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当你带着孩子牵手闲逛、嘻笑玩耍,一家人畅享天伦之乐时;当你惬意地享受美好生活,感叹生活的幸运时;你是否注意到,在我们身边有一双双羡慕而失落的眼睛正注视着你?他们稚嫩的双肩过早的承担起生活的无奈,花蕾般的年纪过早地承受了不应属于这个年龄的风雨,渴望的眼神透露出这个年龄不该有的辛酸……</h3><h3> 请跟随我们志愿者的步伐一同走近他们,去看看同在一片蓝天下的孩子们过着怎样一种令人心酸的生活:</h3> <h3> 第一站吴同学:家庭唯一收入靠父亲打零工、有时候天气不好还接不到活儿、母亲改嫁、爷爷奶奶都是八十几岁的人、行动不变、身体也很差、加之住的环境偏远、条件十分艰苦。</h3> <h3> 队长嘱咐吴同学要好好学习、有什么生活学习需要及时与大队联系。</h3> <h3> 去学校看了吴同学,马上去他家做个初访,这个路段小地名叫"屙屎台"是通往他们家的必经之路,咱们的车子盘旋在乡村公路上,山势高峻,道路回环,雾气笼罩、路外边多是陡崖、我们车里的人,虽然都没有出声、其实心都悬到了嗓门口。</h3> <h3> 天空下着蒙蒙细雨、路不好走、也阻挡不了大家一路前行。</h3> <h3> 这是一条崎岖的山路,通向吴同学家,家被大山环抱,可是、这栋房子却成为了现代生活中极不协调的一个音符。</h3> <h3> 听说要走五十分钟、缺乏锻炼的我,还没有走到十分钟我就气喘吁吁。</h3> <h3> 家人们相互鼓励、加油马上就到了。</h3> <h3> 看看我的鞋子就知道路多烂了、吴同学就是每个星期往返这样的路步行上山下山去上学。</h3> <h3> 终于走到了吴同学家。</h3> <h3> 室内阴暗潮湿,没有象样的家具和电器、家里还没有通自来水、这样恶劣的环境、靠山靠土也靠不上呀、就算养殖种植什么东西也都弄不出去呀。一个字;难</h3> <h3> 初访询问家庭基本情况,进行登记。</h3> <h3> 吴同学年迈的爷爷奶奶、身体都不好、奶奶腿脚不方便、身体哪里出了毛病、下山看病都是个问题。</h3> <h3> 初访了吴同学家、下站该去回访龚同学、刘同学了。</h3> <h3> 下山啦、大家手牵手、刚刚下了小雨路滑小心脚下。</h3> <h3> 一路都提心掉胆的小心前行</h3> <h3> 第二站 龚同学家</h3> <h3> 龚同学学习成绩优秀:父亲去世、母亲改嫁、现在和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我们去的时候他一个人在家、在寒冷天里,他穿得十分单薄,双手紧紧地揣在兜里,脸蛋冻得通红,奶奶最近身体情况也不好、刚好今天去住院了、龚同学自己也生病了、请假了在家休息、没有钱医治,听队长说龚同学自己一直也有病、奶奶到处借钱给他治病、治了还是没有好转、我看到他时、脸和腿都还是肿的、非常可怜,志愿者们和他聊上两句、我能感觉到他的内心敏感而脆弱,虽然没有爸妈的关爱,他依然努力学习、懂事听奶奶的话。</h3><h3><br /></h3> <h3> 墙上贴满了他的奖状</h3> <h3> 第三站:刘同学家</h3> <h3> 从小龚同学家出来后,我们到了小刘同学的家。这是一栋有些陈旧的低矮的木头泥巴房子,常年经受风雨洗礼的屋外木板墙有的地方已经开始破败了,墙边绳子上杂乱的挂着些衣物,看起来灰迹斑斑,背篓、竹筐等物静静地摆放在墙角、对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进门爬的不是楼梯、而是最老式的那种木梯。</h3> <h3> 说起家里的遭遇,年近八旬的奶奶抑制不住悲伤。他告诉我们,自从儿子儿媳生病相继离世后,照顾孙子的重任就落在了她的肩上,即便年纪大了,她也还得种一点粮食和蔬菜," 没有办法,总得拉扯他长大"。</h3> <h3> 刘同学:没有爸爸妈妈、留守儿童中,失去双亲的孩子他最为特殊,和81岁的奶奶相依为命,住在破旧的土墙屋里,看上去心寒心酸……</h3> <h3> 今天来这边真是感触颇多,这么多留守儿童, 尤其是失去父母的娃娃,为人母的我,心里难受,比我想象中环境差太多太多了,没人替他们做好香喷喷的早饭;没有人送他们上下学,也没人给他们辅导功课…有的小朋友长这么大没有过一次生日、没有吃过生日蛋糕、和城里的孩子落差太大、虽在他们的脸上看不到抱怨,但看得出很孤单、无奈,孩子生病也没有钱医治,无依无靠、好可怜。</h3> <h3> 这只是一个关爱留守儿童的小篇章,希望更多的爱心人士参与进来,让留守儿童不孤单,让他们能够体会到身边有这么多的人关心、爱护他们。</h3><h3> 我们将不定期组织帮扶活动,希望有爱心的人士关注并加入我们,一起为留守儿童事业奉献爱心。</h3><h3> 如果您家里有多余儿童的御寒衣物、文具、玩具,棉被等请献出一份爱心,温暖留守儿童的心,关爱留守儿童、共同伸出你我手、好人一生平安!</h3><h3><br /></h3><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