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 《二四O团——我们心中的旗帜》<br></b><b> 二四o团在我们心里就是一面旗帜,一面迎风飘扬的,召示我们的奋发向上的旗帜。在旗帜的召唤下,四O团大院的发小的从祖国四面八方,千里迢迢向这里——石家庄汇聚。四十年前因父辈,我们相识、相聚、相守,又因父辈我们分别、、分离、分散在祖国各个地区,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为祖国建设做出了辛勤的努力;四十年后,为了追寻心中的梦想,我们相聚、再相识,激动的心情难以表达。真的好想你,240团;真的好想你,父辈们战斗的军营;真的好想你,母亲们辛劳的土地;真的好想你,大院发小们成长的根基。<br></b><b> 二四O团大院长大的发小们,在父辈的教诲和大院的熏陶下,在绿色军营默默感染下,身上带出的正直、刚毅、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性格没有变,也变不了。多年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默默工作、无私奉献,书写精彩的人生,为旗帜增添了新的色彩。四o团在脑海里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魂,更是我们心中的旗帜,她那高大的旗杆,就象我们父辈们粗壮的身躯,我们依畏在您的身傍,体会着您的温度;她那高高飘扬的旗帜,就象一双大手,轻轻地扶摸着我们,使我们久久,久久地不愿离去…。 </b></h1><h1><b>“寻找父辈足迹,重温少年情怀”。我们相聚短暂,别离忧长,但无论我们散落在哪里,无从事什么职业,无论我们脸上有多少褶皱,依然不忘我们是姐妹兄弟,还有我们心中的旗帜——二四O团。</b></h1> <h3> 乔崇先叔叔就是乔卫华的父亲。1930年4月20日生人,祖籍:山东省即墨县后白塔村,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1951年1月,他义无反顾的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不久跨过鸭绿江,全身心的投入到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斗争中,195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部队先后担任班长、排长、连长、协理员等职,在其26年的军队生涯中,作战勇敢、积极工作、学习勤奋,多次受到上级机关的立功表彰,1976年4月转业山东省菏泽市,1989年5月退休,2007年8月30日因病去世,享年78岁。</h3> <h3> 乔崇先1951年入伍,连续三年立功受奖。这是部分立功证书、奖状及抗美援朝纪念章。</h3> <h3> 乔卫华的爸爸乔崇先,生前把第一批转业的部队战友的姓名写在照片后面,更是刻在了心里。</h3> <h3> 上图是乔崇先1953年的全家福。有乔卫华的爷爷乔绪财,妈妈郭淑芳,姐姐乔德兰,哥哥乔宪津。乔卫华,乔爱华没出生呢。下左是乔德兰,乔卫华,乔爱华三姐妹。下右图是哥哥乔宪津和姐夫丁爱华合影。</h3> <h3> 乔卫华的爸爸乔崇先,生前把战友的姓名一一整理出来,写在了照片的背面。战友情谊在这一笔一划中凝固,成了永恒的纪念。这是乔叔叔1966年1月和战友的合影。</h3> <h3>这是张建国的父亲张咸林。曾任240团副政委。</h3> <h3> 这是大哥张建国提供的父亲张咸林保存的一九六七年二四O团排以上干部花名册。这是其中的一张。这是这么珍贵的花名册,面对一张张的花名册,一个个熟悉的名字,一张张亲切和蔼的脸庞浮现在眼前。祝福健在的叔叔阿姨们健康快乐每一天,为已逝去的父辈们遥寄哀思。</h3><h3> 四O团起兵于山东半岛,在排级以上干部中,山东籍的干部占了一半以上,真是自古山东出好汉。看图中花名册第一张的团级干部中,全都出自山东。</h3> <h3> 英俊的张建国,现在早已是一个大书法家啦 他的字画在国际和国内都享有很高的声誉</h3> <h3>这是张建国近期全家福</h3> <h3> 张建国父张咸林二o一七年刚过九十大寿 </h3> <h3>李学青,李玮的父亲,一九二五年八月生人,山东荣城人,一九四三年六月参加革命一九四五年参加八路军,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h3><div>主要业绩,1943年6月参加革命工作,在村救会会长。