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十三天(9.14-9.15),甘孜-玛尼干戈-石渠-玉树,11小时,560公里,宿石渠、玉树
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州府在康定市,而甘孜县不过是甘孜州下面的一个县城,县城不大,没什么景点,只是有很多白塔,抽空起个早,去逛了逛。九点离开了甘孜,前往石渠。 石渠地处江河源头,巴颜喀拉山南麓,沙鲁里山在境内绵延,雅砻江、金沙江、查曲河纵贯全境,神秘的原始部落、神奇的高寒牧区和高山峡谷景观、淳朴的民俗文化,丰饶的自然物产令石渠享有“游牧文化的发源地——中国西部太阳部落”美誉。
相传在很久远的年代,一头神牦牛被冰雪禁锢在格拉丹冬雪山上,有一群勇敢的康巴汉子爬上雪峰,从太阳引来了火种,终于使冰雪融化了,神牦牛苏醒了,一股清亮亮的雪水从它的鼻孔中喷涌而出,从此草原上才有了涓涓溪水和清清河流,也有了肥壮牛羊和悠扬的牧歌……太阳和火因此成为石渠人崇拜的图腾,扎溪卡也就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太阳部落。 松格玛尼石经城座落在四川石渠县境内扎溪卡草原上,从甘孜出来后,道路状况良好,全程柏油马路。让人比较疑惑的是沿途没有任何具体的标记指向石经城。 离石渠县城50公里处,进入岔道没有任何标识,道路状况奇差无比,经过了一个寺庙群,不知名的,依山而建,最让人惊奇的是寺庙的大殿竟然是绿色的基调,奇怪奇怪奇怪~热情的喇嘛为我们指明道路 离开寺庙进入了一段路况更加泥泞的机耕路,车辙,泥水,尘土,车行驶在宽度只够一辆车行驶的山路上。翻了数不清的海拔4000米以上垭口,沿着河边,越开越心慌。还好,半路偶遇一手挡奇瑞轿车,我们毫不犹豫的把他它拦了下来,没想到开车的竟然是刚才路过的寺庙的活佛,还能说汉语,不,普通话,字正腔圆,为我们指明道路后,盛情邀请我们去参观刚才经过的寺庙,我佛慈悲,宽恕我忘记了寺名,也宽恕我让活佛启动车辆的时候一启再启。 50公里的道路开车开了两个半小时,一路尘土飞扬的来到一片草原上,突然眼前的草原中出现了一座城堡~愕然,震惊,虽然无数次在图片上看到过码尼城~当时的感觉无法用语言形容。
据传此城起源于格萨尔时期,现在还留有许多当年的遗迹。为了替战死疆场的士兵超度灵魂,将士们在此垒了一个码尼堆。后来老百姓因为缅怀格萨尔王的功绩,纷纷来此朝觐,码尼堆越来越大,越垒越长,最后形成了码尼城。 站在始建于格萨尔王时期富有神奇色彩传说的石经城下,你会感到震撼,整座城堡高约10米,长宽有百米见方,是一座四四方方的石头城。城墙上同样有一排排摆放看诸神像的"窗口",正面有一道"城门"可以进出,进去后里面也是一层层一圈圈的嘛呢墙,中间有狭窄的通道,弯来拐去好似一座迷宫。 由于石块垒得太高,地面已不堪重负而下沉,据说它地面上的部分有多高,陷入地底下的就有多深,因此,尽管人们仍在不断地往上放石块,可码尼城并不见明显的增高。最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这个没有任何框架支撑,也没用任何粘合剂,完全是人们你一块我一块随意堆砌起来的"城楼",竟然能够历经千年岿然不动,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像这样的石经城在藏区也是绝无仅有的。 现在有很多藏民仍在不停的对原有的石经城进行维护,把码尼石从地面传递到石经城的上部,整齐的堆放,以防掉落。 在松格码尼石经城四周外墙上布满了大量的如“窗口”状的神龛,共有大小神龛383处,神龛内放置着各种雕刻精美的彩绘和原色石刻佛像、神像,有浅浮雕,也有线刻,其雕刻技法极为精美。 佛像和神像的种类繁多,神态各异。城的中心是五块按大小排列的重叠起来的石圆圈,石圆圈的中央洞中能传出不同的声音。 直到现在每天仍有不少来朝圣的人围着城墙一步一拜地磕着长头,表达着他们对传奇英雄格萨尔王的无限景仰和怀念,也寄托着他们对明天的向往和期盼。 