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可爱歪😊】《6A的力量》分享美篇

我是可爱歪😊

<h3>时光匆匆,流水飞逝。转眼间2016已经过去了,回首展望,一个紧张而又充实的学期又过去了。👋🏼在走过的这几个月跟孩子们朝夕相处的生活,他们童稚的话语,稚嫩的脸庞,😊纯真的眼神随时都能让我关爱保护他们的心随之泛滥,可是他们顽皮😝、淘气🤗的时候又让我气得跺脚,这就是可爱活泼的天使们~👻👻👻</h3><h3><br /></h3> <h1>请</h1><h1>看</h1><h1>下</h1><h1>面</h1><h1>👇🏼</h1><h1>👇🏼</h1><h1>👇🏼</h1><h1><br /></h1> <h3>第一章:永远别想敷衍孩子</h3><h3>一,这一章哪一部分最感动你?</h3><h3> </h3><h3>答:这部分最感动我的是:多蒂的父母是他心目中的英雄。写到多蒂从小在父母的关爱中长大,让多蒂感到自己的父母是非常伟大,父母就成为多蒂心目中的英雄。多蒂的父亲始终有无条件的爱和接纳,总是不断地鼓励孩子,给孩子爱的怀抱。</h3><h3> </h3><h3>二,为什么这一部分会触动你?</h3><h3> </h3><h3>答:我觉得作为一个父母如果都不去关爱自己的孩子,那种不理不睬的话,孩子就会失去信心,孩子就会觉得父母对我的关爱都少了,那我也就无所谓了。父母再忙再没有时间都要抽空去关爱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是需要父母的陪伴的。</h3><h3> </h3><h3>三,这一部分将怎样影响你本周及以后的生活? </h3><h3> </h3><h3></h3><h3>答:在以后的生活中,要对孩子多鼓励,多赞赏,关爱,责任。</h3><h3>第二章:不要只是期待,要事先计划</h3><h3>一,作者提到使用6A原则使用中至关重要的是哪一点?对此你的体会是什么?</h3><h3>答:6A原则中至关重要的一点是关爱。我的体会:因为我觉得孩子是从来不会嫌关爱太多的,只会觉得越小的时候对我好,特别关爱是理所当然,长大后,就无所谓;现在很多家庭都是这样,父母亲工作太忙,根本没有时间管孩子,一味放纵孩子,让孩子从来没有获得过关爱;现在这社会就是有这样一种趋势,孩子越大,父母对他们表示的关爱反而越少了,所以我觉得关爱是很重要的。</h3><h3> </h3><h3>二,6A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是什么?什么是所谓的优质时间,什么是真正的优质时间?</h3><h3>答:6A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是时间。所谓的优质时间,是指父母全身心地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在父母爱的沐浴与鼓励下,孩子也会形成和父母的互动,以他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在渡养孩子时,本身情绪是平和的,稳定的,也觉得自己的角色是重要的,值得的;和孩子相处时是享受的,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是温暖愉快的。亲子间的感情厚度,建立在陪伴多少优质时间。</h3><h3>三,行使权力的两种不同方法是什么,你的孩子或者你团队的成员会认为你通常是哪一种? </h3><h3>答:专制型,关系型。专制。 </h3> <h3>第三章:忽视了亲密关系,规矩就软弱无力</h3><h3>一,定规矩的时候若还没有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会对孩子的内心和外在有哪些/怎样的影响?</h3><h3>答:规矩若不是建立在良好的关系上,就会导致反抗,孩子不会对规矩积极响应,他们只对良好的关系有所响应。真的,你可以迫使孩子守规矩,他们也会表现得</h3><h3>&quot;很乖&quot;:你或许可以用规矩来管孩子,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得到了他们的积极响应。你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孩子看上去很听话,可在内心涤处,却充满了惧怕,沮丧和埋怨。除非你同意孩子建立起一种接纳的爱的关系,否则到时候你就等着麻烦接踵而至吧!其次,圣经中早就警告过父母,&quot;不要惹儿女的气&quot;。这句话说明了一个问题;规矩要是没有建立在良好的关系上,到头来总会惹怒孩子,反而导致更好的负面行为。