区青年救国会委员,1945年的八月入伍参加八路军。1946年2月入党,历任战士、班长、排长、连指导员、营教导员。1955年被授予大尉军衔,1961年任27军80师238团政治处副主任,少校军衔;一九六四年的八月任二四零团副政委;一九六七年四月任该团政委;一九七一年五月任二七军八零师副政委,一九七一年十月奉军委命令急调进京任空军航空兵三十四师副政委,党委副书记,一九八二年正师级离休。战争年代,参加过新莱、孟良崮、南麻、临朐、三户山、潍县、济南、淮海、渡江、解放上海等战役。抗美援朝战争参加过二次战役及金城阻击战,曾荣立三等功四次,荣获朝鲜军功章二枚,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放奖章和独立荣誉功勋章各一枚。</div> <h3>李锡田全家合影</h3> <h3>李学清叔叔和阿姨结婚七十年,钻石婚纪念时全家的合影</h3> <h3> 漆月英父亲漆昌兴,汉族,1933年12月26日出生,籍贯四川省巴中市化成区,1950年参军在二十七军八O师二四O团,于同年参加抗美援朝,朝鲜回国后在河南信阳步兵学校学习四年,在部队历任指导员,协理员,于1979年11月转业到四川省南江县商业局,享受正局级待遇,2008年7月20日去世,亨年76岁</h3> <h3> 上图漆月英父亲漆昌兴参加军事训练。下图是漆昌兴叔叔五四年在河南信阳步兵学校四年学习时获得学习成绩一等奖——奖励一本像集册。这本像册至今珍藏着。</h3> <h3> 这是漆月英一家在西柏坡参观时的合影照。</h3> <h3> 图为漆月庭全家照,中间是孩子的老爷。记得小时候漆月英妈妈哪年去市里上班,爸爸在娘子关工作,回不了家。漆家兄妹三在部队机关食堂吃了一年多的饭,后实在想不到办法了,只好把老爷叫来石家庄带他们,老爷当时在无锡,小舅马上要结婚了,最终外公还是选择来部队带他们,想想那时的日子真的挺难的。</h3> <h3> 孙胜善是孙国萍的父亲,1931年2月生人,山东荣城市人。1947年7月至1947年10月3月,在山东省荣成县独立营三营战士;1947年11月至1951年10月,在华东九纵26师78团一营三连任班长;1951年10月至1956年1月,在27军80师240团任副排长;1956年1月至1960年4月,在27军80师240团,一营三连任副连长;1960年至1964年的1月,在27军80师240团二营四连连长;1964年1月至1970年,在27军 80师240团三营副营长;1970年至1972年9月,在27军80师240团三营任营长;1972年9月至1978年的九月,任团副参谋长,1978年9月,转业到山东省聊城地区林业局。孙叔叔一生参加过多次战斗,英勇杀敌,多次立功受奖。一九四八年四月,参加淮县战役,在九龙山北关作战;一九四八年的九月,参加济南战役,千佛山平顶山等地参与战斗;一九四八年十月淮海战役,在苗庄、碾庄圩、王大庄等地参与战斗;一九四九年四月京沪杭战役、渡江战役,解放大上海;一九五零年十一月入朝参战,二次战役在新里兴进行过战斗;1951年4月五次战役在朝鲜观音山进行了战斗。在济南战役中荣立三功一次;在淮海战役立荣立三等一次;在入朝参战中,荣立三等功一次。孙胜善叔叔转业到地方工作后,保持部队的良好作风,工作积极肯干,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在地方上继续为党工作。孙胜善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是为党和人民无私奉献的一生。他们坚定的理想信念、顽强的革命意志、崇高的精神品质、扎实的工作作风和优良的家风家规,将被后人永远继承和发扬光大。孙胜善叔叔2014年10月7曰因病去世,享年84岁。</h3> <h3>孙国萍全家及老爷合影。</h3> <h3>孙胜善叔叔、王淑琴阿姨和四个孩孑孙国萍、孙国英、孙国利、孙国峰的合影。</h3> <h3>孙胜善叔叔和王淑琴阿姨一九五五年的照片。及孙叔叔获得的荣誉奖章。</h3> <h3> 刘宪君,刘素琴的父亲,1932年10月2日生人,原籍:黑龙江省肇东县四站公社,雇农出身,1950年10月参军分配在80师238团3连,入伍七天随部队入朝参战,1952年2月入团,1953年入党。1953年抗美援朝回国后进江苏杨州炮校进修学习, 1955年调到驻守江苏省常熟县的80师240团一营,1970年初随部队到石家庄,1970年下半年去太原支左,1973年回到石家庄二四0团驻地,担任一营付教导员,部队中历任班长、排长、连长、营付政教。抗美援朝中及以后的工作训练中作战勇敢,工作积极,较好完成各项任务,荣立三等功三次。