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一个爱阅读的孩子要趁早 ――亲子阅读培训(二)

王慧

<h3> 上次说到要想让孩子爱上阅读,必须要做三好父母,好了解绘本的人,好会讲故事的人,好会编故事的人。<b><font color="#ed2308">那么怎样做个好会讲故事的人?绘本该如何读、如何讲呢?很多人以为自己有高学历给孩子读书讲故事还不会吗?你确定吗?</font></b>事实证明,很多朋友都存在一些误区, 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王慧同志对镜自照早期伴随陶陶同学阅读的过程,中枪啦!流汗、捂脸😅</h3><div>&nbsp; </div> <h1><b><font color="#ed2308">一、以为读书就是识字。</font></b></h1><div> &nbsp;</div><div> 例如,家长带孩子读书的过程完全是照本宣科,几乎没有语气、语调、表情,经常在读书过程中停下来问:“这个字我教过你的记得吗?怎么念?”孩子们不怎么能回答出来,家长就不高兴了,数落几句再接着读,因为母亲不肯给孩子念书,强调说这些字你已经都认识了,应该自己能念了,可是孩子,不愿意自己念,于是俩人僵持了很久,一本好书在面前,就这么错过了阅读的机会。<b><font color="#ed2308">其实,识字和读懂之间还有十分遥远的距离,</font></b>比如孩子很小的时候从“小河的水很深”这句话中认识“深”字,但是要等到以后才能懂得“深厚的感情和深刻的道理”的“深”,因为“深”有多个意向,它的难度是不一样的,所以小孩认字了不等于就能读懂啊!还记得小学时候我们学习《刘胡兰》这篇课文,结尾说刘胡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王慧同学当时就怎么都理解不了“什么叫伟大?什么又叫光荣”呢?应该是又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才慢慢的理解了伟大和光荣的意思。</div> <h1><b><font color="#ed2308">二、读故事必须要说出一个道理。</font></b></h1><div><br></div><div> 绝大多数家长都有传统语文教育的后遗症,看到一个故事就想挖掘内涵,这个故事讲的什么道理?“所以你也不能撒谎,知道吗?”“你也要爱劳动知道吗?”事实上,对于学龄前后的孩子来说,他们还没有抽象思维的能力,对道理还没有感受力,也没有能力自己总结出道理。只有到了青少年时期,他们才会在大量阅读和社会交往基础上,慢慢悟出一些人生道理,所以千万不能把绘本故事读成了问题集和道理集。那有的朋友就会说,本来还想用绘本教育孩子呢,这么说还不行了?<b><font color="#ed2308">如果说一定要强调读书的教育意义的话,故事里的句子就是亲子间的共通语言。</font></b>比如,最近和陶陶一起听了star姐姐讲的英文绘本《BearHugs》,“I want a bear hug”就成了我们之间共同的语言,当陶陶同学想撒娇时会说:“Mum,I want a bear hug(熊抱)!”当王慧同志比较忙,顾不上她时也会说:“来,让妈妈给你一个“Bear hug”,这时安抚效果很好哦!再例如,有个男孩儿读了《肚子里有个火车站》,他不肯喝水的时候,只要爸爸说一句“小精灵要从天而降的雨”,他立马喝了,如果他只肯喝一口,爸爸说“小精灵那么多,雨不够分”,他就会再喝几口。是不是很好玩?</div> <h3>看看下幅图,中枪了吗?😀</h3> <h1><b><font color="#ed2308">三、不懂得读图的重要</font></b></h1><div> 儿童对视觉形象更敏感,更喜爱,他们对图画书的画面十分感兴趣,他们眼睛盯着画面发现“这个有只兔子,这里有个老虎,”很少有妈妈能认可孩子这样的观察力,而总是“啪”拍打一下孩子的手“别动,好好听妈妈讲故事。”如此几次孩子就兴趣索然,表情呆滞了,妈妈又急了:“别开小差,听故事。”这种画面是不是常发生?