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行思录第29集 乌珠穆沁

阿沃亚斯

西乌珠穆沁旗面积2.3万平方公里,人口7万多,是非常纯粹的草原牧区,是锡林郭勒大草原核心地带。<div> 旗政府所在地是巴拉嘎尔高勒镇。<br><div> </div></div> 西五旗的东北方向是兄弟旗东乌珠穆沁旗,两旗历史上同属一部,由两个兄弟分掌。<div> 东乌旗面积4.7万,人口六万,旗政府所在地是乌里雅斯太镇。两旗共7万平方公里,全部是温带草原。</div><div> 东乌旗因为拍摄狼图腾的乌拉盖草原而闻名,但其实,乌拉盖虽然从地图上看是属于东乌旗的,但是从行政上是单独的乌拉盖管理局。</div> "乌珠穆沁"系蒙古语,译为摘葡萄者。乌珠穆沁部落早在13世纪就生活在新疆北部蒙古国边界阿尔泰山脉葡萄山一带。从位置上看,他们和卫拉特蒙古很近,而这片区域也是突厥部族的故乡。<div> 所以,欧洲人把古代的突厥人和蒙古人合称突厥蒙古人是有道理的,古突厥人和蒙古人是一样的人种,突厥人改变是后来融合了白种人之后,形成的维吾尔和中亚乌兹别克等。</div> 成吉思汗的长子术赤,最早受命征服了乌珠穆沁部落。<div> 明代时,漠北的蒙古部族间发生纷争,乌珠穆沁山下的蒙古人被迫南迁漠南。他们看中了大兴安岭以西、宝格达山以南的草场,即在此驻牧下来。</div><div> 世宗嘉靖年间,头领翁衮都喇尔诺颜将所辖部落,沿用此名称,始定名为,号乌珠穆沁部,这就是现代乌珠穆沁草原名称的由来。翁衮都喇尔在政治舞台上曾经十分活跃,几乎参加了图们汗组织的所有军事活动。</div><div> 17世纪,后金太祖(努尔哈赤)年间,乌珠穆沁部落首领道尔吉与林丹汗不合,1623年率部投奔了漠北喀尔喀车臣汗硕垒,迁到克鲁伦河一带驻牧。</div><div> 崇德元年(1636)乌珠穆沁部又归附满清。迁至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乌拉盖内流河水系周边草原驻牧,分为左翼旗和右翼旗</div> 乌珠穆沁来到漠南的首领翁衮都喇尔,是当时第三任察哈尔大汗图们汗(达延汗之孙)的拥护者。图们汗是蒙古历史上最后一位杰出的大汗,在100个最有影响力的蒙古人中榜上有名。<div> 乌珠穆沁部降清后:<br><div> 崇德六年(1641年),多儿济被封为札萨克和硕车臣亲王,掌乌珠穆沁左翼旗。</div><div> 顺治三年(1646年),色楞被封为札萨克额尔德尼贝勒,掌乌珠穆沁右翼旗。</div><div>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乌珠穆沁右翼旗第一座寺庙“施恩寺”(浩勒图庙)建成。</div></div> <div> 乾隆二年(1737年)乌珠穆沁右翼旗衮布扎布编写的《蒙藏简略辞典》,藏文编写的《中国佛教流传史》,在拉萨刻印出版。后他相继编著了《医药配方》《蒙藏词典》。</div><div> 1905-1910年部分乌珠穆沁贵族资助陶克陶胡抗垦反清起义;</div><div> 1940年之后,乌珠穆沁左翼旗道尔吉王与日本人不和,被软禁于乌珠穆沁右翼旗;</div><div> 1945年道尔吉王不堪忍受日本人的统治,带大部分该旗牧民(近2000人)出走蒙古国,最后加入蒙古国籍。</div> 西乌旗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铁、铜、铝、锌、镍、大理石、莹石、石油等,其中白音华煤田初步探明储量达141亿吨,为优质低硫动力用褐煤。<div> 近年来,不断有矿业企业和牧民发生纠纷,乌珠穆沁草原有些地方被矿山破坏了(但也不是像有些人说的那么扩张,什么草原全部被破坏了)。</div><div> 几年前,有一次特别严重的事件,相信大家都有印象。矿车压死牧民,引发了内蒙古各地普遍的游行示威活动。</div> 乌珠穆沁蒙古族传统的娱乐活动主要有赛马、摔跤、射箭、音乐舞蹈四种。赛马、射箭、摔跤是传统乌珠穆沁男子必须具备的三项技能,被蒙古人民誉为“男儿三艺”。 <div>   乌珠穆沁赛马分60华里传统长距离赛马、30华里“乌热”小马赛、“桌热”走马赛、“卡沓力亚”颠马赛等。参赛者多为七八岁的儿童。他们身穿彩色服装,头戴传统小帽或用黄、红颜色的头巾扎头,脚不穿鞋,马不备鞍。 </div><div>   射箭是那达慕最早的活动内容之一,如今成为保留项目。比赛分静射和骑射两种,多用静射。比赛时,在距射手30米处立一排靶,每人限射几支箭,中靶多者为胜。