1976年3月转业到黑龙江省伊春市汤旺河中学担任党支部书记,1984年3月因病退休。2013年12月26日去世,享年82岁。</h3><div><br></div> <h3> 这是刘宪君生前珍藏的抗美援朝中立功的证明书。刘叔叔50年10月入伍七天,就随着大部队进入朝鲜,进行哪场不对等的战争,由于志愿军没有制空权,敌机经常狂轰滥炸。入朝不到一个月,班长为了保护刘叔叔,扑倒在他身上,自已被放敌机炸成重伤,据说回国治疗,不久牺牲了。这一直是刘叔叔的心病,再没有见到救了自己的老班长,也不知叫什么?哪里人?还有一次刘叔叔帮助炊事班同志向一高地送饭,刚走到半路,一干部模样的人带的警卫员,拦住了去路,说:不要送了,这高地已经没有人了,敌人的炮火和飞机轰炸了几遍,整个高地已没人活着的人。战争是残酷的,是不对等的,我们只是炒面加步枪,敌人是美式装备,现代化武器。所以这些证书,它更是刘叔叔、李叔叔、张叔叔这些无名英雄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也是他们辉煌的证据,是这千千万万的年轻人用自己的身驱,铸就了了共和国的基石,保卫了新生的共和国,他们应成为我们这一代,还有下一代永恒的记忆,我们不应忘记他们,更不要忘记共和国建立初的这断历史! </h3> <h3>这是刘素琴全家合照。前面刘素琴,刘兆锋</h3> <h3> 王恒善,王梅英父亲,1932年7月1日生人,祖籍陕西省兰田县,贫农出身。1949年12月在四川仪陇县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入伍时在61军181师542团,( 抗美援朝时181师542团调入60军)。1950年由于工作积极,表现突出,曾荣立三等功一次,同年加入共青团,1951年2月入党,3月随部队入朝参战,参加了5次战役,在八八三点七高地战役中荣立三等功二次,1953年10月回国后,在师教导队学习,1954年至1957年被选送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步校学习,毕业后调入27军80师教导队机枪连担任排长,1963年调入240团六连当连长,副营长,营长,71年仼副参谋长,77年仼副团长,1981年转业到陕西省渭南地区洛惠区管理局任副局长,1992年退休。王叔叔一生无论在部队还是回地方工作,无论做什么工作都是兢兢业业,尽心尽力的工作,从不挑三拣四,是我们学习的榜样</h3><div>上图是王叔叔的结婚照。下图是王叔叔转业后的全家照。王爱军参军没在家。</div> <h3> 上图是王叔叔参加抗美援朝所发和平万岁纪念章。这是1953年,中国人民赴朝鲜慰问团曾为志愿军颁赠了一枚“和平万岁”纪念章。该章为铜质、外形为五角星状,上方书“和平万岁”,中间主图是一只和平鸽,四周是红色烤漆,章的外环边与和平鸽表面均镀金。章背铸有“抗美援朝纪念、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赠,1953年10月25日”的文字。因为此章上有“和平万岁”四字及象征和平的“和平鸽”,所以,当时人们把它称之为“和平万岁”纪念章。此章距今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了,上面的和平鸽出自谁手呢?画这只和平鸽的是毕加索,毕加索(1881年-1973年)是西班牙著名画家。上世纪50年代毕加索由于为世界和平运动设计绘制象征和平的“和平徽章”而被授予斯大林奖。下图是五七年南京步兵学校毕业证。</h3> <h3>上图前排左为宋协生、褚庆善、郭天竹。后排左起王贞羲、孙胜善、王恒善、于方适。下图王恒善叔叔带兵训练做示范。</h3> <h3>下图王梅英、王梅花、王爱军、小妹王梅萍和母亲在大寨合影。上图左王梅英、王梅花到天津看正在服役的弟弟王爱军。上图右全家照。</h3> <h3>图左起王梅花,父母,王爰军和他儿子,王梅英。前一王梅花儿子。小妹王梅萍有事没在。</h3> <h3> 邢学俭,邢彩的父亲。一九二六年十二月生人,祖籍山东省文登人,一九四四年入伍参军,一九四六年入党,入伍前曾在学校当老师,由于出身富农,成分高,在没和家里打声招呼就依然决然报名参加了八路军,大小战役打过几十次,参加抗日战争,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上海,抗美援朝等。历任班长、排长、连指导员、团政治处副主任、主任、副政委。战斗中多次负伤并立功受奖,被评为二等伤残军人,一九七六年转业石家庄外贸公司,一九九六年九月去世,享年七十一岁。</h3> <h3>这是邢彩全家照,前面是邢彩,邢军生。