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彩庄园和百丈沟的渊源

三人行 . 原创文学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风云百丈沟》还是引发了很多人关注,连谋道本地人在元旦节日期间徒步到百丈沟去看向氏庄园。他们拍摄了照片发给了我,还在当地村民家吃洋芋饭。今天清晨,我搜索百度,输入百丈沟三个字,就看见有五个全国性网站转发了我的文章。向氏庄园被进一步百度了,这是件好事,对宣传百丈沟起到了积极作用。看百丈沟向氏庄园人物文章,还能看见大邑县刘文彩庄园博物馆的的介绍。互联网传媒发达,信息互通传递,在时空中穿越,仅是一瞬间的事,让世界都知道了百丈沟。我顺便看了大邑刘氏庄园的相关介绍,刘氏庄园被地方政府列为文物保护逐渐升级,如今被列为国家级了。其实,这就是当地政府重视挖掘保护的结果。刘氏庄园已是成熟的旅游景点,游客不断,如遇节假日,大邑刘氏庄园人员爆棚,光是门票收入就是一笔不少的数字。</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十年前我到过刘氏庄园参观,这个时候门票好像是五十元一张。参观冷月英坐的水牢,看见一招牌写着:此水牢之事子虚乌有,那是极左年代特殊需要臆造的。当时,刘氏庄园的面积没有现在这么大。后经过扩建整理,围绕刘氏庄园修了不少仿古建筑,现在刘氏庄园颇有规模了,很显气派。依托刘氏庄园的名气,成都民营企业家樊建川斥巨资在旁边修了一座建川抗战纪念博物馆。博物馆藏品丰富,抗战题材、川军将领浴血奋战为国献驱的资料不少。博物馆还接受抗战文物的捐赠。这里成了一座爱国教育的基地。参观建川抗战博物馆要收门票的。抗战博物馆里面就有刘文彩的弟弟军阀刘文辉抗战的经历。建川博物馆选址大邑,丰富了刘氏庄园的旅游景观,为大邑县的文旅产业注入内容,使刘氏庄园不在孤零单调,有力推动了当地的旅游发展。!</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看到了大邑刘氏庄园就想到百丈向氏庄园。从建庄园历史时期它们都差不多,从房子占地规模向氏庄园可能小于刘氏庄园,如果向氏庄园毗邻的那些地主院落没有烧毁的话,连在一起还是颇为壮观的。就庄园人物的话,向氏家族似乎与刘氏家族有相似之处,刘家有军阀刘文辉,向家有国民党少将向长鸿。刘文彩为一方团首,向斗山也是百丈沟之王。向氏庄园还出了向长风这名高学历人才,上海国立交通大学毕业生。关键人物向延海是晚清秀才。从文化上看,向氏家族不输刘氏家族,从财大气粗方面向氏庄园与刘氏庄园有差距。百丈沟向氏庄园是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可惜至今未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和开发。一旦得到开发,向氏庄园会发挥作用,能搜集到各种历史资料,真可以像刘氏庄园一样,从历史陈列馆升格为历史博物馆了。利川这个地方曾经是兵荒马乱之地,土匪神兵与地方武装火拼,大打出手,尸横遍野;军阀在此混战,硝烟弥漫,有很多史料可以整理归类,修建大山百丈沟历史陈列馆,把历史时光倒映转回,丰富百丈沟文旅内容,借此推动谋道旅游产业走向实质性阶段。当然,这是我的有感而发!真正要做这事的,是当地政府有关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应该由它们来实施牵头。</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个地方有开发价值,我们是可以努力的。昨天到“言几又”書城与他们聊,就是在介绍推广贫困大山的事。苏马荡他们是不知道的。我告诉他们:苏马荡在鄂西,人称中国最美小地方,离成都也就五个小时的距离。过去苏马荡穷呀!一搞城镇化,苏马荡率先富裕起来了,但周围的邻居如百丈沟还贫穷。但百丈沟有向氏庄园等人文旅游资源,一经开发就会变样。大山出文人骚客,他们也在写书,当然希望大都市的書城关注贫困山区,开设绿色通道,把大山文化作品推出去,为精准扶贫工作鼓于乎,这是时代的需要,亦是与时俱进文化扎根土壤的需要。我们的文化部门能认识到这一点,都来出把力,大山土家人奔小康之路就会早日实现。百丈沟有自身的好条件,这把火已经烧起来了,也吸引许多意向性投资人关注百丈沟。文旅产业是世界经济看好的产业,这样的发展机会,投资人和百丈沟人都要抓住机会,共赢发展,共同收益。完全可以相信,百丈沟的明天是值得期待的。</b></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2017,1,3 写于成都</b></div> <h3><b>郑国华,成都人、利川市作家协会会员、著名自由撰稿人。</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