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6年的12月,我们一行人在田校长的带领下,来到北京,参加北京十一学校的“新学校年会”,学习北京十一学校在课程改革方面的经验与成果,感受不一样的教育氛围。</h3><h3> 这次的年会处处体现着自主选择的元素。参会者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讲座,报告。选择能与自己产生共鸣的观点分享。选择自己梦想参观的学校考察。每一位的老师行程都不一样,通过合理的规划将自己的收获最大化。</h3> <h3> 我能够在新教师的创意发布中感受年轻的激情与活力,取长补短。</h3> <h3> 在台湾林老师的娓娓道来中,感受绘本阅读的大智慧。</h3> <h3> 在圆桌论坛的思维碰撞中汲取同行的经验。</h3> <h3> 也能在民间教育人的坚守中感受他们对于教育的一份执着。</h3> <h3> 12月25日,会议行程的第二天,前往参观了清华附小,一所拥有百年办学历史的名校。</h3><h3> 清华附小位于海淀区,坐拥清华园,依靠清华大学强大的学校以及教授资源,清华附小在各个方面都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但是,这仅仅是硬件方面的优势,更重要的,是清华附小这几年一直在做的,所体现出来的软件方面的优势。</h3> <h3> 进校伊始,便有老师带领,带着我们参观校园。校园小而精致,既有获得过鲁班奖的礼堂,也有功能教室齐全的二层小楼。</h3> <h3> 而最吸引我的,是校园里处处都是学生的作品。</h3> <h3>正逢学校第41届科技节举办的时候,学生制作的易拉宝,放置在校园里。</h3> <h3>在每班教室,出现的最多的是学生的作品,装订在一起,静静地陈列着。</h3> <h3>校园里最好的装饰就是学生的作品。</h3> <h3>细致到一块指示牌,都是孩子精心制作的。</h3> <h3> 学生一起用魔方拼成的大型作品,作为送给学校校庆的礼物,被放置在最显眼的位置。</h3> <h3> 在报告厅进行的学校办学理念的介绍中,清华附小整合了多学科,多单元,多版本的教材内容,从学生出发,从现实出发,进行教学。拿语文学科来说,整合了三个版本教材的内容开展主题学习,将不同教材的内容融会贯通,基于现在的社会热点进行整合,层层递进。学生掌握了基础内容之后,给学生以拓展,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继续探索的空间。在整合的过程中,强调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主题式学习的开展,使学习不再是单独的一块块,而是基于一个主题,不仅仅是在本学科内进行,同时将其他学科与之相关的内容也整合进来。使学生能够将相关的知识融会贯通,提升统筹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h3> <h3> 在报告厅的总体阐述结束后,老师们选择不同的主题分场馆继续学习。在“振宁童创课程”的现场,来自清华附小的两位学生为我们介绍了他们正在进行的研究。从小麦种植到保护野生动物,切入的点都很小,但在这些同学的眼中,这些问题也有它值得研究的地方,并且通过持续的研究,他们寻找到了提高小麦发芽率的办法,找到了保护野生动物免受汽车袭击的方法。让学生站在中间,这在清华附小不是一句写着墙上的口号,他们这样说了,也这样做了。让学生成为校园的主人,让学生更多的体会到能力提升所带来的成就感。</h3> <h3> 清华附小带给我的,不是他的硬件设施有多好,也不是他的课程资源有多丰富。而是他这些年一直在坚持做的,并且做的十分细致的工作。教育是一件急不得的事情,需要把每一部分,每一环节都琢磨透,这样,在和学生交流的时候才会游刃有余,这样,在引导学生的时候才不会慌慌张张。就像他们的校花——丁香花一样,沉稳而又优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