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幅世界名画赏析之(九)

小遮遮

<h3>此赏析为十次连载,感谢关注!</h3> <h3>八十一、《泉》</h3><h3><br></h3><div>作者是安格尔,《泉》中少女的造型在整体上是遵循古希腊雕刻的原则,但更为细腻微妙。左边以高举手臂的转折处为顶点,身躯的轮廓是一根略有变化的倾斜线,它宛若一缕缓缓飘落的轻纱;右边则复杂多了,不仅水罐与抬起的手臂组成圆和三角的几何结构,胸部和腹部的转折起落也形成波浪式的曲线,这正好与左边的单纯与宁静形成对比。画家严格遵守比例、对称的原则,我们仔细观察就可以看到,少女的体形姿态遵循古希腊普拉特西克列斯发现创造的S形曲线美。</div><div>在这幅《泉》中,安格尔把他心中长期积淀的古典美与写实的现实美完美地结合了起来。这幅画的奥秘在于画家表现了人体姿态从不平衡向平衡的变化,抓住了人体内部力的微妙关系,即左倾斜的双肩和向右倾斜的胯部、向上的用力和向下倾倒的水罐,前趋的右膝和后绷的左腿都体现了力而打破了平衡。在她身体的这种曲线运动中,展示出一种类似水波的曲线,这种身体的曲线使得那从水罐里流出来的直线形水柱相形见拙,通过这些形式,使这位恬静的少女比那股流出来的水柱更加具有活力。</div> <h3>八十二、《抢劫路西普斯的女儿》</h3><h3><br></h3><div>1、时代背景</div><div>17世纪弗兰德斯画家鲁本斯的作品,他擅长画人体,被称为“开肉铺子的鲁本斯”,这个题材来自神话故事。</div><div><br></div><div>2、作品内容</div><div>描绘了一对孪生兄弟骑着两匹健壮的马和两位美丽的女孩,还有小爱神,在抢婚人仰马翻的猛烈的场面。</div><div><br></div><div>3、艺术特色</div><div>●复杂而又有强烈动势的对角线构图,增加了紧张不安的气氛马蹄奔腾朝天,极富动感,抢婚激烈。</div><div>●鲜明的色彩对比,马的重色和女子的白皙肌肤的明亮色调对比,亮丽、纯净、富于闪烁的光感,开阔有力的笔触,动感的线条,洋溢着生机勃勃风格豪放。</div><div>●人物造型饱满健壮,绝无纤弱之感,小爱神的出现具有象征意义,充满戏剧性。</div><div><br></div><div>4、作品影响</div><div>巴洛克时期的代表作品,体现了鲁本斯的绘画风格。</div> <h3>八十三、《荷加斯兄弟的宣誓》</h3><div><br></div><h3>1、时代背景</h3><h3>法国大革命的到来,艺术倾向于表现英雄主义的题材为政治资产阶级巩固政权服务,作者是法国新古典主义代表大卫,国王路易十六受命他画但他没有按国王的意愿而是加入了自己的主观意向,是古罗马的历史题材。</h3><h3><br></h3><h3>2、作品内容</h3><div>荷加斯被选出来与敌人进行格斗,老荷加斯将武器分发给三兄弟,三兄弟伸出右手向宝剑宣誓,右下角有几个妇人。</div><div><br></div><div>3、艺术特色</div><div>●整个画面构图严谨,气势雄健,造型坚实,体现了新古典主义美术的重要特征,笔触平静,画风细腻,静谧、崇高、纯洁。</div><div>●作用了多侧面揭示主题的手法,使悲壮的戏剧性场面无比丰富,男人的刚毅、悲壮与女人的哭泣、柔弱形成对比,深化了题旨的思想性。</div><div>●画中人物的表情,动作激昂,后景上的古典建筑突出了庄重的气氛,作品的主旨很明确,为了名族的存亡,为了拯救祖国,只有牺牲家庭和个人利益。</div><div><br></div><div>4、作品影响</div><div>借助历史题材来表明作者参与战争的决心,起到了鼓舞的作用。</div> <h3>八十四、《马拉之死》</h3><h3><br></h3><h3>1、时代背景</h3><h3>《马拉之死》是19世纪法国画家大卫的一幅名画,它因为马拉的特殊身份和简洁有力的形式而为人们所熟知。</h3><h3><br></h3><div>2、作品内容</div><div>马拉是法国大革命领导人之一,描绘了马拉被刺杀在浴缸里的情景,匕首抛在地上,鲜血从马拉的胸口流出,他的左手仍然握着便签,脸上露出痛苦的表情。