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开埠历史下的~南岸龍門浩马鞍山岁月

孺子剑

<p class="ql-block">中國有條長江(舊時有一段又稱為揚子江),自西向東逶迤數千公裏,在中国西南部揚子江的上游,長江與嘉陵江的交匯處,有座依江傍水而建城廓就是山城重慶。百年前(1890年),重庆内陆口岸在外国殖民主义的扩张下,清朝政府与大英帝国签订了继“中英南京条约”后的“烟台续增专条”,打开了重庆作为内陆扬子江上游的通商口岸。1891年3月1日,重庆海关成立,英国人霍伯森担任重庆海关税务司职务。重庆开埠后,东西方列强各国在重庆纷纷设立领事馆,开辟租界开设洋行,开展贸易等。在重庆古城长江南岸沿江地带上至铜元局,<span style="font-size: 18px;">沿着以铜罗峡、唐家沱、王家沱、弹子石、玄坛庙、狮子山、周家湾、龙门浩、老码头、新码头、瓦厂湾、海棠溪、民生码头、铜元局等地,以南岸为主形成了长江上的码头口岸。英</span>商在铜元局苏家坝;唐家沱建了亚细亚的石油库进行石油贸易,老百姓称之为洋油库。1901年,清政府川东兵备道兼重庆关监督与日本签订《重庆日本商民专界约书二十二条》在南岸王家沱,日本商人先后开办了洋行,有邻公司、大坂洋行、又新丝厂等。在长江南岸十几公里的沿江山脊地域先后出现了英、法、美、德、意、日等列强分别瓜分势力范围,其中,在南岸龍門浩马鞍山一帶位于中间地域,长江水流的大弯道形成了有外石梁,內石梁的龙门浩,内石梁有龙门皓月古景,外石梁内的瓦厂湾便于船舶停靠。马鞍山有这得天独厚的优势,英、法、美、德等西方列强,就以龙门浩老码头至海棠溪一线建起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在马鞍山下靠长江边修建了新码头延伸到瓦厂湾修建起了贸易、石油、豬鬃、盐务等船舶码头。在马鞍山修建了仓库、商会、教会、别墅、俱乐部等。从1900年到1949年近50年时间,马鞍山区域基本形成外国资本势力的范围。在民国20年代以前马鞍山人烟还较稀少,四周还是零星开荒种地和撒网捕鱼的人家。只有马鞍形的三座山头,由外国人建起了洋房别墅和一些围墙仓库,远远就能看见山头上的洋房别墅和羊肠小道。马鞍山的富人区街巷和民族工商企业的兴起,主要还是在民国20、30年代前后。特别是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沿海及江浙、湖北,武汉等民族工商企业及内迁人群迁来。使南岸马鞍山有了较繁华与繁忙的街巷和房舍建筑。马鞍山上的欧式洋房别墅建筑还主要是开埠后近20年间,后陆续有重庆城内经商的、开厂的、跑船的、打工的人家,沿着马鞍山的山脊修建了不少的川东民居及吊脚楼形式的房屋,有条件有钱的机构及人家在马鞍山修建了不少的深宅大院落。逐渐形成了马鞍山半山下,以瓦厂湾一带为主要的商用,民用、加工作坊的。先后有面粉加工、居民生活用品、电筒、电池、肥皂、五金、煤油、猪鬃等。在马鞍山山脊就以别墅住宅为主,有别墅院坝还自挖水井,形成得天独厚的江景别墅房,每栋或数栋别墅都以高大的青砖围墙分割各自的居住范围,围墙相隔中间地带就形成3-5米的自然巷道。有錢人家进出马鞍山,大都以滑杆和骑马等。平常人家的生活,煮饭、洗衣,还要自己去江边挑水,上山找柴火。这就是南岸马鞍山当时的环境写照。</p> <p class="ql-block">南岸马鞍山,为何能有百年开埠历史成为外国势力商贸范围,还成为民国时期富人们居住生活区域?