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美篇

龙德伊麒

<h3>红嘴蓝鹊(学名:Urocissa erythroryncha):是大型鸦类,体长54-65厘米。嘴、脚红色,头、颈、喉和胸黑色,头顶至后颈有一块白色至淡蓝白色或紫灰色块斑,其余上体紫蓝灰色或淡蓝灰褐色。尾长呈凸状具黑色亚端斑和白色端斑。下体白色。 黄嘴蓝鹊外形和羽色和该种非常相似,但黄嘴蓝鹊嘴为黄色,头部仅枕有白色块斑。区别仍很明显,野外不难识别。</h3><h3>能发出多种不同的嘈吵叫声和哨声。常见并广泛分布于林缘地带、灌丛甚至村庄。性喧闹,结小群活动。以果实、小型鸟类及卵、昆虫为食,常在地面取食。主动围攻猛禽。喜马拉雅山脉、印度东北部、中国、缅甸及印度支那均有分布。</h3> <h3>红嘴蓝鹊是一种体态美丽的笼鸟,雌雄羽色相似。前额、头顶至后颈、头侧、颈侧、颏、喉和上胸全为黑色,顶至后颈各羽具白色、蓝白色或紫灰色羽端,且从头顶往后此端斑越来越扩大,形成一个从头顶至后颈,有时甚至到上背中央的大型块斑。背、肩、腰紫蓝灰色或灰蓝沾褐,尾上覆羽淡紫蓝色或淡蓝灰色、具黑色端斑和白色次端斑。尾长、呈凸状。中央尾羽蓝灰色具白色端斑,其余尾羽紫蓝色或蓝灰色、具白色端斑和黑色次端斑。两翅黑褐色,初级飞羽外翈基部紫蓝色,末端白色,次级飞羽内外翈均具白色端斑,外翈羽缘紫蓝色。下体喉、胸黑色,其余下体白色、有时沾蓝或沾黄色。虹膜桔红色,嘴和脚红色。</h3> <h3>雌雄鸟体表羽色近似。体背蓝紫色;尾羽欣长,尤以中央两枚更加突出,尾端白色,配上红嘴、红脚,益显仪态庄重,雍容华贵,又有长尾蓝鹊之称。</h3> <h3>主要栖息于山区常绿阔叶林、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次生林等各种不同类型的森林中,也见于竹林、林缘疏林和村旁、地边树上。海拔高度从山脚平原、低山丘陵到3500米左右的高原山地。</h3> <h3>红嘴蓝鹊性喜群栖,经常成对或成3-5只或10余只的小群活动。性活泼而嘈杂,常在枝间跳上跳下或在树间飞来飞去,飞翔时多呈滑翔姿势,从山上滑到山下,从树上滑到树下,或从一棵树滑向另一棵树,纵跳前进。滑翔时两翅平伸,尾羽展开,有时在一阵滑翔之后又伴随着鼓翼飞翔,特别是在受惊时常吃力地鼓动着两翼向山上逃窜。叫声尖锐,似‘zha-zha-’声。</h3> <h3>红嘴蓝鹊是鸦族的近亲,都有荤素兼容的食性,主要以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也吃植物果实、种子和玉米、小麦等农作物,食性较杂。动物性食物常见种类有叩头虫、金龟甲、蝗虫、蚱蜢、苍蝇、螽斯、蟋蟀、甲虫、鳞翅目幼虫和其他昆虫,也吃蜘蛛、蜗牛、蠕虫、萤火虫、蛙、蜥蜴、雏鸟、鸟卵等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植物性食物主要为各种树木和灌木果实与种子,偶尔吃小麦、玉米等农作物。</h3> <h3>有时还会凶悍地侵入其他鸟类的巢内,攻击残食幼雏和鸟卵。每年的3月至5月是红嘴蓝鹊的繁殖期,在此期间,亲鸟护巢性极强,性情十分凶悍,人若接近其巢区,则啼叫飞舞不止,甚至对人体进行攻击。</h3> <h3>繁殖期5-7月。营巢于树木侧枝上,也在高大的竹林上筑巢。巢呈碗状,主要由枯枝、枯草、须根、苔藓等材料构成,距地高2-8米。巢的大小为外径17-24cm,内径10-17cm,高8-14cm,深4-7cm。通常外层为粗的枯草、藤条、细树根等材料,内垫以细草茎和须根。每窝产卵3-6枚,多为4-5枚。卵为卵圆形,土黄色、淡褐色或绿褐色,被有紫色、红褐色或深褐色斑。卵的大小为31-36mm×23-24mm,平均32.7mm×23.5mm,重7-8g,雌雄亲鸟轮流孵卵,雏鸟晚成性。