嘻嘻小华、小扣、小红还没出生</h3> <h3>这是邢彩全家北上后第一次合影。这是老初阿姨自己珍藏四十多年的全家照,2017年2月找出来的。孩子们都没见过这张照片,估计是1972年左右照的像。</h3> <h3>这是2017年春节期间邢家姐妹给老妈——老初阿姨拜年。</h3> <h3> 朱崇健朱明的父亲。1931年5月生人。祖籍赣榆县,沙河乡人。1948年8月参加革命工作,1949年5月入团,1951年12月入党。1948年8月至 1949年9月,任东海独立团战士。1949年9月至1955年11月 27军80师通信连战士,1955年11月至1957年11月在上海松江县速成中学学习,1957年11月至1960年9月在南京步校学习,1960年9月至1963年3月在24O团三营七连排长,1963年3月至1964年在武汉汉口市高级步校学习,1964年9月至1968年任240团三营七连连长,1968年至1974年在山西太原245厂任指导员,1974年5月之1978年的九月,任240团军务股副股长。1978年9月转业地方,在江苏灌云县制面厂任副厂长,1993年8月离休。朱宗健叔叔,在战争年代,能经得起考验,一九四八年在淮海战役中因作战勇敢,荣立四等功一次,在渡江战役中荣立三等功一次。转业投身地方经济建设后,对工作认真负责,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能与群众打成一片,积极投身经济建设,善于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为经济建设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他一生中,生活简朴,清正廉洁,为人忠厚,严于利己,宽以待人,无论在任何工作岗位都能严格要求自己,服从组织安排,工作吃苦耐劳,不讲价钱,关心集体,爱护群众,始终保持一个老党员老干部的高尚品质和良好作风。</h3><div>朱崇健叔叔因病于2009年4月15号逝世,享年79岁。</div> <h3>朱明全家合影</h3> <h3>朱明全家在华北烈士陵园白求恩墓碑前合影</h3> <h3> 邓顺兰的父亲钟金福,原名邓蔡基,汉族,一九二六年出生,广东省紫金县人。一九四七年参军,在二十七军八O师二四O团历任副政指、指导员、干事。参加过一九四八年淮海战役第三阶段,一九四九年渡江京泸杭战役,一九五0年入朝二次战役新兴里,一九五一年入朝五次战役,一九五一年八月入朝金城阻击战。上尉军衔。一九七五转业回到家乡,享受县正处级待遇。二OO九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去世,享年八十四岁。</h3> <h3>这是邓顺兰父亲钟金福和战友的合影</h3> <h3>邓顺兰全家照。右一邓顺兰,她父亲是广东人,在四O团干部中,广东籍的很少。</h3> <h3> 这是邓顺兰的父亲钟金福生前珍藏的纪念章。有淮海战役纪念章;渡江战役纪念章;抗美援朝和平纪念章;抗美援朝纪念章以及立功勋章。</h3> <h3> 方台初中(甲班)毕业合影。这张合影照是邓顺兰搬家十几次,一直珍藏的照片。她保存了四十五年,拍于1972.12.18。照片上有邢彩、隋卫英、邓顺兰、邓文秀、李玉珍、田春祥、刘永琴、郭夕军、王爱萍等发小。</h3> <h3> 李春冠叔叔,是李树强的父亲。1929年9月生人,籍贯:山东省平度县,1947年2月入伍, 同年7月入党,先后担任班长、排长、副指导员,1960年调入27军8O师(常胜连)238团一营一连任指导员。1964年在238团一营任副教导员。1969年1月调到240团一营任教导员,1970年2月任政治处副主任,1971年9月任团副政委,1983年因身体原因在石家庄市第二干休所离职休养。</h3><div> 李叔叔在解放战争年代中,参加过1947年7月山东省招远县阻击战;1948年4月解放潍县战斗,就是现在的潍坊市;1949年5月解放青岛市等战斗;1951年入朝参战,参加了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的咸兴战役。</div><div> 战争年代,他从严要求自己,刻苦训练,英勇杀敌,多次荣立战功。在1948年解放潍坊战斗中荣立二等功。1949年刻苦训练,成绩优秀,荣立三等功,在朝鲜咸兴战役中荣立四等功。在和平年代,他从严带兵,苦练军事技术,在军事比武考核中,多次取得好成绩,个人和所带部队多次立功受奖。在基层连队任职时,发现和培养多名射击人才,成为全军射击能手和射击标兵。</div> <h3>图为李春冠叔叔在部队获得的部分奖状和证书。</h3> <h3>李树强全家照,李树玲还没出生呢。