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幅名画赏析之(六)

小遮遮

<h3>此赏析为十次连载,感谢关注!</h3> <h3>五十一、《马踏飞燕》</h3><h3><br></h3><h3>1、时代背景</h3><h3>骏马是中国古代作战、运输、通讯中最迅速的工具,骑兵也是作战的条件,青铜铸造工艺成熟,马踏飞燕是中国旅游的标志性象征。</h3><h3><br></h3><h3>2、作品内容</h3><h3>这匹马散开四蹄飞奔,体态矫健,昂首甩尾,头微微左侧,三足腾空,只有后面的右足在一只展翅疾飞的飞燕背上,飞燕似乎正在回首而望,惊愕万分。</h3><div><br></div><h3>3、艺术特色</h3><h3>●体型硕大的马踏着一只小鸟,作者想象力卓越,构思新颖。</h3><h3>●骏马粗壮圆浑,将全身重量压在一只小鸟身上,虽只有一只脚踏着但也保持精确的平衡。</h3><h3>●姿态动感强烈,形象逼真,马的结构准确,是具有三维空间的圆雕作品,艺术效果非凡。</h3><div><br></div><h3>4、作品影响</h3><div>汉代艺术家集智慧想象、浪漫主义精神和高超艺术技巧的结晶,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稀世之宝。</div><h3><br></h3> <h3>五十二、《酸寒尉像》</h3><div><br></div><h3>1、时代背景</h3><div>在清末明初画家任伯年作品中,酸寒尉指海派画家吴昌硕,任伯年多次为他画像,此画最为精彩。</div><div><br></div><div>2、作品内容</div><div>画中吴昌硕头戴缨帽,足着高底革化,身穿葵黄色长袍,外罩乌纱马褂,马蹄袖交拱胸前,凝视端正,意态矜持。</div><div><br></div><div>3、艺术特色</div><div>●画中淡笔草草勾画面部,略加皴擦,神采毕现。</div><div>●神态描写到位,技艺高超,完全一幅小县尉的穷酸之相。</div><div>●马褂长袍直接用色墨即兴随机写来,巧妙地把民间写真艺术与波臣派先画墨骨后赋彩相融合,浓淡相宜,色中见笔,气势不凡。</div><div><br></div><div>4、作品影响</div><div>具有进步意义的肖像画。</div> <h3>五十三、《田横五百士》</h3><h3><br></h3><h3>1、时代背景</h3><h3>徐悲鸿的成名之作,田横是秦末齐国旧王族,继田儋之后为齐王,刘邦消灭群雄后,田横和他的五百壮士逃到一个海岛上,刘邦听说田横深得人心,恐怕日后为患,所以赦罪召他回来,正是感于田横“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高节,画家着意选取了田横和五百壮士惜别的戏剧性场景来表现。</h3><h3><br></h3><div>2、作品内容</div><div>画中把穿红袍的田横置于右边作拱手告别状,他昂首挺胸,表情严肃,眼望苍天,横贯画幅三分之二的人物组群,则以密集的阵形传达出群众的合力,人群右下角有一老妪和少妇拥着幼小仰视田横,眼神哀婉凄凉。</div><div><br></div><div>3、艺术特色</div><div>●这幅巨大的历史画渗透着一种悲壮的气概,震撼人心。</div><div>●背景衬托以明朗素净的天空,给人以澄澈肃穆的感觉,人物描写形象生动。</div><div>●人物伸展的手臂,踮起的脚尖,前跨的腿,支立的木棍,阴森锋利的长剑构成一种画面节奏,与寓动与静,透出一种英雄主义气概。</div><div><br></div><div>4、作品影响</div><div>在当时流行的现代主义艺术之风的中国,徐悲鸿坚持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现实立场,借历史画来表达他对社会正义的呼唤。</div> <h3>五十四、《群马图》</h3><h3><br></h3><div>在画家徐悲鸿的大量作品中,马是他最喜欢的题材之一,他画的马大多是奔放不羁的野马,他笔下的马总是比较瘦,有的人认为是美中不足,其实那是画家有意而为之,正如唐代大诗人杜甫认为马的神气是由骨表现出来的,所以画马重在画骨,而且画骨比画肉更难。