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出门在外,吃住行三要素伴随全程。朱自清、余秋雨等名家之游记中,对此亦多有涉猎。这次回斯宅虽是短短几日,也有幸见到了一些传统风味小吃的手工制作过程,以及品尝到一些乡村间特有的民间小吃、家乡的农家菜。这些食品虽说貌不惊人,不及城巿中的山珍海味之昂贵、精美食品之华丽,却有一种浓浓的家乡味道,萦绕心间,挥之不去,忍耐不住想写出来与大家分享。<br><br> 藤粳”是斯宅特有的一种风味小吃,窄细的米粉皮像藤条一样盘成一个个小团,手工制作工序较多,很是麻烦,通常是几家人合作共做。 清晨被告知,大家在做“藤粳”,我们兴冲冲跑去看。进屋子,只见里面热火朝天,几个大婶正在忙里忙外,已经做好了一大堆米面饼。屋子里,一个大大的炭火炉上有四个米饼在烘烤,灶头上蒸锅边小胖婶正在聚精会神的操作,炭火、炉火都旺旺的,可不是“热火朝天"!</font></h1> <h1><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做藤粳,先将大米浸泡酥透后,磨成米粉浆,舀一勺浆均匀地涂抹在匾上,放在蒸锅上蒸熟后近乎透明,再慢慢地揭下,放在炭火上烘焙至半干后叠放在一起,切成条、盘成团。 可别小瞧了这小胖婶,干的可是技术活。大大一个匾中,她将米粉摊得厚薄均匀,薄如宣纸。而把这么大的、薄薄的米饼揭下来的时候能不破也是真本事,可谓是一门绝技,一般人可是干不了的。</font></h1> <h1><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细活干不了,粗活还是可以搭把手的吧。姐姐和我在农村插过队,帮忙烧灶火应该还可以吧,我们兴致盎然都去试一下。也不是那么简单,我们在农村时烧的是稻草,人家这儿烧的是木柴,蒸锅还可以,后来炒菜时就被嫌火头控制不好了。</font></h1> <h1><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不知不觉中,个把小时过去了,肚子咕咕地叫起来。只见斯旺良老婆拿来一盘雪里蕻炒豆腐,用那个大大的米饼卷上菜,拿来给我们品尝,真象城里的煎饼包油条,不过比那还长的多。别说,还真好吃。那软软的薄饼裹着浓浓的米香味、菜香味,别是一番风味,至今尚留有念想。<br /><br /></font></h1> <h1><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藤粳卷成团晒干后,可存放一段时间。吃起来很方便,用水浸泡一下,就像下面条一样,下锅就熟,煮的时间不能长。在斯宅,家家都存有藤粳,那是传统的纯手工制作,非卖品,如果客人真心想要,也是免费赠送。市场上卖的米粉干都是机器制作,那是不能相比的。</font></h1> <h1><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br> 麻糍有点像驴打滚,这次也有幸在诸暨见到其手工制作过程。一个大大的石臼中放入刚蒸好的米团,然后再用大木锤用力夯打几十下,打扎实后,再平摊在一个铺满了豆粉的大匾上,均匀地滚滿豆粉,就可进食或出售了。 这纯手工制作的麻糍吃起来比较有嚼劲儿,还有那豆粉的香味特别浓,斯浩买了几个带回去,那途中的车中整个充满了豆香的味道。以前斯宅的年糕是打岀来的,现在都是机器制作了。<br><br></font></h1> <h1><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我们小时候就非常喜欢吃斯宅带过来的蕃薯团和蕃薯片。这次在斯旺良家看到煮了一大锅的蕃薯,整个或者是半个,煮熟了后,剥了皮,放在炭火上慢慢烘干,一个蕃薯只能烤出一两个蕃薯团。这种蕃薯团外干内软,又香又甜,干净卫生,携带方便,不仅是实打实的干粮,还是美味的零食。</font></h1> <h1><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蕃薯片的制作过程相对比较麻烦:将蕃薯煮熟了后打成泥,加入芝麻,拌和均匀后摊成薄薄的饼,烘干、切成条状,吃时再炒或炸都可。我比较馋这口,斯旺良的婆娘得知后特地加工了许多送给我带回加拿大慢慢品尝。现已过去几十天了,依然又香又脆、口味口感如故。南京炒货店也都有卖蕃薯干,那味道总是差了点 。</font></h1> <h1><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记得每次父亲的学生到家中做客,都说爱吃杜师母做的蹄膀。母亲只要听说有学生远道而来,就会早早准备,每每都会烧一只蹄膀招待客人,大家也都是赞不绝口。在斯宅,无论到那家都会端上一碗红烧肉,看着那酱红鮮亮的红烧肉,忍不住想尝一块,还真是肥而不腻,瘦而不柴,香甜美味。母亲把家乡传统做法的红烧肉改成了红烧䠙膀,应该是怕城里人不爱吃肥肉吧。恕我愚钝,没有得到真传,火候上总是差一点。在山村里,就是原汁原味的肉,不放什么香料,火候是关键。我记得母亲也是不喜欢放香料的。</font></h1> <h1><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分岁豆腐也是每家过年时招待客人必有的菜。豆腐切成小丁,加上肉碎、黄花菜丁、木耳丁等,最后勾芡,撒上葱花,打个蛋花进去,就叫西施豆腐。这道菜的关键是勾芡,我总是掌控不好,不是薄了就是稠了,看来日后还得努力。<br><br></font></h1> <h1><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炒馄饨也是斯宅的另一特色菜肴。