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行思录第36集 卓索图盟

阿沃亚斯

本集我们讲清代和民国内蒙古六盟中的东四盟之一的卓素图盟,虽然现在没有这个名称,下属五旗现在分属赤峰和辽宁,但是在历史上,卓盟存在了300年,我们应当按照这个概念来看、来了解。<div> 上图,东四盟。蓝色是锡林郭勒盟、黄色是昭乌达盟(赤峰)、绿色是哲里木盟(通辽),红色是卓索图盟。卓盟就是现在的内蒙古赤峰市的喀喇沁旗、宁城两个县级单位,以及辽宁的朝阳、阜新两个地级市。</div> 卓盟来历: <div> 明崇祯十二年(清崇德四年,1639年),喀喇沁左、右翼、土默特左翼共三旗会盟于卓索图地方,称卓索图盟(蒙语,驿站、休息的地方,也译为召苏勒图)。<div> 清顺治五年(1648年),建土默特右翼旗,属卓索图盟。</div><div> 清康熙三年(1664年),自杭爱山迁入的巴勒布水图喀尔喀左翼,附于土默特左翼旗(后归昭乌达盟,现并入通辽市库伦旗)。</div><div> 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析喀喇沁右翼旗建喀喇沁中旗,仍属卓索图盟。至此,卓索图盟为2部5旗,直到解放后拆分并入昭乌达盟(赤峰)和辽宁省。</div></div> 辽宁省朝阳市,属于辽西地区,面积2万平方公里,人口350万。朝阳的南部地区,是原来卓索图盟的喀喇沁左翼旗,北部地区是土默特右翼旗。西北部延伸出去,靠近赤峰市区的部分,原属敖汉旗和喀喇沁中旗。<div> 朝阳市现在有20万蒙古族人,整个辽宁有67万蒙古人(中国除了内蒙古之外最多的),阜新有22万,沈阳有10万,铁岭6万、葫芦岛锦州丹东各有3万。</div> <h3><font color="#010101"> 辽宁省阜新市,地级市,面积1万平方公里,人口190万(蒙族22万)。原属卓索图盟的土默特左翼旗和右翼旗的一部分,现在有一个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当地人简称阜蒙县。这里是古老的蒙郭勒津部,现在规范称为蒙古贞的核心地区,也叫东土默特。</font></h3> 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3000平方公里,人口36万。属于原来的卓索图盟的喀喇沁右翼旗,是一个特别著名的蒙古部族,在近代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喀喇沁部蒙古人的族源也存在很大争议,通行的看法是成吉思汗大将者勒米的部众,但也有人说是伊朗的乌古斯人等等说法。<div> 究竟如何?我们一步一步的看。</div> <h3><font color="#010101"> 辽宁省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简称喀左县,面积2200平方公里,人口43万。这个县的名字保留了下来,原来就是卓索图盟的喀喇沁左翼旗,和赤峰的喀喇沁旗是一家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著名的塞外茅台宁城老窖的故乡,也是大辽帝国中京所在地。面积4300平方公里,人口稠密达到62万。这里是原来的卓索图盟喀喇沁中旗的地区,汉制属于直隶省、热河省,由于蒙汉分制时间长,这里目前是汉族居多的农业区为主。</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辽宁省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简称阜蒙县,面积人口6200平方公里,人口75万,这里是卓索图盟的土默特左翼旗,也是辽宁省仅有的两个蒙古族自治县之一。</font></h3> <div> 卓索图盟蒙汉分制100多年,汉化程度较高,但很多地方蒙古族的语言、文字和习俗还是保留下来。我们看上面的地名,很容易区分蒙汉地方的属性。</div><div> 蓝色划线的蒙古营、蒙古乡、台吉营\台吉镇(台吉,最初是汉语的太子,后来指一种官职),黄色划线的是汉人地区,五间房、三宝乡等等。大家看,这里的蒙古地名比起内蒙古地区,汉语的更彻底一些,很少有蒙语音译成汉语的地名,比如呼和浩特、科尔沁、锡林郭勒这些。</div> 最上面有个黑城子,这里是土默特右翼旗王爷的府邸和办公地。红色的化石戈乡,我后面会重点的讲一个故事,请耐心往后看。 <h3><font color="#010101"> 还是先从历史来看,卓盟地区最早是在战国时期出现的,属于燕国。 燕昭王时期,大将秦开率军攻打东胡,东胡大败,北退千余里,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 秦开却胡”。燕国在东胡居住地区设立了上谷、渔阳、 右北平、 辽西、辽东五郡,并且沿边境修筑了长城。。</font></h3> 秦汉时期,这里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故事发生,只是乌桓和汉魏之间有些战争而已。卓索图盟的朝阳阜新地区,第一次闪亮登场的时代还是16国时期,慕容鲜卑的燕国。<div> 大家知道,16国里有5个燕国,南燕和西燕在山东河北,而前燕、后燕、北燕都建都在朝阳,朝阳也叫三燕古都,更有一个特别好的名字——龙城。(不是那个“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的那个龙城,那个龙城至今没有确认是哪一个,但肯定是山西陕西那边的)</div><div> 姑苏慕容要复兴的,就是这些个燕国,他们做梦都想回去的,就是这个龙城。</div> 可惜,慕容复的时代,龙城地区早就是契丹人的大辽国地界了。