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大理,是我们6人小分队云南行的第二站。按行程安排,只在大理呆一天,计划包个车环绕洱海游,重点耍大理古城、崇圣寺三塔、喜洲和双廊。宿双廊镇。第二天上午再乘长途车离开大理赶往芒市。为避免打卡式旅行,我们得抓紧时间了。11月27日晚在昆明乘K9692次列车,28日早上7点半到达大理火车站。刚出站,天蒙亮,小史网约的小杨师傅就已开車来接站了。我们先赶往大理下关客运站,预买了29日去芒市的长途车票,就直奔大理古城。</h3><h3>天己破晓,清晨阳光照在前方苍山上,闪射出一片耀眼金黄,刹是漂亮,给了我们一个好兆头。</h3> <h3>第一站,漫步大理古城。</h3><h3>大理古城又名叶榆城、紫城,曾是唐代南诏王的都城,己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它东临洱海、西倚苍山,形成了一水绕苍山、苍山抱古城的城市格局。</h3> <h3>古城南城门。南城门是古城四门之首,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为古城最古老雄伟的建筑,为大理古城的象征和标志。城门上“大理”二字是郭沫若所提。“大理”是国号,意为“大治大理,富国兴邦”。</h3> <h3>由南门进城,一条直通北门的复兴路,成了繁华的街市,沿街店铺比肩而设。街巷一些老宅、文化历史古迹,仍然可寻昔日风貌。庭院里花木扶疏,户外溪渠流水淙淙。</h3> <h3>五华楼,古城中央的最气派的标志建筑。五华楼据说最早是南诏王设宴和接待宾客的地方,后来几經兴废重建,走过千年沧桑。五华楼高二十多米,有四层,具有典型的白族建筑特色。游客可以登楼远眺苍山、俯瞰古城区。</h3> <h3>五华楼下,柳枝飘飘、溪水潺潺,兴致所至,当然要边看边照。大家摆个pose,增添了无限情趣。</h3> <h3>翻阅古城影楼拍摄的反映古城美人美景、人文古迹的精美像册。</h3> <h3>颇具特色的红龙井街,依山势蜿蜒而上通往西门。这里流淌着有从苍山流下的涓涓溪流,潺潺水声不绝于耳。在街口拱形门石坎上照像的游人很多。</h3> <h3>红龙井景点是大理近十几年精心打造的水景人文景观。与主街区热闹又带有商业化的氛围不同,它带给游客是一种谧静和温柔的感觉。给予“南诏古风、大理神韵”的评价恰当吗?</h3> <h3>好吧,去体验一下,我们顺溪流而上。</h3> <h3>这就是红龙井。神话传说中的玉白菜被四周柱子上的红龙所守护。苍山溪水穿西门从红龙井洞直泻而下,泽蔽了整个古城街区,使之家家门前有流水、户户房前柳成荫。</h3><h3>以井的名称来命名街道,也是古城的一个文化特色。大理古城的美得益于苍洱美景,但城内真正的美却在于水,在于清凉甘洌的苍山雪水,在于神秘恬甜的地下井水。这山流与井泉平添了古城无限的平静与温馨,也造就了水神与龙的美丽传说。</h3> <h3>沐浴阳光,享受清新。这小溪流水、花团树荫的环境,适合都市来的游人们静静地徜徉品味、放松身心,拍照留影。</h3> <h3>一对少数民族恋人来这里亲热拍照。</h3> <h3>苍山溪水从古城西门暗洞中流下。</h3> <h3>古城西门口。我们城内逛了1个多小时,结束了游览,正在等小杨师傅的汽车过来,准备赶往下站崇圣寺三塔。因时间紧,古城内还有许多景点,如洋人街、博物馆、东、北门等未逛,留待下次吧。</h3><h3>西门也叫苍山门,对面是苍山。苍山由十九座山峰由北而南组成。苍山十九峰巍峨雄壮,与秀丽的洱海风光形成强烈对照。苍山十九峰,每两峰之间一条溪水奔泻而下,流入洱海,就是著名的苍山十八溪。</h3> <h3>第二站,景仰崇圣寺三塔。</h3><div>崇圣寺三塔距离古城约有1.5公里,远远望去雄伟壮观。它西靠苍山应乐峰,东对洱海。由一大二小三座塔鼎足而立。大塔又名千寻塔,通高69米多,凡16级,为大理地区典型的密檐式空心四方磚塔。两小塔南北拱卫。南诏、大理国崇尚佛教,历史上曾有9位大理国王在崇圣寺出家。祟圣寺及三塔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景区。</div> <h3>云南民族村崇圣寺三塔。</h3> <h3>大理白族自治州刚庆祝建州60周年,绿化环卫工人正在清整寺前庆祝场地。因时间关系,我们未进寺参观,只是在寺外观瞻,留影作纪念。</h3> <h3>寺外面对洱海的展翅大鹏金鸟观光台。</h3> <h3>第三站,参观喜洲白族民居建筑。</h3><h3>喜洲位于洱海西北方,是云南省著名的历史名镇和重点侨乡,汇集许多重点保护民居,旁边不远就是蝴蝶泉,称为白族第一镇。是电影《五朵金花》的故乡。我们到时,已是中午了。致平因来过这里,就与司机在镇边休息,我们在小史的引领下,抓紧时间去参观。</h3> <h3>进镇路边有许多卖民族特色工艺品的摊位。