</div><div><br></div><div>3、艺术特色</div><div>●背景简洁,突出了主体人物,背景的重色和人物的亮色形成强烈的对比,更突出了马拉的英雄形象。</div><div>●水平线构图单纯简洁,右手垂下来打破了构图的沉闷,人物造型追求纪念碑雕塑效果,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div><div>●肌肉结构准确,头和手注重细节的刻画,都打在头和身上,更体现了人物形象。</div><div><br></div><div>4、作品影响</div><div>该作品在当时法国大革命的背景中具有强烈的号召力,是画家一生中意义最大的肖像性历史画,也是新古典主义的典型作品。</div> <h3>八十五、《梅杜萨之筏》</h3><div><br></div><h3>1、时代背景</h3><div>是籍里柯于1819年创作的油画,当时是波旁王朝复辟的年代,民主革命一度出现低潮,使得资产阶级革命人士感到失望,所以从此作品对现实进行影射和抨击。</div><div><br></div><div>2、作品内容</div><div>描绘了一个海难事件,难民发现远方有船只的时候,众人高举一个黑人挥动衣衫求救的一个场景。</div><div><br></div><div>3、艺术特色</div><div>●从画面的构图光线和色彩到人物的动态表情以及丰富的想象力都是无与伦比的。</div><div>●以金字塔的构图,把事件展开在筏上,仅存者发现天边有船影时的刹那景象,刻画了遇难者的饥渴难熬、痛苦呻吟等各种情况。</div><div>●光线的明暗形成对比,画面视觉中心突出,统一朝向挥舞衣衫的那个人,衣衫具有象征意义,画面充满了令人窒息的悲剧气氛。</div><div><br></div><div>4、作品影响</div><div>该画的主题已经超越海难事件本身,表现了法国人民对美好未来的强烈渴望,同时宣告了浪漫主义绘画的胜利,对同期的后世的美术创作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div> <h3>八十六、《自由引导人民》</h3><h3><br></h3><h3>1、时代背景</h3><div>德拉克洛瓦于1830年创作,是他最优秀的作品,此画取材于法国1830年的七月革命,它是法国人民对波旁王朝复辟封建专制主义的斗争。</div><div><br></div><div>2、作品内容</div><div>描绘了一个燃烧着战斗热情的象征自由的女神,扬着旗子在引导人们进行战斗。</div><div><br></div><div>3、艺术特色</div><div>●争取自由的主题强烈奔放的激情,丰富的光色效应,三角形动态构图,女神在整个构图最高点,突出中心人物位置。</div><div>●奔放有力的笔触,大胆地将寓意象征和真实的现实生活场景结合在一起,变成了交织着浪漫主义和现实精神的战斗进行曲。</div><div>●作品中那种喷薄而出的激情和戏剧性情节场景的完美结合,以及作者出神入化的营造出绚丽多彩的色调,都给人以轰轰烈烈的气氛。</div><div><br></div><div>4、作品影响</div><div>是一部鼓舞人心的作品,对当时和后世有着轰动的影响。</div> <h3>八十七、《三等车厢》</h3><h3><br></h3><h3>1、时代背景</h3><h3>是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画家杜米埃表现普通市民的代表作品,当时法国社会矛盾尖锐,土地兼并严重,物价上涨劳动人民不堪重负,生活困苦艰难。</h3><div><br></div><h3>2、作品内容</h3><div>描绘了三等车厢里空气憋闷人群拥挤的画面。</div><div><br></div><div>3、艺术特色</div><div>●构图处理得很巧妙,他利用三等车厢里一排排对面相向的座位,自然地将人物安排在空间里,有的可以看到正面,有的只有背影,有的露出侧脸,但至少每一个人都能保证被观众看见。