</div><div>群马图作于1940年,徐悲鸿旅居印度,他从报纸上得知中国军队在鄂北痛击日本侵略者,情不自禁,乘兴挥毫,画下这幅佳作,在图中左上侧他自题曰“昔有狂人为诗云:一得从千虑,狂愚辄自夸,以为真不恶,古人莫之加”借这幅奔马图,他抒发了自己对国家,民族的明天满怀的希望。</div> <h3>五十五、《开国大典》</h3><h3><br></h3><h3>1、时代背景</h3><h3>新中国成立,董希文为此作的油画。</h3><h3><br></h3><h3>2、作品内容</h3><div>描绘了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宣读新中国成立的场景。</div><div><br></div><div>3、艺术特色</div><div>●构思巧妙,作品主观将人物都偏向左边,并且以红色为大柱支撑,显得视野开阔,场面宏大。</div><div>●设色浓烈华丽,将西方油画和中国传统民间绘画相结合,富丽堂皇。</div><div>●作品灯笼、麦穗,地毯等颜色相互呼应,更显得气势恢宏,人物写实,生动形象,神态表情到位。</div><div><br></div><div>4、作品影响</div><div>中国伟大的革命历史化,记录了历史性的一刻。</div> <h3>五十五、《血衣》</h3><h3>《血衣》的作者为王式廓,作品取材于我国土地革命斗地主的场景,画面抓住一位悲痛欲绝的妇女,正举起血衣的瞬间。描绘了激愤的人海与起伏的山峦。在沉郁浑厚的黑白色调中汇成了震撼人心的控诉。作品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br></h3><div><br></div><div>《血衣》这幅作品,一画再画,画家以生命为代价对艺术的完整性作出了不懈的追求,他深入到生活中,为《血衣》的创作收集了大量的素材、他画了大量的农村老汉形象,可以说,他是在大量的农民肖像写生中,经过不断的加工,提练、酝酿了《血衣》的人物。对于这幅巨型主题性情节绘画来说,追求艺术的完善性,其难度远非小品所能比拟的。王式廓多年的呕心沥血的奋斗,1959年素描作品《血衣》完成了。</div><div><br></div><div>《血衣》作品取材于我国土地革命斗地主的场景,画面抓住一位悲痛欲绝的妇女,正举起血衣的瞬间。描绘了激愤的人海与起伏的山峦。在沉郁浑厚的黑白色调中汇成了震撼人心的控诉。</div> <h3>五十六、《狼牙山五壮士》</h3><h3>作者詹建俊,描绘了五壮士即将跳崖前怒视侵略者的瞬间情节,既鲜明地刻画出他们对侵华日军的强烈义愤,又表现他们宁死不屈的崇高气节和英勇气概,作品在构图上也独居匠心,将五位英雄的形象组织成一个庄重的三角形,宛如一座巍峨的高峰矗立在群山耸立的狼牙山之巅,从而突出了抗日英雄永远屹立于神圣不可侵犯的中华领土,也永远屹立于中国人民心间这一英雄史诗的主题。</h3> <h3>五十七、《在激流中前进》</h3><h3><br></h3><h3>1、作品内容</h3><div>作者杜健,此画是他在油画研究班学习中的毕业创作。</div><div><br></div><div>2、作品内容</div><div>描绘了船工们齐心协力搏击黄河浊浪的惊险场景。</div><div><br></div><div>3、艺术特色</div><div>●画家以简练、概括的艺术语言,雄健有力的笔触,沉着凝厚的色调来描绘这惊险场面。</div><div>●画家没有从正面来表现人与激流搏斗的表情,而是通过飞旋激荡的河水沉着稳健的人物对比,如一叶小舟般的黄河渡船与大面积的汹涌崩腾的浓浆浊浪对比,通过对水势的夸张表现反对了人的力量和精神,较完美地体现了作品的主题。