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苗族服饰图照

紫 山

<h3>苗绣蜡染一般用来制作衣服,这些服饰形式多样、制作精美、色彩瑰丽,具有民族风格和乡土气息的图案纹样,生动地体现了海南苗族人民的生活情趣和聪明才智,反映了他们对生活与大自然的热爱。海南苗族服饰图案的装饰部位多绣在苗族女子服装的袖口、衣领、胸襟、裙沿、面巾、头帕、等处以绣花最为普遍,极具民族特色。苗族服饰图案的表现题材多样,其构思大胆,造型奇特,有强烈的装饰效果。</h3> <h3>苗族在服饰方面,至今仍保留着本民族的特点,特别是妇女对本民族色彩庄重做工精美的服饰更为喜爱。苗族喜欢蓝黑色的棉布料,他们除了纺织加工少量的服饰外,大部分服装布料都是从市场上买来的白棉布,经自己印染缝制而成。</h3> <h3>苗族蜡染中最常见的花纹图案为:在裙、头帕、围腰、被面、床单等进行蜡染,其图案取材多来自对大自然与社会环境美的追求,如花、鸟、虫、鱼、河流、山川、田园等……</h3><h3></h3> <h3>海南苗族先民于400多年前的明代万历年间来琼,他们在继承祖先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根据海南的气候条件、生活环境和习惯,传承并发扬蜡染刺绣技艺。海南蜡染刺绣主要流传在琼岛中部山区苗族同胞聚居地。</h3> <h3>用作妇女短裙的白棉布在其下端用加热的熔蜡汁,画上一层高有23厘米纹饰,图案为8个大三角形,从左至右依次宽2厘米,画纹是线纹、划纹、拆线纹等图案,三角形内上部图案为小树,布料的图形制作完成后,再将整块布料放置于已加工好的染料中,按染布工序着色,工序完成后用开水浸泡,除去染部上的蜡点,布料便呈现出黑色和蓝色相间的几何图形,就可将这样的布料制作成衣服或饰巾。</h3> <h3>苗族刺绣头巾,是用缝衣针在已染过的布上用红、青、黄、蓝、白五种颜色的丝线绣出各种精美的花纹图案。绣一顶头巾,按每天用时两小时计算,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刺绣和<span style="line-height: 1.5;">蜡染图案丰富,色调素雅,风格独特,用于制作服装服饰和各种生活实用品,显得朴实大方,富有民族特色。</span></h3> <h3>苗族男子服装上衣有两种:一种是本民族的对胸开襟短衣,质地为棉布。另一种是大襟短衣,襟向右开,有圆球铜或布钮扣3枚,无领。以上两种男子上衣,工艺简单,制作粗糙,但结实耐穿,很适合苗族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男裤多为管筒长裤,已与汉族农民的裤子相同,只不过色彩多为黑、蓝两色。</h3> <h3>苗族女子服装十分讲究和精美。其上衣多为蓝黑棉布,衣服较大而长,尺寸因人而异。一般中年妇女的上衣,为对胸开襟或略偏右的长襟,无领,肩脖内有一层蓝布垫衣,领口用五色彩线绣上简单的花纹,用粉红彩线锁口,最外层还有一小白布边,胸襟、袖口、衣祺用红线绕边。在腹部缝有一条红带,作为上衣的系带。两侧开有尺许长的祺夹,通常让祺夹敞开,露出裙子。前身右幅比左幅短。妇女下裳是一条长过膝的短裙,质地为印染后的蓝黑色棉布,它实际上是用一块布经两层叠缝而成的裙子,裙的两头上部有小绳,用以穿时绑扎。裙子的下部边上有一层腊染纹饰,纹饰为8个大三角形,从左至右,依次宽2厘米,图案为线纹、划纹、折线纹等。三角形内上部图案为小树,下部为几何纹。这种图案花纹主要是采用腊染方法制作而成。短裙的开襟处于身前,且短小,为的是便于在山地上下行走,是靠宽长的上衣将其开襟处遮掩。</h3> <h3>紫山有感而发:海南<span style="line-height: 1.5;">苗族的服饰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具有极高的文化艺术价值。它的美学价值表现在服饰的造型美和文化内涵上,体现了一个古老民族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span></h3> <h3>相片提供:莎 梅</h3><span style="line-height: 24px;">文字编辑:紫 山</span><h3><span style="line-height: 24px;">美篇编辑:紫 山</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24px;"><br /></span></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