核心地区就是中京大定府,也就是现在的赤峰市宁城县,过去的卓盟喀喇沁中旗。那个时期的很多地名,到了清末民国时期都被重新使用了,比如上图赤峰的松山区,喀喇沁左翼自治县的利州等等。<div> 从地域上讲,卓盟这片地方,历史上最活跃的应该是契丹时代。</div> <h3><font color="#010101"> 大金和蒙元帝国时期不用说了,都是沿用。到了大明初期,北元时代,东北蒙古势力被大明击败,蒙古各部北返大漠。大明前期,象征性的在这里设了一些小型卫所,实际上是个真空地带。</font></h3> 达延汗中兴之后就不一样了,大家看上图,从达延汗开始到大清国,这段时期的内外蒙古是统一的,而且从地域上看,也和现在的内外蒙古几乎一样。<div> 这样说也不够准确,因为内蒙古很多地方现在划归了黑吉辽,而外蒙古北方的很多地方,早就被老毛子占了。上图,蓝色区域是卓盟。</div> 这是大清国初期,当时正式成立了卓索图盟,为内扎萨克蒙古的东部四盟之一,盟址在朝阳那旮哒,是距离北京最近的蒙古盟旗。当然也是和大清关系最好的,联姻最多的部落,这个我们后面慢慢讲。<div> 从位置上看,东边是盛京沈阳,西边是直隶北京,地位何其重要啊,简直就是定海神针。</div> 到了清代中期,关内一些地区的汉人出关谋生,清政府也实行“借地养民”的政策,故有大量汉人流入辽宁境内蒙古人驻牧地区,并定居下来。<div> 清政府为蒙汉分治,于乾隆年间(1738年)设塔子沟厅(凌源县),管辖汉民,其地蒙古人仍归各旗管辖。乾隆四十三年,撒“厅”建立建昌县、朝阳县。二县专司汉民政令,蒙古族仍归各旗管辖。</div><div> 光绪三十年(1904年),升朝阳县为朝阳府。设建平县。</div> 光绪二十九年,在土默特左翼旗内再设阜新县,实行旗县并立,蒙、汉分治制度。朝阳、建昌、建平、阜新和绥东五县均隶朝阳府。<div> 同期,在卓盟南部的喀喇沁中旗和后旗一带,也是这样的设立府县,归承德府。大家看上图,清末的卓索图盟名字还在,但是地域上就归了直隶省了。同样的情况还有上图的黄色部分昭盟的乌兰哈达厅等等,以及上图紫色的地区,那里原来是哲里木盟的郭尔罗斯旗和杜尔伯特旗 ,也因为同样的原因,蒙汉分制,最后划归吉林和黑龙江。</div> 讲完卓盟的历史,我们再到各个旗县逐一看看蒙古各部的历史和现状。从西到东,首先是内蒙古赤峰市的喀喇沁旗,这个旗的历史也就是喀喇沁蒙古部的历史,非常复杂,颇有争议。<div> 我们从喀喇沁亲王府逛起,上图就是近代史上最著名的喀喇沁蒙古王爷——贡桑诺尔布,亲王府就是他家。</div> <h3><font color="#010101"> 喀喇沁亲王府是清朝贡亲王的府地,是蒙古族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家贡桑诺尔布的故居。始建于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先后有十二代喀喇沁旗蒙古王爷在此袭政,是内蒙古现存王府建筑中建成年代最早、建筑规模最大、规格等级最高、保存最好、知名度最高的一座古建筑群。府邸原占地面积300余亩,房屋490余间。</font></h3> 喀喇沁部的来源非常复杂,出版“蒙古八大部”等书籍的苏和老师是这样写的:<div> 喀喇沁的先祖是今伊朗境内的乌古思人中的一支,叫哈刺赤部。迁徙到了阿姆河以南地区,与当地的其他一些游牧部落统称为钦察人,归顺蒙古大军后被带回到蒙古草原本部,奉命在成吉思汗汗廷的怯薛军里服务。</div> <div></div><div> 到了元代,据《元史·土土哈传》记载,由喀喇沁人组成的钦察军已达万人,由土土哈(元朝重臣)统领,但土土哈与喀喇沁人并非同属于一个部族,土土哈的祖先属于库莫奚人。由于土土哈家族“世为钦察国主”,因而能够统治钦察人。</div> 世为钦察国主这个说法我有点不理解,库莫系人也东胡乌桓契丹系的,活动在赤峰和辽宁一带,世代为钦察国主这个说法不知道从何而来,钦察,是现在的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西部(上图) 喀喇沁部在北元时期,游牧在漠北地区,在阿速特部首领阿鲁台的统领之下。阿速特部祖先是13世纪生活在高加索附近的阿思、阿兰人,1239年,被西征的蒙古军带回蒙古高原后组成阿速军服务于蒙古大汗,这些人便是后来阿速特部祖先。他们与喀喇沁人有着基本相同的经历,祖先都来自于西方。这两部也成为日后右翼蒙古永谢布万户的主要鄂托克。 成吉思汗时代,确实有一些中亚或东欧的部落被作为军队带回蒙古高原,这些人并不是纯粹的白人,而是匈奴、柔然、突厥人和白人混血的后裔。他们到蒙古高原后,发展成为蒙古的部落。这些部落大部分都经过战争减员、迁徙融和,分不清楚血统究竟属于哪里,现在都是蒙古族人了。 阿兰人的妇女头饰和衣服,和蒙古人的非常相像.在钦察和阿兰人生活的黑海北岸地区,匈奴和柔然都曾经从蒙古高原西迁到那里,而且生活了几百年。阿兰人和钦察人受匈奴和柔然的影响很深,可能有很大一部分是混血后裔。 阿兰人(阿速特)的马匹的头发、配饰、马鞍、弓箭、马镫都有很深的匈奴和柔然的风格,他们的语言很可能都受到了匈奴和柔然的影响而改变了。所以到了成吉思汗时代,蒙古在中亚西亚东欧征服了无数部落,而只有钦察和阿兰人能够方便的作为近卫军带回到蒙古本土使用。 成吉思汗大将者勒蔑(上图),被公认为是喀喇沁蒙古部的远祖。成吉思汗因其功勋卓著,将女儿花荫公主下嫁给者勒蔑之子吉伯格,从而享有“塔布囊”(汉意“驸马”)之称号。<div> 但是者勒蔑的部众,并不是前面说的乌古斯、钦察、阿速特、阿兰这些来自中亚的人,而是比较纯正的东部蒙古人,他们的部众是游牧在大兴安岭东南的古老的兀良哈人。</div> 达延汗统一蒙古后分封的六万户里,右翼有三个,靠近河北北部、内蒙南部的是永谢部万户,他们中的一部分是喀喇沁部(也就是钦察、阿兰这些东欧人后裔)。靠近东北的是兀良哈万户,再往北到外蒙古那里的是喀尔喀万户。