原因还是地处重庆老城长江之南與重庆老城隔江相鄰直線不過二公裏左右。城內的政治行政,經濟中心都在渝中半島靠江的下半城发展,清政府又因城內治安管理不便,也不願外国商人在城中居住生活。旧时的马鞍山靠江而立非常便于船舶停靠,沿江,山脊环境幽静,南岸區域的馬鞍山就成為外國人首選之地。19世紀初葉,外国人就开始在南岸马鞍山修建洋房别墅,中西合璧的欧式风格建筑在几座小山包上非常醒目。1891年重庆开埠后,南岸马鞍山先后有英国商人立德乐,美国教会传教士马嘉礼,英国领江蒲兰田开辟了马鞍山的码头、仓库,及以英、美、法、德、日等国修建了多处建筑别墅作为使领馆,开洋行仓库,立酒吧俱乐部等。在马鞍山靠江的普善巷河街一則修建了碼頭便於停靠船舶,稱為新碼頭。在其10~20年间馬鞍山前後二、三公裏範圍內,有了“英国使领馆,美国使领馆,德国使领馆,英国盐务管理所,亚细亚石油公司,立德乐洋行、隆茂洋行、德仓洋行、太古洋行等花园别墅众多。本图片这就是消失了的绿楼(房顶是绿色琉璃瓦)。可以远遥南岸下浩,觉林寺报恩塔,长江边上的玄坛庙,王家沱等处。</p> <p class="ql-block">在進入民国後的20.~30年代,因抗日战争,沿海及中原地区又迁来众多国内民族工商企业及商会、学校在马鞍山落脚;如上海迁来的益丰电池厂、新民牙刷厂、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湖北黄州会館,英才学校,基督教堂、教会医院等。本图是渝中半岛下的马鞍山天主教堂,经历近百年还在为信徒所用。马鞍山在经历了百年的风雨后,特别是在近代,成为重庆山城长江南岸边上一夥闪跃的马鞍形明珠,仍然飘逸着她百年来的风釆。我在2008年南岸区政府征集南岸发展金点中,就写了如何打造南岸马鞍山的文章,并获南岸区政府金点子奖并发给证书。而今留存下的开埠百年后的马鞍山,还有众多的洋房别墅未得到历史文化信息上的保护,如今南滨路上修建的高楼也局部遮住了马鞍山上视野,很多民国时期修建的青砖灰瓦洋房正在拆除,留下有文物保护档案的洋房所剩不多,无部门管理让其自然损毁。希望要引起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关注。</p> <p class="ql-block">马鞍山中部修建于20年代的英商火油公司(亚细亚洋行办公楼)并建有红楼、绿楼,职员别墅1、2、3号楼等。作为大班、二班相当于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等的居所,抗战时期英国大使馆也曾在此办公。解放后南岸区委进驻亚细亚,红楼作为办公及档案存放楼。现在仍是茂林修竹的隐密之处,这里还可见隐于树林之中的亚细亚,可远遥南山。</p> <p class="ql-block">马鞍山树林中的亚细亚石油公司别墅办公楼,俗称红楼(房顶红色琉璃瓦)是英国壳牌石油与荷兰皇家石油公司联合创办的公司,壳牌石油的前身。是一处花园式洋房别墅区,现有百年历史了,解放后为南岸区委所在地。是我儿时及学生时代常去的地方,我家距离亚细亚石油公司只有几十米,从这里可以直接走到立德乐洋行的长江边上的大石梯游泳。目前闲置起偶有拍电视剧租用这里拍戏用,系南岸区文物保护范围。但,从历史文化及建筑本身应该成为重庆市市级文物保护范围。</p> <h3>在马鞍山茂密的树林中,还能看见一处洋房遗址西式壁炉烟道十分醒目</h3> <p class="ql-block">马鞍山树林中的亚细亚石油公司别墅办公楼,俗称红楼(房顶红色琉璃瓦)是英国壳牌石油与荷兰皇家石油公司联合创办的公司,壳牌石油的前身。