</h3> <h3>李春冠叔叔和艾瑞芳阿姨的合影</h3> <h3>李树强全家照</h3> <h3>李春冠叔叔和艾瑞芳阿姨近照。</h3> <h3>李春冠叔叔在部队训练刻苦,勤奋好学,带出了一批射击标兵和射击能手,他发现和培养的上海籍战士翁绍信叔叔,后来成为全国金牌射击教练,带出了奥运冠军陶璐娜,培养多名弟子,取得全国射击冠、亚军。从这里看到,老一辈的培养和传承,使我国射击能手层出不穷,在国际射击赛场上争金夺银,为国争光。翁叔叔于2011年2016年中秋两次来石寻找、探望老指导员。第二次翁绍信与常胜连二排长高孝吉一同来石探望老指导员,老战友相见,分外亲切。图为他们在一起合照。</h3> <h3>翁绍兴叔叔的培养的得力弟子,世界射击冠军陶璐娜及二位全国射击冠、亚军的代表,在二O一七年的新年之际给老首长李春冠拜年。祝愿老首长新年快乐、身体健康、长命百岁、万事如意。</h3> <h3>李树强的母亲艾瑞芳,在1962年部队去东南沿海的福建省战备值班时期,家属留守中表现优良,荣立三等功。图为获得的奖状。</h3> <h3>李树强母亲艾瑞芳在大院时,工作积极、任劳任怨。他经常帮助干部战士和大院家属剪裁修改衣裤,得到了一至好评!多次被许为五好家庭和先进个人。图为艾阿姨获得的部分奖状和证书。</h3> <h3> 刘锋的父亲刘玑芝,山东省招远市蚕庄镇西沟村人,生于1930年正月27日,于1946年9月2日参军,在招远县独立营一连,后编为胶东军区独立六师十八团三营七连,1949年春改编为32军94师282团三营七连。解放福建东山岛后守岛剿匪,1950年10月32军撤销,94师北调归属27军参加抗美援朝,1951年2月94师撤销,并入80师240团。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班长、排长、连长、作训股长、营长、团参谋长,1970年4月任240团副团长,立三等功三次。1978年10月转业到山东省莱州市经济委员会,1986年因病提前离休。</h3><h3>这张照片是六四年在二四O团三营当营长时照的。</h3> <h3>这是刘峰父亲刘玑芝,1949年青岛解放时,第一次照像,当时19岁,脸上露出稚嫩的面容</h3> <h3>这是1955年6月27日刘锋父亲刘玑芝在无锡荣巷的二连当副连长时照的,中间是连长,右边是副指导员,左边是刘玑芝,当时指导员有事没在。这是分别留念。照后刘玑芝叔叔调一连任一连连长。站中间是二连连长叫尹子寿,四川人,是27军打潍县时解放的,和刘玑芝叔叔在一起工作时间比较常,建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尹叔叔后来转业到江苏省江阴县商业局任局长。</h3><div><br /></div><div><br /></div><div><br /></div><div><br /></div><div><br /></div><div><br /></div> <h3>这一张照片(下面)是刘锋的父亲刘玑芝1952年初从朝鲜回国后,穿着志愿军军服在山东泰安照的相片。刘叔叔是1951年底调到军教导团,教导团奉命提前回国为27军设营,当时军教导团驻在山东泰安,原计划27军回山东驻防,因为是山东出去的部队,后来26军奉命提前回国,驻防山东,因为26军也是山东出去的部队。27军回国后奉命南移,教导团在泰安驻一个多月后南下上海松江,80师驻浙江嘉兴,240团驻防浙江平湖县乍浦镇。1954年军部搬迁到无锡荣巷,80师和238、239、240、地炮团在荣巷附近十公里内驻防,79师驻防苏州,81师驻防镇江。大约1960年根据上级指示,部队驻防不能太密集,一旦有战争会造成大面积死伤,240团搬迁到常熟驻防,营房都是自己动手盖的。珍宝岛事件后中苏关系骤然紧张,苏联在外蒙陈兵百万。1969年9月部队北上,直接开到张家口张北县,也就是坝上,构筑工事准备打仗。1970年秋天,中苏关系缓和,240团才撤回石家庄,家属们是1970年春天到的方台家属院,分别了一年的孩子们又见到自已的父亲了。部队回石家庄后不久就到娘子关施工。</h3><div>40团在常熟的番号是6317部队,北上后番号改为1597部队,师部是1593部队,军部是1591部队。1975年40团番号改为51025部队,师部是51014部队,军部是51002部队。</div><div>27军和38军是部队北上后不久由骡马部队改为机械化部队,也是第一批改进的,改进后,装备更新,部队扩编,每个师配备六个团,新增坦克、高炮两个团,原来有地炮团和高炮营,由原来的纯步兵部队,提升为摩托化部队。80师下辖六个团的番号为:238团51001部队,239团51006部队,240团51025部队,坦克团51004部队,高炮团51015部队,地炮团51021部队。