</div> “摔跤健将”的摇篮<div>   乌珠穆沁搏克不同于其它摔跤比赛,有独特的服装、规则和办法。参赛人数少则数十人,多达数百人甚至上千人。但无论人数多寡,均为几何数。摔跤手参赛时,身穿“卓都格”,即镶有铜钉的坎肩,下身着白色大裆裤,腰间系彩绸做的围裙,脚蹬蒙古靴或马靴,坦胸露臂。有的脖子上挂着“将嘎”,是历次比赛获胜的象征。比赛开始,摔跤手们跳着粗犷的“鹰步”列队上场,赛毕双双跳着鹰步向观众致意。</div><div> 民国23年(1934年),在上海举行的全国体育竞赛中,乌珠穆沁摔跤手宝日巴特尔和僧格分别夺得两个级别的冠军。</div><div> 民国25年(1936年),乌珠穆沁摔跤手额斯日格在日本国的摔跤比赛中,摔倒两名日本“相扑”名将获得冠军,轰动了日本国。</div><div>  建国以来,乌珠穆沁旗培养和输送了数百名优秀搏克选手,其中,国家级搏克运动健将就有40多名。</div> <div> 上图,都荣扎那,公元1850年(道光十年)出生,原籍乌珠穆沁右翼旗乌拉盖河北岸洪格尔敖包(今东乌珠穆沁旗原道特淖尔苏木),因体力超群,自青年时代起在远近的那达慕上多次获得冠军,家乡父老乡亲尊称其为“扎那”,蒙古语意为“象”,所以称其为“都荣扎那”。</div><div> 蒙古摔跤有个最大的特点——不分重量级,不论参赛选手从几十人到上千人规模,一律抽签捉对比赛,体重八十斤的和体重三百斤的同场竞技,实战性特别强。</div> 乌珠穆沁旗是 “蒙古长调”之乡,乌珠穆沁长调歌曲,是蒙古族民歌中的一朵奇葩。这里的牧民善跳安代舞,乐器有马头琴、蒙古古筝、胡琴、提琴等。<div> 上图,西乌旗政府驻地边上的可汗行宫旅游接待点。</div> <h3><font color="#010101"> 乌珠穆沁草原历来盛产良马。乌珠穆沁蒙古马是内蒙古的4大名马之一,素来以体型匀称、耐力好、体质结实、奔跑力强、骑乘速度快、四蹄矫健、肩宽胸阔而著称,与世界上的一些著名马种顿河马、阿拉伯马、英国纯血马等相比,它不是最漂亮的,也不是短跑最快的,但绝对是最具耐久力和长短跑兼具的。如果让乌珠穆沁马与世界上一些名马比赛,刚开始领先的估计不会是乌珠穆沁马,但是两三个小时以后,领先的不会是别的马,更不必说连续一两个星期的长途奔跑了。</font></h3> 乌珠穆沁马体型中等,外形特点是鼻孔大,眼睛明亮,胸部发达,四肢短,鬃、鬣、尾毛特别发达,青毛最多。其外形特点是弓腰,尻较宽而斜,后肢微呈刀状和外弧肢势。毛色主要为骝毛、黑毛和栗毛。<div>  乌珠穆沁蒙古马力速兼备,持久力好,根据一竞赛测试:1000米骑乘速度1分12秒18,5000米7分4秒06,10000米14分31秒6 。</div> 乌珠穆沁草原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北部,总面积7万多平方公里,比海南省全省的总面积还要大出许多,是全国最为典型的温带草原西乌珠穆沁旗土地辽阔,自然资源极为丰富。<div> 全旗草场面积20290平方公里,占土地面积的88%,可利用面积达1968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83%,其中一半以上为典型草原,优良家畜品种有地方种、又有从外国引进的良种及改良畜,主要有乌珠穆沁羊、乌珠穆沁牛、黑白花、夏洛来牛、乌珠穆沁白绒山羊。</div><div> 上图,西乌旗乌兰五台附近草原。</div> <h3><font color="#010101"> 乌兰五台距西乌旗政府所在地巴拉嘎尔高勒镇68公里处。乌兰五台是佛教旅游胜地之一。乌兰五台景区属历史上的“五个五台山”之一,与山西五台山齐名。当时五台分为红黄蓝绿白,山西为黄五台,乌兰五台为红五台。乌兰五台在上世纪动荡年代遭受了严重的损坏,从2006年西乌旗融资1500万元修缮了乌兰五台景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乌兰五台景区占地面积5000亩,广场内设有占地面积约1000多平方米的停车场,可供游人停车;在停车场的北侧是五台庙,在五台庙前矗立有整齐美观的六个白塔与山上的两个白塔组成了八座如来宝塔,分别为::莲聚塔、菩提塔、四谛塔、神变塔、降凡塔、息诤塔、胜利塔、涅槃塔。</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从五台庙坐为起点由北向东有士兵墩、圣火、六字经文、成吉思汗铁骑印、成吉思汗足迹、石墩、孛儿帖皇后足迹等,绕过五台庙向西有吉祥天母、金鹰、常明灯、文殊菩萨、吉祥天母洞、成吉思汗帐台、成吉思汗马桩、佛母洞、成吉思汗驹桩、圣泉洞、摇蓝等26处拜点,都是人造的祭拜点。