<div> 到了阿拉坦汗时期,兀良哈万户中的一些人迁移到了永谢布万户的地方,依附了喀喇沁部,成为喀喇沁部的一支。</div> 后金时代,明末,林丹汗为统一蒙古率察哈尔大军攻打右翼万户诸部,其中的喀喇沁鄂托克损失惨重,大部分人都被杀了(中亚血统基本没有了)。<div> 喀喇沁内的兀良哈人所属部民没有参加战争而是跑去归附后金,因而保存了实力。他们不久之后便参加了后金对林丹汗的战争。原来幸免于难的少部分喀喇沁部台吉和部民被后金编入新组建的察哈尔蒙古八旗而分离出去。</div><div> 这样,兀良哈人就继续沿用了原宗主部“喀喇沁”这一名称。兀良哈人成为喀喇沁部的新领主。</div> 所以,综合的说法应该是这样的:喀喇沁有可能是成吉思汗时代从中亚的被征服的部落带回来的军队后裔,他们和后来加入的一些蒙古部众,在明朝时候组成了新的喀喇沁鄂托克。他们后来被林丹汗击败损失大量人口,幸存的又被后金编入察哈尔蒙古八旗。而现在的喀喇沁旗是明朝时依附于喀喇沁部的一支兀良哈人,他们归顺大清后,保存了人口,沿用了喀喇沁的名号,所以,把现在的喀喇沁旗的蒙古人称为者勒蔑的后人,兀良哈人,是正确的。<br><div><div> (喀喇沁之名含义为“看守人”或“保卫者”之意。也有人说是挤马奶的人、牧马人等等,没有标准答案,上图,喀左旗者勒蔑的塑像)</div><div><br></div></div> 还有的说法《蒙古游牧记》载,元臣扎尔楚泰之子济拉玛,姓兀良哈氏,佐太祖定天下有功。七传至和通,有众6000户,游牧额沁河,号所部曰“喀喇沁”。“和通”是喀喇沁部之始祖,后由子格寻博罗特继之。(这个游牧记是日本人写的,我觉得有点乱,很多地方他搞不清楚,大家最好别被日本人搞晕) 清军入关前后,喀喇沁左旗和其他东部蒙古部落一样,多次派兵随清军作战。<div> 天聪九年至崇德八年间,色楞率本部两次到芦沟桥打败明军,三次到锦州打败明将洪承畴的步兵大营。</div><div> 顺治元年(1644)色楞又率部与清军联合进攻山海关,打败明将刘才的20万大军,并追杀到青岛。此后,又随清太宗转战南北,屡立战功。<div><br></div></div> <div> 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康熙皇帝第五女儿和硕端静公主下嫁第五任札萨克噶勒藏;</div><div> 第十三代王旺都特那木济勒,娶皇家礼亲王之妹为福晋;</div><div> 第十四代王贡桑诺尔布娶皇家肃亲王之妹为福晋。</div> 喀喇沁左旗兀良哈氏家谱所记的14代1920人中,有1100多人获得清朝的各种官职爵位,几占到入谱总数的60%。<div> 其中包括札萨克13人,郡王1人,贝勒3人,贝子2人,镇国公4人,协理22人,盟长4人,内务府大臣1人,理藩院大臣8人,御前行走8人,以及一等塔布囊22人,二等塔布囊3人,三等塔布囊43人,四等塔布囊1019人。这足以反映喀喇沁左旗与清朝独特的密切关系。</div> 贡桑诺尔布(1872---1931年)卓索图盟喀喇沁右旗世袭札萨克亲王,兼卓索图盟盟长。他通晓蒙、满、汉、藏等各种文字,喜吟咏,著有《竹友斋诗集》流传于世,好诗文、工书法,并擅长绘画,诗词歌赋无不精通。<div> 他是蒙古民族近代史上重要的开拓者,也是赤峰及东蒙地区近代史中最为著名的历史人物。他生活在一个动荡,激变的历史时代。他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就任喀喇沁右翼旗札萨克时,已是清王朝覆灭的前夜,社会动荡不安,国事风雨飘摇。为谋求民族的振兴和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他呕心沥血,身体力行。</div><div> 他开创了漠南蒙古教育之先河,为喀喇沁右翼旗培养了大批先进人才。他顺应历史潮流的发展,接受民主启蒙思想,大力推行旗政新举措,创造了振清代蒙族经济、文化的十项第一,令塞外蒙古诸部翘楚。</div> &nbsp;贡王的主要事迹<div> (1)在蒙古民族中创建第一个官办新式学校——崇正学堂。<div> (2)1903年建立了蒙古第一所女子学校——毓正女子学堂</div><div> (3)1902年建立了内蒙古第一个军事学校——守正武学堂</div><div> (4)1902年建立了内蒙古第一个图书馆</div><div> (5)第一个成批派遣留学生数十人</div><div> (6)第一个办报纸——《婴报》。刊登国内外重要新闻、科技常识、各盟旗动态以及针对时局的短评。</div><div> (7)第一个办邮电,传递邮件,发收有线电报</div><div> (8)第一个南桑北移办苗圃,广植桑苗</div><div> (9)第一个创办综合性工厂,内设织布、印染、百货商店,造绒毡、肥皂、洋蜡,开创了内蒙古民族地区办工厂、办实业的先河,其丝织品销往俄罗斯</div><div> (10)创建警察局,维护地方社会治安。贡王此举为各盟旗所推崇备至,争相仿效。 </div></div> 贡王频繁接触同盟会。积极赞同共和主张,毅然加入国民党,作为唯一少数民族代表成为该党初期中央首批九人理事之一,并就任国民政府蒙藏事务局总裁16载(相当于现在的国家民委主任)。 灵悦寺就在喀喇沁旗的街上,建于清朝康熙年间,为取得神灵保佑,诸事吉祥,起名灵悦寺。<div> 寺庙占地四十余亩,建有经堂佛殿100余间,兴盛时住庙喇嘛达500余人,是大型寺院之一。灵悦寺建筑风格与中原相仿,门殿3间为山门,通道两侧立有泥塑佛像四尊,钟、鼓二楼各列两旁,前殿之后建有嘛呢亭,嘛呢亭内设有“转经”,轮壁刻有“嘛呢叭咪哞”梵文六字真言。</div> 搞清楚喀喇沁旗的历史,实在很烧脑,其实我已经简化了绝大部分内容了。如果真要掰扯起来,还有无数个部落、首领的名字,而且是翻译的千奇百怪的不同名字,足够搞晕一般人。<div> 历史先到这里,咱们尝尝喀喇沁旗的美食,这里靠山吃山,野菜特别多。