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篇:寻找儿时的记忆

滴水

<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题记】此文是三年前,我刚玩美篇不久完成的第一篇习作。回头看看,还是喜欢她青涩单纯的模样。宅中防疫的日子里,思乡念旧,时光煮酒,就成了我们这些老人的一场宿醉!</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p> <h1><i> 四川宜宾,有着“万里长江第一城”的美誉和闻名于世的“五粮液”。但是外人很少知道,下图这座形似北京天安门的建筑 “大观楼”,才是四川宜宾老城区著名的标志性建筑。它始建于明朝末年,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i></h1><h1><br></h1><p><i style="font-size: 20px;"> 从1962年初至1975年夏,我在这座川南小城生活了十三个年头。而且就居住在“大观楼”附近的小巷深处。这个阶段正是我长身体、学知识的重要时期。不幸的是,遭遇"文革"磨难;万幸的是,因祸得福:丰富了人生经历,增长了社会见识。</i></p><h1><br></h1><p><i style="font-size: 20px;"> 前不久,借送老伴回老家参加小学同窗聚会的机会,我专程到曾经熟悉的宜宾老城区转了一圈,试图用手机去找寻、去定格儿时的记忆。</i></p><p><br></p> <h1><i> 这是当年随父母工作调动,从泸州到宜宾后入托的大碑巷幼儿园,现在成了当地教育系统离退休人员的活动中心。望着儿时熟悉的门脸和里面与我年龄相仿的一群老人,不胜感慨:从蹒跚学步到步履蹒跚;从人生的起点又回到终点,无论贫富贵贱,概莫能外啊!</i></h1><p><br></p><p><i style="font-size: 20px;"> 依稀记得,当年暑热的午后,老师轻轻地摇晃着吊在房梁上的一把大蒲扇,为我们送来丝丝清凉;还有一年突降冰雹,小伙伴们都挤到屋沿边,听劈劈啪啪的声响,开心地捡起冰雹玩耍。记得有一次饥饿难忍时,我悄悄溜出幼儿园,跑到不远处的舅舅家讨东西吃,好心的舅娘打开上锁的木柜,给了我一个至今都难忘的生红苕…</i></p><p><br></p> <h1><i> 这是我当年就读的人民路小学。六年制小学的前两年还能好好上课,后来"文革"爆发,大部分时间就"停课闹革命"了。小学生也戴起了"红小兵"袖笼,学校甚至成了"文攻武卫"的阵地。如今站在当年操场的位置上,脚下已变成了塑胶,周围的一切一切,全然不见了当年的模样。</i></h1><p><br></p> <h1><i> 学校现今的操场</i></h1><p><br></p> <h1><i> 这是我曾经就读的宜宾市第二中学,也是抗日英雄赵一曼烈士的母校。在这儿的五年时光,留下太多的幸福回忆,孕育了延绵至今的师生情谊。那天登门,正逢自考,保安不让进,只能在校门口把那堵尚存历史痕迹的围墙拍了下来。</i></h1><p><br></p> <h1><i> 沿当年每天放学回家的路径,出校门即是女学街,右拐经过的这个大门,印象中原来大门敞开,是个人气很旺的居民大院,好像有同班同学也住里面。现在大门紧闭,往事尘封。</i></h1><p><br></p> <h1><i> 看这块牌子方知,这里原是建于九十年前民国时期大户人家的"冯氏家祠"。</i></h1><p><br></p> <h1><i> 再往前走五十余米,右拐进入一条名叫"西城埆"的小巷。此巷长约五六百米,宽约三四米,小巷那头即是紧邻"大观楼"、称为"府堂坝"的菜市场。小巷中部的宜宾日报宿舍大院就是我生活了十多年的地方。这条小巷的地面早已硬化,但那青砖老墙依然是当年的模样。只是,更加衰败,更多沧桑。</i></h1><p><br></p> <h1><i> 不知你注意没有,老墙壁上有层暗淡的红色。当我用手机拍照时,仿佛看见五十年前,父亲就站在简易的木架上,在头两天刷好风干的红漆墙面上,用排笔蘸白漆恭敬地书写着毛主席的"最高指示"。而我,就站在他身后虔诚地观摩。而今,父亲已离去二十七载,但他曾经涂刷的底色尚未完全褪去。</i></h1><p><br></p> <h1><i> 这是当年报社大院的正门,左边那截本色应该是原来的围墙。大门里面,早已不见曾经熟悉的球场坝、球场坝边的宿舍楼、宿舍楼背后的老城墙、老城墙根下的"防空洞"。</i></h1><p><br></p><p><i style="font-size: 20px;"> (黑白片为我六七岁时和小伙伴们在报社球场坝的合影)</i></p><p><br></p> <h1><i> 门卫室外这两把破藤椅似曾相识。