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徽州朝奉 自己保重》</font></b></div><font color="#167ef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闻山(艺名)</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摄于安徽绩溪</b></div><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注:摄制者是我的弟弟</b></div></b></font></h1>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希望</font></b></div><font color="#167efb"><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作者:胡适</b></div></b><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我从山中来,带得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开花好。</b></div></b><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日看三回,望得花时过;急坏看花人,苞也无一个。</b></div></b><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眼见秋天到,移花供在家;明年春风回,祝汝满盆花!</b></div></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宋朝范成大著的《吴郡志》录谚曰:“天上天堂,地下苏杭。”这也就是苏杭的旅游业常用的“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一词的来历。<br></b><b>苏州是昆曲的发祥地,有一昆曲名剧《牡丹亭》,剧作者是汤显祖。汤老有一句名言,被当作徽州旅游业的推介词,这就是:“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br></b><b>按照哲学普通联系性的观点,这似乎把苏州与徽州联系起来了。但未必尽然,真正把这两地紧密联系起来的,是苏州地方剧种评弹剧目——长篇弹词《描金凤》。</b></font></h1> <h1><b><font color="#167efb">《描金凤》是苏州传统剧种弹词中非常主要、也是非常著名的一部长篇剧目,主要是讲苏州江湖术士钱笃笤和徽州人典当老板汪宣两家的一段婚姻纠葛。这两个人物,应该讲,在苏州基本上是家喻户晓,人人都晓得的。讲起汪宣晓得,讲起钱笃笤更晓得。吴侬软语,丝竹琴瑟之声中,“钱笃笤求雨”是姑苏最受人欢迎的节目。</font></b></h1> <h1><font color="#167efb"><b>汪宣因为看中钱笃笤的女儿,准备送礼金,礼金银子一送就是五百两。汪宣的钱是偷得来的,还是抢得来的?既不偷,也不抢,是从他的父亲手里传下来的。用他的父亲的话讲起来,创这点家当,心思花得不少。<br></b><b>汪宣的父亲名字叫汪裕大,从小父亲就死了,娘改嫁。汪裕大争气,14岁托一个徽州同乡把他带到苏州,进了一家典当里面学生意,做小徒……</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一罗穷,二罗富,三罗、四罗开当铺……”<br></b><b>这是旧时流传在徽州的一首《看罗纹》的民谣,其中的“开当铺”,在徽州人的心目中,显然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br></b><b>明清两代,典当商和盐商、木材商一起,号称“闭关三大商”。开当铺是徽州人的一项大生意,在当时,几乎在全国各地形成垄断地位。用胡适先生的话来讲,当铺也就是早年的一种银行。</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过去称当铺里接生意的店员为“朝奉先生”,与“绍兴师爷”一样,“徽州朝奉”是全国闻名的专有职业。名声响了,大家见到了徽州商人,甚至徽州的士绅,就一起把他们称为“徽州朝奉”了。<br></b><b>徽州人从前出门远行,送行的人要早上请他吃饭,吃饭之后,大家送他出村。到了桥头,远行的人向送行的道谢作揖后,就上轿了,大家都说:“徽州朝奉,自己保重。”</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徽州朝奉,自己保重。”这也是胡适先生说过的一段话。当时徽商走遍全国,往往背着一个口袋,里面装着徽饼,还有绳索。徽饼一路充饥,而“出门身带三条绳,可以万事不求人”,身背的行囊坏了,绳断了,或者是轿杠和扁担断了,都用得着绳索。万一山穷水尽不得已时,还可以用它来了结此生。</b><br></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显然,徽州人不仅吃苦耐劳,而且还抱着破釜沉舟的心理投身商场。<br></b><b>这些跋涉在商海中的家乡人,胡适把他们称作“徽骆驼”。</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徽州朝奉,是对徽商中从事典当行业的掌柜的称谓。或泛指徽商中旧徽州府籍的商人或商人集团的总称,而非所有安徽籍商人。又称 “新安商人”,俗称“徽帮”。<br></b><b>典当业是徽商主要产业之一,鼎盛时期的徽州典当行遍布全国,在这门行业中甚至有“无典不徽”的说法。时至今日,老的典当行里做生意的隐语依然是有着当时徽州商人们的言语痕迹。</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所谓朝奉者,本是古代的一种官名。<br></b><b>秦代有朝请,汉代有奉朝请,意思是“逢朝会请”,即每逢上朝便应召议事,并不实指某个官位。当时的三公外戚,皇室诸侯,多为奉朝请。<br></b><b>到了宋代就有了明确规定,朝奉大夫是正五品官员,朝奉郎则是正七品。即“朝奉大夫”是也。</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朝庭命官,却在古徽州遭到了广泛的“贬值”,便是普通人家的男子,也有互相敬称为朝奉的。<br></b><b>特别是到了明清两代,徽商蓬勃崛起,“徽州朝奉”更是成了徽记富商和当铺掌柜的专称。<br></b><b>沿袭至今,徽州人还有以此称谓来敬称自己的祖父的。时至今日,徽州人依然称自己的爷爷为朝奉,休宁方言区如屯溪称“老朝”或“朝”,发音为“le jiong(音同乐炅)”。而“老朝”这一称呼是由“徽州朝奉”一词演变而来,歙县方言“老朝”的发音则是“lo qiao(音同乐桥)”。</b></font></h1><h1><font color="#167efb"><b>绩溪的发音是什么,望知者留言,先谢了。🎁</b></font></h1><div><br></div> <h1><font color="#167efb"><b>徽州男子为什么会自称“朝奉”?其事缘起于宋太祖赵匡胤的“亲封”。<br></b><b>据说当年,赵匡胤拥兵南下,平定歙州(隋文帝开皇九年新安郡改成歙州,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歙州改徽州)时,徽州人箪食壶浆,夹道相迎,场面十分的热烈。<br></b><b>赵匡胤见了很受感动,就停车对大家说:“多谢汝等朝奉!”意思是说,多谢你们的朝拜与礼物奉献。但徽州人由于高兴,一时理解错了,以为皇帝圣旨御封他们为“朝奉”。于是一个个喜不自禁,纷纷以“朝奉大夫”自居。</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徽人自称朝奉,不外乎因为徽州多商人,尤其是多富商。正如《二刻拍案惊奇》中说的,“却是徽州风俗,以商贾为第一等生业,科第反在次着”。徽州人自己也承认:“徽之俗,一贾不利再贾,再贾不利三贾,三贾不利犹未厌焉。” <br></b><b>你看这徽人是不是有点“牛劲”!尤其是绩溪商人,更有一个如雷贯耳的外号——“绩溪牛”。</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骆驼和牛是人们所熟知的两种哺乳动物。