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箱笼里的老时光

Joyce

<h3>北京的公公没能来上海看摄影展,于是带了一套明信片给他,拿到手老人家想起家里也有明信片,国立故宫博物院民国23、24年出版,全部14套,每套100张,全是当时馆藏的名画、法书、名扇、瓷器、铜器、古镜等,实物现在多数估计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北京的故宫里不知还剩多少</h3> <h3>一套只需两块大洋😉</h3> <h3>老爷子手里只有两套,正好跟他的年纪一样大,虽然纸张泛黄画面有些模糊,可是这是80几年前的印刷品啊,我都没想到那个年代就有这样值得收藏的明信片。暗想四光圈的明信片80年后再看会是什么感觉😛</h3> <h3>姑奶奶过世后,公公匆匆收拾隆福寺的老房子,拉了一车来不及整理的旧箱子回家,那些个箱子连他以前都不知道里面装了些什么物件,回家后当废品卖了许多,结果废品传到了琉璃厂,古玩店老板们找上门来,给老爷子科普了一番,并再三嘱咐其他东西可别再卖给收废品的了,直接卖给他们。从此开启了老爷子开箱挖宝的热情!</h3><h3><br /></h3><h3>每次回北京都会在家里找到些惊喜,这次是绣品,公公说最晚也是他的祖母留下的,那个年代的太太小姐们真有闲情逸致,这一针一线花了多少功夫啊。见到实物前俺原本想着绣花线可以带回家自己玩玩,看了以后决定还是不糟蹋祸害好东西了😓</h3> <h3>瞧瞧这些针脚,俺非常确定即使自己的小猪手能拿起针线,俺也没那个耐心</h3> <h3>有好些绣片不知道是用来做什么的,也许是荷包、或者是扇袋?</h3> <h3>还有一大本大开页的本子,里面全是各式各样的绣花样</h3> <h3>这种材质最令俺费解,纱质有网格,想象不出用来做什么,纱窗吗?记得红楼梦里记载过绿茜纱,难道是这玩意儿?还是那个年代就有了十字绣?!</h3> <h3>这难道不是十字绣?!</h3> <h3>刚画好图案还没来得及绣的</h3> <h3>那个年代的包装纸,每一家都坚决号称&quot;真不二价&quot;😜。看来家里的烂纸头都不能随便丢,都有历史的呀</h3> <h3>知道自己没文化,老老实实坐在小马扎上听老爷子讲解,一页书法里也有许多的讲究,先看看这高大上的楠木封面</h3> <h3>题跋也分前接水、后接水,可以看得出其中一位收藏者是光绪年间的卧云子</h3> <h3>里面是董其昌的临颜真卿送裴将军诗,据说古代临帖或画,讲究不能太相似,以免落得山寨的嫌疑,这一点董其昌本人在这幅临贴里记载的一清二楚,看来我国古人还是很有版权保护意识的!</h3> <h3>两枚章你能认得全吗?一枚青宫太保,一枚董其昌,老爷子不讲解,俺是看不太懂😓</h3> <h3>这位吴郁生在清末曾做过礼部尚书,因为支持康有为梁启超的戊戌变法而被慈禧太后罢官,直到太后驾崩才复官。LD的高祖当年在吏部当差,请他观赏并直接在书法本幅上题跋而不是前后接水上,可见高祖相当看重这位同僚</h3> <h3>康熙字典,当然不是康熙年间的头版,一下午当小学生虚心听讲的我忍不住财迷心窍,开小差悄悄狗了一下这个版本的价格,顿时打消了偷拿出去卖了的心思</h3> <h3>老爷子原先对这些也不懂,现在说起那些老物件背后的典故知识什么的如数家珍,草书行书篆书样样看得懂,奇怪老头也是如假包换的理工男啊,看来淘宝的热情绝对是学习的动力! 一直也有朋友夸俺文笔不错,打开字典俺直接呵呵了,原来自己真的大字不识几箩筐啊!曾经公公教导俺们不懂的要去学去查,俺还不服气,现在只能心服口服了</h3> <h3>光绪年间出版的杜甫全集,快10本了,翻了半小时还没找到俺念过的那几首,也太高产能写了吧,探亲访友接风洗尘游山玩水啥啥都写首诗写首词,他要活在现在一定是微信朋友圈刷屏高手,鉴定完毕!</h3> <h3>真心羡慕LD家里没被抄家过,留下了这么多旧物件,不值什么钱,可是里面却包含着前人遗留的文化艺术和家族前辈们的历史,多珍贵的财产啊。可惜俺自己家的只能在父母的回忆里想象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