</div><div><br></div><div>4、作品影响</div><div>这是一首有力的颂歌,是坚强与勇敢的颂歌,是齐心协力、团结统一的颂歌,它告诉人们在生活的激流中,也只有稳掌舵、紧划桨,奋勇前进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div> <h3>五十八、《虾》</h3><h3><br></h3><h3>1、作者简介:齐白石,现代杰出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号白石、濒生、阿芝、借山吟馆主者、寄萍老人等。湖南湘潭人。十二岁学粗木工,后做雕花木匠,兼习画。亦习诗文,书法、篆刻,初为画工,为乡里人画衣冠像。六十岁后定居北京,以卖画、刻印为职业。生平推崇徐渭、朱耷、石涛、吴昌硕等前辈诸家,重视创新,不断变化,创造了独特不群的风貌。所画作品,都洋溢着对生活的热爱。其篆刻朴茂有力,书法刚劲沉着,诗文、画论也有独到之处。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团委员,美术家协会主席。1953年中央文化部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h3><h3><br></h3><h3>2、赏析</h3><h3>  齐白石先生在画虾上有重要的三段变法:第一阶段是如实画来,写实,宗法自然,更像写生;第二阶段最重要,不算“零碎”,虾身主体简化为九笔。所谓“零碎”一共是八样:双眼、短须、长须、大钳、前足、腹足、尾,还有一笔深墨勾出的内腔,这种结构便是齐白石的虾所独有的重要风格;第三阶段是画上的墨色不均一,笔先蘸墨,然后用另一支笔在笔肚上注水,把虾的“透明”画了出来,虾一下子就活了。  </h3> <h3>五十九、《父亲》</h3><h3><br></h3><h3>罗中立一九八零年创作的油画《父亲》,具有一种悲剧性的震撼力,刻画了一个贫困的农民父亲形象,表达了困苦中的人性沧桑。 其神态笼罩了一絲无奈的苦悲与愁绪,但又有对困难生活纯朴的接纳,和憨厚的承受。那一絲憨笑,让人感觉是如此不知所措的麻木。反映了画家深谙中国特定历史时期农民的苦难与土地原始的苍凉。让人嗅到了浓重的乡土气息,让人联想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无不让人暗然心伤。油画农民《父亲》,无疑是中国画坛一幅最具感观冲击力的经典画作,艺术魅力让人感动永驻心间。</h3><div><br></div><div>画《父亲》在最后定稿时,就有了一处细节的修改。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在父亲的左耳上,夹了一支圆珠笔。圆珠笔这个小小细节是那个时代抹不去的标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个细节深刻地诠释了油画《父亲》本身产生的历史,成了《父亲》的胎记。它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外延意义比用文字来解释要好得多。</div> <h3>六十、《流民图》</h3><h3>全用毛笔、水墨画出,其形象描绘之具体、深刻,在现代绘画史上是鲜见的。蒋兆和把西画素描手法引入中国画。</h3><div><br></div><h3>《流民图》是1942年至1943年在北京创作的巨幅长卷。当时日本侵略者已践踏我国的半壁江山,中国人民水深火热的遭遇,是激发画家构思《流民图》创作的契机。1942年,蒋兆和曾去上海、南京等地搜集素材,画了许多素描、速写人物,这幅画卷由右至左,起始是一位拄棍老人,他身边还有一为卧地的老者,已经气息奄奄,三位妇女和一个牵驴人围着他,毫无办法。再往下,是抱锄的青年农民和他的饥饿的家眷,抱着死去小女儿的母亲,在空袭中捂着耳朵的老人,以及抱在一起、望着天空的妇女、儿童。断壁颓垣,尸身横卧,路皆乞丐。再往下,是乞儿、逃难的人,受伤的工人。等待亲人归来的城市妇女,弃婴,疯了的女人,要上吊的父亲和哀求他的女儿,在痛苦中沉思的知识分子。</h3><h3><br></h3><div>蒋兆和说他的艺术不是“一杯人生的美酒”,而是“一碗苦茶”,以献给“灾黎遍野,亡命流离,老弱无依,贫病交集”的大众。《流民图》正体现了他的这一主张。</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