在风尘弥漫、干旱缺水的沙漠地区,骆驼是主要的畜力,被称为沙漠里的“船”。它,耐渴力足,敏于水源信息,这与徽州人一样,在外经商有“商业鼻”有异曲同工之妙。<br></b><b>俗话说:骆驼驮千斤。这说明了徽州人创业智慧强,效率高,进展快。而绩溪牛,即所谓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绩溪人异化能力强。在田园阡陌、春耕秋耨的农耕地带,“牛”是人们得力的助手,“牛”是人类生产的合作伙伴,从深层意义上说,“牛”是最棒的赞语,也是倔强的尚德,更会在“钻牛角尖里”钻出新意。<br></b><b>日久天长,在人们眼中,骆驼和牛便象征着吃苦耐劳、任劳任怨和勤恳努力,体现了徽州人爱岗敬业、执著追求、拼搏进取、团结友爱、务实为民等等优秀品质。</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徽州人的经商,是“其货无所不居,其地无所不至,其时无所不鹜,其算无所不精,其利无所不专,其权无所不握。”徽州朝奉的称谓,就随着徽人经商的足迹而传播开去,逐渐地为各个行业、各个地区的人们所知道,而成为各地对徽州商人的称呼。<br></b><b>徽州人什么生意都做,但最拿手的还是开典当。在这门行业中甚至有“无典不徽”的说法,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像许多行业一样,典当业中有同行间通用的隐语。由于徽州人占了绝大多数,因此典当业的隐语又叫作“徽语”,是根据徽州方言结合当地语音产生的。</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在北京,当铺中报价用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读起来是么、按、搜、臊、歪、料、俏、笨、缴、勺。<br></b><b>“吃饭”是“抄付”,“没有”是“妙以”,“老太太”是“勒特特”,“小媳妇儿”是“洗玄分儿”。<br></b><b>东北的典当也用的是“徽语”,只不过稍微加进一点东北口音,如从一到十的数目字就是:摇、按、瘦、扫、尾、料、敲、奔、角、勺。由此可见徽州人在典当业中的势力之大。 </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徽州方言的词汇、语法、语音,保存了许多自秦汉至明清时代的语言特点,被誉为古汉语的活化石,是地方文化的重要基础。<br></b><b>徽文化研究者徐艾平写过一篇文章叫《当一只猫在徽州旅行》。“假定一只猫在徽州旅行,在休宁的时候听见人家喊它‘民,民,民’。到了祁门,虽相隔不过几十公里,人家不再叫它‘民’,而称它‘棉’。到了黟县,人家又不叫它‘棉’了,而是‘命、命’地吼叫着。”</b></font></h1> <h1><b><font color="#167efb">徽州旧时有“程、汪、吴、黄、胡、王、李、方、洪、余、鲍、戴、曹、江、孙”等十五大姓,胡姓排第五位。而在绩溪,则胡姓为尤,就象县城内的那株大槐树,历经千百年沧桑历史,愈益枝繁叶茂,不仅本邑各地,方兴未艾,而乃至于全国各地,发达不已,人才荟萃,精英迭出。</font></b></h1> <h1><font color="#167efb"><b>“鲁连黄鹞绩溪胡,独为神州惜大儒”是胡适为北大引进人才的故事。借胡适的大名,“绩溪胡”一时间名声大噪。<br></b><b>在绩溪,胡姓占着很大的比例:全县不到二十万人口中,胡姓占15%还多,分布遍及全县各个乡镇。据推算,绩溪胡姓人口有近三万人之多,居全县之首。<br></b><b>细算起来,绩溪胡氏可细分为“龙川胡”、“金紫胡”、“遵义胡”和“明经胡”等四大胡。</b></font></h1> <h1><b><font color="#167efb">胡氏家族在绩溪县是大姓望族,故民间有“七胡故里”之说。所谓“七胡故里”,是说绩溪乃七位胡姓名人的家乡,即胡舜陟、胡宗宪、胡松、胡雪岩、胡开文、胡适、胡锦涛。胡舜陟是北宋名臣,金紫光禄大夫,绩溪县的“金紫胡氏”,便是因他而冠名的;胡宗宪,明代抗倭名将,兵部尚书;胡松,明朝工部尚书;胡雪岩,清代红顶巨贾;胡开文,清代徽墨巨匠;胡适,现代国学大师、教育家;胡锦涛,前国家主席。</font></b></h1> <h1><font color="#167efb"><b>“龙川胡”氏始祖胡焱作为散骑常侍兼中领军,随晋元帝南下镇守安徽歙州(后改为徽州),并于公元337年,娶了华阳镇(今绩溪县城)的汪氏为妻。<br></b><b>婚后不久,胡焱来到华阳镇东部约10公里的龙川游玩,发现这里“东耸龙峰,西峙凤冠,南则天马奔腾而上,北则长溪(登源河)蜿蜒而来”。胡焱觉得这里山水清丽,是块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于是举家迁到这里,定居下来。<br></b><b>古徽州建筑讲究“得水为上”,龙川依登源河而建,整个村子像一艘停靠在岸边的大船。<br></b><b>龙川胡氏人才辈出,是著名的“进士村”,这里仅宋、明、清三个朝代就出了11位进士。其中,最著名的是明朝户部尚书胡富,兵部尚书、抗倭名将胡宗宪,以及都御史巡抚辽东的胡宗明等。村内现保存有为胡富和胡宗宪建的奕世尚书坊,是徽派石雕的精品,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在绩溪县城东街,有片胡姓住宅区,称“金紫胡",因宋代名臣胡舜陟获封金紫光禄大夫而得名。<br></b><b>胡舜陟与抗金英雄岳飞是好友。岳飞当年在绩溪曾拜访过他,并有诗书往来。岳飞因“莫须有”罪而下狱,胡舜陟上书为岳飞鸣冤,两次弹劾秦桧,最终也被秦桧所害。<br></b><b>“金紫胡氏子孙十分注重诗书礼仪,到了清代,‘金紫胡’更是人才济济。”一位金紫胡嫡系后人,说起金紫胡氏,如数家珍。“我们金紫胡氏,一向崇尚礼学,它也是徽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金紫胡氏在清朝的三位名人胡匡衷、胡秉虔、胡培翚,被称为“礼学三胡”。</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遵义胡”因住在绩溪城内遵义坊而得名,是明代工部尚书胡松的后裔,所以又叫“尚书胡”。<br></b><b>“遵义胡”的一世祖胡松,是个嫉恶如仇的人。24岁的他中进士,八年之后,官居御史,负责大明王朝的反腐政务。不久被贬。后又晋升为工部尚书。他办事依然保持以前刚正不阿的作风,得罪了权臣严嵩,多受排挤,最后不得不告病返乡。<br></b><b>返乡后,胡松在绩溪兴修堤坝,消除水患,深受百姓爱戴。但自胡松之后,遵义胡氏子孙鲜有名人出现。</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明经胡”又称“李改胡”,其起源颇为传奇。<br></b><b>当年,唐昭宗李晔因避朱温叛乱,被迫由长安迁都洛阳。他自知此去东都必死无疑,并将遭灭族之灾,便和皇后商量,将襁褓中的第十子,托付给近侍婺源人胡三公,速速逃匿。<br></b><b>果然,同年仲秋,朱温在洛阳指使属下追杀了李晔,又将其9个儿子缢死。胡三公很快逃回家乡徽州,住了下来。胡三公作为义父,精心抚养李氏皇家最后一丝血脉。为安全起见,他将“皇子"弃李姓改胡姓,并取名胡昌翼。<br></b><b>后胡昌翼参加科考,得明经科进士。但胡昌翼知道身世后,决定再不踏进官场一步。他从此隐居,闭门专事经学研究,注有《周易专注》,人称“明经公"。</b><br></font></h1> <h1><b><font color="#167efb">绩溪“四胡”中“龙川胡”、“金紫胡”、“遵义胡”为真胡,“明经胡”为假胡。据记载,“明经胡”宗南唐乙酉明经科进士昌翼为始祖。昌翼,唐昭宗子,朱温篡位,帝临难。以幼子委侍御胡清(三公),翼之出,南归婺源考川。生三子,长子延进,为绩溪令,迁绩溪胡里,始建祠,因得名明经胡(俗叫“李改胡”)。其后迁岭北宅坦、上庄,另建宗祠,称明经胡上庄宗。</font></b></h1> <h1><b><font color="#167efb">“明经胡”氏后人中,为官者少,大多以做学问和经商著称。最为知名者当数上庄宗清代乾隆间制墨名家胡开文,清代首创“胡庆余堂”药号的红顶商贾胡雪岩,近代有本文上面多次提及的世界著名学者胡适博士。</font></b></h1> <h1><font color="#167efb"><b>安徽绩溪“明经胡”家训以仁、义、礼、学传承治家之本,读书、勤俭、和顺、忠孝成为世代子孙的精神引领,保持了传统的人文气息与治家、做人、处事的根本!<br></b><b>义祖大于始祖,儿孙不得覆宗。改姓不改郡。