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平湖是江南的一个古镇,与上海、杭州均一衣带水,古朴中透着时尚。叔同故里盛名西瓜、糟蛋两样特产,源于本土文化的浸润,女孩水灵,男孩周全,校园门口的石板路清晰地印刻一代又一代孩子的足迹。</h3> <h3>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前国家仅推广节制生育,独生子女极少,一般家庭都会有兄弟姐妹。闲暇之余,调皮的女孩子会偷偷拿出哥哥的弹弓练练眼。当然也不乏有韩版男孩参与女孩子躲猫猫、跳皮筋的游戏。</h3> <h3>小镇范围不大,小孩子上下学都是自己步行,有钱的买伍分钱的尖角包糖杨梅或者桃瓣解馋,没钱就四处闲逛逛。大街上混得久的,一般到学校就称大哥、大姐了。</h3> <h3>那个时代出生的人,读书放学后的头等大事就是完成回家作业。没有手机、电脑可以玩,一般家庭连电视机也没有。</h3> <h3>当时学生的男女关系就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关系,界线划得碧碧清。语言无法分出胜负的基本会升级为综合格斗。</h3> <h3>代数老师是个矮矮胖胖的老太太。她观察学生上课纪律都是从眼镜镜框上方看过来,因为有点年纪而且性子爽快干脆,同学们都对她有所顾忌,甚至有点畏惧。<br /></h3> <h3>几何老师是刚刚大学毕业的大姑娘,扎一条马尾,穿一件白边相拼袖管的红运动衫,风生水起的她身怀两样绝技,弹指神通一般用于低头做小动作的男生,粉笔头指哪打哪,弹无虚发。而隔山打牛一般用于唤醒上课成片走神的同学,她的法器为木制三角尺或者藤教鞭,将内功运至手上拍至教案,砰砰作响,学生游走的思绪同时会遭遇严厉的白眼杀戮。</h3> <h3>语文老师讲课中夹带家乡味的普通话煞是亲切,他是隔壁班的班主任,于是会常常像壁虎一样游走在两个班级交界窗口的墙角偷窥自己班上课不专心的同学,也造就学生的反侦察能力,据说后来因此许多进入公检法队伍工作。</h3> <h3>班主任教我们英语,当时发音不讲究伦敦腔,而是海派黄姑腔。老师喜欢培养"留学生",单词不过关会被留学,上课调皮会被留学,每每这个时候在孩子眼里望子成龙的先生就是凶狠斜跨驳壳枪的副官。</h3> <h3>与操场一墙之隔的是片农场,学校会种植一些技术含量低、不需要费心打理的时令蔬菜,比如让住校生吃反胃的冬瓜。农场除了组织学生体验农活还有两个隐性功能,一是早恋男女学生的伊甸园,二是解决恩怨的决斗场。</h3><h3><br /></h3> <h3>学校的劳动课是最容易引起抵制的,男生负责挑粪到农场,女生负责兑水浇菜。虽然每个人都嫌臭,可除了捏住鼻子,嘴巴却是叫个不停。</h3> <h3>学校里的食堂是个围城,走读的孩子充满新奇的向往,而住宿的孩子总是渴望爹妈的饭菜。但无论如何,能够与同学分享蒸饭盒里红彤彤水晶晶的半根香肠是对美味的独家记忆。</h3> <h3>从小吃大饼油条长大的男生迟迟没有发育,同学冲突中被女生ko是家常便饭,尤其弱小的男生必须经历不堪回首的母系社会时代。</h3> <h3>男生在课余爱玩斗鸡游戏,一般分两个阵营。有时,领头的双方会相互捉对单骑厮杀,有时又会大军混战。架子散了的乖乖站边喊加油,直至一方统一天下。</h3> <h3>校门口的馄饨摊是奢侈消费旗舰店,那是校园大款在逃离课间操后享受片刻欢娱的会所,火红的辣酱、翠绿的葱蒜、飘香的玫瑰醋孕育着冬季最温暖的角落。</h3><h3><br /></h3> <h3>四国大战军旗游戏需要默契和配合,对家结盟方的军力部署相互要心照不宣,难能可贵的是合力进攻与抗敌,围魏救赵、声东击西等计谋在一张纸上得到最初的体验。</h3> <h3>游泳是勇敢者的游戏,学校旁边叫化桥下有条大河,常常有运水泥的货船进出,水深浪急。敢于下水要具备挑战校规、克服恐惧、不怕走光三项素质,成活下来的男孩后来都成了合格的汉子。</h3> <h3>暑假里最懒散的莫过于乘凉,洗澡后在脖子胳肢窝等处按几个清凉粉扑,竹椅、蒲扇、收音机是标配,一碗冰凉的绿豆汤伴随单田芳先生沙哑声音里的岳飞传,静止忘我的身躯是蚊子喜欢的姿态。</h3> <h3>每个女生都有几个要好的同学,闺蜜最早的雏型。她们今天在你家,明天在她家,彼此的父母都熟悉这群小孩。</h3> <h3>每逢上学总是屁颠屁颠纠集同路的同学,一路壮大队伍,男生如一串螃蟹撞进教室,女生如一群麻雀叽叽喳喳飞到教室。</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上述连环画乃2016年为纪念入学母校平湖中学初中部就读三十五年而作,因1981届初一1班同学聚会每每忆起昔日之校园内外片段,感叹不已,有绘画爱好者手描汇册,有好事者配文助兴而成。图文之其人其事其景均以实形容一二,然同学为可爱之学友,师者为可敬之长者,行文并无褒贬之意,欲添童趣而已。</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