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美篇

风铃

<h3 style="text-align: left;">&nbsp; &nbsp; &nbsp; &nbsp; 本学期期末六年级语文全区统考,试卷由中心校统一组织监考、批改。成绩揭晓后,我班成绩喜人。全班65名学生用辛勤和汗水成就了两个第一。左家贺同学以106分的语文成绩位居全区榜首,全班以96.5分的平均分勇夺全区第一。</h3><h3 style="text-align: left;">&nbsp; &nbsp; &nbsp; &nbsp; 欣喜之余,静下心翻阅孩子们的张张试卷,心生感慨,任何事只要用心去做,都能使事情发挥到极致,教学工作也如此。教学相长,此话乃真理。教了二十年学,教了十多年六年级语文,在教学的大道上,不是越走越感觉释然,而是越走越觉得需要努力和改进的地方还很多。唯有学习反思,才能使自己的教学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br></h3><h3>&nbsp; &nbsp; &nbsp; &nbsp; 纵观本次试卷,含量丰盈,覆盖面广,难易适中,既觉耳目一新,又觉得不偏不怪,紧扣教材,与生活吻合,贴近六年级学生实际,同时也充盈着新课标理念。.题型丰富,角度灵活,手段新颖,乍看不难,但获取高分又不易。为激发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增强语文学习兴趣,作了成功的尝试与探索。为教师今后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起了导航作用。</h3><h3>&nbsp; &nbsp; &nbsp; &nbsp; 此试卷仍以积累与运用、阅读与赏析、表达与习作三大板块呈现。学生具体答题情况我觉得不必一一罗列,关键是得会反思总结,成功之处在哪?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是什么?努力方向……</h3><h3>&nbsp; &nbsp; &nbsp; &nbsp; 本次测试,我班学生之所以在全区几所学校中胜出,我觉得自己的可取之处在于:</h3><h3>&nbsp; &nbsp; &nbsp; &nbsp;</h3> <p>一、抓好字体,认真书写。说直白一点的话,看字体就能看出一个班学生的成绩。因为字体直接反馈出的就是学生认真与否的态度。从卷面上看,学生书写规范、端正,卷面整洁,令人赏心悦目。我平时非常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每接一个新班,先强调字体,严格要求学生一笔一划去写。</p> <h3>二、抓实教材,拓展延伸。</h3><h3>&nbsp; &nbsp; &nbsp; &nbsp; 积累与运用这一部分题型包含的知识点比较多。在这一部分中,巧妙考查了多音字、同音字、字音字形,要求掌握的生字,成语的书写和意思的理解运用及课本上的诗词名句。感觉这个版块中在设计有两个精妙之处:在成语的运用上,适当增加了难度,即用上第二行的两个成语,写一个完整的句子。另外由课本上闺土捕鸟的那段话进行仿写训练。这些题源之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旨在考察学生的理解运用能力。因为这些知识点平时我都做到了抓牢抓实,所以学生作答基本正确。因此我们不仅要会教教材,还要会用教材,更要以教材为跳板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这样蒙对题不是偶然,而是必然的。</h3><h3>&nbsp; &nbsp; &nbsp; &nbsp; 阅读与赏析,是课内的和阅读链接方面的内容。主要考察学生对所学过的知识的积累与分析运用能力。题型在结构上稳中求变、稳中求新。大部分学生做得不错,正确率较高。因为是名篇名段,也是单元训练重点,对文章重点句段的品读以及整体把握能力的引导和训练平时抓得比较到位。讲课以及复习做题时,我都做了重点复习,学生掌握得较牢。比方说《月光曲》中划出实在事物和联想的句子,我已让学生反复训练过。同时,在此基础上我还引领学生拓展延伸,让学生运用联想和想像进行片段练习:练习观察考场展开联想和想象,练习升旗时展开联想。所以对后面的试题,改写荷花那段话,大家都能泰然应对。</h3> <h3>三、日积月累,厚积薄发。</h3><h3>&nbsp; &nbsp; &nbsp; &nbsp; "累”点出了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语文学习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语言文字的积累过程,有了丰富的积累,才能酣畅淋漓地表达,也就是所谓的“厚积薄发”。语文成绩拉开分距的关键点在阅读和写作这两块,而提高语文成绩最省心、最有效的途径是什么?我觉得就是读背,读背是最好的修炼过程。课本上的单元导读、一些辅助教材上的品读感悟等等,这些典范的语言,凡是入我"法眼”,我是必让学生背的。同时,大量的课外阅读也夯实了学生的文化底蕴。学生不管是批注,还是口语交际,都能洋洋洒洒,娓娓道来。</h3> <h3>学生背的多了,运用自然是手到擒来。这次习作有些同学把第四单元我要求大家背的单元导读和其他辅助教材的精彩语句运用到文章中,成了精彩之笔。</h3> <p>虽然学生成绩斐然,但所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也不容忽视:</p><p>1、审题不认真:第一板块积累与运用中:第一行所填的两个字是什么关系?再写一个这样的句子。很多同学第一问没答,直接写成语,造成了不应该出现的失分现象。今后要注重加强读题、审题的训练,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答题,耐心检查,认真书写的好习惯。&nbsp;</p><p>2、运用修改符号修改句段的能力差。</p><p>第一板块用修改符号修改一段话,学生失分不少,有的是不认真找不到错误之处,有的是不会正确运用修改符号。究其原因,还是由于我平时训练不到位。今后我将把这项训练应运于学生习作修改中,采用同桌互评、组长评价的方式,提高学生斟词酌句的能力。.</p><p>3、习作训练仍需加强。</p><p>&nbsp;本次习作要求学生由图片新闻展开想象,学生对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细节刻画得不够生动细腻。本学期我为学生推荐了些课外读物,但与教材同步的课外读物推荐的有点少。如果多看一些这样的书,学生也许会更洞察动物的内心世界,想像的视野会更广,写作的内容会更丰盈。总而言之,读背虽稍有成效,但仍任重道远。</p><p>&nbsp; &nbsp; &nbsp; &nbsp; 另外,想和大家交流的是小语群中大家提到的题量问题。虽然我班学生成绩不错,但也有几个同学出现了题未做完的情况,重又审视试卷,个人认为可能题的容量稍微大了些。比方说《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第1题:都有哪些人前来悼念鲁迅?哪些写得详细?哪些写得简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一个小题其实涵盖了四个问题。题量大小可见一斑。之所以畅所欲言,反馈实际,源之于长葛小语是一个可以发出不同声音的舞台。不同的声音发自于潜心地思考,有碰撞才会有交流,有交流才会有提高。</p><p>&nbsp; &nbsp; &nbsp; &nbsp; &nbsp;期末检测已经落下帷幕,不论成败与否,都已经过去。语文教学值得研究和探讨的地方还有很多,在小语百舸争流的形势下,希望自己能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明确方向,积极探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