</h3><h3>二,如何避免6A的原则不形同虚设,你的做法是怎样的?</h3><h3>答:我觉得我的做法是有些小孩子&quot;乖&quot;听话,我就会对他们好,一旦孩子做错了事,失败了,不听话了,或不讲理时,这些接纳就烟消云散了。</h3><h3>三,与孩子建立关系的最佳时期是什么阶段?你对与孩子/生命中重要的人建立良好关系有怎样的计划? </h3><h3>答: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h3><h3>①明白他们的需要②要细心观察③用多身体语言④要有耐性⑤不要负面的批评</h3><h3>第四章:只有你先接纳孩子,孩子才会接纳他自己</h3><h3>一,这一章哪一部分最感动你?</h3><h3> </h3><h3>答:被接纳的孩子才能接纳自己</h3><h3> </h3><h3>二,为什么这一部分会触动你?</h3><h3> </h3><h3>答:孩子要从父母,老师那里得到接纳,只有被接纳的孩子才能接纳他自己,要给予他们期待不要总说孩子哪里不好,要给他们足够的信心,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和老师就要无条件的去接纳他们,这样长大后孩子就会懂得接纳自己。让一个孩子感到被接纳,特别是来自父母和老师的接纳,会给他一生带来巨大的影响。</h3><h3> </h3><h3> </h3><h3>三,这一部分将如何改变你? </h3><h3> </h3><h3> </h3><h3>答:在今后的生活中,我要把关心与关爱给予每一个孩子,好让孩子们感受到我不仅有父母的关爱还有老师的关爱,好让孩子们体会到自己的独特性。</h3><h3><br /></h3><h3> </h3> <h3>第五章:尊重孩子的独特性</h3><h3>一,这一章哪一部分最感动你?</h3><h3>答:当情绪在忧伤的低谷时</h3><h3>二,为什么这一部分会触动你?</h3><h3>答:这部分里面的小故事触动我,在教练的概念中,比赛有输赢,赢了才要庆祝,才有奖赏,并不是说比赛中赢得胜利才有奖赏,输了也是有的,只要你努力过,任何都是有价值的,任何事情,不要因为孩子一次的失败,而去指责孩子,要给予孩子鼓励,让他们能够知耻而后勇,孩子的背后也是付出很多汗水的,很多父母认为爱孩子,就要让孩子快乐,殊不知,当孩子在不快乐的时候,我们如果能够适当引导,这件事情成为孩子成长,解决问题的机会,这对孩子的成长尤其重要。</h3><h3>三,这一部分将如何改变你? </h3><h3>答:不要用大人的思维去代替孩子的思维,孩子对世界的认知和感受往往和成人不同,我们要时刻牢记,在今后我会多鼓励孩子,赞赏孩子。</h3><h3>B</h3><h3>一,地球上没人和你一模一样,你可以结合你自己的天赋和特长/兴趣/爱好来谈 谈你认识的独特的自己吗?</h3><h3>答:地球上有60亿人,可没有一个人和你一模一样,同样也没有一个人和你的孩子一样,我是一个很疯狂的我,我喜欢和朋友到处逛街,闲谈,一个人安静的时候我会听听音乐。</h3><h3>二,本章中作者接纳凯莉、吉姆.贝克的心路历程,对你有触动吗,若有,是什么?</h3><h3>答:没有,因为作者在前四章一直在分享爱孩子要先从接纳孩子做起,在这一章中作者同样是以接纳的心来接纳他们,因为接纳并不是接纳他妈的行为,而是接纳他们本人,作者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h3><h3> </h3><h3>三,结合本章的学习,在本周,你有什么是要对孩子/身边人所说所做的?</h3><h3>答:①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社会人②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世界③接纳孩子的情绪和独特性④要有耐心并理解孩子的错误</h3> <h3>第六章:接纳的意思:你是独一无二的</h3><h3></h3><h3>一,这一章哪一部分最感动你?</h3><h3>答:在第六章中最感动我的是---金钱和地位同样也是错误的盒盖</h3><h3>二,为什么这一部分会触动你?</h3><h3>答:因为我觉得一个人的价值并不有成就决定,成就只是你做的多做得少,但不代表你高人一等,告诉我们人人平等,没有贫穷贵贱之分。</h3><h3>三,这一部分将如何改变你? </h3><h3>答:教会我要对待所有人给予相同对待,不能因为自己活得如何成就而瞧不起任何人,因为我们都是平等的,也告诉我不能单独去偏爱一个乖巧活泼的孩子冷落孤僻的孩子。</h3><h3>B</h3><h3>一,你跟父母的关系如何、你有没有得到父母的赞美和接纳,这和你对自己的接纳有什么关系?