</div> <h3><font color="#010101"> 蒙餐没问题,保留的不错,虽然不如牧区那么纯正,但是该有的都有。</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赤峰地区的著名啤酒。</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喀喇沁旗的旅游除了上面的人文景观外,还有一些非著名的景点、保护区等等,基本都是上图这样的。以低缓的山地为主,小面积的草地为辅。虽然蒙古风情还在,但是大草原是没有了。</font></h3> 喀喇沁旗自古多森林,清康熙三十七年(1638年),康熙路过喀喇沁右翼旗曾赋诗“古木苍山路不穷,霜林疯沓响秋风”。后由于蒙地开垦、毁林开荒和日伪统治暑期的滥砍乱伐,到1949年,全旗森林面积仅存16万亩,森林覆盖率仅为3.3%,旗内一些原本木茂密的山峦变成了光山秃岭,自然生态环境不断恶化。<div> 解放后,林业有了进步,1995年的全旗森林达到193.1万亩,算是很不错的恢复了。</div> <h3><font color="#010101"> 喀喇沁旗的南部有少量草原,但大部分地区都是农业为主,这和我们接下来看到的宁城县、朝阳市、阜新市一样,都是平原农业。即使是畜牧业,也叫农区畜牧业,说白了就是圈养牲畜的畜牧业。</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喀喇沁旗就到这里,继续往前走,去宁城县看看,这是路上经过的一个桥梁。</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桥下就是著名的老哈河,水量明显少了大半,河床都种了玉米了。</font></h3> 宁城县,最有名的就是大辽帝国的中京遗址。<div> 史载,辽圣宗统和二十二(公元1004年)路过这里,遥望南方霞光闪烁,一派瑞气,因议建都。统和二十五年竣工。中京城的布局仿北宋都城汴梁城,分外城、内城和皇城。中京城自兴建到失于金,历经150年,一直是辽的重要都城。</div><div>  金时改辽中京为北京大定府。元初改为北京总管府,至元二十五年改为武平路。明初在此设大宁卫。明太祖死后,因诸王纷乱,此城遭战火遂成废墟。辽中京城内地面建筑已荡然无存,惟塔独立。</div> 大明塔,是个八角十三级密檐式砖塔,高80.22米,塔基底径48.6米,塔体直径34米,在现存辽塔中雄居魁首。据元一统志载可能建于辽重熙四年(公元1036年)。塔身赤面有两行蒙文,内容是:“大清咸丰甲寅年敬修”,为清代补修所写。<div> (之所以刻有蒙文,应该是当时的喀喇沁中旗的王爷或贝勒因为崇敬礼佛,修缮大明塔所刻)</div> <h3><font color="#010101"> 辽中京博物馆,去得时间不巧,赶上人家休息。闭馆。燕王朱棣起兵夺权的时候,背后有一个兄弟在宁城,就是朱元璋的十七子,封为宁王的朱权,朱棣为了安慰后方,联合蒙古朵颜三卫胁迫朱权起兵,答应朱权以后共享天下。结果朱棣当了皇帝后把朱权迁发到了南昌。</font></h3> 朱权15-25岁在宁城住了十年,到了南昌后学习道教,戏曲,茶道,乐器,成立一个文艺青年,艺术家。朱权的后代更是出了一个中国画大师,叫朱耷,也就是八大山人(祖籍是不是也算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呢?)。 <div> 宁城县还有一个平刚城遗址,但是地面上其实啥也没有了,我们还是简单看看历史资料吧。</div> 燕国为了攻防东胡,修筑了从造阳(今河北省怀来县)到襄平(今辽宁省辽阳市)长达一千多里的长城,并设置了上谷郡(治所在沮阳,今怀来东南)、渔阳郡(治所在渔阳,今北京市密云县西南)、右北平郡(治所在平刚,即今内蒙古宁城黑城古城)、辽西郡(治所失考,辖境约在滦河下游以东,大凌河下游以西一带)、辽东郡(治所在襄平,即今辽阳市)等五个郡,加强政区治理,以巩固国土。<div> 看看上图,右北平郡南部的几个多么有文采的县名:夕阳、俊糜、徐无、无终(就是现在的天津蓟县)</div> 平刚城自战国时期始建;秦汉两代沿袭利用,至西汉末年废弃,大约延续使用了约四百年。汉代右北平郡是防御匈奴的北方重要边郡之一,汉王朝派遣得力官员驻守。 <div> 李广是汉朝名将,善于骑射,膂力过人,弓马娴熟,曾任右北平郡太守。</div><div>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这是唐代诗人卢纶(约737年-约799年)的《和张仆射塞下曲》,一首千古名诗,传世之作,记述了汉代名将李广的一段故事,也叫李广射虎,其故事的发生地,据说就是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div> <div> 介绍两位宁城县的名人,读过蒙语的都知道,最权威的蒙古语专家,唯一一个有音标的最权威的蒙汉字典,就是这位先生编的:</div> 清格尔泰:蒙古族,生于1924年6月,内蒙古卓索图盟喀喇沁中旗(今赤峰市宁城县)人。中国蒙古族著名语言学家。早年就读于归绥蒙古学院,日本东京善邻高等商业学校预科,东京工业大学、仙台东北帝国大学理学部。历任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内蒙古大学蒙语系主任、蒙古语文研究所所长、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h3><font color="#010101"> 斯琴高娃:蒙古族,1950年1月19日出生,内蒙古宁城县大城子镇人,宁城蒙中毕业,瑞士籍。</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离开宁城,进入辽宁,这是朝阳地界了,算是东北地区,接近大平原了。