 1995年4月16日,同学聚会时的合影。</p><p><br></p> <p><br></p><p> 1995年4月16日,下乡二十五年后,同学再次聚会。</p><p><br></p> <p><br></p><p> 1995年4月16日,同学们重返下乡时的五七农场,原十连的住地,重温当年的生活,共诉真诚的友谊。</p><p><br></p> <p><br></p><p> 1995年4月16日,我们来到原侯寨五七农场十连的大田,在这里,我们曾流下过汗水和泪水,在这里我们曾洒下欢笑和歌声。阳光晒黑了我们的皮肤,锄头磨破了我们的双手,艰苦的劳动,磨练了我们的意志,共同的生活,增进了我们的友谊!</p><p><br></p> <p><br></p><p> 旧地重游,思绪万千!这里,曾是我们放飞梦想的地方,这里,也是我们青春之火燃烧的地方!</p><p><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小 视 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难忘的青春岁月——老照片集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歌曲《山的壮想》——献给知靑朋友们</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小 视 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代远去的背影》</p><p class="ql-block"><br></p> <p><br></p><p> 2016年4月1日再次相聚留影。</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