<br></b><b>读书,起家之本;勤俭,治家之源;和顺,齐家之风;谨慎,保家之气;忠孝,传家之方。<br></b><b>竭忠尽孝,谓之人;治国经邦,谓之学;安危定变,谓之材;经天纬地,谓之度;万物一体,谓之仁。<br></b><b>庶民之业,唯仕唯尊,贾而崇义,儒而尚仁。读书知礼乃明经胡氏之尊崇,学优出仕为明经胡氏之族望,积德行善本明经胡氏之家风。集贾、儒、仕一族成明经胡之恒业也。</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胡适(1891-1962),安徽绩溪人,原名嗣穈,学名洪骅,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取达尔文学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之义,笔名天风、藏晖等。乡人不识穈字,那时据穈字的读音称他“门先生”。<br></b><b>胡适虽然是绩溪的假胡“明经胡”,但出生于江苏省松江府川沙县(今上海市浦东新区)。<br></b><b>他的经历和成就相信大家都知道,我也就不赘言了。</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他的一生是跌宕起伏的一生。为家事忙,为情事忙,也为国事忙,始终在岁月的年轮中旋转。<br></b><b>胡适一生,社会活动甚多,所以自己的著述,常常不能完成。几部史著,都仅完成上部,终未能完篇,惹得许多人(尤其对手)讪笑不已。对此,林语堂曾以他特有的语言,幽了胡适一默:“胡适先生是最好的上卷书作者。”<br></b><b>这“半部”传世无论从哪方面看,确也着实是一件憾事。</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作为性情中人,胡适宽大为怀;作为书生大使,胡适酷爱自由。宽容与自由是胡适生命中的两大主旋律,贯穿终生,造就了一个多面的胡适,如一面多棱镜矗立在世人面前。<br></b><b>胡适以前曾是毛泽东的老师,多年后胡适在台湾看到毛泽东的“蝶恋花·答李淑一”词,批评为“没有一句通的!”<br></b><b>多年后,“学生”毛泽东未全盘否定“老师”,对胡适的评价仍十分公正。《党史博采》杂志刊载作者邵建新的文章,记载了胡适批评毛泽东“蝶恋花”词的前前后后,以下为原文一节。</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1959年3月11日,胡适读到大陆出版的毛泽东诗词,他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br></b><b>“看见大陆上所谓'文物出版社’刻印的毛泽东《诗词十九首》,共九页。真有点肉麻!其中最末一首即是'全国文人’大捧的'蝶恋花’词,没有一句通的!抄在这里:(文略)我请赵元任看此词押的舞、虎、雨,如何能与'有’韵字相押。他也说,湖南韵也无如此通韵法。”</b></font></h1><h3><br></h3> <h1><font color="#167efb"><b>胡适多年前的学生毛泽东曾说:胡适这个人也真顽固,我们托人带信给他,劝他回来,也不知他到底贪恋什么。批判嘛,总没有什么好话。说实话,新文化运动他是有功劳的,不能一笔抹杀,应当实事求是。到了21世纪,那时候替他恢复名誉吧。</b><b><br></b></font></h1><div><br></div> <h1><font color="#167efb"><b>1948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兵临北平城下,用电台广播呼吁胡适留下继续担任北京大学校长,胡适不为所动,毅然决定离开北平。<br></b><b>12月15日下午4点,傅作义派了部队护送胡适和夫人江冬秀到北京南苑机场上了飞机。夜里十时到达南京明故宫机场。胡适因走时仓促,只带了几册他正在校勘研究的《水经注》和最珍爱的26回残本《甲戌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br></b><b>12月17日是胡适的生日,蒋介石和夫人宋美龄在官邸设晚宴为胡适祝寿,这是胡适在中国大陆上所过的最后一个生日。<br></b><b>1949年4月6日胡适应中华民国政府请求,在上海公和祥码头搭威尔逊轮前往美国当说客,为和平解决国共内战问题寻求美国政府的介入。<br></b><b>这一走,黄鹤一去不复返。<br></b><b>注:1929年3月19日,胡适和徐志摩、陆小曼等人,就在这英商公和祥码头迎接再次来上海的泰戈尔。码头附近就是他的出生地——川沙,当时他不可能预料到,二十年后他将在这里永别故里。</b></font></h1> <h1><b><font color="#167efb">“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少说些空话,多读些好书——录胡适先生语”。</font></b></h1><h1><b><font color="#167efb">吴晗年轻时深受胡适影响和提携,这句话是吴晗亲自题写在他的一张毕业照片上的,这张照片1934年就登在《清华年刊》上。</font></b></h1><h1><b><font color="#167efb">后来吴晗思想上一点点的向左靠拢,变得很像“共”,他甚至得到了一个“吴晗诺夫”的称号。因此,他与昔日恩师胡适渐渐的分道扬镳。</font></b></h1><h1><b><font color="#167efb">1946年吴晗在上海时,恰好胡适也在,吴曾致信求见,胡适未予理睬。回北平后,吴晗再度拜访胡适。胡适依然旧时胡适,但吴晗却早已不是求学时的吴晗了,两人话不投机,不欢而散。吴晗后来提及此事时说:“联大从昆明搬回北平后,我做胡适工作,可是他顽固不化,我的脚就不再踏上他家的客厅了。”</font></b></h1><h1><b><font color="#167efb">北平和平解放前夕,吴晗曾受托劝胡适留下,但胡却转言吴叫他也走。当胡适得知吴晗去向后,不由长叹:“吴晗可惜,走错路了。”</font></b></h1> <h1><font color="#167efb"><b>胡适这个人既具有中国儒家讲的忠恕之道,又有西方的绅士修养,他从来不恶语伤人。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开始,青年学生、左派作家不断地用各种非常激烈,恶毒的字眼来骂他,他从来不回骂。鲁迅写那么多骂他的文章,他从来不回答。共产党这么批判他,他也没有对毛泽东、对中共讲非常难听的话。<br></b><b>在人们记忆中胡适讲的可能最令毛泽东生气的一句话是他有一次答记者问。记者问:毛泽东当时在北大做事,毛泽东是不是你的学生?胡适说:他不是我的学生,他当时只是在北大图书馆做事。<br></b><b>完了他下面加了一句,这句话也许是他一生里,讲的最有失绅士风度的一句话。他说,按照毛泽东当时的水平,他考北大是考不上的。估计这个话传到毛泽东的耳朵里,所以毛泽东非常决断地发动一场全国规模的彻底批判胡适的运动。<br></b><b>就在大陆批判和清算胡适思想的时候,台湾“国防部总政治部”在“特字99号《特种批示》中称胡适“是我们思想上的敌人”。<br></b><b>胡适以毕生精力致力于思想自由、言论独立、不肯盲从、追求真理,鼓吹民主政治,实现个人价值,是否超越了时代,而不为时代所容?否则,鲁迅为何要说胡适是一位“荷戟独彷徨”的历史斗士?看来,胡适是一个说不完的话题。</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吴健雄是上个世纪最杰出的华人女科学家,被誉为“东方居里夫人”,曾师从胡适。她对胡适非常仰慕,胡适也对吴健雄期许甚高,呵护备至,两人私交非同一般。<br></b><b>1962年2月24日,台北南港中研院院士会后有个酒会,吴健雄与丈夫袁家骝应邀出席(袁家骝,袁世凯次子袁克文之子)。胡适讲完话后请吴健雄讲,吴健雄说他们已公推吴大猷作代表发言了。胡适遂请院士们用点心,并和朋友打招呼,忽然面色苍白,尔后仰身倒下,后脑勺碰到桌沿再摔到地上。吴健雄亲眼目睹恩师这一惨剧,“悲痛万分,泣不成声”。<br></b><b>次日,吴健雄到殡仪馆瞻仰胡适遗容,“全身发抖,悲伤尤甚”。</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胡适虽不高大,但胜在长相英俊,出身官宦之家,且资质和才气俱佳,当时的他可谓是万千少女的梦中情人。<br></b><b>他年轻时也曾浪荡过,并有过多次婚外情。然而就这么一位风流才子,一生中只有过一段婚姻,早在胡适十三岁的时候,其母就钦定了胡适与江冬秀的婚事。