</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民国17年(1928年)10月4日九世班禅大师应锡林郭勒盟各旗王爷的邀请,到乌珠穆沁右翼旗、贝子庙、阿巴嘎旗、苏尼特左旗诵经。德穆楚克栋鲁普(德王)集资10万银元,在苏尼特左旗滂江和乌珠穆沁右翼旗为班禅建筑两座佛寺行宫。</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民国19年(1930年),九世班禅大师到乌珠穆沁右翼旗诵经。同年,在浩勒图庙过冬,寺庙为其举办了盛大的庆典。</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乌兰五台附近的草原非常漂亮,可惜就是少了一些河水。</font></h3> 西乌珠穆沁旗的河流均为内陆河,属乌拉盖水系。较大的14条,主要干流7条,全为南北流向,依次为宝日嘎斯台河、彦吉嘎河、高力罕河、新高勒河、巴拉根河、小吉林河、大吉林河,总长度1 789公里,平均年总径流量15 980万立方米。大小湖泊326个,其中淡水湖泊80个,碱水湖泊246个。<div> 上图是西乌旗南部的巴拉嘎尔高勒。远处有人在河边洗车。</div> <h3><font color="#010101"> 发源于大兴安岭的高日罕高勒(高勒、郭勒,都是蒙语河流的意思),向北流入乌珠穆沁草原腹地。</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乌珠穆沁草原水草丰美,是和呼伦贝尔草原并列的最好的草原之一。比起我们之前在中西部看到的干旱草原,这里的放牧条件好了很多。</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因为有雨水滋润,牧草特别密集,夏天的草长得也非常高,这里是内蒙古的牧草基地之一。上面的图片是我七月初拍的,到了八月下旬,牧草就非常高了,可以打草准备冬储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远处起伏的山体,就是大兴安岭。大家印象中的大兴安岭都是在内蒙古东北的呼伦贝尔、兴安盟。其实,这里是大兴安岭的南端,也是最末尾的一部分了,山体不高,翻过山就是赤峰市的林西县和巴林左旗右旗。</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木头桩上是两只鹰隼。</font></h3> 古日格斯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西乌珠穆沁旗境内,保护区总面积98931公顷,主要保护对象是大兴安岭南部山地北麓森林草原生态系统及其所包容的物种多样性。<div> 上图是保护区里的白桦林</div> <h3><font color="#010101"> 保护区要收门票,因为里面有草原、还有景点,范围很大。</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保护区内都修了水泥路。</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沿途有一些小村庄和零星的旅游接待点(类似民宿)。</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树林和草原交替出现,时而进入丛林,时而到了一片开阔的草地。</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这里主要是保护大兴安岭南部山地北麓森林-草原生态系统及其所包容的物种多样性;保护乌珠穆沁盆地国际重要湿地乌拉盖水系河源湿地生态系统。</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古日格斯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在地区有很多中性火山岩。 花岗岩岩石多呈肉红色,常具钠长石化、云英岩化,呈岩株状产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保护区内有苔藓植物22科75种,大型真菌植物16科52种,其中可食用真菌有蒙古口蘑、野蘑菇、金针磨、木耳、毛木耳等30余种,药用真菌有大马勃、小马勃、紫马勃、灵芝等10余种,有山丹、芍药、龙胆、沙参等内蒙古自治区重点保护植物20种;有甘草、秦艽、达乌里龙胆、防风、黄芩、远志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用植物6种;有猪毛菜、蕨菜、黄花菜、山葱、龙须菜、野韭菜等野菜100余种。