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找得到:奥克兰的旧书店

毛歌

<h3>&nbsp;&nbsp;</h3><div>&nbsp;</div><div>奧克蘭有一道人文風情,極其安靜的存放在某些你不經意走過的街道。那些轉彎的角落,那些一點都不起眼的地方,那些從來不知道喧嘩是什麼感覺的社區。偶然也會順著早市看見這樣的存在,不過也是安靜的坐在那裡。不驚擾你。你也不會打攪她。</div><div>&nbsp;</div><div>很難找得到,其實是奧克蘭或者說是新西蘭最大的一家二手書店,我們就叫她舊書店吧。三十多萬冊的圖書,各種時代的思想,各樣語言的對話,各種宗教的交流,你走進去,會覺得這樣的格局幾乎構成了全部世界的真相。</div><div>思想有自己的聲音,伸手可觸。</div><div>&nbsp;</div><div>旧书店的主人照例是打了招呼就去忙他的,或者安靜的坐在一邊,整理舊書,直到你要買書的時候,才會回到熱情的地方,和你做足夠你花時間的聊天。</div><div>顯然,這樣的聊天似乎有不在人間的感覺。</div><div>&nbsp;</div><div>舊書被很好地分類,如果你還是找不到,只要輕聲的問一下,就會發現原來在這裡。</div><div>舊書店其實人並不多,進出的節奏幾乎可以數得清楚。尤其是一塵不染的乾淨,你會覺得這些充滿靈魂的世界,應該被主人經常訪問。</div><div>你的到來,如風,輕輕的從門縫裡進來,也會從窗簾的光中出去。</div><div>&nbsp;</div><div>除開很難找得到,還有常青書店,书签旧书店,還有葉子書店,還有那些慈善機構或者教堂隔壁的舊物店裡的書,如果你是真正的收藏家,這些地方絕對值得你去,如果你是一個訪問者,像很難找得到這樣的舊書店,就應該是你旅程中的一頁。</div><div>&nbsp;</div><div>你可以看見文化以如此的狀態延續自己的存在,而那些文字後面的思想依然活躍著。比如喬普拉的書,比如達賴的思想,比如1874年星期天在家的筆記,比如法國美術館或者舊金山藝術館很多年前的一次世界著名畫家的展覽,或者比如最好的道德經和易經的英文版,或者一個叫做蔣彝的人1930年代的啞行者的筆記。</div><div>&nbsp;</div><div>一切會以你驚訝的色彩描繪你的感覺。我一直覺得這樣的舊書店,代表了一種真正的文化。機會好,你會找到世界絕版的聖經,還是1700年代的牛皮封面。你會透過一種旅行的精神,收集你走過的風情。</div><div>&nbsp;</div><div>我從來不會主動的邀請朋友去這樣的地方,其實和興趣沒有關係,而是和你對於歷史對於文化然後是對於生命的存在的意識息息相關。一本作品會漂移到一個陌生的地方,也會無意中遇見你陌生的眼神。</div><div>生命其實就是這樣的漂移,文字不會結束,思想一直存在,光,以所有的長短的頻率構成了一個光明世界。</div><div>文字,思想,舊書店,你會透過這些組合,加上你偶然路過的情感,或者像我這樣的造訪者,寫成某些碎片的感覺。</div><div>分開,是隱藏的奇蹟,合起來,就是你胸口的項鍊。</div><div>&nbsp;</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nbsp;</div> <h3>(图文原创,毛歌微信号:maoge1965)</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