</h3><h3>答:和父母的关系较好 ,虽然自己不是在赞赏和接纳中长大的孩子,但也是没有得到父母的赞赏和接纳,对于我和父母的关系,唯一要做的就是处理自己,因为你没有接纳自己,也没有爱自己。而当你处理自己时,就会开始体验你的父母,你会接纳他们,爱他们真实的样子,而不是你希望他们成为的模样,一切都会改善,在所有的关系中,他人并不重要,你必须改变自己的态度,感觉与对他人的看法。你只要在心中改变自己对他人的看法,并以这个方式改善你们之间的关系就可以了。</h3><h3>二,本章里提到的叛逆对你有何启发?</h3><h3>答:当一个人感到没有被接纳的时候,他内心的叛逆会以各种方式爆发出来,青春期的孩子很容易受到怂恿,做一些不该做的事情。父母不恰当的教育方法是导致孩子叛逆心理的重要原因。</h3><h3>三,结合本章的学习,谈一谈外貌、表现、金钱和地位这四方面对你形成人生价值观的影响。</h3><h3>答; 我觉得一个人不一定要追求完美,一个人的表现和他的自我价值没有直接关联,这样的赞赏才能起到作用,你的价值根本不在于你的成就,资历或地位,也不在于你拥有什么,或你做了些什么。你真正的价值在于你是谁,你是一个按上帝形象被造的人。 </h3><h3> </h3> <h3>第七章: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h3><h3></h3><h3>1,你自己曾经是被父母/老师揪错的那一个吗?那样的经历如何影响了你,读了本章之后你有何新的想法?</h3><h3>答: 你自己曾经是被父母/老师揪错的那一个吗---是的,教育孩子的基本任务不是逮住孩子的错事,再让他们改正,努力去捕捉到你的孩子做得正确的事情,要多多关注那些爱玩、爱闹、调皮的孩子</h3><h3>2,你找孩子/下属/谈话时,一般是在Ta做错事后还是做好事后?读了本章你有什么启发?</h3><h3>答;都有,每一个孩子都希望受到老师和家长的重视的心理,而赞赏其优点和成绩,正满足了孩子和这种心理,让他们的心中产生了一种荣誉感和骄傲感,孩子在受到赞赏鼓励之后,会因此而更加积极地去努力,会在学习上更加努力,会把事情做得更好。</h3><h3>3,本周内找到1件以上的事赞美孩子/下属。</h3><h3>答:孩子做值日做不好的时候去夸夸他,赞赏他,鼓励他。</h3><h3>第八章:避免培养完美主义</h3><h3></h3><h3>一,文中提到的完美主义者的特征有哪些?</h3><h3> </h3><h3>答:文中提到的完美主义者的特征有这些特征:他们的心态是要么不做,要么做的最好。这是他们主要的特征。其次,王美主义者如果失败了过范错误了,他们就会变得很消沉,他们也会不断的努力,好让自己在下一次做的更好。</h3><h3> </h3><h3>二,教导孩子与人竞争与教导孩子与人双赢的区别是什么?</h3><h3>答: 教导孩子与人竞争与教导孩子与人双赢很是重要,如果孩子不懂双赢就会昌盛会别人没有同情心,那么不论孩子是多么的优秀,没有同情心,她的生命就会失败,如果你的孩子学会了双赢,他就会学会与人合作,并且还要学会对待他人有同情心,那么孩子就学回了双赢。</h3><h3> </h3><h3>三,Eric,Steve,蒂米这三个人的故事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什么,这对你做到接纳和赞赏有何帮助?</h3><h3> 答:接纳并赞赏你的孩子这个原则,引发了一个我称之为首要性和次要性的问题。</h3> <h3>第九章:拥抱可以产生令人震撼的力量</h3><h3>拥抱可以产生令人震撼的力量----这一章中真的可以用最严重的话来总结:没有关爱,孩子就会死亡。要给孩子足够的关爱,好建立孩子对安全感和价值感的基本需求,假如父母长期对孩子保持关爱和温暖,孩子会感到被接纳,被赞赏。当你在孩提时,就拥有这种关爱,你就不会再青少年时出卖什么,好让自己感到&quot;有人爱你&quot;。拥抱会让孩子更有安全感,消除孤独感,有被关注,呵护的感觉,这样的孩子从小就很自信。</h3> <h3>第十章:你能为孩子做的最好的事情</h3><h3></h3><h3>一,做父母为孩子做的最好的一件事是什么?</h3><h3>答:做父母为孩子做的最好的一件事是什么:就是彼此相爱</h3><h3> 可看似简单的四个字,最起来比登天还要难,虽然看这本书也有挺长一段时间了,我也在学习以接纳的心,一赞赏的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但我依然不能以接纳和赞赏的心去对待我的另一半,我始终不能用接纳的心去接纳他的一些处事方式,也导致在孩子们的面前我们也会有好多的口角,但也马上会和好,那么,为什么就不能避免这些口角呢,努力,用彼此相爱来提醒自己做的更好。