</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这里还有山丹、芍药、龙胆、沙参、甘草、秦艽、达乌里龙胆、防风、黄芩、远志等野生药用植物;有猪毛菜、蕨菜、黄花菜、山葱、龙须菜、野韭菜等野菜100余种。</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保护栖息于该生态系统中的野生马鹿(东北亚种)、 斑羚、 青羊、 野猪、 猞猁等大型野生动物种群;保护国家重点保护鸟类 大鸨、 黑鹳、 金雕、 丹顶鹤、 黑琴鸡、 红脚隼、黄脚隼、 蒙古百灵、 兀鹫、 蓑羽鹤及其珍稀濒危鸟类的繁殖地。</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进入保护区深处,看到了很多蒙古包的旅游接待点,大部分都是当地牧民开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这里,就是此行的终点,著名的半拉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爬到山上看看</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不算太高,但可以俯瞰周边的草原和远处的大兴安岭</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山上堆石头,是崇敬腾格里,敬仰自然的意思。可不是某某人家、某某家族的标志。</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这里应该是火山喷发形成的,确实是一个不完整的山,所以叫半拉山(此处汉人口音已经很多都是东北话了,山西河北方言行不通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鬼斧神工说不上,有点那个意思,但我总是感觉很神圣,这些都是大自然的恩赐,应该和我们和谐共存。</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水草丰美,附近还有很多牧民在游牧,很多牧民的夏营盘在这里。夏天全家搬到这里,冬天搬回定居点。</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远看半拉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这是单反拍的,效果好很多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下山了,今天住在这里。</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一个兄弟的亲戚的同学是本地人,他在这里整了几个蒙古包,夏天的时候来搞旅游接待,赚点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这里就是他的艾力(蒙语,家),自己家人住两个,其余给客人住。</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这是真正的传统蒙古包,不是现在城市周边旅游饭店那种工业生产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其实,牧区大部分的蒙古包都是这么大的,因为牧民要经常搬家,蒙古包够住就行,不会搭一个很大的。我们在旅游点看到的,都是接待专用的大蒙古包,那是特制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蒙古包内部,睡一家人没问题。和牧民家的蒙古包比,就是少了炉子、箱子、奶痛、柜子而已,真正牧民家里的家具比较少。</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木头棍搭起来的包顶,就是”穹庐“,这也是很多蒙古风格、草原风格的艺术创作的元素之一。</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暮色中的营地</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夜晚,想要进山探秘,却被一场大雨浇回来了。