是一处花园式洋房别墅区,现有百年历史了,解放后为南岸区委所在地。是我儿时及学生时代常去的地方,我家距离亚细亚石油公司只有几十米,从这里可以直接走到立德乐洋行的长江边上的大石梯游泳。目前闲置起偶有拍电视剧租用这里拍戏用,系南岸区文物保护范围。但,从历史文化及建筑本身应该成为重庆市市级文物保护范围。</p> <p class="ql-block">在亚细亚红楼左下方有一座青砖白灰墙混结构的T型建筑大楼,据了解原是亚细亚后花园的一部分,抗战时期修建作为国民党干部培训学校,解放后青砖白楼也作为南岸区委办公楼驻地。办公楼前面宽阔修建有花园、篮球场,办公楼后面T型楼有礼堂,有机关食堂等,也是我儿时常玩的区域。</p> <p class="ql-block">马鞍山靠西边处,抗日战争时期迁来的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华福烟厂员工住宅房,该建筑系民国时代青砖墙、青砖立柱加竹笆墙、硬山式小青瓦屋顶具有时代感。但,未立文物保护牌,现处于拆迁阶段。</p> <h3>马鞍山靠西边缘山脊上的英国盐务管理所,修建于19世纪末,建筑面积;面宽30米,进深16米,高10米,回廊式双层商务别墅楼,房顶老虎窗、壁炉烟道、红色琉璃瓦相当醒目,在马鞍山修建的别墅洋房作为四川与西南各省市经营贸易盐务及收购土特产山货等。并向各地倾销舶来品,所以此地取名盐店湾,解放后由重庆市港务医院接管,作职工疗养院使用到2000年左右,医院撤离。目前空置系南岸区文物保护范围。从历史文化,建筑本身应该是重庆市文物保护范围。但,目前无具体的房屋管理修复措施,目前房屋自然拐毁严重。希望引起政府及有关管理部门的关注。</h3> <h3>在马鞍山中下部靠原瓦厂湾至新码头,长江岸边是立德乐洋行别墅,这里也是英国商人立德乐.最早通过川江进入內陆重庆的少数几个欧洲人之一,立德乐(A.J.Little,1838-1908年),英国曼彻斯特人,著名实业家,英国皇家地理学会会员。1859年,立德乐来到中国,游历上海、四川后,在湖北宜昌开设立德乐洋行,经营进出口货物和报关业务。1883年,立德乐乘小帆船探险川江航道800英里航线,历时40天艰苦航行始到重庆,1895年自筹资金,在上海订造“利川号”轮船,进行上溯长江险滩的首次航行。1896年,在南岸马鞍山下设置立德乐洋行经营四川土特产和外国舶来品,并开办猪鬃加工厂。1907年,立德乐返回英国。被《大不列颠名人录》誉为“开发中国西部的第一人”。立德乐洋行别墅旧居,在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南岸区政府接管使用。南岸区政府为其立牌为南岸区文物保单位,现保护等级: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但现仍闲置自然破坏严重。</h3> <p class="ql-block">马鞍山237号别墅搂,称为马鞍山万国医院的马嘉礼别墅。马嘉礼(J.H.Mcartlaey,亦译作马加里、马伽礼,生卒不详),著名的美国传教士、教会慈善家、医生,重庆宽仁医院创始人、院长。1921年,马嘉礼在这里开办了万国医院,前后有三种名号(万国医院、马鞍山医院、协和医院)。马嘉礼别墅与万国医院相距四五十米左右。解放后房屋产权为重庆塑料三厂所有。据了解在马鞍山共有马鞍山68号马嘉礼别墅及马鞍山234号万国医院都是马嘉礼修建。