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 还以为是初春,可眼下已是春末。山区的春夜总是乍暖还寒,穿上厚厚的祆子,又分明感觉这是冬日。今夜独自一人漫步在群山环绕的矿区大道上,忆起十几年前,这里不论是白天或夜晚,不论是冬寒还是夏暑,不长的矿区大道总是行人如织,热闹非凡。如今每到入夜,宽敞整洁的矿区大道上人若晨星,仿佛成了一座空城,要不是远处传来了机器的轰鸣声,你会怀疑这个世界是真还是假。</b></h1><h1><br></h1><p><b style="font-size: 20px;"> 夜是宁静温馨的。我钟情于这方寸大的夜空,我徜徉在心的海洋之中,我陶醉于散发着植物芳香的春夜,我的思绪也像长了翅膀在夜色中飞翔。有人说这里最适应人类居住,有人说这里是读书人好去处,有人说这里是世外桃源——我认同,我赞美。今夜我就一趟又一趟在这条路上往返,心里总是饱含感动与深情,过去与未来在心中激荡。</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夜是朦胧羞涩的。月亮害羞地躲了起来,星儿也开了小差不知去向,透亮的路灯却把路面照的如同白昼。时有一阵微风吹来,将沿路两旁的四季常青的樟树叶吹的哗哗作响,恰似我儿时伙伴们发出的阵阵笑语。是不是它们也在甜言蜜语,是不是它们兴奋的也难已入眠?我很享受这般意境和时光。当然,道路两侧的景物也会引发我的感伤,这又是你回避不了的忧伤。因为追求繁华热闹,追求灯红酒绿,一部分人率先搬离了这里,我也离开了这里。如今,我曾居住的几处土墙瓦房已夷为平地,再不见当年的模样,只有旁边几栋红砖高楼孤零零“站着”,但也大多是人去楼空,显得有几分荒芜和凄凉。</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夜是回忆的海洋。我在这里出生,我的天真童年,我的学生时代,我的青春时光,这些被人们赞颂的美好岁月都留在这里。每每路过我曾居住的旧居,总不由地停下脚步,.这一路的景象总会勾起我许多永不磨灭的记忆。母校仍是那个母校,但听不见当年与伙伴们一起朗朗的读书声。康家溪水仍是那么清澈明亮,但寻不见儿时与伙伴们戏水时的欢笑声。火车坪仍叫火车坪,却不见了当年小火车的踪影,儿时爬火车时的得意笑声消失在岁月中。一路的景物,一路的故事,一路的温情,路在延伸,生命在延伸,亮如白昼的路面在告诉人们:这里仍将有生命的活力,仍将有奇迹的涌现,百年“铅都”仍春光无限,生机勃勃。</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我爱“铅都”的春夜!不管将来如何变幻,百年“铅都”都将奔涌向前,仍将是世上最美的风景线。我独爱这里的山山水水,思念在这里的每个日日夜夜,愿今夜的春风将昨天的故事带向未来。 </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b><b>汤晓鹏</b></p><h1><b> 于2015年4月27日松柏家中</b></h1><h1><br></h1><p> </p> <h1><b> 刊登《水口山报》</b></h1> <h1><b> 刊登《有色天地》报</b></h1> <h3><b> 水口山工人夜校(旧址)</b></h3><h3><b> 水口山职工子弟一校</b></h3> <h3><b> 水口山康家戏台</b></h3> <h3><b> 水口山“半边街”</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