其实读图是儿童发展观察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儿童审美情趣发展的必经过程,中国传统教育理念忽视对视觉艺术作品的欣赏与教育,导致很多成人对美术作品的评价只有一种标准“像或者是不像”,以前王慧同志常犯此错,现在就经常被陶陶同学教育,说我不懂欣赏绘画。现在,偶尔碰上她心情好时会对我普及一些基本的审美,如构图,颜色搭配之类。</div> <h1><b><font color="#ed2308">四、不懂得如何与孩子互动。</font></b></h1><div> 也意识到,在读书的过程中应该和孩子互动,但很多人经常只会提一些封闭性的问题,例如“对不对呀?”孩子就只能回答“对或者是不对”,其实这样的问题几乎没有给孩子自己动脑自己练习说话的机会。假如我们朋友聚会,有一个人总是霸占着话语权,别人就没有插嘴的机会,时间长了,大家就不愿意跟他聚会了,只有大家都有说话的机会,才能让我们体会到聚会聊天的乐趣。所以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很少有家长关注“孩子读到了什么,孩子对书中什么元素感兴趣”,我们甚至不愿意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有时候是没有智慧回答,让我再擦擦汗),<b><font color="#ed2308">我们不能够接受孩子离开主题的联想和想象,“你想到哪里去了?”“你别扯那么远”,“你说一遍给我听听”,所以我们缺少跟孩子一起天马行空,进入想象世界的能力。</font></b>这一点,都应该向《最喜欢的野餐》中,那对父母学习,跟随着孩子进入他们的童话世界。</div><div> 关于这一点,最近王慧同志深有体会啊!一年级的小蝌蚪学习“什么是什么”句型,当时我举的例子是“布娃娃是玩具,字典是不会说话的老师”,刚开始还围绕着“什么是玩具”来说,几个回答之后似乎就脑洞大开了,一个孩子说“香蕉是水果”,引发了答题热潮,水果说得差不多了,一个孩子受到启发又说“白菜是蔬菜”,小手又举到头顶去了,这个还不简单?“芹菜是蔬菜,茄子是蔬菜......”哈,你能想象课堂上回答问题有多踊跃吗?再后来“铅笔是文具、转笔刀是文具.....”“汽车是交通工具……”最后,好像实在是没什么可说的了,突然,刘同学站起来将手举过头顶使劲往前倾着身体:“老师,叫我,叫我!”我请他回答,他大声说:“老师,屁股是拉屎粑粑的东西”“哈哈哈,哈哈哈哈.....”,此处省略两百字,请各位自助想象。稍等了一会儿,我纠正“应该说“什么是身体器官”,有同学似乎马上反应过来了:“眼睛是看东西的身体器官,耳朵是听声音的身体器官.....”想想看,如果王慧老师觉得该句子不够文雅,及时来一句“别给我扯那么远”制止了刘同学,这节课是否少了很多欢乐?原来屎尿屁的课堂也充满了乐趣,哈哈! 能想象么?第二次上课,分组时竟然有一组说“我们叫屎粑粑队”,所以再提到他们小组成员时,我就会说有请“某某屎粑粑”,他们就开始配音“哈哈哈”😇高年级最近在学习写“联想和想象”类作文,昨天写了《假如我是……》《我和小魔仙的故事》两个题目,也着实不错,让他们过足了想像瘾!还有,陶陶同学最近也让王慧老师感慨了一下,前面那篇《月亮和星星的悄悄话》就记述了这一过程。</div><div> 所以说,在河边走,大人们只能看到河面的水,孩子们却可以看到河里的鱼;抬头看天空,大人们只能看到云朵和飞机,孩子们却可以看到飞来飞去的小天使;打开书本,大人们看见文字,小孩子却可以看到书本的故事变成动画,活起来了!这就是孩子们的“想象力”!得时时告诫自己:孩子们的想象力要小心呵护呀!</div><div>&nbsp;</div><div>&nbsp;</div><div>&nbsp;</div> <h3> 亲,想做个会给孩子讲故事的人,先从避免这些误区开始吧!</h3><div><br></div><div> 爱孩子,爱阅读,爱生活,做自己!</div><div> </div><div> ~这就是王慧老师😊</div><div> &nbsp;</div><div>👉点击标题下方“<font color="#57a7ff">王慧</font>”或者文末<font color="#57a7ff">作者王慧</font></div><div> 即可浏览往期相关文章!欢迎转发分享😊</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