另外在重庆名人故旧居里只写了江北城正街164号,是马嘉礼开办基督福音堂,建筑年代为1894年哥持式教堂建筑。南岸马鞍山三栋与马嘉礼相关的房屋历史文化信息却未上重庆名人故旧居书辑。有些让人迷糊的是:有资料一说:马嘉礼生卒不详,二说:马嘉礼于1927年病故,三说:马嘉礼于40年代去世,相差近20年,又据资料显示马嘉礼是美国传教土显然是美国人。但,在南岸马鞍山马嘉礼别墅及万国医院旧址前挂的却是英国协会医院文物保护牌?不知这是否准确。虽然马鞍山马嘉礼别墅、马鞍山万国医院曾几易其手,但,从史料来看这三处房屋都是马嘉礼所修建。我在马鞍山长大,从小就在马鞍山行走,50年代未,在万国医院坎下建马鞍山民办小学,右边山坡上是68号马嘉礼别墅,50年代是南岸区武装部的办公大院及住宅。感觉到历史资料还不统一,文物保护资料应待完善准确。目前2016年底马鞍山234号万国医院作为文物保护进行修复即将完工外,另二处马嘉礼别墅历经岁月洗礼,经文物普查后挂上文物保护牌。2017年经过文物保护修复将会获得新生。</p> <p class="ql-block">马鞍山237号别墅搂,称为马鞍山万国医院的马嘉礼别墅。马嘉礼(J.H.Mcartlaey,亦译作马加里、马伽礼,生卒不详),著名的美国传教士、教会慈善家、医生,重庆宽仁医院创始人、院长。1921年,马嘉礼在这里开办了万国医院,前后有三种名号(万国医院、马鞍山医院、协和医院)。马嘉礼别墅与万国医院相距四五十米左右。解放后房屋产权为重庆塑料三厂所有。据了解在马鞍山共有马鞍山68号马嘉礼别墅及马鞍山234号万国医院都是马嘉礼修建。另外在重庆名人故旧居里只写了江北城正街164号,是马嘉礼开办基督福音堂,建筑年代为1894年哥持式教堂建筑。南岸马鞍山三栋与马嘉礼相关的房屋历史文化信息却未上重庆名人故旧居书辑。有些让人迷糊的是:有资料一说:马嘉礼生卒不详,二说:马嘉礼于1927年病故,三说:马嘉礼于40年代去世,相差近20年,又据资料显示马嘉礼是美国传教土显然是美国人。但,在南岸马鞍山马嘉礼别墅及万国医院旧址前挂的却是英国协会医院文物保护牌?不知这是否准确。虽然马鞍山马嘉礼别墅、马鞍山万国医院曾几易其手,但,从史料来看这三处房屋都是马嘉礼所修建。我在马鞍山长大,从小就在马鞍山行走,50年代未,在万国医院坎下建马鞍山民办小学,右边山坡上是68号马嘉礼别墅,50年代是南岸区武装部的办公大院及住宅。感觉到历史资料还不统一,文物保护资料应待完善准确。目前2016年底马鞍山234号万国医院作为文物保护进行修复即将完工外,另二处马嘉礼别墅历经岁月洗礼,经文物普查后挂上文物保护牌。2017年经过文物保护修复将会获得新生。</p> <p class="ql-block">马鞍山靠西边处,抗日战争时期迁来的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华福烟厂员工住宅房,该建筑系民国时代青砖墙、青砖立柱加竹笆墙、硬山式小青瓦屋顶具有时代感。但,未立文物保护牌,现处于拆迁阶段。</p> <p class="ql-block">马鞍山68号别墅搂,称为马鞍山万国医院马伽礼别墅楼,曾作为电影界著名人士夏云瑚居住,称为仁厚堂。能吸人眼球是进楼高大两根罗马柱,条石堡坎石板路连接上下,楼里各房階木制楼板西式窗栏栅观景台,后花园蓄水池都是68号楼的看点,上下迷宫般通道连接马鞍山亚细亚。</p> <h3>马鞍山129号,图中空堡坎处房屋己无存。