馄饨包好后,用蒸锅蒸熟后再下锅炒,可加雪里红或者是青菜。徐捷学着包馄饨,用筷子挑撮肉,直接用筷子将馄饨皮卷到一半,两头用水粘接即可。我看那肉可是什么调料都没放,但吃起来却真真感受到儿时农家猪肉嫩味美的味道。</font></h1> <h1><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几天来,我们几乎都是在斯旺良家中搭伙就餐,女主人可是斯宅村的大厨呢,她烧的菜咸淡适中,非常可口。我们想吃一些简单的如菜泡饭、炒年糕等,同样能烧的美味、爽口,且不放味精。后来发现了一个秘密,她用的是猪油,那是上等的好猪油,无色无味,如不是亲眼看见,还真吃不出来。</font></h1> <h1><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我们走时,她正在桥头等车子来接她去烧菜。她几乎拿出了家中所有品种的存货送给我们,藤粳、年糕、蕃薯团、蕃薯片、霉干菜等,斯浩甚至到地里去割了一垅地的“油冬儿”,把汽车塞得满满的。那“油冬儿”无农药无化肥,鲜嫩味美胜过南京的“矮脚黄”。我姐说,鬼子扫荡来了,她连说,没有,没有,下次再来。多么朴实、忠厚的山里人。</font></h1> <h1><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香榧,也是诸暨的特产。从斯宅开车十几分钟到坑口,有一个香榧园,里面千年以上的香榧树,四处可见,据说五百年以上的香榧树结出的香榧果才是上品。</font></h1> <h1><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香榧有个与众不同的特性,就是开花到结果,要通过长达三年孕育才会成熟,也就是说,前年结的果要到今年才能采摘,今年结的果要到后年才可以釆摘,枝头上三代同堂,因此,榧乡人称之为“子孙果”。第一年的香榧长在顶尖上,只有米粒大小。</font></h1> <h1><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第二年的香榧也只有黄豆大小。</font></h1> <h1><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第三年才修成正果,可以采摘。 香榧树高大枝盛,采摘不易。收获季节,榧农必须登树而摘,树梢杈细之处危险异常,昔年坠落而亡者时而有之。</font></h1> <h1><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香榧采得后其外壳须经深腐,一来方便去壳,二则因其壳中榧油充盈,异香泼鼻,腐之则侵入榧壳之中,致榧肉炒制香气更甚,尤为泌脾。<br> </font></h1> <h1><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香榧的炒制极其讲究,非经验老到者,即使是优质细榧亦难炒出一流的口感来,或生或焦,或硬或软,且壳肉间的黑衣很难退去。而炒制优良的香榧,其壳不白不焦,其衣裂壳即掉,其肉酥脆松,其香沁口入脾。香榧品种之优劣与树种、树龄、腐壳、晾晒、炒制皆有莫大干系。我们买到的香榧当然都是上上品了。<br /> <br /> 美味佳肴还得自己亲口品尝,我就到此为止吧,大家有兴趣可到斯宅一游,随时都可以给你带来惊喜。</font></h1><h1><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再补充点吧,斯宅还有三绝,烧五花肉特好:霉干菜、萝卜絲干、笋干。霉干菜的制作并且不是简单的晒干,而是晒了以后再去蒸,再晒。萝卜絲干也是要蒸熟后再去晒干。我们走时,正遇一位大嫂在晒萝卜絲,那清香味扑鼻而来,我和徐捷至今都后悔末及,当时没有好意思说,想买下来。我买了点笋干带回加拿大,前几天,拿去烧了,真得是又嫩,又鲜,又香,好吃!</font></h1> <h1> 今年的清明节,姐姐一行四人回斯宅给父母扫墓。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即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清明的实质是通过缅怀先人来迎接更美好的生活。</h1><h1> 随后,发了一组家乡的照片过来,其中一张为青团。看着那一个个翠绿透亮的青团,脑海中满满的都是外婆和妈妈的记忆。小时候,每到清明节前后,妈妈就会带着我们满大院里找艾叶,人迹至少的荒僻小道旁,荆棘遍布的小树林中,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和笑语。初春的艾草枝软叶嫩,撕开叶子,空气中随即弥漫着那特有的清香,还有白色丝丝绒绒相连着。不辞辛苦地采摘一捧回去后,外婆取嫩叶,焯过水揉进糯米面团,再包上馅,上锅蒸熟,就可入口了。外婆的青团有着浓浓的艾香,叶内间那丝绒掺和在面团里,就如同散养奔放的猪肋排,有韧劲,有嚼头儿。外婆走后再也没有吃过这种青团。外面买的青团都是用青菜汁做的,少了艾叶的清香味和那股子嚼劲儿。</h1><h1> 斯宅带回的青团自然是用传统艾草嫩叶做的,过去我们吃的多是豆沙馅的,这次还有雪里蕻、笋、肉糜、豆腐和成的馅,里面肉不是很多,蔬菜为主打,形如饺子,我姐说口味是非常的独特,非常地好吃。这种青团只有在清明时节才能吃到,那时的艾叶较嫩。写到这里,好馋啊!</h1><h3><br /></h3><h3><br /></h3><h3><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