</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虽胡适一生都是极力主张婚恋自由的,但胡适又十分孝顺,不忍见母伤心便默默的接受了这门婚事。婚是结了,但风流之心仍不减过往。<br></b><b>1923年的秋天,胡适到杭州疗养,江冬秀便写信给表妹曹诚英,托她照顾表哥胡适。曹诚英,字佩声,乳名丽娟,是胡适三嫂的妹妹,小胡适11岁。1917年胡适回乡成亲,佩声是婚礼上的伴娘之一,两人初识。渐渐,穈哥占据了她的心。佩声喜欢种花草,胡适夫妇到北京后,她常写信给穈哥,要他寄花籽给她,也不时作些小诗请穈哥评阅,两人通信往返,互有好感。</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当年胡适留学归来,青春少年,声名远播,更兼风度翩翩,对女士温柔体贴,绅士风度十足。他讲课的时候,看到女生坐在窗边,寒风吹进来,他会很细心地走过去替她把窗户关上。与女孩子们在一起,他总是有说有笑,温厚机敏,幽默风趣。自然,免不了有许多女孩子苦苦追求他,写来许多神魂颠倒的情书。<br></b><b>1926年,汤尔和赠给胡适一诗,描写的就是当年胡适周旋于红袖之间的情形:<br></b><b>蔷花绿柳竞欢迎,一例倾心仰大名。<br></b><b>若与随园生并世,不知多少女门生。<br></b><b>缠头拼掷卖书钱,偶向人间作散仙。<br></b><b>不料飞笺成铁证,两廓猪肉定无缘。 <br></b><b>确实,追求者虽多,却多是无缘人,极少有人真正让胡适动心。只有曹诚英,她是胡适留学归国后,最让他刻骨相思的一位女性。 </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胡适到杭州休养,与在杭州读书的曹佩声久别重逢时,佩声正在心境万分凄凉的当口。却原来,佩声四年以前出嫁,嫁与了上庄村的胡冠英。在佩声自己争取下,成婚后不久她就离开了丈夫,就读“杭州女子师范学校”。她的婆婆对她十分不满,借口佩声结婚3年未有生孕,让胡冠英续了小妾。曹佩声作出了大胆的反抗——她毅然于1923年春天,与胡冠英离了婚。 <br></b><b>胡适十分同情,写了一首《怨歌》寄寓自己对佩声遭遇的感伤情怀,并且尽可能安慰她,陪她散心。 <br></b><b>两人交往日多,不久之后,胡适写下《西湖》,说他的心也跟着湖光微荡了:“十七年梦想的西湖,不能医我的病,反使我病的更厉害了!然而西湖毕竟可爱。轻雾笼着,月光照着,我的心也跟着湖光微荡了。前天,伊却未免太绚烂了!我们只好在船篷阴处偷觑着,不敢正眼看伊了……” </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胡适日记中开始不断出现佩声的名字:“五月三日,在杭州,有两日脚很肿。游时,除这六人外,又有曹佩声、汪静之、胡冠英……”23日,他在日记中摘录了《西湖》,25日,“作书与佩声”。 <br></b><b>到了6月,胡适搬出他住的新新旅馆,租了烟霞洞和尚庙的三个房间,邀请暑期中的曹佩声来和他分住隔壁。两人同吃、同登山、同玩水、同下棋。 <br></b><b>这一对半公开的情侣,有资料说是这样的:“白天可以上翁家山看桂花,到陟嗣亭闲坐,去葛洪井访古,龙井寺参禅,霞园浴风,烟霞洞外赏月,海宁观潮以及乘船会客,与名士品茗谈学问,下象棋。讲莫泊桑的小说,晚上契友相伴,关雎和鸣,鸳鸯戏水,两情相悦,,温玉满怀,乐不可支!直到10月4日离开,三个多月时间,一百多个昼夜,是冰山也被那爱河溶化!”</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放也放不下<br></b><b>忘也忘不了<br></b><b>刚忘了昨日的梦<br></b><b>又分明看见梦里的笑<br></b><b> ——胡适《山月》<br></b><b>9月11日,胡适在日记写道:“桂花开了,秋风吹来,到处都是香气。窗外栏杆下有一株小桂树,花开得很繁盛。昨天今天早上,门外摆摊的老头子折了两大枝成球的桂花来,我们插在瓶中,芬香扑人。” 12日:“晚上与佩声下棋”。 <br></b><b>13日:“下午我同佩声出门看桂花,过翁家山,山中桂树盛开,香气迎人。我们在一个亭子上坐着喝茶,借了一副棋盘棋子,下了一局象棋,讲了一个莫泊桑的故事……” <br></b><b>14日:“同佩声到山上陟屺亭内闲坐。我讲莫泊桑小说《遗产》给她听,上午下午都在此”。 <br></b><b>这段神仙一样的日子,令胡适流连忘返,直到12月份,才回到北京。虽然人到了北京,感情上仍然久久沉浸在杭州烟霞洞的温馨中。</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12月大冬天的,胡适却不住家里,跑到西山借住实业家刘厚生的房子,清夜孤灯,独自回味。在那里,他写下《暂时的安慰》,记述秘魔崖夜景所唤起的与曹佩声同住烟霞洞同登南高峰的回忆。又写了一首《秘魔崖月夜》:依旧是月圆时,依旧是空山静夜。我独自踏月归来,这凄凉如何能解?!翠微山上的一阵松涛,惊破了空山的寂静。山风吹乱了窗纸上的松痕,吹不散我心头的人影。 <br></b><b>这期间,胡曹两人书信频频,转信的人却是胡夫人江冬秀,她负责将各处来信转送给西山胡适。一来二去,不免对曹佩声产生了怀疑。后来胡适为了方便,就回到城里,在邮局特备一信箱,自己亲自取信。但是不知为何,过了元旦,曹佩声却不再给胡适写信了。胡适坐立不安。 <br></b><b>1924年1月15日,他在日记写道:“这十五日来,烦闷之至,什么事也不能做。……很想寻点事做,却又是这样的不能安坐。要是玩玩罢,又觉得闲的不好过。提起笔来,一天只写得头二百个字。从来不曾这样懒过,也从来不曾这样没兴致。”他作了一首小诗,题目就叫《烦闷》:“放也放不下,忘也忘不了。刚忘了昨儿的梦,又分明看见梦里的一笑。” </b></font></h1> <h1><b><font color="#167efb">1924年对胡适来说,是家庭生活至为不幸的一年。其侄思聪病死,爱女素菲病重,几经反复,次年终于亡故。胡适自己从2月份起也大病一场。等到病好,又久未得到佩声来信,他的恋情渐趋平静。但是这份平静,只不过把情线深藏心底罢了。这年秋天,他写下一首《如梦令》:“月明星稀水浅,到处满藏笑脸。露透枝上花,风吹残叶一片。绵延,绵延,割不断的情线。” </font></b></h1> <h1><font color="#167efb"><b>曹佩声于1925年从师范学校毕业。很巧的是,胡适早年进康奈尔大学,选读的是农学院。佩声师范毕业以后,也步胡适后尘,进了东南大学读农科,直至1931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农学院,然后赴美深造。胡适特意写信给他的女友韦莲司,托她照顾佩声:“她得节俭过日子,还得学英文口语,你能在这两方面给她一些帮助和引导吗?”<br></b><b>1937年佩声学成回国,接着抗战爆发,胡适出使美国,佩声远避四川,海天万里,情牵一线。据说佩声曾有长信给胡适,胡适也曾托人带钱物给佩声。 </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此后曹佩声终身未嫁。<br></b><b>解放后,佩声任教于沈阳农学院,1958年退休,1973年病逝于故乡安徽绩溪。她曾经委托好友汪静之,将她一直珍藏着的一大包与胡适来往资料,在她死后焚化。这段刻骨铭心的相思,她珍藏了一辈子,死后也随她带去了天堂。</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胡适与表妹曹诚英婚外恋致曹怀孕,于是,他鼓起勇气向江冬秀提出了离婚。<br></b><b>但谁也没料到江冬秀的反应竟是如此激烈,她立马拿起剪刀刺向胡适。被人拦下之后又冲向厨房操起菜刀架到孩子的脖子上,威胁胡适说:“你要离婚可以,我同你生的两个儿子也不要了,都杀掉,我再自杀。”</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江冬秀虽为裹小脚的旧时代女性,但是做起事来却非常果敢,颇有几分男子汉的魄力,这女强人的形象在京城教授夫人中是很知名的。<br></b><b>当时,绩溪女婿梁实秋也想要另娶新派小姐,要和原配程季淑离婚。江冬秀这位虎婆子全程出面给程季淑撑腰,鼓励她打官司,最终使梁实秋败诉。因此那时候江冬秀在京城的名声都快要盖过胡适了。</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胡适属兔,江冬秀比他大一岁,属虎。这“兔子怕老虎”是胡适一生服服帖帖,自得其乐的选择。张爱玲对他们婚姻的评价也是:“他们是旧式婚姻罕有的幸福的例子。”