当年报社每年都要请藤匠来修缮公用的藤制品,包括配发给职工宿舍私用的藤椅也免费维修。</i></h1><h1><br></h1><p><i style="font-size: 20px;"> 还想起当年盛夏之夜纳凉时,曾听报社的长辈们议论那篇新闻名作“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其中描写焦书记用棍子顶着疼痛难忍的肝区,久而久之竟把藤椅磨出个大洞。</i></p><p><br></p> <h1><i> 这是报社大院的后门。若没记错的话,从左边那扇又黑又旧、又脏又破的木门进去,就是当年的职工食堂后厨。记得当年每到饭点前,我们一帮小伙伴,都会跑到后厨“侦探”一番。有次与玩伴调皮打闹时,还曾撞翻了食堂的一蒸笼“烧白”,父亲赔钱不说,挨打又是跑不脱!</i></h1><p><br></p> <h1><i> 大院旁边这个居民小院从里到外还是当年的模样。我就有点纳闷:莫非这个老旧的四合院又是刻意保护的"文物"或"遗址"?</i></h1><p><br></p> <h1><i> 走出"西城埆"小巷不远就是当年城区唯一的邮电局。大门靠街边那个邮筒早已不见,邮局不知啥时也摇身一变,成了灯火辉煌的"中国电信"大厅。</i></h1><p><br></p> <h1><i> 这间化妆品店就在商业街靠近 “大观楼" 的口子上。当年这个位置一家卖稀饭馒头、一家卖油条豆浆。那时油水稀少,偶尔早餐能吃根油条真的是"口福"。记得当年为了在这儿买五分钱一根的油条,必须起早过来排队候着,有时店家的门板都没启开;还有次我刚买了个馒头,转身离开才几步,最多啃了两三口,就被人一把抢跑了…</i></h1><p><br></p> <h1><i> 大约七十年代末,我们举家搬离了报社大院和熟悉的偏街小巷,先后在母亲单位的三处职工宿舍住了十余年。图中顶楼右面那间,即八十年代初曾居住过的抗建路口宿舍。这栋宿舍楼没有独立的卫生间,也没电梯上下。我当时年轻,偶尔从自贡回家探亲,爬上七楼不觉太累,但见慢慢衰老的父母每天艰难攀登,也很无奈。</i></h1><p><br></p> <h1><i> 记得是八十年代中期,组织上考虑到父母年事已高,将我们家调迁至西街职工宿舍楼。沿这条小巷走到尽头,二楼一室即儿子他妈辛苦孕育之所,也是父亲不敌病魔、撒手人寰之处。三十多年后,站在楼下凝视那扇被新主人加装了防盗栏的窗户,往事刻骨铭心的一幕幕,彷佛就在眼前…</i></h1><p><br></p> <p><i style="font-size: 20px;">  这段绿树成荫的长长台阶,曾经是我少儿时经常跑上跑下、撒满无比欢乐的必经之处。往下,就是历史悠久的水东门老城墙,再几步就是清澈通透的岷江边;往上几十米,则是我舅舅一大家子的临江老房子,离我们居住的西城埆大院,顶多十分钟路程。</i></p><p><i style="font-size: 20px;"> </i></p><p><i style="font-size: 20px;"></i></p><p><i style="font-size: 20px;">(黑白片为网上查找的当年同地实景)</i></p> <h1><b><i> 这是市区唯一的广场,当地方言称“旷场”。当时我小,觉得“旷场”很大;后来大了,觉得很小;再后来去了天安门广场和大连星海广场,反而觉得这儿不大不小,正好!</i></b></h1><p><br></p><p><i style="font-size: 20px;"> 记得当年广场边有家租借自行车的店子。刚学会骑车那阵,兜里有点零花钱,就去租车骑上一刻钟过过瘾。而且”初生牛犊不怕虎”,不在空旷人稀的广场上练手艺,偏偏喜欢去人多的大街小巷“显摆”,结果有次就撞了小孩、赔了大钱。</i></p><p><br></p> <p><i style="font-size: 20px;"> 上午十点不到,正宗的广场舞就登场了!想当年,这里可是跳“忠字舞”的好地方,更是各种声势浩大的誓师大会、大批判会和公捕公判大会的现场哦!</i></p> <h1><i> 这是我当年相当熟悉、经常光临的灯光球场。不过当时顶上沒棚,看台无固定坐椅,场内地面更无塑胶。但是有我少年时期的偶像:宜宾汽车运输公司32队13号蓝球中锋;还有我曾经的荣耀:四十五年前的一个夏夜,唯一的一次站在灯火通明的球场上,代表地区乒乓球队为全场球迷和体委领导汇报表演。</i></h1><p><br></p> <h1><i> 循着记忆中的淸晰印象来到当年市体委乒乓球训练室这个位置时,发现我曾天天训练,坚持三年多的场地不知何时变成了一栋装饰不错的大楼,见了下图的几块牌子,才知"山外青山楼外楼,才子佳人在里头"。向门口保安打听曾经打乒乓的地方,他随手一指对面的"国球馆"说,那就是打乒乓的噻,私人开的,可能两三年吧!我心头苦涩一笑:的确都是酒,年份不同。