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6年4月,我们在做了充分准备后,体验了一把长途跋涉的自驾游。从浙江嘉兴出发,途经安徽、河南、湖北、陕西、甘肃、青海和四川等七个省份,13天的时间里行程6100余公里。无疑,最美的风景就在旅途,一路上,我用自己的目光去触及、用自己的心灵去欣赏和体验这颇具特色的见闻与风光。</h3> <h3>2016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为此,这次出行,我们在计划中有意选择安排了一段当年红军长征的路线,沿着这红色的足迹去瞻仰和参观当年红军长征路上的几个历史节点,重温这段中国革命史上非常厚重的篇章。虽然我们走到看到的仅仅是红军万里长征中的一小部分,但是红军战士的英雄壮举和可歌可泣的事迹却深深地感动着我至今难以忘怀。(图片:红军当年长征出发时的情形。下载于《长征》)</h3> <h3>1935年6月,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中央红军)长征来到了夹金山,夹金山位于四川省阿坝州懋功县(今小金县)南部,海拔4114米,山上白雪皑皑、终年积雪,是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6月12日,由团长王开湘、政委杨成武率领的红一军团二师四团为先头部队率先翻越了空气稀薄、人迹罕至的夹金山。(照片:远眺夹金山)</h3> <h3>原代总参谋长杨成武上将在《红旗飘飘》书中撰写了《翻越夹金山,意外会亲人》一文,详细描写了当年红四团在翻越大雪山和随后与红四方面军会师的情景。毛主席在《七律.长征》的诗句中写道:"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抒发了红军革命英雄主义的豪迈气概。据统计,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翻越的雪山主要有夹金山、梦笔山、亚克夏山等;红二方面军翻越的有玉龙雪山,马巴亚山,麦拉山,德格雀儿山等十几座雪山;红四方面军在长征中,翻越的海拔44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5座,其中梦笔山、夹金山都是两次经过。1936年,红四方面军有12名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长眠与雪山之巅,直到16年后的1952年,他们的尸骨才被发现。(照片:白雪皑皑的夹金山)</h3> <h3>如今皑皑雪山已通公路,我们乘坐汽车可直接翻越过去。</h3> <h3>夹金山北麓</h3> <h3>红军长征翻越大雪山时的情形。(图片下载于《长征》)</h3> <h3>达维桥,又称会师桥。位于懋功县(今小金县)达维镇。1935年6月,为了迎接中央红军到来,红四方面军在这里与敌人激烈战斗,占领了懋功县城,6月12日,红一军团二师四团翻越了夹金山后,与红四方面军红九军的侦察部队在达维桥胜利会师。6月14日,红四方面军三十军政委李先念率部来到附近的猛固桥,"十里相迎"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领导同志。(照片:达维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 <h3>达维会师纪念碑</h3> <h3>从山崖上俯视达维桥。</h3> <h3>达维会师纪念碑基座上的浮雕。</h3> <h3>远眺达维镇</h3> <h3>正在达维桥拍摄电视剧的"红军战士"。</h3> <h3></h3><h3>1935年6月14日,中共中央与中央红军主力到达懋功地区与红四方面军两大主力顺利会师。</h3><h3>(照片:懋功红军会师广场和会师纪念碑,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题词)</h3> <h3>6月15日,毛泽东等率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等进驻懋功县城,住天主教堂。6月16日,红军总政治部在天主教堂召开一、四方面军团职以上干部联欢会。史称"懋功会议",也称为"同乐会"。(照片:天主教堂就在小金县政府隔壁,现在是革命历史纪念馆)</h3> <h3></h3><h3>由于张国焘对川陕根据地和整个革命形势作了悲观的估计。他看不到坚持川陕根据地的有利局面,不如主动撤走。张国焘的这种右倾思想,不可避免地引起了红一、红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后,在战略行动方向问题上与中央发生严重分歧。(照片:懋功天主教堂)<br /></h3> <h3>毛泽东同志及中央领导住过的房间。</h3> <h3>天主教堂内懋功会议会场。</h3> <h3>设在天主教堂的红军指挥机关。</h3> <h3>懋功县地处四川省西北部,长征期间,这里有1000多名藏、羌族儿女参加红军。