<br></b><b>后来,胡适他还提出好男人的“三从四德”:<br></b><b>三从是太太外出要跟从,太太的话要听从,太太讲错要盲从。<br></b><b>四德是太太化妆要等得,太太发怒要忍得,太太生日要记得,太太花钱要舍得。</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迄至晚年,由于精力透支太过,胡适积劳成疾,数病缠身,他患有严重的胃溃疡,胃被切除十分之六,还患有肺炎和心脏衰弱。<br></b><b>1962年2月24日,中研院举行第五次院士会议,胡适主持。会前,医院方面对胡适的健康状况颇感忧虑,打算派出医护人员陪同左右,胡适坚决反对,他说:“今天的会是喜事,他们一来,像是要办丧事。”结果一语成谶。<br></b><b>下午五点在蔡元培馆开酒会,胡适请凌鸿勋、李济、吴健雄三位院士讲话。6点多钟,胡适与凌鸿勋夫妇握手时,心脏病猝发倒地。</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一杯在手,含笑而终,可算好死法。72岁终其天年,也较新文化运动中的其他主将和健将刘半农(44岁)、钱玄同(53岁)、鲁迅(56岁)、陈独秀(63岁)为殊胜。<br></b><b>不少人认为:胡适死得其所,他生平最佩服蔡元培,如今死在中央研究院的元培纪念堂,与蔡元培同寿。而且有这么多朋友、学者为他送行。一个不平凡的人,终有不平凡的死。<br></b><b>胡适一生,不管做一个好人有多难,他都努力去做了。胡适死后,清点遗物,好衬衫只有一件,好袜子只有一双,其他的衬衫和袜子皆曾补过。钱款余额只有153美元,身无长物,一寒至此,真正不可思议。</b></font></h1> <h1><font color="#57a7ff"><b>中国文化中最深入人心的人格,便是君子。<br></b><b>何为君子?君子的标准是什么?我们该怎样做君子?<br></b><b>若求答案,毫无疑问,胡适是一个标杆。<br></b><b>陈丹青说胡适:“完全是学者相,完全是君子相。”<br></b><b>唐德刚说胡适:“谦谦君子,温润如玉。”<br></b><b>罗尔纲说胡适:“我还不曾见过如此一个厚德君子之风。”<br></b><b>钱锺书说胡适:“统言之,胡适之品格绝高于鲁迅、蔡元培等。”<br></b><b>李敖说:你看到了江冬秀女士以后 ,你才知道胡适的伟大 ……像鲁迅 ,从日本留学回来以后 ,把原来那个乡下老婆丢掉了。像傅斯年 ,都把原来老婆丢掉了 。可是胡适,没有把他这个缠小脚的乡下老婆丢掉 ,乡下老婆就反客为主,就欺负起胡适来。<br></b><b>世间如果有君子,名字一定叫胡适。</b></font></h1><h3><br></h3> <h1><font color="#167efb"><b>说到胡适,就不免要说绩溪名菜锅子里面出一品。<br></b><b>在绩溪,最有名的菜品便是一品锅。<br></b><b>梁实秋先生是绩溪的女婿,他曾经咽着口水回忆到,“一只大铁锅,口径差不多有二尺,热腾腾地端上了桌,里面还在滚沸,一层鸡,一层鸭,一层肉,一层油豆腐,点缀着一些蛋皮饺。紧底下是萝卜、青菜,味道好极”,这是梁先生在胡适家蹭饭时品尝到的,却留下了终身的回忆。</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作为绩溪上庄人的胡适,更是将这道菜作为了家宴的第一味,每每在乡愁中品味回味。<br></b><b>由于他的喜好,甚至这锅菜被称为了“胡适一品锅”。这样的锅子,虽然看上去就是个烩菜,可是需要选取适当的食材来搭配,并且分配各自在锅子里的阶层。那些地产的新鲜蔬菜,那些鲜活的肉禽,在一一分别铺放七层后,在灶火沸腾互相滋养充分调和后,热腾腾香喷喷的到了面前。</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如今一品锅里,不再是传统的大荤重油厚口味,而是更加考虑菜蔬滋味的调配,并且改良成低脂肪的肉材,河海的鲜味也进入到锅中。不过,那传统的蛋饺依然一个也不少,摆放成盛开的菊花瓣的模样端上桌来。<br></b><b>如要去后厨看看那烧柴火的大灶,一溜的柴火灶膛中红红火火,农家味道十足。</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梁实秋是绩溪的女婿,名治华,1903年1月6日出生于北平。1915年入清华学校。1923年赴美留学。先后在科罗拉多大学、哈佛大学研究院、哥伦比亚大学攻读英美文学。1926年回国后与徐志摩、闻一多、胡适等一起从事新文化运动。1940年在重庆发表《雅舍小品》。1949年6月赴台湾。从30年代起着手翻译《莎士比亚全集》,至1967年完成。1974年发表纪念程季淑的《槐园梦忆》。1975年与韩菁清结婚。1984年主编《徐志摩全集》。1987年11月3日病逝于台北。<br></b><b>补充一句,此公在鲁迅生前与之笔战不止,鲁迅骂梁实秋大抵是最狠的了。</b></font></h1> <h1><b><font color="#167efb">梁实秋在《胡适先生二三事》中有一段话:“吾妻季淑是绩溪程氏,我在胡先生座中如遇有徽州客人,胡先生必定这样介绍我:‘这是梁某某,我们绩溪的女婿,半个徽州人。’他的记忆力特别好,他不会忘记提起我的岳家早年在北京开设的程五峰斋,那是一家在北京与胡开文齐名的笔墨店。”</font></b></h1><h1><b><font color="#167efb">注:此照为胡、梁在位于台北南港的中研院所摄,胡适先生时任中央研究院院长,一、二年后胡即在此病逝。</font></b></h1> <h1><font color="#167efb"><b>1974年,梁实秋在美国因为一场意外事故失去了陪伴半个多世纪的发妻,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人生至此,谁能料到这样一个行将就木的老者在半年以后即陷入一场轰动朝野的倾城之恋?<br></b><b>1974年11月27日,梁实秋与韩菁清在台湾初遇。<br></b><b>相遇之后不到一周,梁实秋排山倒海般的情书就来了!有时一天一封,有时两封,三封,四封……两个月中写了二十多万字!对她的称呼,从 “菁清女士”,到 “菁清”,到 “清清”,到 “亲亲”,到 “小娃”,热烈真挚,深情动人。<br></b><b>正如他所说的 “诗人,情人,疯人,永远是一体的,没有情人不写诗的,也没有情人不疯狂的……”<br></b><b>韩菁清是地地道道的千金大小姐。出生在湖北巨贾之家,15岁就荣膺 “歌星皇后”。填词作曲,多才多艺,锦绣丛中的金枝玉叶。她要寻求的根本就不是寻常帮衬着按揭买房的 “生活伴侣”,而是一个 “精神伴侣”。而梁实秋,他恰恰是一个典型的标准意义上的文人。</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梁锡华在 《一叶知秋》中评论梁实秋说: “他有胡适先生的温厚亲切,闻一多先生的严肃认真,徐志摩先生的随和风趣。”余光中还曾说: “莎士比亚只写了20年,梁实秋先生却翻译了36年,不过我们不要忘了,莎士比亚是连续的写,在太平盛世的伦敦连续的写,而梁翁是时作时辍地译,在多难的中国时作时译,从二次大战之前译到二次大战之后,从严寒的北国译到溽暑的南海,且把昔之的秋郎译成今之的梁翁。”<br></b><b>拥有这般毅力,能力成就的男人,如今一见倾心爱上了其实也已经不再年轻的她,让她如何不心动?</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先前也经历过失败婚姻,尝试过爱之苦的韩菁清辗转反侧无数次之后,终于想明白,这个世界上,不是每个人都适合你白头到老的。而眼前出现的这个人,是拿来爱的。</b></font></h1><h1></h1><h1><font color="#167efb"><b>因此,她写下了这样的回信: “亲人,我不需要什么,我只要你在我的爱情中愉快而满足地生存许多许多年,我要你亲眼看到我的脸上慢慢地添了一条条皱纹,我的牙一颗颗的慢慢地在摇,你依然如初见我时一样好奇的目光虎视眈眈,那才是爱的真谛,对吗?”</b></font></h1><h1><font color="#167efb"><b>尽管早早就浸淫在复杂多变的娱乐圈,名利场,但是,这个女子从骨子里依然浪漫深情,她爱上了才子,爱上了才子的爱……</b></font></h1><h1><font color="#167efb"><b>跨越了近三十年差距的一对男女彼此情投意合,没想到社会不干了!<br></b></font><font color="#167efb"><b>“社会”是谁?