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早就计划要去的一次旅行,就这样开始了。因为是摄影团,起早落夜,看到的拍到的真是常规旅游团不一样的风景。因为天气的缘故,导游原本先东川再元阳的行程颠倒了一下,还真是英明,人品也好,一路下来竟没有碰到一滴雨。所见所闻记录在这里,愿与好友分享。</h3> <h3>关于哈尼梯田。据百度记载,红河哈尼梯田位于云南南部,遍布于红河州元阳、红河、金平、绿春四县,总面积约100万亩,仅元阳县境内就有17万亩梯田。元阳梯田是哈尼族人1300多年来生生不息地"雕刻"的山水田园风光画。</h3><h3>元阳梯田位于云南省元阳县的哀牢山南部,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杰作。元阳梯田是红河哈尼梯田的核心区。2013年(癸巳年)6月22日在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红河哈尼梯田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h3> <h3>观赏梯田的最好的时间是在每年的11月到第二年的3月,因为梯田在秋收后要灌满水保养,这个时候看梯田层次感很强,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的,非常漂亮。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梯田层层叠叠,蔚为壮观。</h3> <h3>夕阳西下的时候,天空飞来的云就像火鸟一样,巡视着这片美丽的梯田。</h3> <h3>这些自然天成、富有韵律的线条,勾勒出一幅绝美的水墨画。</h3> <h3>一队放学回家的哈尼族小学生衣着鲜艳,欢快地行走在在蓝天白云映照下的蓝色梯田田埂上,像极了一群天使下凡,那样清纯,瞬间把整个梯田都注入了生命力。</h3> <h3>无垠的层层梯田上,远远望见一哈尼女正在用铁耙修护田埂,赶快用长焦拿下。</h3> <h3>老虎嘴的落日,太具变换色彩了!随着夕阳渐渐落下,玫瑰金色的倒影也在渐渐游走,把个老虎嘴图案逐处染上华丽丽的色彩。</h3> <h3>箐口梯田实在是壮观,上下落差得有一千多米啊!一层层那个密集啊,有恐惧症的就不要勉强看了。元阳人民世世代代筑就了这伟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太令人景仰了!</h3> <h3>换个角度再看看箐口梯田吧,依山而建的梯田,简直就是大山的华丽衣裳!</h3> <h3>关于元阳的人文。元阳没什么工业,仰仗梯田,农业种植比较发达。通常看到的也就是农产品买卖。这个老奶奶默默地坐在那里,身边放着她种的青萝卜和萝卜丝干,等待人们的光顾。</h3> <h3>自由自在的娃娃,尽管脸上沾着泥土,但没有了城里娃的各种补习压力,显得无忧无虑。而背景墙上的村镇规划,将预示着她的未来环境。</h3> <h3>这个拥有一对双胞胎的美丽妈妈,在村道上晒着太阳看护着自己的娃娃。她算是能讲一些普通话,两个双胞胎就是她指给我看的。村里很多女人都听不懂普通话,当然也不会说。</h3> <h3>别以为她是坐在坡地上没事干的,如果谁要进入下面的梯田拍照,就得交5块钱!我没下去,就看着她一笔笔跟我们同团摄友做交易,一边盲拍记录,她除了会说"5块钱",貌似就没啥听得懂的话了,呵呵。据说梯田下面还有两道把守,真正下到田埂还得交出10块大洋。唉,就当扶贫吧。</h3> <h3>这厢看罢,眼前飘来一家母子,哇,盛装过来太美了!赶紧盲拍几张。</h3> <h3>看看这娃手上抓着的人民币,就知道了哇。交钱,拍照。