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世上有这样一种地方,只要去过一次,它的样子就会刻在你心里,此生不再忘记。
在川藏线上,有一个声名远扬的魅力小城——理塘。“理塘”在藏语中意为平坦如铜镜的草原,因县内有广袤无垠的毛垭大草原而得名。县城海拔4014米,被称为“世界高城”。这里除了拥有美丽别致的自然风光外,还和众多的宗教人物都颇有渊源。所以,即使是“养在深闺”,这个身处高原腹地的小城依然声名远扬。 去理塘需要翻越海拔4659米的高尔寺山,不过因为隧道还没通车,离开新都桥不一会儿,就必须要走那种破烂不堪的盘山路了。整条路都是在高山上蜿蜒盘旋,路面根本看不到几米平整的地方,四处可见大大小小、深浅不一的各种坑,路边山坡上随时会滚下石块,而另一边的峭壁,也足以高到让人默默吸一口凉气。在这样的路段行驶,真的是一丝一毫都不敢分神。每次出门都抓着方向盘不撒手的我,第一次有了开车开得受不了的感觉。在几乎已经决定停车休息的时候,我终于看到了理塘的灯光。瞬间来了劲头,一路高歌着冲进了理塘县城。找到酒店,果断地直接倒上了床。 经过一夜的修整,第二天一大早,精神抖擞的我就带着明媚愉快的心情出门啦!打开导航把县城边上的“世界高城”牌坊设为了目的地。因为以前在一些资料里见过这个位置的不少图片,知道这里能看到宽阔的草原,所以毫不犹豫地直接来了。在路边停好车,一边哼着降央卓玛的西海情歌,一边乐呵呵地用手机记录着周围美丽的景色。 一阵东跑西颠的扫拍过后,我心满意足地坐在草地上看书休息。没一会儿,手机响了起来。朋友打来电话告诉我,因为怕我在人生地不熟的藏区摸不着门道,所以特地介绍了一个在当地开餐馆的资深老驴给我带路。谢过朋友之后,我就回县城找到了这个从天而降的向导。热情敦厚的老驴姓郑,原本是个星级酒店的大厨,只为能有更自由、更充足的时间的去进行他无比热爱的旅行,索性辞职跑到美丽的理塘开了一家小小的川菜馆。 在老郑的指引下,我来到了理塘的天葬台。放眼望去,这里是一片一眼看不到边的草原,天空中几只雄鹰在盘旋,不远处还有一群牦牛在悠闲地游荡。这个季节的草原已是荒草萋萋,但照样美得让我心尖一颤。闪耀着银光的雪山,和荒草萋萋的原野组合在一起,看起来竟是无比和谐。这白与黄的组合,流淌着一种带有岁月感的美丽,这种苍凉、悠远、空灵、醇厚的美,别致而不落俗套。在这样的空间里静静地待着,人的心都会变得平和、豁达起来。 从天葬台开车回到县城,老郑就带着我和朋友还有路遇的一对成都小情侣,一起去了著名的长青春科尔寺。这座寺庙由三世达赖索南嘉措于公元1580年开光建成,是康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黄教寺庙,素有“康南佛教圣地”的美誉。寺庙占地面积500余亩,体势巍峨的大殿位于寺庙的中央高处,俯瞰着脚下的理塘县城。整个建筑群落依山而上,房屋分布地高低错落、层次明朗。庄严肃穆、美轮美奂的长青春寺,堪称是藏族建筑中的经典之作,这里还珍藏有各种类型的释迦牟尼镀金铜像、佛教经典、三世达赖用过的马鞍、明清时代的壁画等珍贵文物。被喻为“康区一绝”的酥油塑花会,也是每年藏历正月十五在这里举行。所以,在藏区素有“上有拉萨三大寺,下有安多塔尔寺,中有理塘长青春科尔寺”的说法。 在寺中,看到了许多跋山涉水前来朝圣的人,历尽千辛万苦,一路磕着等身长头而来。不身临其境,你永远无法理解,他们身上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力量究竟有多么强大。这些满身风尘前来朝圣的信徒们,全身匍匐在地参拜着佛祖,用一颗无比虔诚的修佛之心默念经文,脸上流露着孩童般真诚温和、纯净如水的笑容。看着他们,你就会明白,在他们心中,这一世的转山转水转佛塔,为的就是尝遍世间所有的艰辛,给来生求一个光明幸福。为此,再多付出也是值得的。 整个参观过程中,一位热情的年轻小喇嘛一直在给我介绍寺庙历史和传说,告诉了我不少以前从不知道的事情。这个90后的孩子汉语相当不错,他流畅清晰的讲述简直可以媲美专业导游了。在游览的间歇,因为和我讨论高原反应的问题,认真的小伙子还和我来了一场打赌的即兴赛跑。谁知状态勇猛没有高反的我竟然赢了,让这孩子对我好生佩服,可着劲儿地猛竖了一阵大拇指。 离开长青春寺,我来到了理塘城中另一处不得不去的景点:仁康古屋。