</div><div>通过70年代的机械化整编,奠定了27军在全军中王牌军的地位。</div><div><br /></div> <h3>这是刘玑芝叔叔在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穿上军装,戴上珍藏多年的军功章、纪念章留个影。</h3> <h3> 于茂俊叔叔是于春鸣的父亲,1934年1月出生,山东省黄县龙口人,14岁参加国民革命军(番号不详),辽沈战役期间整编起义。1948年10月加入东北野战军,可能是一纵,后编为38军,在抗美援朝中赢得万岁军的称号,但这些暂未考证。历经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解放华中南等解放战争,1950年入朝参战,在抗美援朝机智勇敢,入朝不久被分配为师领导的警卫员,工作尽心尽职,在一次跟随首长视察前沿征地时险些引爆脚下的地雷,待排雷兵排除脚下的地雷,才得以侥幸脱身,还有一次敌人炮火炸惊了坐骑被摔下马背,所幸有惊无险。1953年抗美援朝回国后选送到江苏扬州解放军高级通信学校学习。由于爷爷一辈是山东人,后闯关东到辽宁营口,高小毕业后就参加了革命,选送军校后,学习上遇到很大困难,他刻苦学习,勤奋努力,不耻下问,每次考试成绩排名都在前十名。1956年军校毕业后分配27军80师240团,历任排长、连长、干事、股长等职。1978年转业到湖北襄阳,享受局级待遇,1994年11月去世,享年六十岁。 </h3> <h3> 于茂俊叔叔抗美援朝回国后,在上军校前 修完了全部中学课程 ,基本满分,成绩优秀。图为学习成绩单。</h3> <h3>这是于叔叔抗美援朝回来后,选送扬州高级通讯学校,在学习期间的笔记本。字迹清秀,内容丰富。这本笔记本保存在于春莉手里。从中可以看出春莉对父亲的深深的怀念……。</h3> <h3>于春鸣父母</h3> <h3>于叔叔一家人</h3> <h3>于春鸣全家照</h3> <h3>于春呜母亲和苟子二0一七年二月合影</h3> <h3> 郭天竹,郭喜伟的父亲。1927年11月生人。祖籍山东省威海市羊亭镇义和村人。 1946年5月入伍,1947年入党。历任班长,排长,副指导员,连长,营长,副参谋长,副团长,1955年被授予大尉军衔。1951年任志愿军27军80师240团二营四连连长。1954年任238团三营参谋长,1956年任239团二营营长,1960年2月到军事学院基本系学习,1961年8月任240团二营营长,1963年任团副参谋长,授少校军衔,1965年任副团长,1955年授予解放奖章。1979年转业石家庄针织公司任总经理,1987年12月离休,2014年1月22日7点30分省二院病故。享年八十八岁。在解放战争中他参加了解放山东昌邑、塔儿埠、孟良崮、南麻、临朐、蟹子湾、济南等战斗以及淮海,渡江,解放上海等战役。曾参加抗美援朝二至五次战役。在历次战斗中,他作战勇敢,不畏艰难,较好地完成了各项战斗任务。在血雨腥风中接受了考验和锻炼,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h3> <h3>这是郭喜伟的父母合影</h3> <h3>这是郭天竹叔叔生前保存的纪念章,但生前从未在孩子面前展示过,一生保持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的行事风格。这几枚纪念章,展示他一生参加过的重要战役。这里有淮海战役纪念章;渡江战役纪念章;抗美援朝和平纪念章;还有一枚是5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第二届体育运动会纪念章。</h3> <h3>郭喜伟的父亲郭天竹的姓名已经刻在山东省济南市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纪念墙上,刻名位置:27军弟866排第193列。图是证书。</h3> <h3> 王百珍,王丽华的父亲,1929年12月27日生人,籍贯辽宁省盘山县沙岭公社尖台子大队。在村里带领村民跟地主斗争,后在1947年参军,分配在东北野战军,1950年入党。王叔叔入伍后,机智、勇敢,被首长挑选为通讯员。一次给作战部队送信中,骑马中不幸从马上掉下,被马拖了一段,身体多处挫伤,但他不顾这些,顺利完成送信任务。1950年10月随部队入朝参战,并立过三等功一次,1952年10回国后选送空军学校学习三年。1971年9月到河北省石家庄,先后在238团任副连长,后到师部作训科任参谋,在239团任作训股一营营长。71972年调240团任参谋长。