这里可真是纯粹的农业区、工业基地,风格和内蒙古还是有很大不同的。到处绿树成荫,庄稼满地,农村也不错,就是夏天挺热。</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首先到辽宁省、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这里有42万人口,蒙古族有10万。沿途的一些蒙古族村庄、县城里的商店招牌,和内蒙古一样,都是蒙汉双语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喀左县蒙古族中学,有了这个学校,当地的蒙古族就可以和内蒙古建立更多的联系。其实,到了建国前后,还是有大量的辽宁蒙古族到内蒙古工作、生活。</font></h3> 精严禅寺古塔又称利州佛塔,位于喀左县蒙古族中学内。塔高34.1米,为八角密檐式砖塔。两侧镶有石碑,上面分别刻有“万古”“流芳”字样。<div> 利州,是辽代的地名,就在现在的喀左县。这个禅寺,也叫守性寺,是1908年,由儒教道教佛教三教主持合建的,很是奇怪。但也可以想象出原因,中国的这些宗教流传到清末,基本功能都是消灾保平安。所以,联合起来力量大,也是大势所趋。</div> <h3><font color="#010101"> 喀左中国暴龙2009年发现于喀左县大城子镇,代表早期的个体巨大的霸王龙类,全长达10米,是已知目前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早白垩世霸王龙类,化石头骨和肠骨的特征不同于其它霸王龙,故代表一新属种,种名“喀左”表示化石产自辽宁喀左。(辽西地区是著名的恐龙化石产地)</font></h3> 朝阳,别称“龙城”,辽宁省西部的一个地级市,是一座有1700多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三燕古都。<div> 朝阳有着“东方佛都”的称号。现存古代寺观址142处,其中辽金元时期的22处、明清时期118处,近现代2处。</div><div> 朝阳是个工业农业都很全面的大市,历史上,鲜卑慕容氏、大辽契丹人,卓盟蒙古人都在这里生活了300年以上,我这里重点讲讲慕容燕国。</div> 朝阳是十六国当中的前燕、后燕、北燕三国的都城,名曰龙城,现存古迹中,最著名的就是朝阳双塔,南塔和北塔。<div> 1000多年前,北魏灭掉北燕后,燕王冯弘的孙女入侍北魏皇宫,后被尊为皇后、皇太后。<div> 冯太后于孝文帝太和年间(477-490年)在龙城立了一座思燕佛图(也就是佛塔)这座佛塔的旧址就在北塔(上图)</div><div> 北塔下面8米多高的夯土台基和东晋风格的龙凤纹方形大础石就是它的遗迹.<div><br></div></div></div> 隋代奉文帝之命营造的舍利塔也在北塔,冯太后的思燕佛图和隋代重修的塔均为木塔。<div> 到了唐朝初年,又在木塔的基础上建起一座砖塔,经过后世的几次整修,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北塔。</div><div> 唐代的北塔是十三层密檐空心砖塔,塔体呈正方形,造型与西安小雁塔相似。塔身有券门,可以进入塔内。各层密檐的束腰白灰壁上,绘有色彩鲜艳的花纹,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div><div> 辽代对此塔进行维修时,在基座和塔身外面又包了一层外壳,并重修了两层塔檐和塔刹</div> 16国时期,建立燕国的大部分都是姓慕容的鲜卑人(金庸、天龙八部、慕容复)。之所以叫燕国,因为是想往中国战国时候的燕国身上靠,以此证明皇权天授,有继承有血统的意思。因为燕国当时的领地就在河北和辽宁。<div> 北燕的国王叫冯跋,是个汉人,他是鲜卑慕容氏建立的后燕国的近卫军将领,后来因为后燕国王昏庸无道,他发动政变称王,仍然使用燕国的国号,史称北燕。冯跋还是非常开明的君主,他沿用了一系列儒家和汉化的政策治理国家22年,非常不易。冯跋病死后,弱小的北燕很快被北魏灭亡。</div> 北燕灭亡6-7年的时候,冯家的一个孙女出生了,她经过幼年颠沛流离的生活后,被选入北魏皇宫,最后当上了皇后,开始了她传奇的一生。<div> 她最有影响力的事迹就是在晚年抚养和教育孙子——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由于她的汉人传统深入影响,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并举国彻底汉化,强大的鲜卑人最终融入到了汉人当中,成为继南匈奴之后第二支融入到汉人中的蒙古人祖先。(南匈奴的汉化,也是受到了刘姓母系的影响很深啊,刘姓母系,当然就是胡汉和亲的大汉公主了)</div><div> (上图,朝阳佑顺寺外牌楼)</div> 冯太后(暂称冯氏)出生后不久,冯家突然遭遇了飞来横祸:不知是朝廷对冯后那位曾为北燕王子的父亲冯朗心存疑虑,还是冯朗果真有什么不轨之举,总之是冯朗因受一桩大案株连被太武帝下令诛杀了。<div> 按照惯例,冯氏因为年幼又是女孩,就被没入宫中,成了拓跋氏的婢女。冯氏在宫中得到了姑母冯昭仪的多方照应。13岁的文成帝登基不久,就选中冯氏做了贵人。这一年,冯氏只有11岁。</div><div> 由于用人得当,特别是由于重用汉族大臣高允,北魏文成帝统治时期的北魏基本处于较为稳定发展的状态。冯后对文成帝不拘民族成分,宠重汉族出身的高允,感到十分钦佩。朝廷之上对汉人的看法也明显改观。这对于日后冯后当政期间吸收汉法、重用汉人、推行汉化的措施,无疑有潜移默化的影响。</div><div> 文成帝的施政风格给冯后留下了深刻印象,二人的感情也与日俱增。