有时候我在乌珠穆沁草原或者呼伦贝尔草原,总感觉很不真实。因为和内蒙古中西部的干旱草原相比,这里感觉太幸福了,幸福来得那么突然。看到东部区草原上的河流、湖泊和真正的风吹草地现牛羊的牧场,回想起黄色、荒芜的稀疏草场,顿时感到阵阵苍凉。</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来到东乌珠穆沁旗,这个旗的面积更大(现在分出去一个乌拉盖管理区,小了一些),各方面的情况和西乌旗差不多,我们看看山、寺庙和盐湖吧。下一集我介绍乌拉盖,重点看草原。</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素有“草原盆景”之美誉的乌里雅斯太山景区位于东乌珠穆沁旗乌里雅斯太镇以北27公里处,距珠恩嘎达布其口岸62公里,占地面积30平方公里,巍峨耸立在风光秀丽、景色宜人、历史悠久、古老神奇的乌珠穆沁草原绿浪之中。</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这里和西乌旗的半拉山是不是差不多?都是历史上的地质时代的产物。</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喇嘛库伦庙始建于1781年,位于东乌旗乌里雅斯太镇,是蒙古族地区喇嘛教“三大库伦”之一。该庙始建时,只立起几座蒙古包,蒙古包四周筑库伦(围墙、圈),僧侣在蒙古包内集会诵经,“喇嘛库伦”便因此而得名,鼎盛时期曾有过近1600名喇嘛。</font></h3> 1956年以后,乌珠穆沁旗政府设在此庙中,寺庙曾是东乌珠穆沁旗政府经济文化中心,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寺庙。喇嘛库伦庙在“文化大革命”中全部被毁。为予以恢复,1992年在原址上修建了二层藏式寺庙,成为了本地乃至周边地区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div> 2006年,东乌旗对该寺庙进行了修缮,现有喇嘛31名。</div> “浩齐特”汉语意为“最古老的”。浩齐特是锡林郭勒盟的旧有部落,解放后,左旗并入西乌旗,右旗并入锡林浩特市,浩齐特的历史我们下一集详细讲。<div> 浩齐特王盖庙建成于清朝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汉语为广祥寺。据说,该庙是由东浩齐特部第三代王阿来松的长子特尔木台建立。鼎盛时期,该庙有一百余名喇嘛诵经。民国十七年(1928年),九世班禅曾来此庙访问。</div> <h3><font color="#010101"> 浩齐特王盖庙由大小不同的七个小庙组成,总占地面积3026.4平方米。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浩齐特王盖庙(西乌吉仁高勒)是浩齐特左旗民主政府和旗支会驻地。</font></h3> 文化大革命中,浩齐特王盖庙受到严重破坏,但该庙的大殿仍保留至今。大殿平面呈长方形,经堂与佛殿共设,没有都纲法式,没有耳房。<div> 截至2008年,西乌珠穆沁旗政府批准的宗教活动场所共6处,包括东克尔庙、浩勒图庙、浩齐特王盖庙、乌兰哈拉嘎庙、彦吉嘎庙等5个佛教活动场所,以及清真寺1个伊斯兰教活动场所。<br></div> 我再总结一下内蒙古的寺庙脉络:<div> 1、绝大部分建于清代,那个时候大清朝廷鼓励蒙古人烧香念佛,各旗可以去中央申请经费修建庙宇,所以大清国时期,各个蒙古旗少则十几个,多则几十个寺庙;</div><div> 2、部分寺庙秉承藏传佛教的真谛,是以学习为主的,特别是以医学和经学为主的佛学院,很多喇嘛造福了百姓;</div><div> 3、部分寺庙是以统治为目的的,比如大清朝廷敕建的、朝廷封官的(大喇嘛是有级别的,有管内蒙古的、外蒙古的,也有管盟的、管旗的),这些寺庙比较腐败、愚民,对牧民祸害不少,比如有些喇嘛不学医学,牧民有病了,喇嘛让牧民念经不吃药;以供养为名侵占牧民的草场、牲畜等;(上图,1907年在库伦争睹北京巴黎汽车拉力赛的喇嘛)</div> 4、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造成了两种心灵上的影响,一部分类似汉传佛教,提倡信仰、虔诚的诵经、礼佛、供奉;一部分是大乘佛教的求知、利益众生的精髓思想;这些都是多种文化互相影响,以及上层统治者的引导造成的;<div> 5、民国和解放初期,藏传佛教在各地的保持原有的制度、待遇、规模、形式;和历史上一样,政权的变更,统治者需要团结有影响力的宗教界;(上图,养尊处优、家财万贯的上层喇嘛)</div> 6、1955年开始,随着西藏筹备成立自治区的工作展开,一些藏人认为达赖和班禅的地位受到了影响,西藏几百年的格局将要发生变化,于是西藏独立自治的呼声开始出现,小规模的战斗也随之开始。