就是无数个生的,熟的,不生不熟的,是是非非的,爱管别人闲事的人。</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1975年的台湾,因为梁实秋和韩菁清的恋爱事件,闹了个满城风雨沸沸扬扬。报纸首先发难, 《教授与影星黄昏之恋》,类似的新闻标题在大小报纸上频频出现。多数文章都认为让韩菁清这样一个演艺圈中的过气的明星嫁给一个 “国宝级”的大师,是对大师的亵渎。<br></b><b>梁的学生成立了 “护师团”;梁的友人也认为 “一树梨花压海棠”太不像话;他们说她是“收尸团”一员,与梁先生结婚就是图谋他的钱财;他们力劝他悬崖勒马,纷纷给他介绍他们认为相配的女性;他们甚至说她是一个 “烂货”……可想而知这场 “新闻风暴”给当事人带来怎样的折磨!<br></b><b>从抗战时期即被鲁迅骂得体无完肤百口莫辩的梁实秋可谓早已经品味到 “天凉好个秋”。面对铺天盖地的喧嚣,他不过是淡淡一笑。他说: “我只是一个凡人——我有的是感情,除了感情以外我一无所有。我不想成佛!我不想成圣贤!我只想能永久和我的小娃相爱。人在爱中即是成仙成佛成圣贤!”</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经过这炼狱般的考验,相恋的两个人更加坚定了执子之手生死相依的信心与勇气。十几岁就在娱乐圈闯荡的韩菁清面对这场轰轰烈烈的爱,越来越清楚地知道:历史是人家的,传奇是人家的,世间嘈杂的耳语,不过是他人自说自话的意淫。她这个遇到真爱的女人,此刻不过是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把爱情进行到底!<br></b><b>1975年5月9日,梁实秋与韩菁清举行了婚礼。新房设在韩菁清家——从来就没有缺过钱的韩菁清,唱歌一晚上的收入就要比梁大教授一个月的工资高,光是在台北就有好几套房子。这样的女人,能看上他这个文人那点辛苦钱?他们俩的结合,原本也超越了世俗物质层面啊。那天晚上,高度近视的新郎官因不熟悉环境,没留心撞到墙上。新娘子立即上前将新郎抱起。梁实秋笑道:这下你成 “举人”了。新娘也风趣地回答说:你比我强,既是 “进士” (谐音近视),又是状元 (谐音撞垣)。两人相视大笑……幽默,俏皮,轻松的背后是一整套学养与境界,那是层次相当者才会有的心有灵犀。<br></b><b>这美丽可爱的小娃,多才多艺的她还有一手好厨艺,让人齿颊留香。婚后,梁实秋心宽体胖,八个月体重上升五公斤;外界也注意到,原本搁笔已久的梁实秋又开始了创作。他每天上午专心读书,写作,一天写五千字。1979年6月梁实秋写完了 《英国文学史》和 《英国文学选》,获得了 “国家文艺贡献奖”。为了使他劳逸结合,她教会了74岁的丈夫跳舞。月华如水,两人相拥翩翩起舞。她做什么他都喜欢,他穿什么她都觉得漂亮……尽管日日相见,两人依然情书往返。署名 “秋秋”的无数信中,又热盼 “清清”回来的,有思念至心神不宁唯有写信的,又谈家中所示的,有关于日程妥帖安排的——因了梁实秋生花的妙笔,是的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以热烈的爱,以无比的激情,以无限的宽容,以无尽的留恋为证,梁实秋再和韩菁清度过了13年质量饱满的婚姻之后,在84岁上驾鹤西去。弥留之际,他拼尽全身力气喊出的最后一句话是:清清,我对不起你,怕是不能陪你了!<br></b><b>他爱这个女人,爱到了生命的最后,在爱的阳光下,他们度过了四千多个“春天”。<br></b><b>不知这位绩溪女婿,临走前喊清清的时候,有没有想到淑淑——他的原配夫人绩溪人程季淑。</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绩溪现在最为人熟知的胡姓就是“龙川胡”,因为前国家主席、总书记胡锦涛就出自此门。<br></b><b>龙川村风水布局与胡氏宗祠选址建造是赖公赖文俊经典之作。龙川村整村貌似船形,颇具龙舟出海之势,赖公考虑到在绩溪方言中“胡”与“浮”谐音,担心船不稳,故请丁姓人家入住龙川钉住此船,尤其是丁家入住龙川后24代单传至今更成为传奇之作。自从赖公对龙川村调理布局,胡氏宗祠选址定向后,龙川村人才辈出,仅宋、明、清三朝,龙川就有进士11名,其中最著名的是“一族开三府”的户部尚书胡富、兵部尚书胡宗宪、副都御史胡宗明三人,还有红顶商人胡雪岩,当然还有胡锦涛。</b></font></h1><div><br></div> <h1><b><font color="#167efb">胡锦涛祖辈对五行文化很是重视,由辈分中即可看出家族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胡主席太祖父沇源(水)、曾祖父树铭(木)、祖父炳衡(火)、父增钰(土),胡本人(金)辈分均五行相生。</font></b></h1> <h1><b><font color="#167efb">胡锦涛返乡地点龙川村,是位于皖南绩溪县胡姓聚族而居的船形古村落,已有一千六百余年的历史,传至“锦”字辈已有48世。这里有千回百转的古廊桥、有历经千年的古祠堂,有一门三尚书的古牌坊,有千娇百媚的水街,有三江汇流的园林水口。众多徽文化遗存在这徽风古韵里、意境田园中得到有序传承。</font></b></h1> <h1><b><font color="#167efb">胡锦涛的太祖父胡允源就离开了徽州绩溪,外出谋生了。胡沇源来到江苏泰州后,开了一个小店。到胡锦涛曾祖父胡树铭时已小有规模,又在上海、浙江等地开设了7个分店,并从事茶叶出口生意,兴隆时曾聘用多名英语翻译。</font></b></h1> <h1><font color="#167efb"><b>胡锦涛在绩溪家乡的堂姐胡锦霞介绍:“曾祖父以下是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曾祖父名叫胡树铭,我祖父名叫胡炳华,胡锦涛祖父名叫胡炳衡。我父亲是老大,名叫胡增鑫,现居住在上海;胡增麟是二叔,现居住在泰州;锦涛父亲是我三叔,名叫胡增钰,后改名为胡静之;四叔名叫胡增金,现退休也住在上海。二叔三叔是亲兄弟,我父亲和锦涛父亲是堂兄弟。由于我们的父亲、祖父们都忙于做生意,胡锦涛母亲去世早,我们小一辈5个孩子都由胡锦涛的祖母带着。那时,我哥哥胡锦江(现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工作),二叔的儿子胡锦东(现在芜湖造船厂工作),三叔的儿子胡锦涛及他妹妹锦蓉、锦莱,小时候都生活在一起。锦蓉现在泰县(现姜堰市,下同)房产开发公司工作,锦莱在泰县从事商业工作。原来他们家一直住在泰州,后来锦蓉、锦莱下放在泰县,三叔胡静之也从泰州调到泰县工作。”</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时值冬日,天气渐寒,但千年古村仍是树木葱茏、泉水淙淙。走进这里,竟让人一时恍惚,无法将眼前的景象和印象中冬日的萧瑟苍凉联系到一起。<br></b><b>沿着龙川河漫步,走在弯弯转转的水街上,北岸横铺着麻石条,南岸直铺着青石,蒙着淡淡水晕的鹅卵石星星点点,被村民形象地称为“龙鳞”。<br></b><b>细看村里的建筑,粉墙、黛瓦、马头墙,巷道交错,疏落有致。屋堂巷宇间,流水潺潺,穿越亭坊街宅,让人一路紧紧跟随;老树盘根,深扎在石头泥土里,见证着村子的古老与沧桑。<br></b><b>这清新雅致的景色,颇像一幅水墨画,一幅古徽州人居与山水相融相依的和谐画作。</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位于安徽省绩溪县上庄村的胡适故居里,陈列着胡适书信手稿、胡适著作手稿等诸多胡适文物,其中最为引人关注并被人们广为传颂的,则要数高挂于故居右厢房板壁上的“努力做徽骆驼”这件胡适墨宝了。<br></b><b>这件“努力做徽骆驼”胡适墨宝,被装裱成长约1米,宽约30厘米的长方形卷轴,为宣纸书写,金黄云纹锦裱。墨宝文字除了“努力做徽骆驼”主要内容之外,还有“胡适”的签名落款,以及“四二·一·十”的民国纪年题字时间。字体是人们所熟知的胡适一贯坚持着的工整楷书,入规入矩中不失浩然文气,苍劲有力间闪烁殷殷情怀;“努力”之力力透纸背,“骆驼”铃声声震古今。</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关于这件“努力做徽骆驼”胡适墨宝的问世史实,有资料显示:1949年,胡适和绩溪老乡、台北市绩溪旅台同乡会创办人胡锺吾相继去了台湾。胡适安顿好家属即去美国讲学;胡锺吾则继任“国大代表”等职,政余,致力于集王羲之字,潜心研究书法,并联络乡亲,组建“绩溪旅台同乡会”。<br></b><b>1952年10月,胡适回到台湾讲学。