公元456年(太安二年)14岁的冯氏被文成帝立为中宫皇后</div> 465年,北魏文成帝去世,年仅12岁的皇太子拓跋弘(文成帝与李皇后生的儿子,不是冯氏的)即位,是为献文帝,冯后被尊为皇太后。<div> 466年, 冯太后秘密布置,率兵收捕企图篡位的大将军乙浑,镇压了叛乱,宣布由自己临朝称制,前后达18个月。(我多次提到游牧民族的传统,丈夫死后,妻子在新首领年幼或没有推选出来的时候,是可以合情合理的摄政的)。</div> 冯太后年轻不甘寂寞,找了一个相好的美男李弈作伴(类似后来的武则天,都是鲜卑传统,是女性的合理正当的权益,当时并不让人有什么非议),这个美男后来因为家里兄弟涉及到官场的斗争,被献文帝给杀了。冯太后不甘心,逼着献文帝在471年禅让皇位给自己刚上托儿所的儿子,就是著名的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他自己做了太上皇,当时年龄是18周岁(史上最年轻的太上皇)。<div> 冯皇后成了太皇太后,再次临朝执政。(当然了,她又找了几个帅哥和猛男作为青年好对象,为什么冯太后被改变成很多电视剧,包括锦绣未央等,就是有斗争、有爱情、有宫廷、有床榻)</div> 后来冯太后年纪大了,精力就不完全在男朋友身上了,她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史称太和新政。包括经济改革、公务员改革、地方宗主制度改革、教育改革(汉化),同时全力培养她的孙子拓跋宏(不是亲孙子),亲自创作了《劝戒歌》三百余章和《皇诰》十八篇作为孙子执政的理论指导纲领。她这个人还特别节俭,除了喜欢帅哥外,就是爱花点钱出去旅游(巡视)。 <div> 486年孝文帝亲政后,继续他奶奶的改革,并把这个改革推向高潮,史称北魏孝文帝改革。</div><div> 上图,朝阳市佑顺寺</div> 490年,49岁的冯太后病逝在北魏首都大同,孝文帝哭的五天不吃不喝,还说要把自己死后埋在奶奶墓边永久陪伴她老人家。后来,孝文帝化悲痛为力量,继续高举改革、汉化的大旗,迁都洛阳改姓汉姓“元”,将汉族奶奶的事业进行到底了。 <h3><font color="#010101"> 朝阳因为燕国的慕容家族和金庸结缘,金庸先生不但题写了“ 慕容街”街名,还为之写就一副对联:龙城朝阳,三燕故都;传奇慕容,华夏一脉。(上图,朝阳市慕容街)</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慕容街附近的朝阳特色美食,春饼,大家可以去尝尝。</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其实,我在呼和浩特也经常吃春饼,只不过呼市叫卷饼粥,原来是朝阳的特色啊。</font></h3> 朝阳周边的新区建设的不错,有大凌河穿过,增色不少。城市建设挺不错的(上图,朝阳市区景色),历史上还有很多朝阳名人。<div> 尹湛纳希是清代蒙古族小说家,汉名宝衡山﹐字润亭。内蒙古卓索图盟土默特右旗人(今北票市),我在百大蒙古名人榜里介绍过了,大元盛世青史演义的作者。(青史,是取呼和蒙格乐,就是青蒙古的意思,写的是蒙古史,不是大清国的历史)</div> 朝阳(上图,市区边上)在唐朝的时候,是契丹人的地界,当时的契丹人,时而归顺大唐,时而依附突厥。算是处在两大帝国夹缝中的弱小部落,但是这个小部落的武力也是非常强悍的,所以他们又是唐突双方争相拉拢的对象,安禄山他们赖以发家的核心武装力量,就是麾下的一支契丹铁骑。 契丹人在唐朝的大官很多,大部分都是都督、将军,最著名的就是李光弼(708年-764年),他就是营州柳城(今辽宁省朝阳)人。李光弼之父李楷洛,原是契丹酋长,其母是李楷固的女儿(神探狄仁杰第二部里面就有这个李楷固)。<div> 李光弼他爸李楷洛及其家族,是很早就依附大唐的契丹人,早年参加攻打奚人和契丹联军的冷陉之战,被打的大败(原因不在他,他是中层将领),后来也累官到左羽林大将军,封蓟郡公,朔方节度副使,在为大唐和吐蕃大战的时候光荣牺牲了。</div><div> 李光弼从头至尾平定安史之乱八年,功劳第一,被封为王、节度使、都督、大元帅等职。</div> 安禄山,营州(今辽宁朝阳)人,其父是乌兹别克斯坦那边的粟特人国家康国人(白人,东伊朗种),来了大唐后,汉姓就是康。<div> 安禄山他妈姓阿史那,是个突厥人(蒙古人种黄种人)职业是风水大师,那时候叫巫婆。(突厥和粟特人通婚的历史由来已久,他们的后代就是乌兹别克土库曼哈萨克维吾尔)</div><div> 安禄山后来姓了安,是因为他爸早死,她妈改嫁给了一个突厥将军姓安,安禄山作为康国人,在大唐和突厥都没有根基,于是就投靠了安姓突厥人,后来的唐代著名军阀安思顺说是安禄山的兄弟,其实人家才是真正的安姓突厥人,安禄山是个西域胡人。</div> 安禄山早年和史思明(突厥人)是发小,一起混大的,起家是干小商小贩,。他据说通晓九种语言(汉语、突厥语、粟特与、契丹语、奚语,室韦语?其实很多都是游牧民的方言了,比如和突厥同族的同罗、沙陀、突骑施、葛逻禄方言)。<div><div> 安禄山最后被他儿子安庆绪和谋士严庄,指示他的太监仆人李猪儿半夜给拿刀捅死了。安史之乱大家都很熟悉,不多说了。</div></div> 史思明(703年—761年),宁夷州突厥人,和安禄山他妈一样,姓阿史那,名字叫崒干(读音:脆干),全名叫“阿史那崒干”。阿史那是突厥可汗的姓氏,取其中一个汉字,就姓史。思明,是因为军功被唐玄宗赐的名字。<div> 阿史那崒干的老家就是营州柳城(朝阳),他本人其貌不扬,但懂六蕃语(其实也是六个部落语言)。与安禄山为同乡里,发小、死党、好兄弟、哥们。</div> <div><div> 安庆绪杀了他爸安禄山,后来他自己被史思明给杀了,史思明随后建国称皇帝,国号就是大燕(不忘自己龙城的出身啊) </div><div> 史思明的军队是幽州军的主力,战斗力很强,他们激励士兵的措施就是在攻城后,纵容士兵奸淫抢劫,随便杀人,是非常残暴的军队。