</h3> <h3>分布范围 听语音</h3><h3>世界</h3><h3>分布于孟加拉国、柬埔寨、中国、印度、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缅甸、尼泊尔、泰国、越南。</h3> <h3>中国</h3><h3>省市:北京、河北、内蒙古、辽宁、江苏、江西、河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福建、香港。</h3> <h3>中国</h3><h3>省市:北京、河北、内蒙古、辽宁、江苏、江西、河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福建、香港。</h3> <h3>山脉湖泊:中条山、都庞岭、峨眉山、高黎贡山、太白山、清凉峰、秦岭。</h3> <h3>种群现状 听语音</h3><h3>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h3> <h3>保护级别 听语音</h3><h3>列入中国《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h3><h3>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无危(LC)。</h3> <h3>人工饲养 听语音</h3><h3>由于该鸟羽色艳丽,尾羽特长,姿态优美,食性较杂,易于饲养,是重要的观赏鸟之一。各动物园多有展出,个人亦多有饲养。吃大量害虫,故益处很大。</h3> <h3>在人工饲养环境中,因红嘴蓝鹊的尾羽甚长,不适于在小型观赏竹笼内饲养,一般多用较大的笼舍饲养展览为佳。有人以绳索系其颈项部,置于架上饲养,其饲养效果较好。人工饲料以鸡蛋大米为主,同时饲喂少量黄鹂混合粉料及生肉,以及水果,青菜等。隔日或每日喂给少量昆虫。 红嘴蓝鹊性甚耐寒,它可以在冰雪环境中度过寒冬。在不结冰的季节里,每天供给足够的浴水洗浴,有利健康。在饲养环境中,红嘴蓝鹊常有藏贮食物的习惯,如将昆虫或肉块藏入笼舍内的缝隙间,以便来日再食。为防饲料变质,需及时清除。北京动物园1954-1956年,饲养在雉鸡笼内的红嘴蓝鹊,曾在5-6米高的松树上营巢,并产卵孵化成功,连续两年各育成3只幼鸟。</h3> <h3>龍德伊麒参考资料</h3><h3>[1] 赵正阶.《中国鸟类志》下卷 (雀形目).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6月:191-192</h3><h3>[2] Urocissa erythroryncha .The IUCN Red List .2016-03 [引用日期2017-02-19]</h3><h3>[3] 红嘴蓝鹊分布图.DTSCOVER LIFE [引用日期2014-04-10]</h3><h3>[4] Red-billed Blue Magpie (Urocissa erythroryncha).IBC Bird Collection [引用日期2014-04-10]</h3><h3>[5] Blue Magpie Urocissa erythrorhyncha .Bird Life interantional [引用日期2014-04-10],&nbsp;</h3><h3>以上介绍内容来源红嘴蓝雀官方网站</h3> <h3>百只红嘴蓝鹊千山安家 大批摄影爱好者前来拍摄</h3> <h3>  4月的千山处处充满春的气息,在无量观入口附近的明谭旁,每天集结着大批摄影爱好者前来拍摄红嘴蓝鹊</h3> <h3>4月的千山处处充满春的气息,在无量观入口附近的明谭旁,每天集结着大批摄影爱好者前来拍摄红嘴蓝鹊。据悉,我市只有千山风景区有红嘴蓝鹊,目前有近百只红嘴蓝鹊在千山安家。