1953年更名为小金县。(照片:建在深山峡谷中的小金县城)</h3> <h3>当地少数民族居民在懋功会师纪念碑广场游览。</h3> <h3>懋功天主教堂后面的山岗上设置了两面军旗,预示着这里曾是红军一、四两大方面军的会师之地。</h3> <h3>红军长征路上走过茫茫无际的水草地,部分位于川西北高原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原县。县名还颇有些来历,1962年新建该县行政区划时上报国务院审批,报告送到周恩来总理手中,总理沉思良久深情地说:"那里是当年红军走过的草原,就叫红原县吧。"(照片:红军长征中走过的水草地)</h3> <h3>如今的茫茫草原也修通了公路。(照片:川西北209省道)</h3> <p class="ql-block">红军当年长征中过草地的情形。位于川西北高原的若尔盖水草地,是红军长征最为艰难的一段,茫茫泽国,荒无人烟,饥饿、疾病、沼泽⋯⋯使许许多多年轻的红色生命长眠于此。(下载《长征》中的图片)</p> <h3>"中国工农红军班佑烈士纪念碑"和"胜利曙光"雕塑耸立在若尔盖县班佑河边,为了纪念红军长征过草地后在班佑河畔一次牺牲的七百多名红军烈士而建。当年,在他们历尽千辛万苦走出草地,胜利的曙光已经照耀在他们身上时却悲壮地牺牲了。"胜利曙光"由中央军委原副主席迟浩田上将题写。</h3> <h3></h3><h3>时任中央红军红三军团十一团政委的王平上将在他的回忆录里自述道:红三军团在草地里走了整整七天,终于进到班佑。我们红十一团过了班佑河,已经走出了七十多里,彭德怀军团长对我说,班佑河那边还有几百人没有过来,命令我带一个营返回去接他们过河。刚过草地再返回几十里,接应那么多掉队的人,谈何容易。我带着一个营往回走,大家疲惫得抬不动腿,走到河滩上,我用望远镜向河对岸观察,那河滩上坐着至少有七八百人,我先带通讯员和侦察员涉水过去看看情况,一看,唉呀!他们静静地背靠背坐着,一动不动。我逐个查看,全都没气了。我默默地看着这悲壮的场面,泪水夺眶而出。多好的同志啊,他们一步一摇地爬出了草地,却没能坚持走过班佑河。他们带走的是伤病和饥饿,留下的却是曙光和胜利。我们怀着沉重的心情,一个一个把他们放倒,一方面是想让他们走得舒服些,一方面再仔细地检查一遍,不能拉下一个还没有咽气的同志。最后发现有一个小战士还有点气,我让侦察员把他背上,但过了河他也断了气,我们满含泪水,脱下军帽,向烈士们默哀、鞠躬告别,然后急忙返回追赶大部队。</h3><h3> </h3><h3></h3><h3><br /></h3> <h3>看着熟睡般的红军烈士雕像,我感慨万分:红三军团在长征途中一直殿后阻击追兵,他们战胜了围追堵截的敌人,爬雪山过草地,挑战着人类的生理极限,战胜了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前面部队能征到些粮食,粮食吃完了吃树皮草根,而担任后卫的他们扺达这里时,恐怕连树皮草根都没有了,许许多多的红军战士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用生命和热血留下这浓墨重彩的一笔。</h3> <h3>我静静地站在雕像前,默默无闻凭吊着长眠于此的红军战士。我崇敬地望着他们,他们互相依偎,静静的死去,这种坚忍而宁静的牺牲,更加让我为之动容。是他们坚韧不拔的精神,在荒无人烟的水草地上开辟了胜利的通道,为中国革命迎来了曙光。</h3> <h3>汽车在草地中间的宽阔公路上行驶,我看见路边高坡上耸立着一块纪念碑,这是"九大元帅走过的草地纪念碑",我感概也许我们此时正行驶的草原之路,便是重叠着当年红军过草地的足迹,顿时肃然起敬。我想此碑所在,并不是为了告诉我们这里曾是九大元帅确切涉足过的草地,而是一种象征,一个所在,一个中国革命的悲壮与荣耀之地。两万五千里长征路上,就在这一望无边的茫茫水草地,吞噬和埋葬了多少红军战士年轻的生命。(照片:九大元帅走过的草地纪念碑。注:共和国十大元帅中,因陈毅元帅在江西苏区反围剿战斗中负伤,留在南方坚持游击战争,没有参加长征)</h3> <h3>长征途中著名的"巴西会议"旧址(班佑寺院遗址)。<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1935年8月29日</span><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9月2日,红一、四方面军走出草地后,中央书记处进驻班佑寺院,中央政治局和红军前敌总指挥部在巴西乡的班佑寺院先后召开了"巴西筹粮会议"和"巴西政治局常委会议",会上中央的北上方针与张国焘的南下川康计划导致了党内两条路线斗争的白热化、公开化,中央对张国涛分裂红军行为进行了坚决斗争,批判了张国涛的错误,决定红军继续北上。会后由于形势危急,毛泽东率红一方面军的一、三军团连夜撤离。而张国涛抗拒中央指示,擅令红四方面军的红四军、红三十军和红军大学的一部等重返草地,原路返回川北,导致红军遭受重大损失。为了瞻仰参观长征路上这个著名的历史会址,我们的四驱越野车在深山里的碎石路上像波浪中的一叶小船摇晃颠簸了数十里路,来到了"巴西会议"旧址。