七八年转业至舟山群岛交通局任副局长,1990离休。2014年10月5月因病抢救医治无效去逝,享年86岁。图左一王百珍,他和战友的合影。</h3> <h3>王丽华一家于一九七八年九月方台合影</h3> <h3>王丽华一大家合影。中间是奶奶</h3> <h3>这是王百珍叔叔生前珍藏多年的立功章和纪念章。这里有南江征战纪念章;抗美援朝纪念章;援越参战纪念章;五四年二月的纪念章;华北解放纪念章;还有一些不知名的纪念章。这些立功章和纪念章深深刻在他们的脑海里……。</h3> <h3>王百珍1990离休后,开始学习交谊舞,还担任离休干部交谊舞队队长长达十年之久,团队多次被评为市优秀团队,个人多次评为舞星。</h3> <h3> 彭鹤龄,1931年12月生人,1947年7月入伍,在东北野战军第九纵队,后改编为四十六军,参加过辽沈战役,平津战役,长沙战斗,西南剿匪、抗美援朝。参加大小战斗十几次。抗美援朝后进沈阳炮校学习二年。五四年调二四O团任干部股股长,部队北上后调低炮团任二营教导员,七八年转业物资部下属中储公司石家庄分公司,九一年离休。</h3> <h3> 这是一九七四年彭荣生父亲彭鹤龄调低炮团时全家的合影。</h3> <h3>这是彭荣生全家照</h3> <h3>彭荣生父亲彭鹤龄2017刚过八十六岁生日。</h3> <h3> 田永财,田春祥的父亲,1934年3月1日生人,原籍:黑龙江省兰西县榆林镇(原太阳升公社),贫农出身,1950年10月参军,隶属二十七军八十师师部特务连,给师首长当警卫员,1950年11月份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1950年11月份至1951年1月份参加新兴里战役;1951年5月份至1951年7月份参加第五次战役;1952年10月份部队进行换防回国,进驻浙江省嘉兴市。1953年调到八十师240团三营机枪连,历任文书、排长、连副指导员。1954年5月入党,1958年10月份至1961年2月份毕业于广西省桂林市军官学校,1963年任连政治指导员,1968年任营副教导员,1970年任八十师240团团后勤处政治协理员、党委书记。1975年10月定为转业,1976年3月份离开部队,转业地方工作,黑龙江省伊春市新青区卫东林场任总支书记。之后任过新青区党委政策研究、党委党史办公室副主任、学校党支部书记等职。1995年4月退休。抗美援朝中,作战勇敢,工作积极,较好完成作战任务,荣立三等功一次,四等功一次。田春祥母亲李文杰,2016年12月19日去世,享年82岁。田春祥有二弟田春学、田春玉。</h3> <h3>这是全家照。后面站立者田春祥,前面田春学、田春玉。</h3> <h3>这是田春祥父母八十一岁时合影。父亲田永财,母亲李文杰。</h3> <h3> 张全美叔叔就是张秀云父亲,1927年生人,l947年参军,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抗美援朝。由于作战勇敢,冲锋在前,表现突出,曾荣立三等功两次。l953年被选送南京高级步校学习,1955年毕业后分配240团工作。历任排长、副连长、连长。1978年炮兵股长。1970年至1973年到山西太原支左,1977年转业石家庒第二纺织经编厂纪委书记,转业后,把部队的作风带到地方,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2OO5年正县级离休。2O12年因病去世,享年85岁。</h3> <h3>张秀云全家照。前面张秀云、张胜利、张友利。小妹张金凤还没出生呢。</h3> <h3>前面张秀云、张胜利。张友利、张金凤还没出生呢</h3> <h3>父母结婚六十年纪念照</h3> <h3>张秀云全家照</h3> <h3> 车光友,曾用名车广友,是车志刚的父亲。1930年4月生人,贫农出身,祖籍是黑龙江省,安达市人。1950年10月参军,不久随部队入朝参战。在部队机枪连担任机枪手,由于作战勇敢,冲锋在前。入伍不到一年就荣立三等功,作战中机枪不慎磕了门牙,评定三级伤残,并补了门牙。1952年回国。1953年在无锡市西门外基康里的部队营建工作中,工作积极,吃苦在前,又荣立三等功一次。1954年2月入党,不久被选送南京步校学习。毕业后分配到240团二营六连一排担任排长,后提为二营六连指导员,在他和连长的带领下,六连以纪律严明,作风硬朗,军事过硬而著称,是师多年的模范连队,多次被师、团评为模范连队。后任协理员,后调回240团老二营任教导员。1973年在内蒙古兵工厂支左,1976年11月转业。在黑龙江省安达市针织厂担任党委书记。1985年病故,享年55岁。</h3><h3>上图车光友叔叔。下图车光友和阿姨的结婚照。