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 /></h3><h3> 痴心?热情?磨难</h3><h3> ——记华亭已故书画名家王效儒先生</h3><h3> 《平凉日报》记者李建军 撰稿</h3><h3><br /></h3><h3> 王效儒(1925—1985),号上亭人,字侧之。陇东著名书画家。生于甘肃省华亭县西华乡杨庄,1943年毕业于平凉柳湖师范。学生时代起即研习书画,擅长写意花鸟、指书及篆刻,其作品在陇东及西安地区有广泛影响。1956年其作品《紫藤小鸟》在甘肃省参展并获奖。</h3><h3> 王效儒的一生中,除过在平凉柳湖师范上学外,都是在华亭度过的。华亭的山水滋润了这位艺术家的灵性,生活的磨难给予他睿智和深沉,他的毕生都浸透着对书画艺术的追求和探索。</h3><h3> 40年代初的平凉难得有一隅清静,王效儒带着一颗清纯的游子之心独守艺术的宁静天空,在张观雪、罗一道(雒达)的指导下,悉心钻研书画艺术。不难想象,雅致的柳湖以及平凉淳朴的民风对王效儒的创作起了多大的启蒙作用。现在虽然见不到那时他的画作了,但从留传的早期作品中隐约可见他对传统技法的精到研习以及对人文理想的追求。毕业后王效儒在华亭孔庙小学(现东华小学)任教导主任,兼华亭中学(现华亭一中)美术教师。短暂的校园生活或许只增加了一种人生经历,但这种相对平稳的生活给王效儒的创作以充裕的时间,正在这宝贵的教书生涯中使他的创作日臻成熟。</h3><h3> 人生自有得意时。自解放后王效儒调到县文化馆到退职回家,这段时间应该说是他生命中最快乐最热情的。他在日记中形容道:"我的生活是游戏式的,在政府吃饭,孔庙洗脸,熟人家喝水,馆内睡觉。"富有朝气的生活使他的人生理想得以充分实践,明快、富有激情的画面在他的笔下汹涌而出。他热爱生活、热爱文化事业,并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这样想象,受到良好教育的王效儒当时朝气蓬勃的生活身影怎样忙碌地穿梭,又是怎样让他的热情得到充分的实践。可以说,王效儒的青年时代是知足的,他把生命中最宝贵的时光播撒在他的故土上。</h3><h3> 陏着1958年"反右"到来,他的生活跌入了低谷,直到1979年政策落实。现在的人只能对这位艺术家的命运发几声感慨,然而整整21年,在距华亭县城不远的杨庄过着贫穷、无望的生活。这对有抱负、有事业心的王效儒来说该是多大的打击,其凄凉无奈的心境可想而知。杨庄在华庄公路畔,算得上一个不小的村子,绿树掩映,鸡鸣狗吠,颇有田园风光。60年代的杨庄肯定比现在要萧条得多,我们几乎希望王效儒能生活到现在,在杨庄过得舒适和安逸些。然而现实不容改变:困难时期他1岁的女儿和12岁的儿子先后夭折,为了生计,他将18公斤重、德国产钻石牌自行车卖了130块钱,用一块手表换了12公斤玉米,这些都无法改变窘困。然而物质的窘困并不代表心灵的窘困,生活的打击更增强了他创作的信心,寄情于书画方能获得些许解脱。他用驴毛作笔,用石头当砚台,用植物叶及矿石作颜料,用锅底灰作墨,勤奋不辍,创作书画。这时期到他去世,创作进入完全成熟阶段。毕竟品尝了人生的荣与衰、甘与苦,笔下的雄鹰、八哥苍劲老到,一树一叶厚重和谐,寄予着他对生命的体悟和理解,更寄予着对人生的探索和追求。他的指书同样传达着他的理想,刚中见柔,有起有伏。见到他书写指书的人说:字如其人。同时,王效儒对篆刻艺术也有很深的研究,他治的印古朴、灵秀,浸透着一位艺术家的天赋和勤劳。在他留传的作品中所用"效儒书画"一印堪称精品,圆润中透着苍劲,与他的画作互相映衬,相得益彰。</h3><h3> 王效儒是一位大手笔的写意画家,他擅长花鸟,极少有相似和雷同的作品出现。有人评论他的画注重线条的水墨气韵,使画面显得自然、空灵。这从留传的紫藤小鸟、芭蕉小鸡等作品中能充分体味到。有自己的独特追求,将人生理想和感喟融入画面,不拘泥古人,又不拘泥自己。正如录白石老人言:"古人画梅以苍老古拙为贵,吾弟子时尼画梅如藤苑,如云烟,别树一帜,另有风格,余以为贵也。"正是这种不断求新的精神,使居于山乡的王效儒的艺术生命走向辉煌。</h3><h3> 这位艺术家在1979年政策落实后任西华中学美术教师,1981年起为华亭县文化馆聘请人员,1985年安然谢世,年60岁。</h3><h3> </h3><h3><br /></h3><h3> </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 </h1> <h3>谨以此报道纪念我的恩师王效儒先生诞辰92周年、仙逝32周年!</h3><h3> 撰文:李建军(现平凉报社副总编辑)</h3><h3> 摄影、编辑:郑平生(华亭县文化馆馆长)</h3><h3> 2017年1月发布</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