</span><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h3> <h3></h3><h3>"巴西会议"旧址一一班佑寺,位于川西北阿坝州若尔盖县巴西乡,靠近草地边缘,是半农半牧的藏族聚居区,距若尔盖县城以东32公里。会议旧址现存大雄宝殿墙垣。该寺座南向北,紧邻巴西河,四周群山环抱,森林茂密。始建于清康熙十八年,寺院现已是废墟,据史料记载,当红军大本营开拔后,后卫部队撤离约4华里时,班佑寺院失火,一座名刹化为灰烬。</h3> <h3>"巴西会议"纪念馆。</h3> <h3>"巴西会议"纪念馆内墙上的浮雕。</h3> <h3>在班佑寺遗址旁,新的班佑寺院已基本修缮建成。这个见证过康熙盛世的残垣断壁不仅向我们诉说着往事,也同我们一道见证着历史的轮回。</h3> <h3>中国工农红军经过的草地,是长征中最艰难的行军,缺吃少粮、忍饥挨饿,付出的牺牲也最大。中央红军走出了人迹罕至的茫茫水草地所遇到的第一个村落就是班佑村。因此一出草地,中央就在这里召开了筹粮会议。(照片:现在的班佑村已经是一派新农村建设的新气象)</h3> <h3></h3><h3>1935年9月14日,中央红军陕甘支队到达甘肃省迭部县旺藏乡,毛泽东等住在茨日那村。当日,毛泽东向红四团团长王开湘、政委杨成武下达了"以三天的行程夺取腊子口"的命令。红四团立即连夜出发,向腊子口前进。我站在茨日那村公路旁纪念碑的小广场上,一眼望去,只见路边的白龙江水川流不息,一座小桥横跨两岸,当年毛泽东带领中央直属纵队就是在这里走过白龙江向腊子口方向去的。(照片:茨日那毛泽东故居纪念碑)</h3><h3></h3><h3><br /></h3> <h3>英勇的红军战士夺取天险腊子口的战斗场面(图片下载于《长征》)</h3> <h3>腊子口位于甘肃省迭部县,1935年9月17日,中央红军以红一军团二师四团为先遣部队发起了腊子口战役,与国民党守军殊死战斗,军团长林彪、政委聂荣臻和参谋长左权亲临一线指挥,在久攻不下后,以红四团政委杨成武率部队正面夜袭,团长王开湘率突击队攀登陡峭的悬崖,迂回到敌人后面,一举夺取隘口,打开了红军北上通往陕甘的通道。腊子口战役的胜利意义重大,时任红一军团政委聂荣臻元帅曾评论说:"腊子口一战,北上的通道打开了。如果腊子口打不开,无论军事上、政治上、都会处于进退失据的境地。"(照片:腊子口战役纪念碑)</h3> <h3>腊子口,是岷山山脉的一个重要隘口,是川西北通向甘南的唯一通道,是甘川古道之"咽喉",有着"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之势,由于红军长征突破敌军尾追堵截的最后一道天险而永载史册。腊子口沿途左右两侧高耸的山脊和密匝匝的丛林,显示出天险强劲的骨骼,而绕腊子口口子而过的湍急的水流更增添了它的险难,那只有仰头才能看到口子顶部的绝壁,使得"天险"的称号名不虚传。(照片:天险腊子口)</h3><h3><br /></h3> <h3>"腊子口战役纪念碑"由时任红四团政委杨成武上将亲笔题词。背面镌刻战役简介和碑文,碑文中写道:"战役的辉煌胜利将永远彪炳我国革命史册,在腊子口战役中光荣牺牲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h3> <h3>腊子口战役是军事史上以弱胜强、出奇制胜的著名战役,也是红军长征进入甘肃境内最关键的一仗。腊子口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企图阻止红军北上的阴谋,腊子口也成为红军长征中著名的胜迹载入到中国革命的史册。(照片:腊子口战役纪念广场上的群雕)</h3> <h3>我面对着腊子口高高的"天险"隘口,站在纪念碑下望着"腊子口战役纪念碑"这几个鲜红大字,眼前浮现出红军战士奋不顾身,英勇战斗的激烈场面,枪炮声和战士们的喊杀声似乎在耳边响起,身临其境地体会着红军战士当年攻打天险的激烈情景。整整八十年过去了,当年的腊子口如今已大道畅通,天险变通途,追怀往事,凭吊先烈,使我心潮起伏,久久难以忘怀。(照片:腊子口纪念广场上的石碑)</h3> <h3>虽然,在这次自驾出行中,只是经过红军万里长征中短短的一段路线,瞻仰参观了长征路上的几个历史节点,但对我的震撼是巨大的,红军战士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一次旅行,对我无疑是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长征是英雄的史诗,长征是不朽的丰碑,那二万五千里的茫茫征途,那一篇篇一段段惊天地 泣鬼神的豪迈诗篇,犹如一座高大厚重的丰碑,屹立在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史册中,长征的精神,永放光芒,万古长青。(图片:大会师,下载于《长征》)</h3> <h3>本篇撰文、摄影:五爪金龙(本人照片除外)</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