</div><div>●流畅的轮廓线颇有版画的特点,通过朴实,不加过多修饰的手法,带给观众一种无可比拟的真实感受。</div><div>●具有象征意义,短暂的旅途生活,象征着漫长的人生道路,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表情,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各自有着不同的人生遭遇。</div><div><br></div><div>4、作品影响</div><div>通过反映现实生活,十分严肃的表现了画家对劳动人民命运的关心。</div> <h3>八十八、《拾穗者》</h3><div><br></div><h3>1、时代背景</h3><h3>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大放光彩,人们渴望从艺术中看到现实生活,作者米勒以农民题材著称。</h3><h3><br></h3><h3>2、作品内容</h3><h3>描绘了三个穿着粗布衣裙贫困的农民,弯着腰在农场主的麦田里捡拾收割后剩落下来的麦穗这一情节。</h3><div><br></div><div>3、艺术特色</div><div>●构图上采用横构图,没有着重刻画人物面部表情,突出认真拾穗的动作,有纪念碑的意义,对生活的真实描写以及隐含其中的社会批判意识。</div><div>●通过刻画劳动的美表现出一种淳朴自然的情感,晴朗的天空和金黄色的麦地十分和谐,丰富的色彩统一柔和的调子之中。</div><div>●人物动作具有一定的连贯性,背景虚化突出了前景的人物。</div><div><br></div><div>4、作品影响</div><div>歌颂了农民劳动的艰辛与崇高,创造了农民的典型形象,表现了质朴的情感。</div><div><br></div> <h3>八十九、《马赛曲》</h3><h3><br></h3><div>1、时代背景</div><div>吕德是18世纪法国浪漫主义雕塑家,它的代表作品是装饰在巴黎凯旋门的群像浮雕《马赛曲》表现的是1792年马赛的义勇军开赴巴黎参加保卫祖国的战斗的历史事件。</div><div><br></div><div>2、作品内容</div><div>作品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是象征法兰西民主、自由的女神,右手执剑,指引着前进的方向,左手高举,大声疾呼召唤人们奋起保卫祖国,下层是奔赴疆场的战士的行列,其中最突出的是卷发蓄胡须高举战盔的老战士和他身旁的无所畏惧的少年的战士形象。</div><div><br></div><div>3、艺术特色</div><div>整个浮雕的构图复杂而严谨,依靠人物的彼此交错,遮掩造成了一种千军万马的宏大气势。</div><div><br></div><div>4、作品影响</div><div>它成功地反映了法国大革命时期广大人民群众昂扬的斗争精神,从而使它成为歌颂法国人民为祖国自由而战的英雄纪念碑,在世界雕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div> <h3>九十、《加莱义民》</h3><h3><br></h3><h3>1、时代背景</h3><h3>法国雕塑家罗丹的作品,现存法国加莱市,是一座以表现人物群像为主的纪念性雕塑。</h3><h3><br></h3><div>2、作品内容</div><div>群像表现的是14世纪英国法国百年战争时期,六位加莱市民悲壮就义的场景。</div><div><br></div><div>3、艺术特色</div><div>●打破了传统纪念碑塑造一座人像和象征手法的框框,采用写实手法表现。</div><div>●群像没有固定的正面,可以多角度欣赏。</div><div>●注重心理刻画和性格表现,树立了近代纪念碑雕塑的范例。</div><div><br></div><div>4、作品影响</div><div>对近代雕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