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区: 旧照片[收藏版]30年前童年回忆~你懂吗?

矿区(大家帮)便民服务

<h1><b>原来旧矿市街</b></h1> <h1><b>原来矿市街副食部</b></h1> <h1><b>原二号工房</b></h1> <h1><b>原5号工房</b></h1> <h1><b>原6号工房</b></h1> <h1><b>原北门集市</b></h1> <h1><b>原市场</b></h1> <h1><b>原矿务局</b></h1> <h1><b>原矿务局西大楼</b></h1> <h1><b>原矿务局职工俱乐部</b></h1> <h1><b>原矿务局文化宫</b></h1> <h1><b>原南伟路</b></h1> <h1><b>原新华书店大楼</b></h1> <h1><b>2005年正月十二花会</b></h1> <h1><b>旧公园</b></h1> <h1><b>[偷笑]看见了给别的群转发、 不知谁编的,太形象,太真实,我们这代人就是如此,入骨三分<br>五〇六〇哥,<br>生在平民窝。 <br>炒菜不见油,<br>清汤一大锅。<br>喝水自己挑,<br>吃菜园子割。<br>雨天泥泞路,<br>刮风灰尘多。<br>学费三五元,<br>不怕孩子多。<br>放学没人接,<br>弟弟跟着哥。<br>排座分高矮,<br>个大上后桌。<br>上课背语录,<br>接着唱红歌。<br>同桌不说话,<br>哪敢送秋波。<br>女生跳皮筯,<br>男生扇烟盒。<br>铅笔二分钱,<br>小刀锯条磨。<br>冬天要捡粪,<br>休息刨厕所。<br>假期学习组,<br>几天就散伙。<br>祭扫烈士墓,<br>边走边唱歌。<br>作业自习写,<br>时常还逃课。<br>书中藏糖纸,<br>上课看小说。<br>雷锋好榜样,<br>还得写心得。<br>草原小姐妹,<br>事迹天天说。<br>沒有下水道,<br>泔水随处泼。<br>厕所要排队,<br>蹲位没有隔。<br>春天杨絮飞,<br>烦也沒有辄。<br>夏天大地绿,<br>到处好景色。<br>伙伴捉迷藏,<br>洗澡有小河。<br>秋天山里红,<br>蝴蝶蜻蜓多。<br>最爱榆树钱,<br>吃着甜甜的。<br>严冬下大雪,<br>北风如刀割。<br>铁丝滑冰板,<br>自钉小冰车。<br>小时盼过年,<br>从心往外乐。<br>青春己消逝,<br>往事己成昨。<br>帅哥变老头,<br>姑娘变成婆。<br>如今知天命,<br>人生有几何。<br>珍惜趁现在,<br>岁月任蹉跎。<br>生命虽无常,<br>精彩过生活。 <br>人生皆财富,<br>想想都乐呵。 先转给你,我一生的好朋友:你给我听好了,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对自己健康负责,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不是你的、唯有身体才是自己的。今明两天是最疼朋友日,转给你最疼的15个朋友,你听好,认识你一辈子值了,想起谁就发出去,发给15个人,也包括我,如果有三个人回,你的愿望将在三天内实现, 不许不发,因为我要你幸福[拥抱][拥抱][爱心][爱心][玫瑰][玫瑰][玫瑰] <br>  ---献给40.50.60.70后。</b></h1> <h1><b>矿区2017年全景</b></h1> <h1><b> 30年前童年回忆</b></h1><h1><b><br /></b></h1><h1><b>那时候,街上除了公交车,几乎没有机动车,大家都是骑自行车上班。</b></h1> <h1><b>28自行车是那时候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二八"指的是轮子的直径为28英寸,以前爸爸送孩子上学就骑它。