南岸马鞍山也是我成长的摇篮,我出生于南岸玄坛庙狮子山上的海狮路,2岁多时迁入马鞍山居住至1969年上山下乡后就离开了马鞍山。直到退休后到上新街居住后又与马鞍山近在咫尺,也有了“乡愁的儿时之思”;好似君住长江头我住江之尾的感受,近在咫尺就会常想念马鞍山的旧时岁月,不时也去走走看看那些弯弯曲曲的小路,街巷的逶宛曲折,步道有时宽敞,有时窄小,有时陡峭,路边上的黄葛树盘根错节和高大茂密就在街巷与岩壁上扎扎实实地生长成为一道道树荫屏障,阳光透过树荫与高墙闪射出点点斑驳的光影。那些石板铺垫的岁月之路是何等亲切与感慨;陌生而又熟悉的青砖灰瓦院舍。亚细亚的林荫鹅蛋石小道;欧式洋楼建筑,回廊窗棂、圈穹式门楼饰雕,青砖红、绿琉璃瓦这些却是几十年前的回忆。从历史文化,人文历史的角度来看,马鞍山不仅与开埠历史,抗战历史,现在的乡愁历史文化,都有一定联糸和重新认识。考证她的过去和文化保护的现在,历史文化保护,综合开发利用。但,而今,在马鞍山的历史文化信息,现在有的在消失,有的在遗忘,有的破败,有的物是人非,这些都是目前马鞍山街巷形体的一大特征。望能引起市、区级人民政府及历史文化管理部门的重视!</h3> <p class="ql-block">马鞍山亚细亚石油公司别墅一部分。编号5号楼,解放后为区委机关干部居住。</p> <p class="ql-block">马鞍山237号别墅搂,称为马鞍山万国医院的马嘉礼别墅。马嘉礼(J.H.Mcartlaey,亦译作马加里、马伽礼,生卒不详),著名的美国传教士、教会慈善家、医生,重庆宽仁医院创始人、院长。1921年,马嘉礼在这里开办了万国医院,前后有三种名号(万国医院、马鞍山医院、协和医院)。马嘉礼别墅与万国医院相距四五十米左右。解放后房屋产权为重庆塑料三厂所有。据了解在马鞍山共有马鞍山68号马嘉礼别墅及马鞍山234号万国医院都是马嘉礼修建。另外在重庆名人故旧居里只写了江北城正街164号,是马嘉礼开办基督福音堂,建筑年代为1894年哥持式教堂建筑。南岸马鞍山三栋与马嘉礼相关的房屋历史文化信息却未上重庆名人故旧居书辑。有些让人迷糊的是:有资料一说:马嘉礼生卒不详,二说:马嘉礼于1927年病故,三说:马嘉礼于40年代去世,相差近20年,又据资料显示马嘉礼是美国传教土显然是美国人。但,在南岸马鞍山马嘉礼别墅及万国医院旧址前挂的却是英国协会医院文物保护牌?不知这是否准确。虽然马鞍山马嘉礼别墅、马鞍山万国医院曾几易其手,但,从史料来看这三处房屋都是马嘉礼所修建。我在马鞍山长大,从小就在马鞍山行走,50年代未,在万国医院坎下建马鞍山民办小学,右边山坡上是68号马嘉礼别墅,50年代是南岸区武装部的办公大院及住宅。感觉到历史资料还不统一,文物保护资料应待完善准确。目前2016年底马鞍山234号万国医院作为文物保护进行修复即将完工外,另二处马嘉礼别墅历经岁月洗礼,经文物普查后挂上文物保护牌。2017年经过文物保护修复将会获得新生。</p> <p class="ql-block">马鞍山15号、16号、17号院,据传为江浙人士所建,院中都有自掘水井,楼架为大圆木人字架,屋内屋顶、楼道楼板工艺讲究,<span style="font-size: 18px;">均为木料灰板条石灰墙。持别</span>是17号楼外墙青砖多用福字标示,称为福字砖,整楼为福字砖所围应称为福字楼。历史人文故事丰富待补充</p> <h3>在马鞍山马嘉礼别墅楼上能拍到马鞍山天主教堂与老君洞的风景。</h3> <p class="ql-block">马鞍山68号别墅搂,称为马鞍山万国医院马伽礼别墅楼,曾作为电影界著名人士夏云瑚居住,称为仁厚堂。