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font color="#39b54a">欢迎您光临【悠悠映像】的美篇…!</font></h1><h1><font color="#39b54a"><br></font></h1><h1><font color="#39b54a">愿【悠悠映像】的美篇能给您带来美的享受…!</font></h1><h1><font color="#39b54a"><br></font></h1><h1><font color="#39b54a">此篇美篇图片分别拍摄于2017年元月和2019年5月……</font></h1><h1><font color="#39b54a"><br>【建议】…喜欢音乐的朋友可以戴上耳机…享受和欣赏【悠悠映像】带来的一首旋律优美动听的民族轻音乐… …</font></h1><h1><font color="#39b54a"><br>下面滑动您的手指就让一幅幅辉煌古朴的古城美景和美妙的音乐陪伴您……</font></h1><h1><font color="#39b54a"><br></font></h1><h1><font color="#39b54a">摄影、编辑:悠悠漫步人生路</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九洲池遗址是隋唐时期洛阳城重要的皇家园林,九洲池正位于隋唐洛阳城宫城紫微宫西北部高地上,池内的水向宫城辐射,构成了水网密布、殿台楼阁点缀其间的宫苑园林胜景。九洲池作为隋唐时期洛阳皇宫中最大的皇家园林,是帝后妃嫔每日休闲之处,也是宫内风景最美之处。</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隋唐洛阳城“前直伊阙,后据邙山,左瀍右涧,洛水贯其中”,伊河掠城东南而北流,故隋唐洛阳城周围有洛水、伊水、涧水、瀍水等四条大的自然河流。洛水由城西上阳宫之南入城,并沿皇城南向东横贯全城;涧水即谷水,从城西北角流入城内,主要流经宫城、上阳宫、西苑,最后汇入洛水。隋唐洛阳城将谷水引进宫城,并依水建造了众多池沼,其中最大的池沼即是位于宫城西北隅隋代兴修的九洲池。</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九州池迄今遗址保存范围明晰,为隋唐洛阳宫城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印证文献记载的实物资料,有着重要的考古意义及历史价值。</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历史文化<br></font><font color="#39b54a">元《河南志》卷三隋城关古迹中记载:“千福门、德阳门、千步阁、九洲池,其地屈曲象东海之九洲居地十顷水深丈余中有瑶光殿。琉璃亭,在九洲池南。一柱观,在琉璃亭南。”卷四唐城关古迹中记载:“九洲池,在仁智殿之南归义门之西其地屈曲象东海之九洲居地十顷水深丈余鸟鱼翔泳花卉罗植。瑶光殿,在池中洲上隋造。琉璃亭,在瑶光殿南隋造。望景台,在九洲池北高四十尺方二十五步大帝造。一柱观,在琉璃亭南隋造。映日台,在九洲池之西东有隔城南有三堂北有三堂旧皆皇子公主所居。”</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地理环境<br>这一区域包括宫城中心区洛城西北部、西隔城、西夹城大部及玄武城的一部分,包含了宫城中十分重要的部 九州池位置 九州池位置 分。隋唐洛阳城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九洲池正位于宫城西北部高地上,九洲池内的水向宫城辐射,构成了水网密布、殿台楼阁点缀其间的宫苑园林胜景。在洛阳玻璃集团厂区的考古工作中初步探明了九洲池遗址的范围,池内部分岛屿的分布及亭台建筑的特点,并且在池岸还发掘出多座环池的唐宋时期轩廊和殿亭建筑遗址,初步了解了九洲池遗址的概貌。</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明陈耀文撰《天中记》卷十记载:“九州池东都城有九洲池在仁智殿之南归义山之北其池。”<br>“曲象东海之洲居地十顷水深丈馀鱼鸟翔泳花卉罗植内园有九江池。”</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清徐松《唐两京城坊考》宫城条中记载九洲池“在仁智殿南、归义门西,其池屈曲,象东海之九洲,居地十顷,水深丈余,鸟鱼翔泳花卉罗植。池之洲,殿曰瑶光,隋造。亭曰琉璃,隋造,在瑶光殿南。观曰一柱,隋造,在琉璃亭南。环池者曰花光院、曰山斋院,在池东。曰翔龙院,在花光院北。曰神居院,在翔龙院北。曰仙居院,在安福殿西。曰仁智院,在仙居院西。殿西有千步阁,隋炀帝造。南有归义门。曰望景台,在池北,高四十尺,方二十五步,大帝造。西则达于隔城。隔城者,阊阖在其上,荫殿在其下。隔城中南有三堂,北有三堂,旧皆皇子、公主所居。隔城之上有阊阖阁,阁南北皆有观象台,女使仰观之所,下有荫殿东西二百五十尺,南北二百尺,壁前后三丈。隔城之西曰映日台,又南百戏堂,又有五明殿。”</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根据上述古籍记载可推断九洲池兴建于隋,主要建筑有千步阁、瑶光殿、琉璃亭、一柱观等。唐代除保留了上述建筑及九洲池之外又增建望景台、映日台等建筑,环池还修建了花光院、山斋院、翔龙院、神居院、仙居院、仁智院并其他院落,形成了水网密布、殿台楼阁点缀其间的宫苑园林胜景,是隋唐洛阳宫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五代、宋以降,九洲池已逐渐毁弃不复使用了。</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城市特色<br>隋唐洛阳城“前直伊阙,后据邙山,左瀍右涧,洛水贯其中”,伊河掠城东南而北流,故隋唐洛阳城周围有洛水、伊水、涧水、瀍水等四条大的自然河流。洛水由城西上阳宫之南入城,并沿皇城南向东横贯全城;涧水即谷水,从城西北角流入城内,主要流经宫城、上阳宫、西苑,最后汇入洛水。</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隋唐洛阳城将谷水引进宫城,并依水建造了众多池沼,其中最大的池沼即是位于宫城西北隅隋代兴修的九洲池。九洲池遗址是隋唐洛阳宫城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印证文献记载的实物资料,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有着重要的考古意义,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九州池是隋唐时期重要的皇家园林,迄今遗址保存范围明晰,是研究我国城市规划布局演变,古典园林演变及当时社会文化趋向的重要实物例证。</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已探明遗址中较清晰的记述了园林建筑及池沼堤岸的建造砌筑形式,反映了当时的建造工艺水平,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九洲池作为人工开凿的池沼,池内有多处洲岛,而多处宫殿建筑列于九洲池畔花丛柳荫之间,体现了王室将日常的起居游赏空间交相融为一体的设计理念,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对九洲池遗址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加深民众对于我国悠久文化的认知。</fon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