</h3> <h3>龍德伊麒在无量观广场附近,红嘴蓝鹊在林间飞来飞去,或是栖息在树枝上,游人们纷纷驻足观赏拍照。红嘴蓝鹊是鹊类中鸟体最大和尾巴最长、羽色最美的一种。&quot;红嘴蓝鹊是一种南方的候鸟,千山百鸟园多年前曾引进了一批。</h3> <h3>&quot;据千山风景区林业局王永军介绍,由于鞍山的冬季太冷,百鸟园当初引进的红嘴蓝鹊需要在越冬室内过冬。后来,部分红嘴蓝鹊飞出鸟园,逐渐在鞍山安了家,队伍成员目前已经达到近百只。</h3> <h3>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站有关人士表示,千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红嘴蓝鹊在此扎根的一个重要原因。一方面,我市冬季的低温天气照比多年前有所减少;另一方面,红嘴蓝鹊自身也在不断适应鞍山本地的气候环境。</h3> <h3>近年来,千山风景区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景区发展各项工作之中,在景区资源利用上,本着发掘与保护并重的原则,积极保持和恢复自然生态环境,为小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也吸引了很多小动物在此安家。</h3> <h3>以上介绍来源于&quot;千山晚报&quot;</h3> <h3>(我拍鸟的感受)</h3> <h3>关于拍鸟,我并非高手,无论在过去的摄影群,还是今天的微信,美篇,我都不是最好的,不过本人还是喜欢拍鸟,我就把我拍鸟的心得与各位老师汇报汇报。本帖可为佳能1DX2或者1DX1、镜头600-800提供参考,某些操作可能不适用于其它机型。在拍摄鸟群时,由于鸟儿数量较多,摄影者应为画面四周留有余量,以便于后期进行适当剪裁。 使用600mm焦距、F6.3光圈拍摄鸟儿吞食鱼的瞬间时,为了保证较快的快门速度可将感光度推升至ISO800。在抓拍鸟儿起飞与降落的瞬间时,摄影者应为自身与快门的反应时滞预留出一定的提前量,才能抓取精彩的瞬间。</h3> <h3>喜欢拍鸟的摄影者越来越多,很多影友配备了高档数码相机和&quot;长枪大炮&quot;,但少有佳作。怎样才能拍好野生鸟类?笔者总结了八个方面的要点,供影友参考。</h3><h3>1.日出与日落前是最佳时段</h3><h3>每天的早晚,日出与日落之前是拍鸟的最佳时间,鸟儿聚集飞落的次数最多,也是光线比较柔和的时候。而朝阳与夕阳正好作为鸟儿的背景,可大幅增加画面的美感。</h3> <h3>2.合理设置拍摄主要参数</h3><h3>依据光照条件灵活设置感光度。在午间光照较强且属于直射光的照射下,可将感光度设为ISO100;若是在早晚天气光线较弱时拍摄,则可适当提升感光度,如ISO200-400;如果遇到逆光、阴雨天气时,则还可将感光度提升至ISO800-1600。甚至有时还需要设置更高的感光度值,才能保证曝光准确与合适的快门速度。</h3><h3>根据天气合理设置好白平衡。对于初学者来说,可使用自动白平衡进行拍摄,再进行后期调色。建议摄影者根据实际天气的情况,将白平衡设置为晴朗、阴天或K氏色温等不同的模式,以获得更准确的色彩还原。</h3><h3>多种测光模式灵活运用。拍摄站立不动的野鸟时,摄影者可选择点测光模式,按照鸟儿主体的测光进行曝光。拍鸟群或起飞时的野鸟,则需设置为评价测光或矩阵测光,其测光区域越广,越能确保获得较准确的曝光。</h3><h3>连续自动对焦与高速连拍。一般来说,自动对焦模式宜设置为连续自动对焦模式(AF-C)或人工智能伺服自动对焦,用手动曝光模式(M挡),并辅以高速连拍模式进行抓拍。对于拍摄一些主体较远且需结合远山等背景的作品来说,摄影者可将镜头的焦距调到无限远处,而无需进行复杂对焦选择。</h3><h3>设置高像素。