能吸人眼球是进楼高大两根罗马柱,条石堡坎石板路连接上下,楼里各房階木制楼板西式窗栏栅观景台,后花园蓄水池都是68号楼的看点,上下迷宫般通道连接马鞍山亚细亚。</p> <h3>马鞍山68号马嘉礼别墅的大罗马立柱大门廓,廊前小花院能观山城风光</h3> <p class="ql-block">马鞍山68号马嘉礼别墅的大罗马立柱大门廓,从廊往里前行经上两层曲折木楼梯步后,穿出马鞍山山顶后花院,院前空坝小猫晒着阳光瞧着来人。此处紧靠边缘有几栋别墅房,位于最佳能观山城风景处,五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也是南岸区武装部住地,文革武斗时期这里是与南山一棵树,长江通道上的制高点。但,这里的几栋别墅房,过去是谁修建还待查。</p> <h3>在马鞍山可以远遥南山老君洞寺庙,旧时称老君山</h3> <p class="ql-block">马鞍山上洋房多,犹如坐在马鞍上,座落洋房别墅排成行,各有千秋各有味,可揽渝中可揽山骑在马鞍走四川,下走川东;上走泸州坐收美景在马鞍中。</p> <h3>马鞍山街巷房屋密集,是靠长江边往上,层层垒垒依山形而建,石板石梯道顺着地形宛曲陡峭是进马鞍山特有的通道。靠上新街方向的马鞍山,解放前后很多地方却是土坡多于房屋,大量房屋的修建还是在上新街形成后,海棠溪至弹子石公路建成后。旧时的马鞍山下的上新街还是山沟,有龙门浩江边通往黄葛垭的古道穿沟而上与黄葛古道接壤。古道两边建有房舍形成街巷。</h3> <h3>在马鞍山能远遥南山一棵树观景台,一棵树,五十年前无树只有矮树丛,文革武斗时立一根树捧作为信号树,文革结束后的历次植树造林形成茂密的森林。观景台后山旧时称王家山,旁边最高峰又称炮台山。</h3> <p class="ql-block">马鞍山上宽大宽敞的大石板道,就是万国医院后定为英国协会医院的美国教会传教士医生马伽里的观江景观楼宇,地窖、壁庐、水井应有尽有,马儿又称洋马儿,滑杆轿夫上下进出的237号别墅。</p> <p class="ql-block">马鞍山的石板路曾经是我儿时上幼儿园的必经之路,也是开埠时期到民国时期洋人、商人、穷人上下的石梯步道。马儿又称洋马儿,滑杆轿夫上下的石板道路,石梯路边堡坎上是民国时期,一私家花园住宅,解放后由南岸区委机关南下干部西南服务团一家属,60年代末为解决城市居民困难群体创办的集体企业,从一个制作称杆上的标星、医药瓶上铝盖的铝制品组,到南岸灯具厂,重庆家用电器开关厂,重庆明光工矿灯具厂发展成为区、市级的集体企业。</p> <p class="ql-block">马鞍山的石板路曾经是我儿时上幼儿园的必经之路,也是开埠时期到民国时期洋人、商人、穷人上下的石梯步道。这石板道可走上马鞍山山尖尖,山尖尖上有警报台,为抗战时期防问日本飞机轰炸重庆主城最近的报警台,它的周围有洋人的别墅;洋行仓库,工商企业等。石梯路边堡坎上是民国时期一私家花园住宅,解放后由南岸区委机关南下干部西南服务团一家属,60年代末为解决城市居民困难群体创办的集体企业,从一个制作称杆上的标星、医药瓶上铝盖的铝制品组,经历到南岸灯具厂,重庆家用电器开关厂,重庆明光工矿灯具厂发展成为区、市级的集体企业。</p> <p class="ql-block">马鞍山的黄桷树,老巷道,民居,防空洞成为马鞍山的秘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马鞍山从上新街转盘算起,最高处高不过300米,马鞍凹处不过100米,但却有错综复杂的巷道曲里拐弯又叉路四处漫延,一不小心错道一条道,可让你重新上下走一次。