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聚是首歌(2015年)

仲跻明

<h1>  五个月的探亲之旅结束了,9月27日我们回到温莎自己的家,可是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刚从觥筹交错畅谈友情的环境一下子回到静静的家,反差太大,恍惚有隔世之感。回国的这些日子里,我们见了那么多的亲朋好友,同事,同学,一次次见面,一次次畅谈,把手言欢,扼腕叹息,每一天都感受到充实和快乐,真诚和温暖。</h1><h1> 这段时间有许多值得记录的东西,亲朋好友,同事同学每次见面都让我们深切体会到相聚是一首歌,是一首友谊之歌,亲情之歌,感慨之歌。</h1><h1> 比较而言,我们高中同学聚会最多,一方面是因为高中同学大部分还都在本市,更重要的是特殊的人生经历让我们的感情更深。我们是1963年升入高中的,毕业之际赶上了文化大革命,到1968年上山下乡我们在学校就已同窗5年,到农村我们又同在一个村子至少3年,所以,高中同学至少在一起共同生活,学习,劳动了8年,有的甚至10多年。共同的命运,坎坷的经历都让我们有说不完的话题,有道不尽的深情厚谊。我和老伴高中是一个班的同学,我们有共同的同学和朋友。</h1><h3><br /></h3> <h1><span style="font-size: 16px;">同学聚会</span><br /></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再见,已经过了48年</h1><h1><br /></h1><h1 style="text-align: left;"> 我算了一下,这次回国见了30名高中的本班同学,大部分是本市的,我没奢望见到外地同学,可是还是有奇迹发生了,外地的四名同学组团回到自己的家乡,这让我非常非常感动。最远的是来自甘肃的宋强,宋强不但是我高中的同学,而且也是我小学的同学,我们俩认识已经快60年了。我们最后分别的时间是1967年,他父母去甘肃支援三线建设,他也跟了去,从此我们就分隔两地,直到这次相见已经48年了。能见到48年不见的同学,心里能不高兴吗?能不激动吗?</h1><h3> </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font-size: 16px;">宋强和我们夫妇</span><br /></h1> <h3>宋强,唐明和我不但是高中同学,也是小学同学</h3> <h1> 学生时代的宋强高高的,瘦瘦的,脸上总是挂着腻腻的笑,现在仍然是高高的,瘦瘦的,脸上挂着腻腻的笑,只是背有些弯了。他喜欢打篮球,中学时就是国家二级篮球裁判了。我们虽然分别了48年,可是再见时没有丝毫的陌生感,时间缺失了,我们还像48年前那样无拘无束,彼此开着玩笑,互相揭发当年对方的糗事。晚上,我们,还有天津回来的吴依祥,阜新回来的杨占一以及其他几个男同学在小饭店里喝着啤酒,吃着烤串,继续高谈阔论,说不完的话题,唠不完的嗑。大连回来的艾静莲就不能参加了,因为她是一个文文静静的女生,不是女汉子。</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四队的汉子们</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 /></h1><h1 style="text-align: left;"> 下面这张照片里的七个人是我们四队的七条汉子,六条男汉子,一条女汉子。1968年9月我们下乡,到北镇县青堆子公社东砖台大队当农民去了,我和其他六个男同学分到了条件较差的四队,我们吃在一个锅里,睡在一铺炕上,后来一个人死了,没能回城,六个没死的活着回到城里的都在这张照片里。这张照片里唯一的女生值得多说几句,她不是我们班的同学,可是她在我们班里却有着别人不能替代的特殊地位。她叫陈淑英,是抚顺20中学的老初一的学生,比我们小五岁,她们下乡比我们晚几个月,她和几个女生也分到了四队,所以,我们就在一个锅里吃饭了。陈淑英非常能干,虽然才17岁,可是做饭,挑水,干农活比我们这些男生都强。在漫长的农村生活中,她和我们班的唐明建立起感情,回城后结了婚。唐明不但是我高中的同学,而且也是我小学的同学和朋友,我们俩的友谊到现在已经60多年了。他们俩婚后相濡以沫,其乐融融。陈淑英性格爽快,做派干练,风风火火,敢说敢为,是一个十足的女汉子。她是我们班的媳妇,自然成为我们班的重要成员。</h1><h1> 陈淑英学历不高,下乡时是老初一,就是说比小学高不了多少,可是她是一个很有才气的人。相聚几次她都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感情,非常生动,非常接地气。我手里有几首她的诗,我抄在这里:</h1><h1> 迎客词</h1><h1>此时荷花不该有,遍地池塘处处开。