</h3> <h3>大娃已经训练有素了,除了紧盯一个个拿起相机的摄友收钱外,就是一下下为摄友变换pose。注意那怀抱里的孩子了吗?光脚丫子!一月份元阳的山上白天也就十来度,夜里更冷。要是城里,哪个妈妈会让宝宝光着脚丫?</h3> <h3>在地理位置叫胜岩段的某个村,不可想像的是,壮年女人们全部干着极重的体力活。男劳力不多,据说很多进城打工去了。留守的女人要么养育孩子,要么建房子搬砂石体力活全包。这个女人背起的居然是一大摞红砖!数了一下一共33块,一块砖就算它2斤重,她一下背起的就差不多70斤了,还是头上的带子背起的!城里的女人玩玩手机做做普通家务还很多颈椎病呢!</h3> <h3>关于东川红土地。百度百科是这样介绍的:</h3><h3>"东川红土地"位于昆明市以北偏东方向,属昆明市东川区管辖下的红土地镇。从昆明到达景点中心行程约250公里车程,主要景点在海拔1800至2600之间。因云南东川高温多雨下发育而成的红色土壤,这种土壤含铁、铝成分较多,有机质少,酸性强,土质黏重。云南地处温暖湿润的环境,土壤里的铁质经过氧化慢慢沉积下来,逐渐形成了炫目的色彩。</h3> <h3>海拔2000多米的红土地的早晨,云雾蒸腾,变幻莫测,壮美的云海已经不能用静止的照片来记录和分享,就来一段用7plus延时拍下的动态画面吧,这样的视觉冲击一定让分享者过目难忘。</h3> <h3>东川的日出是震撼的,大小山峰由远而近,上接翻滚云海和金色晨曦,下接色彩绚丽的红土地,空间感和景深感只有亲眼见到才能感受,大自然的博大和壮美,在红土地上尽显无疑。</h3> <h3>金色的阳光在闪亮,山峦层层叠叠。</h3> <h3>红土地景区的公路上一路都是风景,随便一拐,就有一幅新的风景。我的手机就这样贴着车窗,不断连拍按下快门,记录了一个又一个美妙的画面。</h3> <h3>那里的红土地总是填满了高饱和度的色块,真是视觉盛宴,让人大呼过瘾!</h3> <h3>落霞沟是块神奇的土地,神奇的造型,神奇的线条,神奇的色彩,还有神奇土地上的村落,仿佛与世隔绝,不亲眼见证,真难以想象世上还有这样的伊甸园。</h3> <h3>麦苗的青绿,把红土地映衬得更加火红,自然天成的色块分割,是艺术家也不见得可以做得到的完美。</h3> <h3>东川的风力资源很厉害,随处可见大风车呼啦呼啦地转,如果你站在山谷的风口,风力之大绝对让你吃不消。</h3> <h3>东川的云,就是这样大朵大朵的,极低的,飘得很快,走得很急,每时每刻都会带给你惊喜。</h3> <h3>当斜阳 略过的时候,山坡上就会光影婆娑,煞是好看。</h3> <h3>说到东川红土地,还不得不说这个全国摆拍十大名模第四名的老人,每当摄影团来到的时候,他就会牵着狗安静地坐在这个地方,摆出职业的坐姿,露出仅有一颗牙的微笑,摄友陆续上去给钱,5块10块的都有。夕阳下的画面很有意思,老人微微笑着,摄友疯狂拍着,有一阵,我在止不住发笑,摄影经济,救活了一个村。</h3> <h3>不是吗?旁边又来了一个老人,赶着一群羊,摆好架势让摄友拍照……</h3> <h3>关于东川土特产。我们有机会去马街的集市闲逛(那里的街都用动物牲畜命名,如牛街、马街……挺有意思的),小菜场里摆着这样的食品,看上去有点像魔芋,但她的话实在听不懂,所以始终没明白这是啥东东,但肯定是一种植物做的原生态食物没错。</h3> <h3>每一个摄友经过集市的这个鸡摊,都会忍不住多看几眼,这两只大公鸡羽毛丰挺,光彩四射,精神气十足!在红土地上的村落里我见过那里放养的鸡都会飞,自己觅食,无拘无束。</h3> <h3>一串串自制的柿饼,让人垂涎欲滴。</h3> <h3>这种手工扎制的苕帚在城里早已绝迹,而这里还随处可见。怪不得导游美眉专门买了一把拿回去作装饰,稀奇啊:)</h3> <h3>尝尝我们自家野生大核桃吧!