</p> <p class="ql-block">历史的痕迹依旧,仿佛穿越到旧时光,这就是南岸马鞍山。据了解,马鞍山还有很多历史建筑源出处,还有未解之密,还有很历史人文故事未解,除己知的"立得乐、马伽里、夏云瑚等,如:"江庸"出生于清末出生于璧山县县衙内的民国时期大律师、社会贤达,不作国民党高官,新中国成立,政协会召开之际,毛泽东亲笔函请除宋庆龄外的第二人。</p> <p class="ql-block">结束语:南岸马鞍山历史文化信息丰富,是重庆百年开埠历史信息的沧海一隅。南岸是我的出生地也是我生活成长的地方。我的人生之轨迹都与南岸的历史节点有着关联的情结。从海狮路百年开埠的重庆海关税务司界碑,到龙门浩、下浩老街、上新街、马鞍山沿线都是我生活成长的地方。60年代下乡当知青后离开她到又回到她身边,从不会忘记她。2000年我又回到南岸上新街,2008年南岸区政府在如何发展区域经济?如何打造南岸历史文化?征集金点子的征文中,就写了打造南岸上新街历史文化,马鞍山历史文化,黄葛古道历史文化,在重庆大渝网:重庆记忆栏目也发帖,写了《乡愁之一百年马鞍山》。马鞍山仅是我生活成长的马鞍山,她更是充满历史文化信息的马鞍山,她离渝中主城一江之隔,如今在马鞍山下消失的瓦厂湾已成南岸的景观大道的南滨路。南滨路已成为新时期的文化符号,记得90年代~2000年时期每到重大节日的烟花礼炮就在马鞍山下南滨路举行,南滨路上的国际马拉松赛几乎年年举办到现在。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征程上,习总书记提出"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南岸马鞍山从昨日黄花繁华落尽的小山峦上,仍旧保持着百年苍桑的型态,<span style="font-size: 18px;">而马鞍山仍处于百业待新的状态,有的历史建筑还更加破败荒废的境地。而在</span>南滨路上已是华章高怡,栋栋高楼大厦立在马鞍山下,从马鞍山上视野渝中半岛也只能是窥中豹视野阻隔。从百年前的马鞍山上可全景式纵览重庆古城。跨越百年后城市的空间发展,立体发展都应该结合历史的文化信息打造马鞍山。以史为鉴 照未来。南岸马鞍山也在顺应历史的变迁,马鞍山的街巷肌里,石梯坎石板路还存在,历史上留存的大量民居还在,更为可贵的是,还有世代居住于此的原住民还在。也在为马鞍山的历史文化进行调研,使其使马鞍山的人文地理;人文故事能更好挖掘更好利用做到真正的网红打卡的原生态的马鞍山。她应引起各社会及政府部门的关注。在修改此文时,南岸上新街马鞍山也正在打造"重庆开埠遗址公园"这也是对南岸马鞍山的慰籍。不管将来马鞍山如何变化我都会关注她,支持她,爱护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重庆开埠遗址公园:马鞍山上的原南岸区委办公楼及英商亚细亚火油公司别墅楼(红楼)正在修复中。</p> <p class="ql-block">让城市留住记忆 让人们记住乡愁",2022新年依始,一批历史文物保护志愿者,马鞍山记忆历史文化爱好者一起探寻马鞍山的历史文脉。</p> <p class="ql-block">渝中半岛下的马鞍山。创于2017年1月修改于2022年1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