谁知花儿知人意,今有贵客到此来。</h1><h3> </h3><h1> 送别</h1><h1>寒舍小聚,友情重叙。酒足饭饱,各奔东西。恋恋不舍,哪有不散的宴席?</h1><h3> </h3><h1>再聚首</h1><h1>三年五载,再回故里。同学相见,亲如兄弟。莺歌燕舞,窃窃私语。</h1><h1>互相叮咛,保重身体。老有所乐,百岁不已。光阴荏苒,生活继续。</h1><h3><br /></h3><h1> 她可能从来没有读过曹操的诗,但她的诗却有短歌行的味道。我夸她的诗,不是瞎夸,是出自真心的夸。</h1><h1> 因为我没事也喜欢写写东西,我们两人互相鼓励,互相吹捧,成为文字上的知己。这次见面就发生了一条花絮,平时她对我们班的男同学一般都称为哥,为了表示我的特殊地位,称我亲哥,我叫她亲妹子,亲哥和亲妹子,这完全超越了我和她老公唐明的关系。</h1><h3><br /></h3> <p>从左:孟庆华,唐明,王治中,刘玉林,仲跻明,关天普,陈淑英</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热泪洒京华</h1><h3><br /></h3><h1 style="text-align: left;"> 归程一天天临近,9月23日晚我们踏上了去北京的K96次列车,24日中午抵达北京站,一出站台,就看到刚刚分别几天的同学们又来迎接我们,他们有的是正在北京办事或旅游,有的是从家里专门到北京最后送我们一程。同学们的深情厚谊让我们感动无限,什么话都不用说了,此时说什么都是苍白的,同学的友谊和感情可昭日月,可动山河,可歌可泣。</h1> <h1>  到了饭店,杨占一调侃地对我说,这顿饭不是为了你,是为了送李洪兰,我们是二队的,我们在一个锅里吃过几年饭。你是借光,别人也是借光。我明白他是有意减轻我在情感上的负重,当然,他说的也是实话,他,吴依祥,王丽和我老伴下乡时都在二队,我在四队,闫德贤是三队,宋强没有下乡。更让我想不到的是同桌的还有我们下乡时二队老乡的后代,时光让当年黄土地上的农民孩子在京城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这顿饭吃的什么已经不重要了,情感的升华让我们更加感到同学感情的纯真和伟大。</h1><h3><br /></h3> <h1><span style="font-size: 16px;">二队的部分同学</span><br /></h1> <h1>  饭后,大家和我们一起到我们预定的酒店,为了让我们多休息,大家同我们告别,相逢就有告别,尽管依依不舍,这是我们这次回国和同学们的最后分手。</h1><h1> 26日是我们返回加拿大的日子,为了怕堵车,我们和来送我们的弟弟,侄女早早就登上了开往机场的大巴,当车要启动时,我偶然一扭头,突然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在车下向我招手,太突然了,太没思想准备了,我一愣神,还没来得及和他打招呼,更没来得及喊老伴过来,车已经开了。车下的人是德贤,他住在通州,为了送我们,他得起更大的早从通州赶到北京站。</h1><h1> 飞机在万米高空飞行,我望着舷窗外的白云和下面的大地,心里默念着李白的诗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h1><h3><br /></h3> <h1><span style="font-size: 16px;">在艾静连弟弟家聚会</span><br /></h1> <h1 style="text-align: right; ">写于2015年10月6日</h1> <h1>附:我的同学高玲教授写的评论<br /> 仲跻明,你好!文章太感人了。纷繁的花絮,你选择了最耀眼夺目的花。善于选择典型的人物和事件,女汉子的形象栩栩如生,寥寥数语使她的举手投足生动形象,她的诗更彰显了她的美好,大有使人要认识她的冲动。其实和她的同龄人比她太幸运了,她知道吗,是因为她遇到了我们一高中同学,不仅有了自己非凡的丈夫,还有了亲哥哥,这从她的笑容和她掐腰的美姿显现。这一形象在你笔下跃然纸上非常成功。典型事件最感人的是"热泪洒京华",出乎意料的细节让人掩卷盈泪,当飞机飞上天空,你俯视地面仰面望你的身影,送你的同学虽然没能说上送行的话,但此处无声胜有声。真诚的友谊诠释着人间的幸福,洋溢在你的字里行间。文章还在于以情感人,句句饱含你对同学的深情厚意,你对发小宋与唐的描写,你对外地同学不远万里组团来相会的感动,你见同学的欣喜与兴奋,溢于言表,篇篇淌着暖流,让我感动。语言也流畅,运用自如,驾驭语言的功底厚啊!不愧文情并茂的好文。如果非让找美中不足,文章开始有一长句变短句更好。</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