<div> 1958年,中共中央批转了国家民委《关于当前伊斯兰教喇嘛教工作问题的报告》,正式提出废除宗教中的封建特权和封建剥削制度,并规定了一系列改革政策和措施,这就是1958年的宗教改革。</div><div> 民主改革和独立自治必然产生强烈的矛盾冲突,于是,1959年达赖出走印度。随之,宗教改革开始。实际上的措施就是减少喇嘛数量、合并拆除寺庙、不许群众信教等,这次运动造成了大约三成的喇嘛和寺庙减少。</div><div> 7、西藏动荡、青海动荡、伊斯兰教地区动荡,连内蒙古的蒙古人(其实还有很多党内的某些人)也对某些政策颇有微词,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导致中央要加强权力,保卫革命成果,于是,文化大革命来了。于是,90%的寺庙被彻底摧毁,90%以上的喇嘛被迫害(上图),藏传佛教在中国被彻底打击;</div><div> 8、80年代,上述问题平反,国家提倡宗教自由政策。2000年以后,内蒙古地区经济逐步发展,采矿获取暴利的同时,重修庙宇的经费有了着落,所以,这10年来,内蒙古的30%以上的被毁寺庙得到重建,但大部分还是彻底消失了。</div> <h3><font color="#010101"> 说到拉力赛,简单发几张图,这是1907年从北京开始到巴黎的汽车拉力赛,一开始共有20多辆汽车到了北京,但最后只有五辆车踏上了漫长的征途。</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和他们当时的条件相比,咱么现在偶尔自驾越野,过个河、翻个沙丘、走点土路算个啥呀?</font></h3> 最艰难的旅途还是在蒙古地区,因为彻底没有任何公路可言。好在当时社会比较安定,蒙古牧民生拉硬拽把这些汽车给拽过蒙古高原。<div> 这五辆汽车最后都安全到达了巴黎,受到了热烈欢迎。</div> <h3><font color="#010101"> 位于东乌旗额吉淖尔镇境内的额吉淖尔(母亲湖)盐池在辽代时已被人类开发利用,称大盐泺(广济湖),以盛产大青盐而驰名中外。</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额吉淖尔面积25平方公里,海拔829.8米,据探明,食盐储量达到2300万吨,芒硝储量达到3700万吨。</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1946年建立额吉淖尔盐场,目前,年生产食盐规模达到10万吨以上,是内蒙古三大盐场之一,也是全国109家食盐定点生产企业之一,其生产的“母亲湖”系列盐产品年销往全国各地。</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照片拍起来五颜六色的,挺好看是吧</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其实这里是个大矿场,盐矿大厂。</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有点像福建霞浦的滩涂,某个季节、夕阳之下,发出柔美的光线,构成了美丽的画面。</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其实水质越来越差</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水面越来越小</font></h3> 我们在不断索取的时候,能不能考虑一下额吉淖尔作为盐湖,不仅仅是出产食盐,还有调节水量、调节草原生态的作用,一个生命,一个生态环节,哪能照着一个部位使劲挖、过度刺痛呢?<div> 牧民的敖包,不是求财求子的,是致敬大自然,为这些过度索取而祈祷、忏悔的。生态环境破坏、过度建设的恶果已经通过严重的雾霾反作用到我们身上了,还不警醒吗?</div><div> 本集结束,谢谢大家。</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