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h3> </h3><h3> 走进新年,思念故乡的耄耋母亲,想起她一些曾经的故事。一位普通母亲的舍与得。<br></h3> <h3> 那是个难得的我从业新闻职业,没有加班的周末。帮婆母料理完家务,傍晚时分匆匆赶至母亲家。<br></h3><div> 天刚擦黑。已逾耳顺年的母亲正在用缝纫机</div><div> 给孩子赶制过‘六一’节的兜兜袿。</div><div> "一共没挣几个钱,咋又做这,不累吗?"急着回家看望母亲,想和她啦啦呱的我,脸有愠怒。</div><div><br></div><div> ‘’不能这么说,少挣俩,让孩子高兴。"母亲不满我说,脸转向我时,面有歉意,又低下头。<br></div><div> 无奈,我挨到母亲身边坐了下来,帮她剪去五颜六色兜兜袿上残留的线头。</div> <h3> 年轻时貌美的母亲,生于胶东半岛的小山村。在老解放区做过妇女工作的她,后来随打淮海战役受伤转业的父亲进城,并辗转于父亲任职工作过的一些城市。曾有过一段工作经历……</h3> <h3> 母亲是在父亲离休后,又有了改革开放的好环境,便想起继续年青时中断的做育儿工作的理想。在父亲的帮助支持下,她办起家庭托儿所,收留了就近铁路家属院十多名一岁半至三岁的孩子。她把家中最大的一间二十多平的房间拿出来,供孩子学习玩耍。<br></h3><div> 除了教孩子一些育儿的歌谣和故事,她总是把小朋友的伙食安排得精致周到。 </div><div> 我见过孩子周一至周五的食谱,小肉包、汆小鱼丸子、手擀面、小花卷,囫囵水饺,每天不重样。白天照顾孩子不及,她常常晚上加班,为孩子准备好基础食材,放置冰箱,第二天为孩子继续烹制。当年母亲只收每个孩子二十多元保育费,除去所需开支,每个孩子实得也就四元五元。</div><div> </div><div> 口口相传,上门求接收孩子的家长络绎不绝,终因房子容不下和母亲已逾耳顺的年纪,未能还愿。</div> <h3> 国家经济困难时期,母亲做过的一次舍,对我们这个家来说,可能是最大的一次。<br></h3><div><br></div><div> 事情发生在六十年代初期,国计民生出现严重困难后,国家出台‘’调整巩周充实提高‘’的战略。时任铁路部门宣传部长的父亲担负本系统精简下放一批职工的组织和宣传发动工作。为使这项工作顺利推进,父亲想从时任属下单位托儿所长的母亲率先做起。</div> <h3> 在那个风雨敲打着玻璃窗的雨夜,我被一声炸雷惊醒。闪电射过窗户,我听到母亲和父亲小声的争执:"为什么是我带头?这么多干部家属?"</h3><div> "国家有难!"父亲的话。</div><div> 沉默。</div><div> </div><div> 雨哗哗作响。‘’怎能让妈丢了工作?"我从被窝坐起。尽管上小学不久,我心疼母亲,似乎知道母亲丢了工作,对家意味着什么。</div><div> "国家,……有难!"母亲涩涩地冲向我。顿会儿,她突然搂着我,泪珠滴落到我的脸上。<br></div><div> 这一夜,母亲总在翻身,躺在她身边的我也没睡好。</div><div><br></div><div> 第二天早起,眼睛有些肿,神情有些憔悴的母亲,从嘴里蹦出这样的话:"国家有难,按你说的,咱先下……!"</div><div> 痛楚煎熬一夜的母亲,第二天选择是支持父亲的工作,是为国家分担困难。它对于我们这个家是每月减少了49元的收入,这在当时是不少的工资。<br></div> <h3> 母亲的舍说大则大,说小亦小。有时小到一个白面馒头,那是从自家孩子的口中抠出来的。<br></h3> <h3> 苦难能生长一种精神。<br></h3><div> 还是那个家家要勒紧腰带与国家一起共赴灾难的年代。<br></div><div> </div><div> 一天清晨,我小学的同学‘石头’像往常一样,轻轻敲开我的家门,叫着我一起到学校上学。因那天起得晚些,我尚未吃早饭,随手掀开锅盖,从几个黑窝窝中拿出最后一个白馍,拉着小名叫石头的同学就要往外走。<br></div> <h3> 母亲看出石头精神头不够。‘’吃了么?’’石头低着头,用一个手的手指拧着另一个手指,未吭声。见状,母亲迅速从我手上夺下白面馍,接着开开锅盖递我一个野菜窝窝。她摸着石头的头说:‘吃吧,别饿着,好好读书’。</h3><div> 上学路上,我未向往常那样拉着石头的手,而是走在他身后,用脚不停地踢着路边的小石头,说不上是怨恨母亲,还是可怜自己。</div> <h3> 叫石头的同学住在紧挨我们机关住地和平楼相邻不远的一片平民宅区。他的父亲是位耿直的知识分子,早年打成过右派,工资低,孩子多,家徒四壁。那年月普通人家都拮据,他家更甚。母亲知情,偶然会搲点粮食叫我送去,也会叫我把穿小了的衣服送给他的弟妹。<br></h3> <h3> 时常会不理解母亲为他人和对自己有不一样的舍。她常常接雨水浇花,用淘米水冲厕,自己单独起火时甚至啃个馒头,舍不得买个油火烧。埋怨她时,她却说,从小过苦日子惯了舍不得;穷自己,但不能穷别人。<br></h3> <h3> 母亲的舍是有得的。因为她获得了内心的充盈和快乐。<br></h3><div><br></div><div> 母亲随父亲工作变迁走过许多地方,每逢年节她都能收到来自异乡邻里的问候电话;她曾给过白馒头的石头后来做了铁路一大车站站长,他说过是母亲教会他如何做个好人。她当年带头下放促进了铁路单位如期顺利地完成国家交办的精简任务。</div><div> 她曾经带过孩子家长送来的牌匾,‘’叩安爱孩子的奶奶‘’,至今在我家客厅东面墙熠熠闪光。</div> <h3> 母亲这种舍与得的义利观,常伴着她那不老的歌喉,与她原创并乐吟唱的歌谣"勤俭是咱的传家宝,有国才有家和他"同行,对我的人生有形无形间产生着深深的影响。<br></h3> <h3>作者简介——</h3><div>于路,笔名于水。山东省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协会会员。曾由中国文学出版社出版过《女总编与激情新闻。从军五年后入《济南铁道报》社,由记者做至总编辑。曾率队就经济新闻人格化作过有益探索。报纸多次获山东省、铁道部优质奖。</div><div>九十年代始,撰写一批利他、向善和激情审美导向的散文随笔,见诸《经济日报》、《新闻出版报》、《人民铁道》报等媒体,部分稿件获奖。</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