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境庙的沧桑

活跃的草堂先生

<h1><font color="#010101">乘坐3号线到【殷高西路站】下车,就能望见一片既郁郁葱葱又气度不凡绿地。这块绿地簇拥和托上海宝山首座&quot;户外博物馆&quot;。------新建的高境源广场赫然在目。</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随之,一眼瞥见的是广场左边两根被竖起的铁轨。这铁轨由一样苍老的电线杆把它竖起、笨重的铆钉把它固定。旧铁轨,老枕木,还有罕见的拉杆,无声地讲诉着沧桑往事。</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 清同治二年六月(1863年7月),上海27家洋行联名向钦差大臣、江苏巡抚李鸿章要求修筑上海至苏州间铁路,为李拒绝。同治四年,上海的外国商人组织了一家公司,策划在上海租界内修筑铁路,亦被地方当局制止。同治五年,英国驻中国公使阿里国(R.Aicock)出面,借口黄浦江岸起卸货物不便,要求在上海到海口之间修筑一条铁路,又被清政府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以下简称总理衙门)所拒绝。其后美国驻上海副领事奥立维·布拉特福(Oliverb Bradford)发起修建一条从吴淞码头到上海的窄轨铁路,未经中国同意就于同治十一年组织"吴淞道路公司",诡称要修筑一条"寻常马路",骗取上海道台沈秉成的允许。上海县还奉道台命贴出告示,宣布"吴淞道路公司"有权建造适于车辆通行的道路。吴淞道路公司(Woosung Road Co.)征购了上海至吴淞间长9.25英里(14.88公里)、宽约15码(13.7米)的土地。同治十二年二月公司宣布已获得土地所有权,并有权建造桥梁、开挖沟渠、设置栅栏和修造适合车辆奔驰的道路。后来,吴淞道路公司由于资金短缺,乃让给英国商人另外组成"吴淞铁路公司"(Woosung Railway Co.Ltd.),并增购了相当数量的土地,修整了线路路基。铁路公司在华代理人为怡和洋行。伦敦的狄克松(Mr.J.Dixon)与怡和洋行签订了在上述路基上建造一条轻便铁路的合同,随后筑路工程开始。路基工程于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开工,表面上仍说是修筑一条寻常马路,土方由地方保甲承包,最多时约有2000名工人,光绪元年(1875年)六月,路基工程基本完成。吴淞铁路公司委派英人玛礼逊为总工程师兼负责人。玛礼逊于清光绪元年十二月十二日(1876年1月8日)抵达上海。在英国订购的机车、车辆和路轨等筑路器材亦于光绪元年(1875年)先期运抵上海,并曾向中国海关请求免税进口,谎称是"供车路之用的铁器",但被地方官员拒绝,因未严加制止,后来还是私自起岸了。光绪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1876年1月20日),上海至江湾区段开始铺轨。光绪二年正月二十日(1876年2月14日)铺轨至天通庵以北地段时,机车"先导号"(Pioneer)开始试行,国人往观日达千人。当时上海道台已由冯焌光接任。他阅了吴淞铁路公司的免税申请,又从《申报》上看到报道的内容,完全明白了这个公司的企图。光绪二年正月二十八日(1876年2月22日),冯焌光会见英领事麦华陀(Waltter Henry Medhurst),对英国商人擅自建造铁路提出责问,并要求暂停筑路,俟会商周妥再行兴筑。麦华陀答应将运料机车暂停行驶1个月,等候北京公使训示。怡和洋行表面上遵守停车1个月,实际铺轨工程照常进行,不到1个月又恢复了行驶。冯焌光遂将情况详报两江总督沈葆桢,请咨朝廷总理衙门向英国公使交涉。光绪二年二月二十六日(1876年3月21日),上海道台冯焌光正式照会英领事麦华陀,不准英商擅筑吴淞铁路,并将修路情况及照会禀报清政府总理衙门。清政府多次指示上海道台和南洋大臣照会英领事停车,然怡和洋行竟置之不理,筑路工程继续进行。光绪二年三月十三日(1876年4月7日),清政府总理衙门就吴淞铁路事再次照会英使威妥玛(Thomas Francis Wadt),请饬令英商停办。威妥玛遣派汉文正使梅辉立(William Fredrick Mayers)赴沪调停吴淞铁路事宜。三月十六日(4月10日),梅辉立先往天津与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会晤,李提出:"何不由中国照原值买回,另招华商股份承办……。