我忍不住尝了一颗,真的口感香甜,绝对美味。果断买下了一袋回去跟家人分享。</h3> <h3>旅途中路过小山村的一个院落,望见了原来鸡还吃这样的有机蔬菜,奢侈啊!这样养出来的鸡不美味才怪呢!</h3> <h3>这大烟管也应该算得上土特产了吧。一路上已经见过好几个大哥捧着它吸个不停,陶醉得不行。联想到云烟曾是著名的烟草品牌,难道这些大哥把大把的云烟烟草直接塞进这么大的桶子里烧烤吗?也太猛了吧?</h3> <h3>这东西叫鸡蛋果,以前没见过。据说口感绵绵粉粉的。</h3> <h3>这东东直接不认识,谁知道可以告诉我。</h3> <h3>这个鞋底一样的片片也不造是啥?新鲜玩意儿真的很多,感觉好无助哦。</h3> <h3>总算这个认识,带着烟熏味的土豆腐,吃饭时尝过,非常美味的。</h3> <h3>关于云南服饰。东川回昆明途中路过一集市,有歌手在表演。鲜艳的服饰,谋杀了很多摄友的菲林。</h3> <h3>婴儿软底鞋,也富有浓郁的民族色彩,让人爱不释手。</h3> <h3>背篓,是随处可见的,就像都市里的双肩包,这也是少数民族最 常用的双肩包,这些背篓编织纹样和形态各不相同,体现出各自的审美喜好,我觉得背篓比起都市的双肩包功能强大很多,背衣背娃、背蔬菜瓜果、背柴草砖石……只是城里人肩膀稚嫩,根本无法承受这种背篓的折磨。</h3> <h3>在一个美丽古村落,与一个洗衣的村妇进行了简单交流,因为语言不通,较难深入聊天。但干净的服饰色彩,已经让我喜欢不已,不需要言语,盲拍这一幕做个记忆足矣。</h3> <h3>经百度查证,哈尼族崇尚黑色,哈尼族无论男女,其服装均以黑色为主基调。黑色,对高山农耕生产者来说在保暖、耐脏、耐磨等方面都有独特优势;另外,这一习俗也地理环境、社会生活的封闭以及"避世深隐"的民族心理、落后的传统原料和印染技术的客观体现。</h3><h3>路遇这对老人,正是上面这段介绍的真实写照。速速盲拍下来,形象神态真是太好了啊!</h3> <h3>哈尼族服饰喜欢青色与黑色的布料与纹饰,特别是中老年,世世代代流传下来,至今还看得到,素雅下透着沉稳、干练和内敛,是我喜欢的类型。这种肩带背篓的背法,运用到治疗城市人的颈椎病和治疗驼背,应该很不错吧?😂😂😂</h3> <h3>天使般的小男孩,该是苗族的吧?盲拍的照片上,他头冠上的银饰闪闪发光,在光线的漫射下就像个小王子一样。</h3> <h3>哈尼族据查有很多支系,服饰各有差异,不是专业人士,不容易考证清楚。但无论哪个支系,都应该非常漂亮。</h3> <h3>这种围腰不仅纹样漂亮,形态也很特别,这道背后的风景也是经常让我回望的原因。</h3> <h3>一对年轻母女,身穿哈尼服饰,配以时尚的遮阳帽,映衬出青春和清纯的美丽。 从她们身上,也看到了城市时尚文化的影响。哈尼族是古老的,也是时尚的。</h3> <h3>关于植物。红土地上的蔬菜,铁质应该很丰富,菜叶深绿深绿,特别好吃。高山蔬菜的香味,至今还耿耿于怀。</h3> <h3>高原上的奇葩植物不知道叫啥,就像一根马鞭,细细的针叶就剩头上一咎。哈哈,好玩的!😜😜😜</h3> <h3>高山的树干是油亮油亮的,透出坚毅和润泽。细细的斑点横纹,是油亮的皮色最好的点缀。</h3> <h3>我的树。这是东川给我的礼物🌲🌳🌴</h3> <h3>才一月,高山的梅花已经绽放,粉色的花瓣映着通透的蓝天,那种豪气,绝不是pm2.5笼罩下的朦胧。</h3> <h3>最后,用我的一幅《圆满的红土地》结束这次旅行采风小结吧。从元阳梯田到东川红土地,点点滴滴的回忆,将留在我的记忆里不会退去。也感谢好友们的耐心阅读与分享!预祝分享的亲们新年快乐🎉🎉🎉</h3><h3>注:本篇所用图片、延时摄影视频均出自本人的镜头。</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