尤以白族特有的腊染、扎染艺术工艺品引人注目。</h3> <h3>参观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严家院》。严家大院,为民国儒商、喜洲“永昌祥”商号创办人严子珍的宅院,建于1907年,由4个院落组成,占地面积2400多平方米。</h3> <h3>走进翘角飞檐高大繁复的大门,有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串角楼等典型白族民居建筑,木雕、石刻、泥塑、壁画无不精细生动。逐一观光大院建筑陈设,感受到厚重的历史积淀,不由感慨白族民居建筑的精美气派和富商的富有奢华。</h3> <h3>白族民居中的照壁也显现了民居特色。照壁是装饰性建筑,象征了吉祥、福禄与安康。</h3> <h3>喜洲以四方街为中心,汇集了各具特色的白族民居。除居首位的严家大院外,董、尹、杨三家大院也很有名气。镇边还有一个喜洲海舌湿地生态公园。因要早点赶去双廊看洱海风光,就未去而出镇了。</h3> <h3>第四站,享受双廊洱海风光。</h3><div>从喜洲到双廊,要从洱海的西北边绕过最北端的江尾村到东北边。因修路,我们绕道从东南方沿洱海公路进入双廊。这样也让我们途中观赏到难得的苍山雪景和清澈碧蓝的海水。</div> <h3>途中不时见到自驾而来的游客们,停车在湖边欢声笑语照像。也有骑着自行车的年青人结伴悠闲骑行。致平、小史说他们五年前专门到双廊耍了几天,曾租自行车沿洱海边骑游,感觉很爽。</h3> <h3>下午3点40左右汽车到达双廊镇大建旁村,入住已预定的“老渔港客栈”。因到处在铺青石板路,刚进村时还觉得坑坑洼洼,背包拉箱路难走,但一进入客栈,立马眼前一亮,这是一座纯木房结构的二层花园式客栈,房内陈设也很有欧式风味,挺干净。客栈临洱海湾而建,躺在沙摊椅上可舒适地晒太阳、吹海风、观海景。双廊镇上的临海酒店、客栈很多,一个比一个讲究,现在还在大兴土木修建新的旅店。慕名而来旅游、度假的人也越来越多。</h3> <h3>稍事休息,我们立马赶往可拍海地风光照的海边。抓紧时间拍照。</h3> <h3>洱海是大理“风花雪月”四景之一、“洱海月”之所在,是云南第二大高原淡水湖,南北长约43公里、东西最大宽度9公里,呈耳状形。那干净透明的海面宛如碧澄澄的蓝天,给人以宁静而悠远的感觉,似乎要融入水天一色间。观洱海,吹海风,发发呆,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无论是谁都难予拒绝这样的诱惑。</h3> <h3>天开始变暗,云越来越浓,天空洒了点小雨,我们觉得惋惜时,忽然从云中闪射出几道霞光,打在海面上,甚是壮观。大家迎着晚霞,展开双手,沐浴在霞光中,让心自由飞翔。</h3> <h3>霞光中的洱海,波光荡漾。</h3> <h3>在霞光中秀恩爱。</h3> <h3>天近黄昏,曾来过双廊的小史带我们去玉矶岛看杨丽萍的太阳宫和月亮宫。沿海边而行,一路观景,临海休闲咖啡、小吃、茶座比比皆是。</h3> <h3>打渔归来的渔船。</h3> <h3>白色渡轮驶向南诏风情岛。</h3> <h3>海风吹拂,湖面起涟漪。</h3> <h3>双廊镇街景。</h3> <h3>玉矶島是个半島,与双廊镇连在一起,无需乘船。小史熟练地带队,东转西拐就引我们登上了太阳宫。</h3> <h3>杨丽萍的太阳宫正大门。月亮宫在其旁边。玉矶島因这二宫而闻名,有“苍洱第一村”的美誉。月亮宫是她的私人住宅,不对外开放。太阳宫是她投资建造的玉矶島上最豪华的客栈,酒店正大门朝着洱海,三面环海,有着最佳观景位置。客人从边门进出。</h3> <h3>太阳宫边门。</h3> <h3>在太阳宫外休息。太阳宫也称为杨丽萍艺术酒店,还有一个名字叫“千里走单骑”。</h3><div><br></div> <h3>玉矶島很小,岛上每条小巷都通往洱海。島上最多的就是客栈,每一家客栈都很有特色。</h3> <h3>我们走进一家大门敝开的院子,院子临湖而建,里面种满鲜花,还有设计别致的凉亭。我们坐在凉亭看碧水清澈的洱海,惬意极了。</h3> <h3>靜眺夕辉下的洱海。</h3> <h3>夕阳落下,暮色下的天空、洱海带着诗意的浪漫。夜晚的洱海显得更加幽静和祥和,清晰听到水浪轻柔拍打岸边的声音。</h3> <h3>第二天天未亮,小杨就开车来接我们去大理赶长途。路途上我们惊喜地拍摄到日出。稍许弥补了在双廊未能见到洱海日出的遗憾。</h3> <h3>洱海晨曦,水天一色,宁静而安祥。大理环洱海游,虽时间短暂,但给我们留下美好难忘的印像,增长了见识,陶冶了心境,培养了团队精神。但也有或来去匆匆、难免浮光掠影,或该看而未涉足的少许缺憾。这样也好,为下次背行囊重返云南留下了理由。再见了,大理,再见了,洱海!</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