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儿时的年味

张春芳

<h3>&nbsp; </h3><h3> </h3><h3> 小时候,我特别喜欢过年。&nbsp;</h3><h3> 整个腊月就像一杯醉人的美酒,甜美香醇,让人爱不释手。空气中夹裹着浓浓的年味,飘荡在故乡的大街小巷。瞧,宝石蓝的天空飘来几朵五彩的祥云,像极了七仙女美丽的霓裳,水袖轻舞,曼妙的身姿飞舞在人们火辣辣的希望里,渗透在大地博大的胸怀里。</h3><h3> 儿时的年味,也是春节送给孩子们最美的礼物。</h3><h3> &nbsp;每逢腊月二十三日,也就是大家津津乐道的“小年”,也是民间祭灶的日子。传说灶王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专门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这一天,灶王爷都要上到天庭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好让玉皇大帝来赏罚。</h3><h3> 送灶时,母亲特意在灶王前供放灶糖、茶水、干果、祭奠冥票等。保证他老人家吃饱喝足,再多给点赏钱,好让灶王能在玉帝面前多多美言几句。好保证我们一家人一年内平平安安,幸福满满。</h3><h3> 母亲非常重视这个节日。她经常宰杀一只公鸡来祭奠灶王。当她跪在灶台前,虔诚的说着我听不懂的话语时,我就会偷偷的傻笑,觉得母亲太过强人所难。祈福的人那么多,灶王哪会对所有人能够面面俱到,毕竟他的官太小,人也老了,记忆不好使。</h3><div> 送完灶,就到了家家户户清扫尘埃,换上好心情,辞旧迎新的时刻。</div><div> 母亲经常将一把笤帚绑在竹竿上,然后把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一会站在地上挥动着手里的笤帚,用力刮掉粘在墙面上的粉尘和污垢。又吃力的爬上木梯仰起头清扫屋顶的蜘蛛网,还有隐藏在椽缝里的灰尘。经过母亲一番细心打扫,整个屋子都会弥漫在浓重的“霾”当中。</div><div> 接下来就轮到我清扫地上的垃圾,洗涤各种器具的时候了。凡是我擦洗过的东西看起来就像新的一样,闪闪发光。</div><div> 除夕那天,印着福字的年货,铺天盖地席卷了庄稼人淳朴的篱笆小院,火红的颜色覆盖了市井繁华的大街小巷。无论大人小孩,脸上都荡漾着醉人的微笑。大人们平时宁可省吃俭用,在买年货时却出手阔绰,毫不手软。我们小孩子在过年可以穿上漂亮的花衣裳,吃到香喷喷的肉包子,还能得到除夕夜的压岁钱。</div><h3> 过年了,我和小伙伴们一起放鞭炮。只听到脚底下“啪”得一声,大伙儿兴奋得跳起来。有些鞭炮是不会响的,等我拾起再次点燃时,它就调皮得开起玩笑来,我凝声屏气地等了半天,没有任何反应。当我走近时,“啪”的一声,吓得我心都跳到了嗓子眼。 &nbsp;</h3><h3> 乡村的孩子,没有太多好玩的地方。但是空旷的田野是我们放声高歌的舞台,可爱的村庄是我们捉迷藏的好地方。</h3><h3> 过年了,寺庙里香火不断。艳阳高照,年轻小伙在寺庙门前挥动鼓锤,敲打古老的大鼓,伴随着优美的鼓点,锣鼓咚咚锵锵……幽静的村庄瞬间变得热闹起来。男人女人们都来到寺庙里,双手合十,祈求平安吉祥。燃烧的香火,烟雾缭绕,祈福的人群此起彼伏,神明前陈列着好吃的供果。馋得小孩们一个劲得流口水。</h3><h3> 这时候,我们小孩子在人群里穿来穿去。一会学着大人的样子向神明跪拜作揖,趁大人不注意的时候,就跑到供桌前偷吃新鲜的水果。</h3><h3> 玩累了,突然闻到母亲炖在锅里的腊肉香味,那是母亲给我们全家准备的年夜饭。</h3><h3><br></h3><h3> </h3><h3> </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