</h3> <h3>这是车光友叔叔的部分立功证书。</h3> <h3>上图车叔叔拉练没在,车志刚、车秋梅、车志远和母亲的合影。下左父母和车志刚照片。下右车家三姊妹。</h3> <h3>这是2017年春节期间车秋梅和女儿,弟弟和他的两个儿子在一起吃饭合影</h3> <h3>毕家鹤,是毕远兴的父亲,出生于1928年6月,山东荣成县滕家镇人,1945年1月参加荣成抗日先遣队滕家小分队,1947年3月参军,1950年10月参加抗美援朝,1952年底任后勤干事回国到泰安处置军需物资,1953年至1954年任二营炮连连长到锦州炮校学习,1955年至1964年任重炮连连长,1965年至1978年10月任团后勤处付处长,期间1968年1969年在常熟县虞山公社支左,1969,1970年在内蒙古支左,1971,1972年在石家庄被服厂支左,1973,</h3><div>1974年在石家庄第二监狱支左。1978年底转业到山东陵县农林局畜牧场任场长,</div><div>1980年任陵县农林局水产站长,1984年任陵县农牧渔业局纪检组长,1991年享受付县级待遇离休,2009年5月因病去世,享年81岁。先后参加了县抗日先遣队石岛伏击战,崖头攻城战斗等多次战斗,并组织儿童团设岗送信宣传抗日活动。解放战争参加了济南战役,孟良崮战役,上海战役,渡江战役等大小不等的多次战斗。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入朝作战,先后参加了多次规模的战斗,获得解放奖章,抗美援朝纪念章,渡江战役纪念章,和平奖章等荣誉。</div> <h3>毕远兴全家照</h3> <h3>戴利武一家人。通过多方打听,终于在二O一七年四月十五日,离四O团发小聚会六天前联系上了。</h3> <h3>邓文秀全家福。听说他家转业在安徽,目前正在积极的寻找中</h3> <h3>徐建平一家人在大院前合影,遗憾的是到现在还没有联系上,经过大家的努力一定能找到</h3> <h3>于爱琴全家照。(哥于建国参军没在家)</h3> <h3>梁富昌全家照</h3> <h3>梁淑华一家</h3> <h3>梁淑华的大姐和姐夫。他们的结合,还是李玮母亲给介绍的。</h3> <h3>小姜阿姨,冯夕春叔叔,三个孩子冯伟民、冯伟红、冯伟英。目前也没联系上。</h3> <h1> 27军80师240团是个有着光荣历史的部队,我们因与这个部队结缘而感到自豪。在新中国的建立和保家卫国、抗美援朝中,以敢打大仗、硬仗、纪律严明而著称。<br></h1><h1> 1949年元旦,新华社发表了毛泽东主席的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揭穿了蒋介石的“和谈”阴谋。我华东野战军结束淮海战役后乘胜前进,二十七军八O师二四O团七连,于3月到达指定地点——安徽省宿县工马照地区待命。经过三天的激烈战斗,我人民解放军便突破了国民党反动派有百万重兵防守的长江天险,攻占了蒋介石苦心经营盘踞22年之久的反革命老巢。南京解放后,这个连被华东野战军命名为“渡江第一船”。<br> 在朝鲜战场上,1950年11月底就已经是大雪纷飞、气候奇寒,冬季来的特别早。部队在摄氏零下30多度的严寒中,冬装不齐,冻伤冻死的情况时有发生,非战斗减员十分严重。为歼灭美军第七师三十一团,二十七军八O师二四O团五连在朝鲜东部盖马高原黄草岭山区设伏。溃逃的美军已经进入伏击圈,全连成战斗队形匍匐在阵地上竟无一人站起,打扫战场时才发现整整一个连官兵已经全部冻死在阵地上。听到这样的故事,我们震撼,不由得使我们肃然起敬。<br> 我们因父辈在这支部队的而感到光荣、自豪。同时感到我们父辈又是幸运的,因为他们还活着走下战场。还有许多240团的先烈们为了建立新中国的建立,为保家卫国,献出了他们年轻宝贵的生命,他们值得我们永远的缅怀,他们是最可爱的人。<br> 我们的父辈为国防建设呕心沥血,如今一部分长辈已离我们而去……。我们这些晚辈要感谢你们!感谢你们为共和国的建立献出了青春;感谢你们给了我们军人后代的荣誉!感谢你们给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感谢你们为当今的太平盛世所做出的无私奉献!请父辈放心,我们在大院长大,身上流淌着着军人刚毅、正直、果敢、勇往直前的传统血脉,我们会尽其所能把工作干好,为祖国建设增砖添瓦。因为我们心中有父辈们的殷切期望,有一面永不褪色的军旗,那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27军80师第240团!</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