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center;"><b>天安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最初名叫“承天门”,寓“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b></h3><b></b><h3 style="text-align:center;"><b><b>意,是紫禁城的正门。当年承天门远没有如今天安门这么壮丽,而只是一座三层楼式的木牌楼,牌楼正中悬挂“承天之门”匾额。此楼于公元1451年毁于大火,1465年予以重建,明末时又毁于兵火,直到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重修,才大体成为今天的样式,并改名为“天安门”。</b></b></h3><h3><b><b><br></b></b></h3><h3><b>注:(个别黑白照片是资料照片,非本人原照!特此说明)!</b></h3><b></b>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前门箭楼建于明正统四年(1439年),距今已有450多年的历史。明清两代,箭楼曾与正阳门城楼城墙相连,组成了一个很大的瓮城。民国以后,瓮城被逐渐拆毁,雄威的箭楼孑然屹立在天安门广场的南端,与正阳门楼隔街相望。</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正阳门现存城楼与箭楼。明清时期箭楼之门只在皇帝祭天或出巡时才可开启,所以又称专行"宫车"之门。箭楼与前门商业大街毗邻。记得小时候有个很著名的香烟的牌子叫"大前门",使用的就是正阳门箭楼的图案。现在箭楼不开放,只能登上城楼参观。</b></h1> <h3 style="text-align:center;"><b>全聚德,中华著名老字号,创建于1864年(清朝同治三年),历经几代的创业拼搏获得了长足发展。1999年1月,“全聚德“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驰名商标”,是我国第一例服务类中国驰名商标。全聚德烤鸭肉质鲜美,适合许多人吃。</b></h3><b></b><h3 style="text-align:center;"><b><b>全聚德,菜品经过不断创新发展,形成了以独具特色的全聚德烤鸭为龙头,集“全鸭席”和400多道特色菜品于一体的全聚德菜系,备受各国元首、政府官员、社会各界人士及国内外游客喜爱,被誉为“中华第一吃”。原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曾多次把全聚德“全鸭席”选为国宴。</b></b></h3><b></b>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大栅栏:读:(dàshílànr)是北京市前门外一条著名的商业街。现也泛指大栅栏街及廊房头条、粮食店街、煤市街在内的一个地片。大栅栏地处古老北京中心地段,是南中轴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天安门广场以南,前门大街西侧,从东口至西口全长275米。自1420年(明朝永乐十八年)以来,经过500多年的沿革,逐渐发展成为店铺林立的商业街了。在大栅栏分布着11个行业的36家商店</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大栅栏原是廊房四条,因为这条胡同的栅栏制作出色,保留长久,而且又大一些而逐渐为京城所瞩目,所以,大栅栏就成为这条胡同的名称了。大栅栏是北京最古老商业闹市区,平均客流量15-16人,节假日20多万人。国内提起北京前门大栅栏几乎无人不晓,就是在国际上也很有名气,可以说是闻名遐迩。在历史上,虽有沉浮,但这条古老的商业街之所以能经受580多年的历史风雨而不败,自有它独特的地方。老北京有句顺口溜叫"看玩意上天桥,买东西到大栅栏。""头顶马聚元,脚踩内联升,身穿八大祥,腰缠四大恒"说的都是早年间大栅栏的地位和繁华景象</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鲜鱼口在老北京城里也是一处有名之地。以前运河曾经流经于此,这里是一个漕运码头,贩卖鲜鱼的,鲜鱼口也因此得名。而之后鲜鱼口渐成一条市集是在明朝,这里慢慢汇聚了很多老字号的餐馆、店铺、戏院、茶楼和手工作坊等等,它的名声其实比大栅栏还要早,只是后来渐渐有些没落。</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前门大街改造之后,鲜鱼口街现在已经大变了模样,原来只是一条小胡同,现在拓宽了不少,两边也建起了古香古色的店铺,这条以主打美食的鲜鱼口老字号街也开始重新热闹起来。</b></h1><h3><br /></h3>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由本山传媒与铁岭“老根山庄”合作开办的“老根山庄”北京总店,于2015年4月18日试营业。当时,光临北京“刘老根大舞台”的客人,既可看东北二人转,又可品尝东北农家菜,在快乐中感受东北民间艺术和黑土餐饮文化的独特魅力。</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