</i></h1><p><br></p> <h1><i> 这条仁和街,是我上小学时每天放学回家必经之路;上初中时又成了业余乒乓球训练来回的必由之路;上高中后时不时经过这条街去父亲工作单位有事没事地晃一圈。学生时代,这条街很窄很静,没有汽车摩托,偶有黄包车、板板车,和同学们一路打打闹闹、说说笑笑,留下的都是天真与快乐。</i></h1><p><br></p> <h1><i> 现在街面似乎扩宽了,沿街全是以服装为主的商铺,大小车车川流不息,首尾街口已设红绿灯、斑马线了。</i></h1><p><br></p> <h1><i> 父亲退休前曾供职于当时的中共宜宾市委,现已更名为宜宾市翠屏区委。这就是如今的区委区政府机关大门,原来的门脸简单得多,进出无人问,大门边简陋的房房叫收发室。</i></h1><p><br></p> <h1><i> 母亲退休前供职于宜宾地区中心支行,可能相当于现在的省银监会宜宾局。这是当年位于东街中上段的中心支行所在地,现已改作工商银行一处营业厅。</i></h1><p><br></p> <h1><i> 这是紧挨着人民电影院的一家"宜宾燃面"馆。当年市区面馆顶多三五家,这家是最正宗最悠久的"老字号"。记得小学时我一度分不清"燃烧"两字,曾经念成"宜宾烧面",让小伙伴们取笑很久。</i></h1><p><br></p> <h1><i> 这家影院的前身就是"人民电影院"。当年市区影院仅有两家。"文革"爆发的第二年,我曾奉命戴着"红小兵值勤"的红臂章,在这家影院门口站岗,在内堂里面巡逻。</i></h1><p><br></p> <h1><i> 这排由若干各色商铺瓜分的地盘上即当年市区最大的百货公司,也是最聚人气、最为宜宾老人熟悉的地方。</i></h1><p><br></p> <h1><i> 这就是宜宾老人都知道,当年经常路过、十分繁华、人称“大什字”的交叉要道。</i></h1><p><br></p><p><i style="font-size: 20px;"> 记得附近有家好吃的面馆,是我兄弟俩十分牵挂、偶尔光顾的地方。平时,因为油水少、吃不饱,父母每月给的两三毛零花钱,只能精心算计着,多在这儿吃碗八分钱的素面。那年暑假,我们偷偷去南门码头打工挣点小钱,就为能来这里,痛痛快快吃上一碗臊子面。</i></p> <h1><i> 这是大什字路口一侧的国营"新华书店"。当年我和小伙伴们都是这里的常客,里面虽然适合少儿的书籍不多,但环境干净清爽、冬暖夏凉、免费享受。每到新年来临之际,这里都会卖各种鲜色的年画。如今,里面不仅卖书,更多的柜台则经销着各类少儿玩具和大人的文玩,店名也变成了"新华文轩"。</i></h1><p><br></p> <h1><i> 当年市内有两家著名剧团:地处小北街中段的"宜宾地区文工团"和匡时街口的"宜宾川剧团"。不知何年何月,前者改造成有固定摊位、能遮风挡雨的农贸市场(下图),后者则改造成了沿街商铺。</i></h1><p><br></p> <h1><i> 这是座落于中山街口的著名建筑"鈡鼓楼",据说修建于1937年,至今已有整整八十个年头,虽已"耄耋之年",但几经修缮、精心维护,腰身依然挺拔,钟声还是洪亮。记得当年最盼望的是和父母一起去钟楼后面的专署大礼堂看场电影;最开心的是和小伙伴们在专署机关大院的假山上"藏猫猫"。现在礼堂已夷为停车场,想进去看看假山,保安又不准,微笑着给我个遗憾。</i></h1><p><br></p> <h1><i>  短短半天不到的时间,穿街走巷,边走边看,边看边拍,隆冬季节,背上出了点毛毛汗。于是,在钟鼓楼下的花台边席地而坐,在手机上翻看一路的照片,寻找儿时的记忆。渐渐感觉饿了,就近找了家"刘抄手",坐在店外街边上吃起。也许是完成了一桩心愿,开心之余叫跑堂的小妹给我闪了一张。</i></h1><p><br></p> <h1><i> 谢谢你耐着性子陪我在宜宾老城逛了一圈!最后还不情不愿地围观我吃抄手,哈哈!😄😊😄</i></h1><p><br></p> <p><i style="font-size: 20px;">【后记】不知是机缘巧合还是心有灵犀,我此次半天的寻根之旅,在微信朋友圈和宜宾同学群转发后,引起不小的反响,甚至于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一个多月后,报社大院的发小们一次空前温暖的两地同时大团聚!</i></p><p><i style="font-size: 20px;"> </i></p><p><i style="font-size: 20px;"></i></p><p><i style="font-size: 20px;"> (下图分别为宜宾、成都团聚时的合影。详情请看我美篇文章《厉害哦!西城埆18号报社发小群》)</i></p> <p><b>  【谢谢浏览】</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