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记忆之《过年的味道》 晓晓

晓晓

<p class="ql-block">  小时候跟现在所有处在童年时期的孩子一样,喜欢过年,临近年根,天天都在盼过年。这种情结一直延续到下乡前。</p><p class="ql-block"> 现在看见孩子们喜欢过年的样子,自己小时候那些过年的以往,都会时不时的浮现在眼前。而最令我回味的便是在外婆家寄宿的那两年。</p><p class="ql-block"> 腊月二十三是中国传统的小年。如今的小年,似忽比以前要淡得多。但小时候的小年已经年味十足了。</p><p class="ql-block"> 南方的腊八,人们就开始忙年了。</p><p class="ql-block"> 外婆和外公开始频繁地上集,采集年货。我和妹妹从这时就开始心情大放,也不整天闹着想爸妈了。因外婆每次从集上回来,都会给我们带来惊喜。什么芝麻糖、糯米怡糕,过年做新衣服的花花布,还有我最喜欢的粉头绳。粉头绳大约一寸多宽,两三扎长。扎在辨子上系成蝴蝶结,舅妈说特别喜欢我跑起来的样子,粉色的蝴蝶结时前时后,我自已感觉也很美。</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南方的主食以米饭为主,而面是稀罕物。它不容易保存,外婆家的面存的很少。冬天能吃到的馍头,几乎都是外婆夏天蒸的。</p><p class="ql-block"> 尽管面粉不好保存,但在年饭桌上,面食的花样也很多。有用动物形状红豆沙包,有用油炸的糕点,还有麻花。这些面粉,大多都是外婆去集上买回来的。</p><p class="ql-block"> 为了让年饭的菜肴更加丰富,舅舅到自家的鱼塘捕了几条大鱼,并且杀掉了他养的蟒蛇。我见到了舅舅杀蟒的过程。舅舅把蟒养在自砌的,而且是全封闭的石屋里,一小就把它放进去,门是只留下一个拳头大的出口,每天喂的是小鱼小虾,还有螃蟹,以及青蛙。放进食后,舅舅会用砖石堵上门的。在杀之前舅舅把一根长钉砸扁,又磨出尖,顺时针插在出口,然后提起堵在门口的石板,瞬间蟒蛇从里面窜出,当身体触及下额,引起的疼痛,促使它快速向前,但就此时,它的腹已经开膛,没走多远,就已经死掉了。它全身是灰白色的,可能是长期呆在洞里的原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腊月二十三,外婆家已经是一翻过年的景象了。大门上一对大红灯笼高高挂起,灯中的蜡烛在过堂风下摇曳着,长长的红灯穗随风摆动。宽宽的大对联贴在大门的两侧,一对大福字,醒目地左右分贴在大门上。这些红红的纸条幅,现已在外婆家到处可见:什么锅台上,烟筒上,牛棚,猪圈,卧室,连鱼塘的木牌上也贴着。什么,抬头见喜,牛壮猪肥,连年有余、肥鱼满塘,,,,,。这些喜庆和祀愿的大小条幅到处都是,映得满院红色一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小年的饭是在爆竹声中开始的。放爆竹时,各个门大敞,家人们依次站在院里,恭送灶王爷上天,然后外公口中念念有词:上天言好事,上天言好事,,,,,。到了三十晚上时,他会念:下界保平安,下界保平安,,,,。</p><p class="ql-block"> 看到外公如此虔诚的样子,舅舅在一旁捂着嘴偷偷地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年三十早上,老姨已把我和妹妹打扮妥当了。上身是花花的立领棉袄,扣子是手巧的外婆盘的蝴蝶扣,下身是宽腿的抿腰花棉裤,脚上穿着千层底挤脸的蓝布棉鞋,脖上带着银制的长命锁,锁边挂着像灯笼花的小铃铛,我的两条辮子上扎的是粉色的头绳。当我俩站在大人们面前时,我看到了外公和舅舅的惊诧的眼神。喜得舅妈捧着我的脸一个劲的亲。在外婆家只过了这一个年,却让我收到了另一份亲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天刚黑,堂屋的供桌上,两只高脚蜡烛已被外公点亮,中间一副画像,是谁我不知道,有可能是外公的前辈。供桌上摆的是供饭,供果,供饭上插着筷子,供馍上点着红点点。祭拜时,以外公为首,跪府在薄草编的垫子上,作揖叩首。以次类推,气氛庄严。但随后,这种感觉就被一阵清脆的鞭炮竹声冲淡了。接神开始了,各个门全部大开,包括锅盖都是敞开的。我们依次排列,躬首,外公大喊,财神到,福星到,灶王下界!.....直喊到饭桌前,又喊:请上座,请慢用......,在各位神仙用饭时,舅舅搀送外公外婆分别坐在供桌两侧,受我们小辈的叩拜。事毕,外公发红包了,最高兴的是我和妹妹了,拆开红包,是一张新的五毛钱纸币,五毛钱在当时是大红包,妹妹的是两毛,但她那时还不认得钱,外公哄她说她的多,她也就相信了。我把钱放在耳边晃动起来,那清脆的咔咔响声,如今犹在耳畔。一张五毛钱,我一直玩到它发软。</p><p class="ql-block"> 年夜饭丰盛无比。当然最让我至今回味的是,外公做的四熹大肉丸,和菱角烧排骨了。</p><p class="ql-block"> 初一饭南方人不吃饺子,吃得是素馅的糯米大汤圆。那是一门技术含量高的烹饪,很庆幸,这种南方特有的美食制作方法,后来在母亲的传授下,我已学会。至今,那白白胖胖的大汤圆,浮在锅里的样子,仍让我记忆犹新。</p><p class="ql-block"> </p> <h3>  从三十到十五每天都像在过年,每天都会有好吃的,好玩的,每天都开心。正月十五前大人们又开始准备闹月霄了。</h3><h3> 那十五的夜晚镇江沿岸,花灯锦簇,人潮湧动,孩子们手挚花灯,四处窜动,欢声一片。腊梅的花香在江风里送香,飘扬。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家乡的水滋润着这片土地,人们在灯笼上写着各种祈愿,祈盼一年的稻谷实硕,年丰满仓。祈盼一年中的生活,如这十五的月圆,事事圆满,岁岁平安。</h3><h3> 童年的年味如同嚼在口里的糯米怡糖糕,甜香绵长,让我回味无穷。</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