史思明后来也是被儿子史朝义和部将杀了。<br><div> 上图,朝阳市燕山湖</div></div></div> <div><div> 上图, 北票市白石水库。朝阳地区河流众多,水库也很多,风景还是很秀丽的,大家有机会可以去欣赏一下。我们继续前行,该到阜新看一看了。</div></div> 阜新市比较小,只有两个县,阜蒙县和彰武县,人口180多万,而且还在不断减少中,因为这是一个资源枯竭型的城市。煤矿曾经是阜新的支柱,2000年以后过度开发基本被挖光了,所以大量人口外移。<div> 阜新出了不少名人,古代最著名的就是张三丰,他们祖上在宋末迁来辽东居住,就是现在的阜新土城子村。现代人物有呼和浩特市委书籍牛玉儒,作家玛拉沁夫,草原英雄小姐妹,这些都是蒙古族。还有歌星庞龙、演员黄晓娟、球星陈磊等等。</div><div> 上图,阜蒙县街道,招牌也有蒙文。</div> 蒙古行思录的重点还是蒙古历史和现状,所以,我们还是回到主题上来,看一看东土默特和蒙古贞的来龙去脉。<div> 阜新市,过去是卓索图盟的土默特左翼旗和右翼旗的地方,现在这里有20多万的蒙古人,正式定名为蒙古贞(上图,蒙古贞宾馆).</div> 蒙古贞和现在的呼和浩特土默特,都是古老的蒙古部落,发源于贝加尔湖南部地带。突厥时期称为白鞑靼,也叫察汗塔塔尔,共有十多个部落,包括乃蛮、弘吉剌、汪古惕、蔑儿乞、兀良哈、斡亦拉惕(卫拉特)等等,其中,历史最早记载的是成吉思汗13代先祖,也就是成吉思汗之前400多年,成吉思汗的部落就和蔑儿乞部联姻了。 再后来,又结成了巴尔忽惕四部(巴尔虎、豁里、秃剌斯、秃马剔)。元朝时,秃马惕南迁阴山,与汪古部人融合,豁里人成为了多罗土蛮部,而汪古人又融合了部分被吐蕃人打跑到河套的吐谷浑人(鲜卑人,也是蒙古同族),这些人结合在一起,称为蒙郭勒津。 达延汗统一蒙古封了右翼三万户,其中一个就是叫蒙郭勒津万户,明朝史书叫满官嗔。蒙郭勒津里面包括土默特,当时这两个部落已经融合,不分彼此了。后来,阿拉坦汗强大的时候,土默特的名字就取代了蒙郭勒津,成为土默特万户。<div> </div> <div> 16世纪中叶,右翼蒙古土默特万户阿勒坦汗的势力迅速壮大,在东边,是朵颜兀良哈人的牧地。当左翼的察哈尔部南下控制了兀良哈人的北部诸部时,南部的朵颜兀良哈人便归附了右翼的阿勒坦汗。</div><div> 为了管理归附的朵颜兀良哈部,阿勒坦汗的长子辛爱黄台吉携其子孙、率部分土默特部众,从土默川地区向东迁徙,到达宣府边外、独石、蓟州的满套儿(满桃)一带,与东南部兀良哈人共同驻牧。</div><div> 阿勒坦汗的长子辛爱黄台吉有14个儿子,其中噶尔图(赶兔)、朝兔、土剌免、土力把免、摆言和明暗6个儿子(都是明朝的汉译,明显带有歧视),驻牧于龙门所(在今河北省赤城县附近)边外一带。这6个儿子是辛爱黄台吉娶自兀良哈部诸妾所生。</div><div><br></div> 1581年(明万历九年),阿勒坦汗逝世,其长子辛爱黄台吉返回呼和浩特,继承彻辰汗号和顺义王位。他在东土默特的领地则由其子噶尔图统率,并继续同兀良哈人驻牧在一起。<div>  17世纪初期,蒙古林丹汗不服后金统治,图谋重新统一蒙古各部,对东土默特部发动了兼并战争,土默特部的鄂木布楚琥尔联合喀喇沁等部参加了抵抗,由于不敌林丹汗而失败。迫于这种情况, 1628年(后金天聪二年)噶尔图之子鄂木布楚琥尔率部归附后金政权。</div><div> 1630年夏末,鄂木布楚琥尔举部从原驻地满套儿起程,沿长城以北开始东迁到现在的居住地朝阳、北票、阜新一带游牧。然而在其部属中有相当一步分属于原来土默特部落联盟中的蒙古勒津部人,“蒙古勒津”一词又在东土默特部中突显出来,以至于后来阜新地区的蒙古勒津部人又恢复使用了他们原来的“蒙古勒津”一称。</div><div> </div> 土默特部来到北票、朝阳、阜新地区以后,继续与兀良哈人密切接触,建立了更为紧密的联姻和政治关系,使兀良哈人首领成为黄金家族的 “塔布囊”(驸马)。<div>  1635年,后金封鄂木布楚琥尔为札萨克,把他所管辖的部众和驻牧之地编为土默特右翼旗(朝阳、北票)。札萨克一职又传袭了15代,直到解放前最后一任土默特右翼旗札萨克王爷沁布多尔济为止。</div><div> 身为“塔布囊”的兀良哈人莽古尔岱,率所部从喀喇沁部徙居东土默特驻牧地东(约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一带),并统领了徙牧于此地的东土默特部“蒙古勒津”蒙古人。</div><div> 1629年,莽古尔岱之孙善巴部归附后金。1635年,后金将善巴部驻牧地编为土默特左翼旗(现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封善巴为旗札萨克。到解放前的最后一任札萨克王爷云丹桑布为止,也传袭了十四代。</div><div> 土默特右翼旗、土默特左翼旗隶属清朝桌索图盟。因此,东土默特部就形成了黄金家族台吉和兀良哈“塔布囊”异姓同牧的局面。 </div> 蒙古勒津是部落名称,在《蒙古秘史》中称“猛豁勒真”,“忙豁勒真”、“蒙古勒津”、“满官嗔”等,明代也作“满冠正”、“猛古振”、“莽观真”等等,到了清代又以谐音译作“蒙古尔济”、“蒙古真”、“蒙古贞”等众多叫法。<div>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居住的和由此地外迁的蒙古族人,历来称阜新地区为“蒙郭勒津”,也称自己是“蒙郭勒津人”或“蒙郭勒津和硕(旗人)”。</div><div> 自明末到清代和民国年间,统治蒙郭勒津的官方行政机构,则称为“土默特左翼旗”。但在民间绝少称呼“土默特左翼旗”,而泛称“蒙郭勒津和硕(旗)。”旗札萨克所在地,亦被称之为“蒙郭勒津”王府。至近代又译称为“蒙古锦”、“朝邑蒙古锦”、“蒙古贞”、“蒙古珍”、“蒙古镇”等等。</div><div> 现在辽宁的蒙古族学者以汉字写法统称“蒙古贞”。