前面大梁上坐一个,后座上再坐一个,那时老爸的肩膀宽厚温暖,坐在上面是满满的幸福。</b></h1> <h1><b>1970-1999年,回忆</b></h1> <h1>公路上也有卖票的公交车,到不多</h1> <h1><b>那时候,桑塔纳轿车是土豪的配置,红旗牌轿车是神级土豪的配置。</b></h1> <h1><b>那时候的火车是绿皮车,嘈杂拥挤的火车站,车厢里列车员来回穿梭卖着盒饭。每个站台,印象里贩卖最多的好像是鸡腿。</b></h1> <h1><b>那时候买飞机票,得有介绍信,没有介绍信,有钱也买不到机票。七八十年代坐飞机的人大多都是政府官员因公出差,百姓出行不会选择乘坐飞机,那时候,一个月才挣三四十块钱,而一张机票四五十块钱,坐飞机还是很奢侈的。</b></h1> <h1><b>在没有计算器的年代,爸爸经常把算盘打得啪啪响,看着爸爸手里翻飞的算盘珠子,感觉特别厉害。</b></h1> <h1><b>妈妈没事就会坐在缝纫机前,做起针线活,这意味着又有新衣服了!即使只是拿旧衣服缝缝补补,就已经很满足。</b></h1> <h1><b>那时候,家家户户都有这种印花的老床单,虽然现在看起来有点俗气。</b></h1> <h1><b>一到天气晴朗的日子,两棵树上系根绳,就开始晒被子。</b></h1> <h1><b>那时候集市都特别简陋,没有固定的房子,都是挑着担子摆摊,小贩从不缺斤短两</b></h1> <h1><b>80年代,爱美的女人甩掉了长辫子,开始流行烫发,顶着大波浪卷儿走在大街上,特潮。</b></h1> <h1><b>那时候没那么多水乳、眉笔、口红,一盒雪花膏,就是女人全部的化妆品。</b></h1> <h1><b>那时候的夏天,没有空调,家家户户都搬着凉席和竹床,在马路上、街道上打地铺,想要好位置都要抢呢。</b></h1> <h1><b>老人们担心孙子孙女被蚊子咬,就撑上这款最经典的蚊帐,所有蚊子都飞不进来,还会守候在一遍,蒲扇轻轻地拍着、拍着。</b></h1> <h1><b>那时候家里没有洗衣机,妈妈们洗衣服都用搓衣板,这些东西放在今天都成了老古董啦。</b></h1> <h1><b>那时候家家户户好像都有这种大衣柜,存放着我们温暖安定的小日子。</b></h1> <h1><b>洋黄历,以前就指着这个看,一天撕一页,撕完就要过年了</b></h1> <h1><b>那时候10元钱就能养活一家人,蔬菜水果才几毛钱一斤。</b></h1> <h1><b>单位食堂吃饭都是人手一个海碗,洋瓷缸就去了,大锅饭、长条凳,大家坐在一排,有说有笑。</b></h1> <h1><b>1983年,上海最高级国际饭店的一桌酒席,茅台酒8块钱,饮料是桔子水,算是那个年代流行的饮料。</b></h1> <h1><b>那时候,可乐刚刚进入中国,逐渐在全国风靡开来。</b></h1> <h1><b>那时候家里没有冰箱,卖冰棒的叔叔每次吆喝着经过,不管我们在玩什么都会立马跑过去</b></h1> <h1><b>大伙儿把整个车子团团围住,两眼直勾勾地盯着写着“冰棒”的箱子,箱子不大,花样却很多,每一种都足以让我们流口水。</b></h1> <h1><b>偶尔奢侈一下喝健力宝,瞬间变身“土豪”,引来所有小伙伴羡慕的目光。</b></h1> <h1><b>那时候我们的零食少的可怜,能有个棉花糖、雪人冰棍,都可以高兴老半天了!<br /><br /><br /></b></h1> <h1><b>那时候烧饭还是用灶台,饭粒黏在锅底,香香脆脆就成了锅巴,锅巴可是相当管饱的,没有牙的小鬼头只有看的份。</b></h1> <h1><b>以前家里有老人,过年做小辈的来拜年,都是四大件,果子糕点、几瓶酒、罐头和糖。</b></h1> <h1><b>1980年代初,上海淮海路上的西餐馆收银台,整个装饰让人无法联想到西餐,主要菜肴基本都不超过一块钱,冰淇淋咖啡只有五角钱。</b></h1> <h1><b>那时候的孩子,没有那么多的作业,书包也没那么重,文具盒都是铁的,上面还有乘法口诀表</b></h1> <h1><b>那时候没有补习班,小朋友们放学回家,在门口放个板凳,写完作业就可以看电视,看老版西游记、海尔兄弟、黑猫警长、小糊涂神等。