为了便于进行后期裁剪,在取景构图时应为主体周围的陪体和背景留有一定的余地,但也要注意画面中不要留有过多的无关内容,最大限度地保证剪裁后也具有较好的影像质量。</h3> <h3>3.长焦距大光圈镜头是拍鸟利器</h3><h3>当今&quot;打鸟族&quot;采用的利器大多是佳能、尼康的单反相机和专业镜头。如100-400mm的变焦镜头或400mm、600mm和800mm等长焦距的定焦镜头,都是较为常见的拍鸟器材,最大光圈多为F2.8、F4、F5.6-8不等。在实际拍摄时,摄影者应根据镜头焦距的长短来设置快门速度,遵循以焦距倒数来设置快门速度的原则,使用比安全快门更快的快门速度,才能拍摄出较清晰的照片。</h3><h3>4.持机拍摄与三脚架并重</h3><h3>对于拍摄基本功较好的影友来说,可使用100-400mm变焦镜头手持拍摄,利用较高的快门速度更有利于跟踪抓拍,但持机一定要稳。如使用大光圈的超长焦镜头时,由于镜头的重量较大,一定要使用配有承重较大的三脚架与云台,而且云台可旋转,才有利于跟踪抓拍,保证影像质量。</h3> <h3>5.耐心隐蔽等候,不要错失良机</h3><h3>野鸟的警惕性很高,看到人就会立即飞走,更何况摄影者手中还持有&quot;大炮&quot;。与拍摄人工饲养的鸟类不一样,拍野鸟时人不宜过多,而且需注意隐蔽好慢慢靠近鸟儿(注意保持安全距离),更需要有较大的耐心进行守候。同时,摄影者还要做到&quot;眼观六路、耳听八方&quot;。一旦有鸟飞临,只要拍摄时机成熟,就绝不要错失良机,采用稳、准、狠的追踪连拍。</h3><h3>6.构图时要结合环境并留有空间</h3><h3>鸟类与人一样,不同的鸟儿所喜欢的生存环境也有所不同。翠鸟喜欢夏日里的荷花,而野鸭、白天鹅都喜欢有水草的地方,白鹭、喜鹊、麻雀都喜欢有树林的地方。摄影者在抓拍时,既要把主体鸟儿拍好,还要考虑它的这些生存环境,也就是有效背景。例如,拍荷花有翠鸟相伴,会使画面更充满生机。但构图时要考虑鸟在画面中的位置,不能把鸟拍得太满或太小,要让主体占有一定的比例,以符合视觉美感的构图。抓拍飞鸟时,摄影者使用中长焦变焦镜头时需迅速进行变焦,框取合适的景别范围,但要为后期裁剪预留空间。</h3> <h3>7.要注重不同光效,抓拍好鸟的神态</h3><h3>摄影本身就是在用光影作画,不注重用光,就不是一位好的摄影者。在直射光源下拍摄荷花中的翠鸟,宜选择较暗的背景,利用鸟儿与荷花、荷叶的亮度之差来突出鸟儿这一主体。当然,使用逆光和侧光进行拍摄更佳,不但画面元素在色彩上能有所变化,而且轮廓光的高光亮线,更能勾勒出主体与背景之间的空间感,让主体更加突出。相反,如遇上阴雨天气,拍出的画面色彩就会显得更加厚重。</h3><h3>拍鸟如同抓拍人物一样,要注意抓拍鸟儿的鸣叫、展翅、嬉戏和起飞。在拍摄鸟儿起飞及降落时需要预留出一定的&quot;快门提前量&quot;,当看到鸟儿起飞时再按下快门就为时已晚,这是因为快门有启动时间,发现鸟儿刚要起飞和即将落地时,就需迅速按下快门并进行高速连拍,才能抓拍到鸟儿起落的最美瞬间。此外,摄影者切忌仅使用一种横构图或竖构图进行拍摄,而且景别也不可使用死守一个焦距端的呆板方式进行拍摄,应使用特写、中近景以及横竖画面构图等不同的景别与构图方式去拍摄,力求从每一次的拍摄活动中都能获得形式灵活多变的画面。</h3> <h3>8.准确曝光是拍好鸟类照片的关键之一</h3><h3>能否在各种复杂天气环境中做到准确曝光,往往是拍鸟成功与否的关键。无论是使用光圈优先、快门速度优先的曝光模式,还是用M挡手动模式,摄影者都应该灵活、适时地调整曝光补偿与感光度进行拍摄,才能做到准确曝光,还原景物的原色彩,保证影像的质量。而曝光过度、过欠则会导致拍鸟的失败。</h3><h3>&quot;以上观点仅供参考&quo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