1953年1月3日,旅台绩溪同乡,在台北市召开绩溪旅台同乡会筹备会,商定于1月10日在台北市泉州街铁路饭店举行茶会,欢迎胡适回台讲学,并祝贺其62岁生日。当时到会祝寿的乡亲达52人,大家身居异地,乡音未改,首次聚会,又有异国他乡的胡适参加,格外亲热。席间,乡亲恳请胡适题字以为纪念,胡适下笔前以徽州话自言自语:“写些什么好呢?”引起哄堂欢笑。略思片刻,胡适即兴题写了“努力做徽骆驼”六个大字,和绩溪乡亲共勉,并殷切叮咛到会同乡“要坚守徽骆驼、绩溪牛勤劳坚忍的本色”。随后,“台北市绩溪旅台同乡会”奉准正式成立,胡锺吾等人将胡适题写的墨宝复制精裱成锦轴,分发全体旅台同乡,作为本会的精神标志。绩溪胡适故居里的这件“努力做徽骆驼”胡适墨宝,就是“台北市绩溪旅台同乡会”赠送的。胡适用“徽骆驼”寄语台北绩溪旅台同乡会,亦在提醒旅台绩溪同乡人,不要忘记徽州绩溪老家。正如胡适自传中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是安徽徽州人”那样,直到1962年在台湾病逝前夕,胡适仍然坚持用绩溪方言读书吟诗,不忘“我是安徽徽州人”。</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而与这件“努力做徽骆驼”胡适墨宝相关的还有:1945年,胡适为江苏溧阳的新安同乡会题写过“我们是徽骆驼”的条幅;1946年秋,胡适在南京徽州会馆,又曾题写过“我们是徽骆驼”六个大字;而在1962年2月24日胡适逝世之后,蒋介石为胡适书写的挽联“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的横批,就是胡适自己的“努力做徽骆驼”。<br></b><b>台湾中华书局出版的《辞海》中对“徽骆驼”的释义是:“徽州不产骆驼,此乃喻徽州人正义奋斗、宁死不屈之性格。据史料记载:明末清初,金声(字正希)抗清被俘于绩溪丛山关,他密令部属退守皖、浙边界的荆州山区,利用地形,封锁四岭,不降异族,要做徽骆驼,意为不畏艰难,不怕牺牲,任劳任怨,跋涉不止的精神,徽骆驼之名由此不胫而走。”人们说:其实胡适就是一头学海跋涉的“徽骆驼”,正是徽骆驼精神和现代文明的融合,才造就了“集35个博士头衔于一身”的胡适传奇。<br></b><b>注:上庄村2016年第二批列入中央财政支持范围的中国传统村落</b></font></h1> <h1><b><font color="#167efb">这位徽妹子也是绩溪人,我也尊称她是绩溪名人。虽然不姓胡,但她的姓就隐含在上图胡适写的条幅中。她带我走了差不多半个中国,最后在长沙把我“甩”了。以前在绩溪都是男人闯天下,女人守家园。现在连绩溪女人都闯天下了,你还窝在家干吗?</font></b></h1> <h1><font color="#167efb"><b>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孕育着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往往深藏在那些虽经岁月淘洗却依旧熠熠闪光的俗谚中。<br></b><b>徽州人提倡独立,强调自己事自己做。俗语“徽州朝奉,自己保重”就体现了这种精神。</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胡适儿子胡祖望在外地读书,胡适就去信提醒他要记得“徽州朝奉,自己保重”:<br></b><b>“……自己能照应自己,服侍自己,这是独立的生活。饮食要自己照管,冷暖要自己知道。最要紧的是做事要自己负责任。你功课做的好,是你自己的光荣;你做错了事,学堂记你的过,惩罚你,是你自己的羞耻。做的好,是你自己负责任。做的不好,也是你自己负责任。你是徽州人,要记得‘徽州朝奉,自己保重’。”<br></b><b>胡适一直到晚年都坚持“自己帮助自己做事情”。在他看来,一个男人不仅要能干一番事业,个人生活也不能完全依赖他人。他认为,一个事事依赖他人的人,久而久之,就会变成废人了。</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有人用“前世不修,丢在徽州”来形容徽州地理环境的恶劣,然而,这里的穷山沟却飞出了一只只金凤凰。这是因为徽州人重视教育,特别重视家庭教育。徽州的两句俗谚:“三岁定八十”,“山树条,从小弯”,表明了这一点。<br></b><b>胡适认为,家庭是训练一个人学会做人的重要场所,所以家教特别重要。事实上,胡适成为一代大儒与其母早年对他“高标准,严要求”密切相关。</b></font></h1> <h1><b><font color="#167efb">徽州山多地少,但徽州人生性乐观,敢于闯荡。陷入困境,他们总以“不要慌,十天到余杭”来安慰、激励自己。因为只要到了杭州,肯吃苦、善经营的徽州人总能凭自己的勤劳与智慧谋到饭碗,开创事业。</font></b></h1> <h1><font color="#167efb"><b>一次,苏雪林去拜访胡适。苏雪林去时,胡适正在用早餐:一杯加了咖啡的牛乳,一盘切开的烤面饼。胡适一边吃,一边告诉苏雪林,这面饼是徽州点心。他对苏雪林说:“这烤面饼是面做的,馅子是香椿、萝卜干,不易霉坏的材料,这是我们徽州人的‘国宝’。我们徽州人在商业上的成功,都要归功于这‘国宝’。”</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见苏雪林面露疑惑的表情,胡适拈起一块面饼,继续说:<br></b><b>“我们徽州是多山的地方,大凡山区的出产都是很微薄的,不足供居民生活的需要,于是居人不得不冒险到外边求谋生之道了。我们徽州人的习惯,一家若有两个或三个以上的男孩,把一个留在家里耕种田地,其余的孩子,到了十三岁,便打发出门学生意。出门时不要带多少川资,只用几尺蓝老布做成一个袋,两端缝合,中间开一个口,每袋一端,装进五个这样的‘国宝’就算孩子长途的粮食了。好在这‘国宝’的馅子都是干材料,过上十天八天也是不要紧的,到宿店的时候,一点火,袋里掏出一个‘国宝’在火上烘烤一会,吃下去就算一顿饭,至于宿费,每夜只需大钱二十一文,由徽州走到杭州,二百文川资,绰有余裕。徽州人穷得不能聊生的时候,有句安慰自己的口号,说是‘不要慌,十天到余杭!’徽州人因为有这样‘国宝’,所以能走遍天下,而无一点困难,徽州朝奉的脚迹遍国内,是不能不感谢这个‘国宝’的。”</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苏雪林(1897年3月26日 —1999年4月21日,享年102岁),籍贯安徽太平县,出生于浙江省瑞安县,她一生从事教育,先后在沪江大学、国立安徽大学、武汉大学任教。后到台湾师范大学、成功大学任教。上世纪30年代初,苏雪林曾被称为“女性作家中最优秀的散文作者”。她笔耕不辍,被喻为文坛的常青树。<br></b><b>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他一生所负的全是骂名。骂他的人,有当局,有论敌,还有来自同一阵营的“战友”和自己的亲兄弟。<br></b><b>这些都不足为奇,奇的是有这样两个人:一个是郭沫若,在鲁迅生前一直骂鲁迅,而鲁迅死后再也不骂,反过来称颂鲁迅,一直称颂到自己死;一个是苏雪林,在鲁迅生前一直称颂鲁迅,而鲁迅死后便开始骂鲁迅,一直骂到自己死。</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不要慌,十天到余杭”,体现出一种无所畏惧的乐观主义。徽州面饼是物质上的“宝”,这种乐观主义则是精神的“宝”。怀揣双宝,徽州人自能走遍天下。<br></b><b>这些经过千锤百炼流传下来的凝聚着先辈智慧的徽州俗谚,蕴含着徽州人特有的徽州精神:独立、乐观、重教。<br></b><b>这种精神既是徽州人,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笔宝贵财富。</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这句在徽州流传很广的民谣,是当年走南闯北的徽州商人的真实写照。<br></b><b>就是这样的状况造就了徽商曾经的辉煌,也给当代徽州民间传奇提供了写不完的故事,说不完的传奇。这些故事大都描写了形形色色的徽州商人形象,真实地重现了徽州商人的经营活动、生活状况,形象地描绘出了徽州商人经营理念、经营思想的形成过程。</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由于少小离家,徽商是重利益而轻离别的。男人在外寻花问柳,家里却有发妻苦熬时光。更无奈的是那庭院深深,待嫁出阁的少女们犹加如困牢笼,难觅知音。<br></b><b>“几盼夫君望尘归,何奈身系贞节碑。”