</div> 搞清楚了东土默特和蒙古贞的历史,我带大家去亲戚家转转,同时告诉大家一个真是的清代蒙古族人家的变迁和发展历程。<div> 上图,辽宁省阜新市阜蒙县、化石戈乡、万德号村。这里原来是一户白姓的蒙古人的牧场,现在成为一个典型的农村。</div> 传说,很久以前(应该是清代初年),在归化城(绥远)(呼和浩特)的大草原上(就是土默特平原,当时都是大草原),有两个宝姓的兄弟(宝、包、鲍、白,都是孛尔只斤的汉译,这是黄金家族的姓氏),一次在给王爷贺寿的时候,王爷看上了一个兄弟的妻子,并强行把她留在王府。<div> 这个兄弟回家后非常气氛,叫上他的弟弟夜晚到了王府,把王爷一刀杀死了。</div><div> (上图,整个白家的历史,就剩下六页手稿)</div> 上图,万德号村仅剩的父子两户蒙古族老白家。<div> 兄弟二人闯下大祸,连夜带着母亲、家人往东边跑。当时大清国的政策是内蒙古各个盟旗之间要划界游牧,不得擅自迁移往来,所以一路非常艰辛。幸好当地的旗官(章京梅林等),知道他们也是被逼无奈,同情他们,给了他们一张盖印的路条(介绍信、护照),才让一家人顺利通关。</div><div> 当时的路线应该是从西往东北方向跑:呼和浩特、乌兰察布、锡林郭勒,再往北翻过大兴安岭到了哲里木盟(通辽、科尔沁),再往南跑到了卓索图盟的土默特旗,因为北面的土默特左翼旗是蒙古贞,他们继续往南,到了土默特右旗,终于找到了组织和安全的地方。</div> 为什么跑到这里呢?两个原因:<div> 第一,按照当时的政策,沿途的乌盟、锡盟、哲盟的盟旗王公、牧户、平民,是不敢收留他们的。因为牧民、平民、奴隶,这些和牧场、山林、矿产一样,是王爷的财产(其实那时候归化城土默特的首领没有被封王爷,但是有类似王爷的都统等大员),私下收留等于侵吞财物,告到理藩院是要担责任的。</div><div> 第二,故老相传,归化城的土默特都知道,东面有一支他们的亲族部落东土默特,投靠他们是最可行的。</div><div> 果然,当他们到了这里的时候,当地的东土默特的牧民默认了他们,于是兄弟两个安家在这里,改宝姓为白,找了一块比较贫瘠的土地安置了下来。</div><div> (上图,万德号村)</div> 清代的蒙古社会,除了王公贵族外,分为三个阶层,依次是平民、属下、奴隶。<div> 平民阶层称哈日出特(蒙语),汉译意为“黎民”。亦称呼雅根阿日特(蒙语),汉译意为“甲士”,有当兵、服徭役、纳税义务,也有当差升官职的资格。<div> (上图,化石戈乡)</div></div> 属下阶层称属下,即领属的自由民,低于平民。有王爷属下和寺庙属下。<div> 王爷属下有“随旗蒙古人”。他们是外地迁移而来的匠人、艺人等。王爷属下还有“套斯各”(蒙语,汉译意为“庄户”)、“朱勒沁”(蒙语,汉译意为“押墓属下”或“陵丁”)和“达日罕包勒”(蒙语,汉译意为“获释奴隶”),他们是清室公主下嫁王公贵族、官宦陪嫁而来的侍从、艺人、匠人及媵姬等男女仆人。</div><div> 寺庙属下,一是投靠寺庙的随旗蒙古人;二是建筑寺庙时,从外地招来的工匠艺人,不愿返回原籍,投靠了寺庙而定居下来,成了归属寺庙的属下。他们每年要向寺庙纳贡、服劳役。</div><div> 奴隶阶层的“格仁包勒”,即汉语“家奴”。他们世代为奴,是社会最底层。 </div> 上图,当地汉族村民的家。<div> 白家两位祖上兄弟,初来乍到,只能从基层的奴隶身份干起。但是这两个兄弟和他们的家人,当时在归化城的时候,都是受过教育的,通晓蒙汉文的。因为阿拉坦汗的土默特部在呼和浩特地区,从明朝中期开始扎根一百多年,非常富庶,很多部众都接受了教育,而且是蒙汉双语教学。</div><div> 兄弟两个保持了教育传统,并一直流传给了子女。到了清朝中后期的时候,有一次,朝廷给当地的王爷下了一个圣旨,结果王爷家和周围的人都不认识字(当时大部分蒙古王公还没有接受文字教育,处于游牧状态,记得我们前面在内蒙古讲到的王爷府,那都是清末民国时候才开始修建的,以前都是住蒙古包)。</div><div> 这时候,一个年轻人站出来解读了圣旨,受到了王爷的赏识,取消了他奴隶的身份,授予职务,当了王府当差,正式加入了公务员的序列。</div> 这位老白家的公务员,继续努力奋斗,不断升职升级,成为了台吉(贵族)。到了后来,家里的一个子侄参军加入了清军,屡立战功(应该是鸦片战争时代,抗击洋人、太平天国、捻军等),当上了都统(相当于现在的省军区司令)。白都统得了封赏,回乡买田置地(当时已经都是农村了,牧场早就租给汉人种地了),盖起了都统府,俗称白家大院(上图)。<div> 白家大院占地百亩,有影壁、果园菜园、小河流过,非常不错。</div> 白家大院第一次破败是民国早期,张作霖刚起来的时代,辽宁闹“山好”,就是土匪。(看过白展堂演的一个电视剧,当时他们就是叫震山好,当然后来归了抗联了)“山好”们来到这里,一顿烧杀抢劫,白家大院损失惨重,动乱之后,大家回来维修房屋,继续生活,影响不算太大。<div> 到了民国,也就是我亲戚大娘的爷爷那辈,因为吸食鸦片,变卖了大部分房产土地,加上旱灾饥荒,生活特别艰难。大娘的父辈兄弟都到了黑城子的土默特右旗王府当差(有会计、有保安),直到解放后土改。</div><div> 现在的白家大院已经全部没有了,房屋分了、院子拆了,只剩下上图这个后院墙和一些房屋的地基了。</div> 白家的子女大多读书识字,很多后来都回内蒙古投身了革命,解放后成为党的中高级干部。后辈们也在解放后陆续走出村子,大多回到内蒙古工作生活,也有部分在新疆、北京、重庆和海外的。目前村内仅剩一户白姓,父子两家蒙族了。<div> 虽然祖上当过都统,当过台吉,但是经历了上个世纪的动荡年代,家里没有留下任何家谱、家史等资料,这些故事还是2000年以后,老人们整理出来,告诉后人的。</div><div> 本集结束,谢谢大家。</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