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消逝的西玉河村

永无止境

<h1><span style="color:rgb(1, 1, 1);">1976年冬季,我被学校严格划分不属于不插队照顾对象后,被敲锣打鼓送到了这里,在这里我度过了人生最难忘的一年。在短短一年里,我拿起了镰刀、扛起了锄头、穿上了稻田靴,正经甩开膀子大干了一年,真正体会了一把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前几天失散了近40年的插友终于相聚,说好今年开春要回村看老乡、钓鱼。我主动当先遣队事先侦察一下村况,结果一进村眼前的景象是人去村空,满目疮痍。仅剩下这个标志性西玉河村门孤立在这里。</span></h1> <h1><font color="#010101">一打听,这附近要建故宫博物院分院,西玉河村是绿化带,从去年开始村民陆续搬迁。村口的公交站牌仍歪斜在这里。当年插队时心中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在宿舍门口有趟公交车通过,没想十几年后这个公交站牌还真就矗立在原宿舍门口处的路旁,遗憾的是知青早已人去屋空。</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这个西玉河小学当年位于村北头一个很小的角落,后改建在这里。据说这个小学要继续保留。</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大概是沾了永丰科技园区的光,后来改成科技园小学。现在很多楼盘为了销售目的,旁边的小学都挂名清华附小分校,中关村一小分校,换汤不换药。</font></h1> <h3>2015年在村口西玉河小学偶遇村民柏守苗,记得她的姐姐叫柏守春。</h3> <h1><font color="#010101">当年插队时的养鱼池,后来改建成一个很不错的垂钓园。这个垂钓园也在拆迁范围内。</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钓鱼场内的福北绿园餐馆是个不错的吃处,本打算今年春天和插友钓完鱼在这里搓一顿,如今看上去已破烂不堪。</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村里除了几户钉子户,就剩下村委会没拆了。</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村委会小院也完成了历史使命。</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村委会成员还完整地挂在橱窗里,为拆迁站好最后一班岗。</font></h1> <h1><span style="color:rgb(1, 1, 1);">这个村是柏姓村。村西不远有个崔家窑,西玉河村基本就是柏姓和催姓的后裔,大概有400多户。村委会委员里也可见胡、白、姚、徐姓,外姓人也可执政本家村。</span></h1> <h1><font color="#010101">看着照片上的面孔,没有当年熟悉的村干部。顺便打听一下当年管理知青的催管,据说也去世几年了,想想他年纪并不大,记得是个文雅老实的村干部。</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即将拆掉的西玉河篮球场</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当年从宿舍右拐向北通向队部熟悉的小路</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路旁电线杆上随风飘荡着一排排红色标语,内容都是浓缩的拆迁政策:公开、公平、公正腾退,充分享受腾退实惠。一个骑自行车的老汉满面笑容的给我简述了他家得到的实惠,政府给了他家五套房,其中有三居室、两居室和一居室,外加360万元现金,听的我都有点对数字不敏感了!老汉说条件刚刚谈妥。他家是村里仅剩的几户没搬走的人家了。记得前几年回村时,村民家院内都加盖了不少小房,老早就做好了拆迁增加面积的准备。<br></font></h1> <h1><span style="color:rgb(1, 1, 1);">这是两家钉子户。一个穿警服的片警说: “到目前为止最多的一家给了十二套房”。感觉拆迁户就像暴发户,政府现在真是有钱! 拆迁政策也人性多了。</span></h1> <h1><font color="#010101">这两个钉子户是三层小楼,不知要得到多少房子?</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村民们都搬走了,剩下的只有乌鸦窝,一只乌鸦从废墟上空叫着飞回了家。</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平日热闹的游乐场空荡荡的</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远处两家醒目的钉子户还屹立在废墟上。</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当年大队部前的小路。记得大队部有个大院子,毛主席去世时全队村民就是在那里默哀的,整个悼念活动和天安门广场同步,当时有几个村民因站立时间过久而晕倒,知青别看干活远不如老乡,但站功过硬,没有一个倒下的。</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村委会制定的西玉河篮球场规则</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臭气冲天的池塘。插队时村里有很多类似的池塘,也有村民的孩子在池塘边玩耍掉进池塘溺水身亡的事发生过。</font></h1> <h1><span style="color:rgb(1, 1, 1);">已达成协议的“钉子”户开拆了</span></h1> <h1><span style="color:rgb(1, 1, 1);">当年知青宿舍右侧的麦田,后来变成出租绿化地,村民雇人种树。村民不用种地了,都变成了“地主“和“房东”。</span></h1> <h1><font color="#010101">几年前村口的一家饭馆,现在是个小超市。记得第一次回村时和村里当年的几个小伙就是在这里吃的饭,一起共叙乡情。</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这个位置就是当年西玉河一队知青宿舍的位置,位于整个村子的最南端,正前方就是鱼塘,左右前方是一望无际的田地,知青好比村口的把门卫士。</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西玉河的村民在这片土地上贫穷的生活了几代人。当年插队时,永丰公社是海淀区最穷的公社,有个顺口溜” 永丰、苏家屯海淀区的大秤砣”,西玉河村又是永丰公社最穷的一个村。当年的永丰公社早已变成永丰科技园区,这么多年西玉河仍然是永丰科技园区最脏乱最落后的角落。虽然是故土难离,但实惠优厚的拆迁政策让每户村民得到了巨大的实惠。有人说赶上拆迁的京郊农民是北京最富有的群体之一,他们的后代可以不工作光吃房产就可以吃穿不愁。</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西玉河的村民就是从这里走向新的生活。</font></h1> <h1><span style="color:rgb(1, 1, 1);">在距村西南方向一公里处就是西玉河村的拆迁安置房,是西玉河村民崭新的美丽家园–“西玉河新村”</span></h1> <h1><font color="#010101">板式高层,宽阔的马路,不远处就是地铁十六号钱和北大国际医院。</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每家每户太阳能供水供暖。今非昔比,当年靠挣工分养家糊口的老乡如今过上如此幸福现代的生活,真为他们高兴! 过去是村中人羡慕城里人,现在是城里人不及村中人,城市的飞速发展让百姓生活翻天覆地。虽然西玉河村即将消逝,但在这块土地上所经历的特殊经历永远留在了我的记忆中。摄于2017年元月8日</font></h1> <p class="ql-block">1976年春节前夕,我们三个同班同学在西玉河村安家落户。如今这段经历终生难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