徽州的贞节牌坊数不胜数。我想其中的孤寂和无奈又怎么能是几分名声能补偿的了?<br></b><b>宅门里面,一方小院形同“中”“日”和“回”字,圈困着她们的青春与岁月。<br></b><b>哪家少女不怀春,谁人不盼夫君能如日中天,衣锦回乡。所以每天就痴痴的望着这一方小院,等到心思痴了,鬓角白了,身体倦了,眼神也黯淡了。</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当地有“一世夫妻三年半”的说法,就是说做徽州人的妻子,一辈子加起来只有三年半的时间在一起。这话经过好事者多次考证,证明一点也不假。<br></b><b>三年半之外的时间呢?徽州女人只能是独守空房,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因为她们头上有一顶重重的帽子,压得她们喘不过气来,这就是把孔子儒学思想发挥到极致的“程朱理学”。<br></b><b> </b></font></h1> <h1><b><font color="#167efb">棋盘村, 距县城20多公里。北宋名将石守信后裔石荣禄于元末迁此建村,聚族而居。村落整齐方正,巷路纵横,笔直对称,呈棋盘形。民房墙上书有“帅、士、象,车、马、炮”等字,示房屋在棋盘上的位置。村庄布局隐含了石守信当年常与赵匡胤对弈,后人不忘祖先深切怀念之意。</font></b></h1> <h1><font color="#167efb"><b>人生如棋,我为卒,虽能勇往直前,但结局依旧是左右徘徊;<br></b><b>人生如棋,我为车,虽能驰骋疆场,但仍跳不出这方寸之地;<br></b><b>人生如棋,我为将,虽能指挥千军,但还不过是那笼中之鸟;<br></b><b>人生如棋,棋子越下越少,人生越来越短。<br></b><b>人生如棋,难守平常。 <br></b><b>曾道携手结伴犹言在耳,转眼只得当湖相对。 <br></b><b>此生欠我一枰亏成, <br></b><b>只愿,来世再执两奁帅卒, <br></b><b>局上竹荫若梦,下子之声时闻。 <br></b><b>人生如棋,落子不悔。 <br></b><b>棋终,叶落。 <br></b><b>相思,成局。</b></font></h1><div><br></div> <h1><font color="#167efb"><b>最为人熟知的徽州印象是:“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br></b><b>此句出自明代汤显祖《游黄山白岳不果》:<br></b><b>序:吴序怜予乏绝,劝为黄山白岳之游,不果。<br></b><b>诗曰: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br></b><b>大意是:<br></b><b>序:哥们吴序看老子穷,可怜老子,劝老子去黄山齐云山(投奔许国),老子不干。<br></b><b>注:齐云山,古称白岳。<br></b><b>诗曰:徽州多土豪,世人都趋附。老子死心眼,不稀得一顾。汤显祖对自己不肯为了功名利禄求人的清高品格的自嘲,可以解释为,我这一辈子最傻的地方,就是从来没有想过去徽州去求人。(徽州当时徽商繁荣,在清高的汤显祖眼里是有铜臭气的俗地)<br></b><b>总之这是汤显祖一面发牢骚一面显示自个儿清高狂狷的一首诗,</b><b>但却被人视作魂牵梦萦的徽州,并经常用作徽州的旅游广告。<br></b><b>这、这、这,这也算是一种善意的误读吧。</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抱朴子内篇》卷十六题目就叫《黄白》。开首说道“黄者,金也。白者,银也。古人秘重其道,不欲指斥,故隐之云尔。”而炼金术又是从道士为求长生而进行的炼丹术发展来的。<br></b><b>所以,汤诗里“黄白”是双关的,前两句大概可以理解为:想沾沾仙气,不妨一游黄山白岳。问题是这样理解的话,下面两句又该怎么说?“黄白”通常又指阿堵物,而古徽州又有大名鼎鼎的阿堵物有很多的徽商。<br></b><b>徽商的崛起始于明嘉靖年间,而汤显祖生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所以,这首诗不管写于汤显祖一生的哪一时期,都正是徽商勃兴之时。</b></font></h1> <h1><b><font color="#167efb">以汤显祖之清高,对徽商大约是不会有好感的。所以,我怀疑诗里的“黄白”其实是有第三层含义的。整首诗暗里还有这样的意思:他们想沾染金银之气,多逐黄白之物而游。只有我一生白痴绝顶,连做梦也做不到多商、多金的徽州。</font></b></h1><div><br></div> <h1><b><font color="#167efb">而历史沿变至今,百年变故,徽州无名,徽商无实,只剩下为数不多的几幢老宅牌坊在招揽游客,且老宅也一点一点被拆被卖了。</font></b></h1><h1><font color="#167efb"><b>2003年,皖南休宁县黄村的古民居“荫馀堂”就被拆分,漂洋过海运至美国的埃塞克斯博物馆内,消息当时震惊全国。<br></b><b>接着,成龙将名下购买的十余幢徽州古民居捐赠海外,更引起全球华人的争鸣。<br></b><b>徽商名存实亡了,古民居快速消失了,徽州,你将留给后人的是什么?</b></font></h1>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i><font color="#167efb">诗经中的女子曾在这里采莲。</font></i></b></div><font color="#167efb"><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i>楚辞中的屈子,</i></b></div></b><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i>曾在这里濯洗一生的诗句。</i></b></div></b><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i>文庙,一个睿智的老者,</i></b></div></b><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i>可曾在周易里算到,</i></b></div></b><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i>一个陌生的脚步,</i></b></div></b><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i>把千年的惆怅踩醒?</i></b></div></b><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i>谁把心愿刻进木头?</i></b></div></b><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i>谁把阁楼当成思念的地方?</i></b></div></b><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i>月光不说话,</i></b></div></b><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i>月光只把心事绣进马头墙。</i></b></div></b><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i>千百年后,</i></b></div></b><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i>是否会有一个王子骑白马而来?</i></b></div></b><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i> 选自明玉散文诗</i></b></div></b><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i>——《绩溪,我把你喜欢过了。》</i></b></div></b></font></h1> <h1><b><i><font color="#b04fbb">网采素材 谨致谢意</font></i></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