如此则洋商资本不致无着,而中国主权亦无所损,似是两全之法。"事后李致函冯焌光详告会商情况。光绪二年三月二十四日(1876年4月18日)梅辉立与冯焌光在沪会谈,梅称铁路如由中国收买后,仍宜交怡和承办数年,冯坚决不同意。由于英方"处处挟制中国,多不合理",遂罢议。交涉虽告停顿,铺轨工程仍在继续,光绪二年闰五月初九(1876年6月30日),上海至江湾段竣工通车;闰五月十二日(7月3日),吴淞铁路上海江湾段正式营业。<br><br>  </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 <br><br>  上海至江湾通车营业一个月,光绪二年六月十四日(1876年8月3日)火车在江湾镇北面试车时轧死一名行人,消息传出,乡民大愤,抗议声浪迭起。上海道台冯焌光再次照会英领事麦华陀,请其停驶火车。此事之前,闰五月二十七日(7月18日)曾发生吴淞铁路西人在江湾督率工人用篱笆圈占乡民之地,引起公愤,两名工人和西人被殴伤。其时正好电业公司西人博儿骑马过此,因人众阻路,又用手枪击伤一名华人。于是,冯焌光即派彭心壶会同英商调查筑笆事件。接着于六月二十七日又发生运料火车与载客火车相撞的事故。在连续发生"事件"、"事故"的情势下,经过地方官吏据理交涉,七月十二日(8月20日)英公使威妥玛令上海英领事转饬英商停驶吴淞铁路火车,同时停止铁路续建工程。同年七月二十三日(1876年9月10日),李鸿章与威妥玛在烟台会商滇案时,插入讨论吴淞铁路事。会后于八月十八日(10月5日),威妥玛派梅辉立,李鸿章派盛宣怀、朱其诏至沪会同冯焌光,中英双方进行会谈。梅先欲中英合资同办,继欲中国收买后仍归洋商专管,盛等不同意,会商多次无成果。九月一日(10月17日),双方移至江宁(今南京)继续会谈,经南洋大臣沈葆桢向英方代表"解释",于九月八日议定买断,订立《收买吴淞铁路条款》10条。内容大要为:铁路由中国买断,所有地段铁路、机车车辆等项中国买断后即与从前洋商承办之公司无涉;在价款没有付清之前的一年内,仍准许洋商办理客运营业,不许办理货运;铁路土地、机车车辆及站房等设备财产价值,双方联合清查确定。收买付款办法分作3期:一俟价款决定,先付1/3,铁路公司所执地契移交英领事保管;第一次付款满6个月后,再付第二次的1/3,最后的1/3到一年期满时(按中国农历计算)付清。经清查确定收买价格为规平银28.5万两。这项价款在上海关税收入项下拨付。至此,拖延多时的吴淞铁路纠葛得以结案。九月二十七日(11月12日),冯焌光会同梅辉立等人在沪就《收买吴淞铁路条款》双方签字盖印,各执为凭。十月十六日(12月1日),中断多日的吴淞铁路恢复行车营业,正式宣告上海至吴淞全线通车。全程行驶30分钟。吴淞铁路是一条轻便窄轨铁路,全长14.5公里,轨距宽0.762米。路基约宽4.6米,高1米。使用轻型钢轨每米重13公斤,枕木长1.4米,宽约15厘米。沿线桥梁均为木结构,有跨越小河木桥15座,涵渠20座。铁路与其他道路交叉处大都设有平交过道,两侧道口设有防护栅栏,全线道口约50处。全线设旅客乘降车站3处,即上海站、江湾站和吴淞站。上海站设于今河南路桥北堍,当时为"二摆渡"河北岸(亦有称"铁大桥"河北),车站东面为陆家宅和孙家宅(今"西泰华里"居委辖地),北侧为陆家坟山(今"铁马商场"周围),西为徐氏未园(粤商徐润私人花园,今为街头绿地),这一带原为棉花种植田地。站屋为木结构,共2间,一为票房,一为行李房、值班室。站内建有单侧式月台,长约50米。光绪三年九月十四日(1877年10月20日),中国赎路款项按时付清,吴淞铁路于当天下午2时正式收回。在收路交涉过程中,清政府一再声明要"收回自办",上海、江湾、吴淞三处商民145人曾联名公禀两江总督"请准铁路继续办理",清政府置而不顾。其后上海道饬铁厂工匠拆卸铁路机车器材,将其储于板箱之中。至十一月十四日(12月18日),铁路路轨全部拆除。吴淞铁路拆除后,经福建巡抚兼台湾学政丁日昌奏准,将铁轨等器材运至台湾,拟于台北敷设铁路使用,后由于无力筹款,筑路被长期搁置,运至高雄的吴淞铁路钢轨,亦因日久锈烂,不堪再用。</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张之洞两次建议修筑吴淞至上海至江宁(南京)间铁路。中日甲午战争后,清庭准奏并批示以官款"先修淞沪后筑沪宁",并成立以盛宣怀为督办的铁路总公司。光绪二十三年正月廿六日(1897年2月27日),淞沪铁路开工,大体循原吴淞铁路走向兴建。光绪二十四年七月建成通车,全线建设费用计92.5万两银子,是中国政府官款修建的江南第一条铁路。南自虬江路入境,北从江湾镇出境,长6.8公里。