</b></h1> <h1><b>那时候考试卷子都是老师自己刻字印刷的,考完试后考生手肘都被油墨蹭黑了。</b></h1> <h1><b>那时候的人们对知识和学问充满了敬仰,图书馆里总是坐满了人,大家都在认真地看书做笔记</b></h1> <h1><b>老师经常布置写字作业,偷懒的孩子会用好几只笔绑在一起,刷刷几行写完了!</b></h1> <h1><b>上了初中、高中、大学,宿舍都是破旧而拥挤的,但是大家感情特别好,不像现在都是各玩各的手机或电脑</b></h1> <h1><b>那时,虽然没有高科技的娱乐,一台电视就能够凑足几家人过来,一起聊家长里短,一起津津有味的看节目。</b></h1> <h1><b>那时候电视节目也很贫乏,而且晚上10点就没有电视节目了。有时候很多电视台还会出现这个画面,让你心里痒痒的,盼着电视台快点恢复播放。</b></h1> <h1><b>(跳房子)<br />还在那时候小孩子的课业生活非常丰富,一群小伙伴来家里找你,一起在院子里玩跳房子、弹弹珠、跳皮筋、捉迷藏...</b></h1> <h1><b>弹弹珠</b></h1> <h1><b>跳皮筋</b></h1> <h1><b>🐔斗鸡🐔</b></h1> <h1><b>罩麻雀</b></h1> <h1><b>打元宝</b></h1> <h1><b>玩泥巴</b></h1> <h1><b>投沙包</b></h1> <h1><b>打乒乓球</b></h1> <h1><b>那时候流行音乐开始在大街小巷唱响,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喜爱的歌手,会收藏很多他的磁带,在悠闲的午后用录音机放着听。</b></h1> <h1><b>那时候夏天的晚上,大家都集中在小广场上乘凉,大人们聊天,小孩子们就发了疯似的玩儿,直到广场上放电影,人们才会安安静静地坐着不动。</b></h1> <h1><b>那时候男女谈朋友可比现在严肃的多,约会是提前一周定好时间,包接包送,接走之前要得到女方家长同意,还要顺手带点小礼物,不必贵重,但要好看,而且午夜十二点前,必将女孩送回家。</b></h1> <h1>或者在公园里慢悠悠地呆上一下午,风景与你,俱好。<br />那时候没有微信、QQ等社交软件,男女之前沟通感情的方式,就是白纸黑字的情书,手写的一字一句,认真而笃定。</h1> <h1><b>那时候约会也没有太多地方去,简易的圆饭桌、小方凳、日光灯管、双喇叭录音机、嘈杂的人声……这样的“咖啡厅”还是特别适合一段天长地久的开始。</b></h1> <h1>  <br />那时候结婚还没有“房子、票子、车子”这么一说,女方最看重的还是小伙子的人品行不行。那时候的姑娘,更愿意跟心爱的人一起吃苦,一起过熨熨帖帖的小日子。</h1> <h1><b>那时候结婚,没有录像,没有司仪,没有彩排,甚至只有一身红衣服,连婚纱都没有,更别提豪车接送了,有的只是新娘新郎脸上幸福质朴的笑容。</b></h1> <h1><b>那时候参加结婚宴席一定会看到这样的搪瓷脸盆,颜色大多是红色,还会印着红色的喜字,是亲朋好友们祝福两口子的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b></h1> <h1><b>30年光阴匆匆而过,<br />正如席慕蓉所说的<br />“走的最急的都是最美的时光”!<br />致那些最美的时光!<br />致那些永远回不去的曾经!</b></h1> <h1><b>温馨提示:右上角音乐🎶可以关闭<br>版权声明:本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b></h1><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