</h3><h3> </h3><h3>二,用你自己的话简述一下&quot;你不能对我太太这样讲话&quot;这一段的意思?</h3><h3>答:&quot;你不能对我太太这样讲话&quot;这一段的意思是一位父亲对女儿讲出的话,我看后很是感动很是震撼,这位丈夫时刻不忘在任何时候任何人的面前表达他对爱人的爱,但他在女儿面前说出:你不能对我的太太这样的话,首先,女儿也很震惊但更多的是女儿一定更深刻的感受了爸爸对妈妈的爱。</h3><h3> </h3><h3>三,在这一章中,作者对关爱提出了那些具体的方法?</h3><h3>答; 作者对关爱提出了那些具体的方法有:父母彼此相爱,要听从自己的父母,要孝敬父母,孩子要听从父母,而父母特别是父亲要有智慧地、慈爱地、公正地养育孩子。父亲爱母亲,母亲爱父亲。</h3> <h3>第十一章:爱的城堡是由"时间"构筑而成的</h3><h3></h3><h3>一、就本章的观点,当一个人说自己没有时间的时候,意味着什么?</h3><h3>答;当我们花时间和孩子相处时,就意味着对孩子说:"你很重要"。可当我们没空的时候,就是在说:"我是爱你的,可另外还有一些事比你还要重要"。其实你并不是真的很重要。</h3><h3> </h3><h3>二、作者所说的"迪斯尼乐园效应"是什么,多蒂的观点是什么?</h3><h3>答; "迪斯尼乐园效应"是孩子在游乐场也取代不了你平时对孩子点点滴滴的陪伴,多蒂的观点是,孩子记住的不是片刻的欢乐,而是你和他们的点点滴滴。</h3><h3> </h3><h3> </h3><h3>三、青春期的孩子需不需要父母?父母该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相处?</h3><h3>答:青春期的孩子当然需要父母的陪伴,必须要给他们时间长大,聆听他们的心声,给他们空间去尝试,如果他们做的不对,或没有完成的话,也不用去担心。如果想要和孩子相处,就要学习孩子的思维方式,知道他们的小脑瓜子是怎么想的,还要能够和孩子在同一个频道上,向孩子表达接纳和赞赏。</h3><h3>第十二章:如何抽时间和你的孩子相处</h3><h3></h3><h3>一、对于本章中如何让孩子早睡早起,按时睡觉和起床的方法,请用你的话来简述一下?</h3><h3>答:在本章中提到了早睡早起和按时睡觉的方法说到底就是花时间来陪伴孩子,其次,孩子生活的一些习惯都是家里的父母养成的,因此,我们父母就是孩子的榜样,如果我们能花时间陪孩子一起睡觉、起床。我也常常跟孩子一起阅读来代替睡钱的故事,花时间来陪伴孩子,腾出时间和孩子一起谈心一起做事。</h3><h3> </h3><h3>二、作者提到的提问的艺术,你的收获是什么,你打算试试哪一个?</h3><h3> </h3><h3>答:我打算试问孩子:&quot;你什么时候最高兴?什么时候最伤心?什么能让你高兴?什么又令你忧愁?&quot;</h3><h3>三、在日记上记录下孩子成长的足迹这一段给了你怎么样的启发,对此,你有什么计划?</h3><h3> 答: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个体,孩子的每一次成长。每一次的转变都是他人生的一次有一次的惊喜和变化,如果能用作者这样的纪录方式来记录孩子的点点滴滴,那么就是父母留给孩子的一笔莫大的财产和。生活中我也常常用手机拍照记录下孩子的点滴的成长。</h3><h3>第十三章:有责任感的父母教养出有责任感的孩子</h3><h3>一,用自己的话来简述倒垃圾的故事</h3><h3>答:是有个叫恩希的女孩,每天要在去学习之前把家里的垃圾倒了,但是,有一天恩希却把倒垃圾的事情忘记了。作者却跑到学校要求恩希回家先把垃圾倒了才能来上课,因为这件倒垃圾的事情,恩希却迟到了。最后。恩希的校长知道了这件事情,很是感恩和震撼,让校长深深的感受到能把一件小事做好,那么,大事就一定能做的更好。</h3><h3>二,作为家长/老师的我与这个倒垃圾的故事中的爸爸在哪里不一样,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不一样? </h3><h3>答:故事中的爸爸用倒垃圾的小事培养孩子做事情的责任感,让我深深的感受我们平时做的是多么的不够,我们没有给他们一个好的榜样,要向孩子尽心尽责,言出必行。</h3><h3>三,文中所说的鸡毛蒜皮的的小事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的主题什么关系? </h3><h3>答:当孩子看着你在承担自己的责任,他们也学会承担自己的责任。负责任能使管教更加容易贯彻。言出必行,责任和榜样双管齐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