境内有天通庵、江湾两站。光绪三十年九月,淞沪铁路移交沪宁铁路接管,成为淞沪支线。一二八、八一三两次日军侵沪战争中,沿线损失惨重。沦陷期间,该路为日军占领。抗日战争胜利后,由国民政府收回营运。解放后由市军管会接管,担负上海至吴淞藻浜间的客货运任务。60年代初期,由于公交线路的发展,该路停止客运任务,改为货运专线,只设江湾站。1990年,淞沪支线沿线居民乱搭乱建,逐步侵占铁路地界,难以正常行驶。 淞沪铁路运营初期,每日开行旅客列车8对。民国10年(1921年),每日开行旅客列车11对。民国17年10月,铁路局向英国订购5组蒸汽机车,民国19年3月投入运行,至民国23年每日行驶列车增至30对。同时取消客车等级,统按三等收费。宝山路至吴淞货站间,每日开行货物列车3对。民国28年4月,由日伪"华中铁路株式会社"管理,民国30年运送旅客168万人,民国31年运送249万人,两年共发送货物60万吨。抗战胜利后,以旅客运输为主,宝山路至藻浜站每日开行列车8对。 解放后,1949~1962年,主要办理市郊旅客运输,每日开行近郊列车6~9对,乘客主要为吴淞工业区各厂职工和铁路职工。1957~1962年,共发送旅客708万人。1963年初,客运全部停止,货物列车也不定点开行。 为配合上海市东北部工业区建设及港口运输而建南何支线,线路穿越桃浦、彭浦两个新兴工业区。南何支线西从胜利农民新村进入区境,北自三门路附近出境。该线于1958年6月开工,1959年1月竣工通车。 1974年,何家湾站扩建,南何支线终点前移,全线长17.48公里。1987年一期复线竣工通车,全线增为23.04公里。现为上海铁路网北环货运主要通道。 </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竖着的枕木是由总设计张明华亲自带人走了几个地方,最后在山东某个煤矿里相中的。所以,看似仅仅几段枕木却费了不少心思,尚能真实还原了当年铺设铁轨用的枕木与历史相符合。之前为节约资金曾在就近搜寻到一些,经专家鉴定不行才有了赴外地寻枕木的经历。才有了如今我们见到的如旧的,有沧桑感的牌坊,这也可以从牌坊上那株小草存在可见一斑。</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1932年&quot;一·二八&quot;抗战,19路军指挥部就设在高境庙里。由于日寇狂轰滥炸,宝山民居十毁其九,庙也不复存在,仅留其名。是年5月,居民陆续回归,但失栖身之地。当时爱国侨领陈嘉庚发动海外华人募捐获得巨款,在庙行、大场、高境、马桥等地重建家园。同年秋天,著名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主义教育家黄炎培为高境庙纪念村牌坊题字。</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 这座文物保护建筑的牌坊,从逸仙路殷高西路交叉口西南侧居民住宅区内&quot;移&quot;过来,1小时走15厘米,180米路走了4天才被安置在广场上。高境镇&quot;救起&quot;了这块牌坊,也激活了这段尘封的历史。这次整体迁移的方案和极其高难度的施工过程,以及修缮依然如旧的成功案例,得到了曾经迁移上海音乐厅的总指挥、同济大学博导蓝戍己教授和本市古建筑专家的高度评价。</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有次,我因为为高境镇写了一篇文章,到高境镇第二活动室开领奖会,会上一位领导兴致勃勃地对我们说:&quot;高境镇政府为了建广场立牌坊不惜血本,花了大约可以建一座镇政府大楼的钱!因为我们高境镇区别于其他乡镇区县的除了独特的文化遗迹外还有就是独有的抗战历史-----在我们高境庙地区埋葬了几千抗战英烈。</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高境镇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被镌刻在牌坊背后一块长15米、高1.38米的大型青铜高浮雕人物谱画卷上。&quot;一·二八&quot;抗战英雄蔡廷锴、张治中、谢晋元以及陈嘉庚、黄炎培、蔡元培、陈毅、粟裕等历史人物,个个栩栩如生,呼之欲出。</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这段至今还未完全拆除的铁轨,告诉你高境庙曾有这样沉寂的历史......</fon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