这个有着神秘色彩的地方,隐藏在了城中一条不起眼的小巷子里,从外面看,甚至不太容易发现。可一旦来到古屋跟前,一种浓厚的历史气息,便逐渐包围了每一个靠近的人。让你不自觉地屏息静心,用眼睛观察、用心灵体会这个充满了灵秀之气的地方,那种已经渗透到了每一块砖石、每一根木头、每一颗草木中,任凭岁月流逝也不会消失的韵味。 在这座历经了四百多年风雨洗礼的藏式民居中,曾降生了十三位对藏传佛教有极大影响的高僧大德,其中非常著名的就有七位之多,仁康古屋因此闻名遐迩,成为藏传佛教的朝拜圣地。藏族有一种说法:“如果你途径理塘去西藏朝拜,若是没有朝拜仁康古屋,等于没有真正到过西藏。”由此可见,仁康古屋的地位非同一般。因为古屋在藏民心中的特殊意义和它无法估量的历史文化价值,所以整个建筑被很好地保护了下来,现在它成了理塘县城最古老的房屋。 门外地上铺着的青石,已经因为反复的踩踏而变得相当平整,还隐约泛着一种幽幽的、淡淡的光晕。当我半趴着在地上拍照的时候,这些长年被藏香熏染的石头里,飘出了丝丝缕缕若有若无的淡雅香气,这神奇的感觉几乎让我忘记了拍照的事。起身来到古屋门口,在那已经被光阴摩挲地有些发黑的门上,有七个檀香木球。看着我好奇地数来数去,守屋的藏族老阿妈便告诉我,这七个木球昭示了这是座祥瑞之屋,有着非同凡响的来历,同时也寓意吉祥胜于一切魔障。 走进古屋,满眼都是浓得化不开的藏地风情。无论是刻满了时光印记的藏式家具;还是在风中猎猎飞舞的五色旗;又或是标示着屋主尊贵身份的精美法器;还有房顶上金光闪耀的雕像;无一不在向我们诉说着此地曾经的无上荣光。守屋子的老阿妈肤色黝黑但精神矍铄,她带着一脸慈祥的笑容,把她所知道的,往昔岁月里发生的故事,一一向我们娓娓道来。尽管我听得不是那么明白,却没有无法理解的感觉,因为旅行开始之前所做的功课已经足以弥补语言沟通上的遗憾了。 屋内不知是在点酥油灯,还是煮制藏区家家必备的酥油茶,那种浓郁的香味径直飘到了屋外。在院子里,空气中本就有着经年不散的藏香气息,二者相混合,生成了一种仿佛能够深入到心里的味道。至于为何会有如此奇妙的感觉,我也说不清到底是什么原因。只觉得,若是在这里待地久了,连灵魂都会是带有香气的。 短短一天的游览过得飞快,还没怎么回魂就发现高原的太阳在和我挥手告别,意犹未尽的我只得回到老郑的餐馆去解决温饱了。我正在炉边烤着火翻看照片,品味着这一天里的所见所闻。门外忽然响起了摩托车飞驰的轰鸣声,其中还夹杂着一种野性十足的呼喊。抬头看去,只见一帮黝黑魁梧、彪悍健壮、甩着长袖高声谈笑的康巴汉子骑着摩托呼啸而过。那阵势,就像是在草原上赛马一般奔放。我正在为此惊愕不已的时候,一边的老郑却很淡定地告诉我:“这没什么,天天都看得到。如果他们骑马,那倒是可以感叹一下了。”
交谈中,老郑告诉我,原本精于骑射的康巴汉子,现在已经越来越少。这个马背上的民族,如今更多的人喜欢摩托车了,尤其是年青一代。听罢,我心中生出了一种深深的遗憾。在与这个时代融合的过程中,康巴汉子们已经在不知不觉间,丢失了太多本该世代相传的东西。在纵马驰骋的草原上,吃草的马少了,喝油的摩托却多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回想这次的理塘之行,觉得其实这个高原小城,不是那些到此一游的人们所描述的那样简单。否则,在处处皆是美景的西藏,这个小小的地方是绝不可能享有如此盛名的。这些过客们往往千篇一律地用圣洁、纯净这些词语形容这里,根本就没有抓住它的脉搏和精髓所在。如果要写出心中对于理塘的印象,我更愿意用“隐世天堂”四个字来概括。在这里,你可以纵马飞驰,放声高歌在壮阔的草原;在这里,你可以转动心中的经筒,虔诚朝拜普渡众生的佛祖;在这里,你可以卸下面具,真诚聆听发自内心的声音。呆在这样一个还没有被现代文明占领的地方,欣赏美景之余,我们其实更应该在这个远离尘世喧嚣的环境里安静地思考一些问题,哪怕一个也是好的。不要在一阵感叹之后,发现自己只是一个看了看风景的匆匆过客而已。旅行应当是在进行对于人生体验和感悟的更新,游览的同时,细细品味、思考旅途中的见闻,才是旅行真正的意义所在。 在愉快充实的旅行中放松自我,携着满满的快乐归来,用更好的自己笑对生活;在如诗如画的美景中升华心灵,让自己的世界更加精彩。我想,这才真的算是携书仗剑走天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