当然,在这些圣徒的身后、身旁总有像我们这些外来者的身影,希望大家都能自我约束,不因我们这些外来者的到来影响他们原有的生活。 石经城附近的草地上坐着许多朝圣的藏民,个个面带笑容,幸福感满满,热情的和我们合影,虽然大家言语不通,但是彼此对石经城的敬仰之情溢于言表。 离开石经城,原路返回,50公里的山路还是需要两个半小时,傍晚时到达石渠县城。县城非常小,酒店很少,条件一般,明天一早我们将要去巴格玛尼墙,然后到达玉树。 第二天一早,天阴沉沉,同行有摄影大家日出前赶往巴格玛尼墙,准备拍那草原第一缕阳光照在码尼墙上~我还是老习惯,保持睡姿,九点出发。
出发时,天依然阴沉沉,大家依然没心没肺的一路说笑,心情丝毫没有为天气所影响。
正如阿甘所说:生活就像一个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你会得到什么……
车远远望见码尼墙的时候,突然一抹阳光穿透云层,洒落在了墙上,你还能有什么要求呢~
巴格玛尼墙距石渠县城50余公里,墙体厚2-3米最高处约3米,全长1.6公里,是目前藏区最长的玛尼墙。巴格玛尼墙是信徒们在石上一锤一凿刻上经文 ,再一块块垒上去后逐渐形成的,从第一块玛尼石算起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 巴格玛尼墙的两面都留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窗口,里面摆放着信徒们供奉的石刻彩绘的佛像- -擦擦。 墙上到处堆积着刻满经文色彩鲜艳的码尼石。 玛尼墙每隔一段距离就有几座佛塔相连。可以说,巴格玛尼墙是藏区最有特色的建筑之一。这座玛尼墙还有一段"善之墙"和一段"恶之墙",都是有来历的。 沿着码尼墙有一排白塔,蓝天白云白塔,只看看也醉了~
离开码尼墙,不远就是色须寺。
色须寺是甘孜州最大的寺庙群之一,由100多个寺庙组成。该寺珍藏数以万计的佛像、佛经,其中被称为藏区第二大佛的弥勒佛雕像(高约19米),及两层楼高的铜制镀金舍利塔,古印度名寺佛杖等最为珍贵。 色须寺院设显密宗两大学院,下属5个康林(分院),15个真札(班),有良好的习经制度,曾两次受到班禅大师等高僧、名流的高度赞扬。色须寺是康区能授“格西”学位的两大格鲁派寺庙之一。 色须寺“极乐世界经堂”中建有“极乐世界坛城”,经堂中供奉的以弥陀佛像为主体的群佛像1151尊,其中最大的3尊是西方三圣,高3米,铜质镀金像已由神州市一居士出资塑造。其余的大、中、小型佛像也已由四众弟子量力出资塑造。修建经堂、坛城、佛像,为使前来修行的四众弟子身临其境的观想、修习、了悟,以至最后得到阿弥陀佛的接引,能证入到极乐世界中得以最终解脱:解脱生死,突破轮回。 每年的九,十月间,石渠的格鲁派最大寺院色须寺都会在巴格石经玛尼墙附近的大草原上举行雪域祈愿大法会。今年的法会正在筹办中,牧民信众们早早赶来,扎下帐篷,等待着这一年一度的盛会。 离开石渠,我们开车前往玉树,道路状况很好,全程柏油马路。到达玉树之前,到达了新寨。
新寨嘉那码尼石堆位于青海玉树结古镇新寨村,是300多年前由藏传佛教高僧嘉那活佛创建,经过历代朝圣者的不断垒积,刻经匠人的不断工作而形成的、有着20多亿块嘛呢石的宏伟石经墙。 新寨嘉那码尼石堆东西长283米,南北宽74米,高2.5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堆。嘛呢石是藏族人民在石头上刻写经文以及各种佛像和吉祥图案,并饰以五彩而制成的。嘛呢堆藏语称“多崩”,意为“10万经石”,新寨嘉那嘛呢堆的经石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大的如同桌面,小的仅如鸡蛋,上面均镌刻着佛像或经文,最常见的是藏文六字箴言。 年轻的喇嘛,不光需要大智大慧,还需要强健的体魄 修行不分男女,不分场合~ 到达玉树的时间尚早,难得的轻松,美食那是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