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2016,转瞬即逝,和往年一样,做了一些事情,走了一些地方,拍了一些照片。</div><div>“与其说摄影是记录,不如说摄影是记忆,一连串记忆累计的过程。同时也是时间的化石,更是光影的神话。”<br></div><div>总是在一年匆匆而过时,才想起整理那些散落在硬盘里时光碎片。<br></div><div>所有流失的岁月,在某一个静静的时刻,或许会悄然而至。</div><div><br></div><div>这里有49张片子,也许算是49个故事,</div><div>有了它们,这一年,没白过。</div><div><br></div><h5>图文:田琦(笑天)<br>新浪微博:@风过的午后1117</h5><div><br></div>【歌仔戏.沙坡尾】 2016.01<div><h5>这里,是厦门的沙坡尾,对许多以海为生的人们,沙坡尾才是真正的厦门,曾经是停满船舶的避风坞,如今已被林立高楼所围困。雨夜,偶遇老街上的歌仔戏演出,台上唱得精彩,台下听得投入。</h5></div> 【大坪楼】 2016.01<div><h5>南靖,一个被划在景区外的原生态土楼,三层,五十多户,两百多原住民生活于此。 楼外还有楼,这个圆形土楼外面还围着一圈两层楼。遇见宅子办喜事,鞭炮声中,一片太平祥和。 </h5></div> 【漳州老城】 2016.01<div><h5>尚未被商业化侵蚀的老街,透着都是慢生活原本的滋味。电影“云水谣”里四十年代的台湾部分在这儿取景,只是,老城的边缘地带,成片的拆迁已经开始。 </h5></div> 【钟屿石岬角】 2016.01<div><h5>越南.芽庄,这里是电影《情人》的拍摄地,夕阳下的海边,邂逅一对拍摄婚纱照的新人。</h5></div> <div>【 Morning beach|Nha trang】 2016.01</div><h5>相似的场景,不同的故事。清晨的海边乌云密布,不再是一片金色。风很大,独自徘徊海滩,扑捉那些值得回味的场景。</h5> 【雪.仙女山】 2016.02<div><h5>错过了主城一月的那场雪,决不能再错过仙女山银装素裹的仙境。又是一场大雪,上山途中偶遇蓝天白云,真是美的不要不要的。离主城三个小时,便可领略北国风光。“嘿,你好吗?我很好。。。”</h5></div> 【下浩.浮世绘】 2016.03<div><h5>浩,形似月亮,波平如镜之水湾。古巴渝有12景:金碧流香、黄葛晚渡、桶景峡猿、歌乐灵音、云篆风清、洪崖滴翠、海棠烟雨、字水宵灯、华莹雪霁、缙岭云峡、龙门浩月、佛图夜雨。<br>今龙门之下浩,旧景难寻,余韵犹在……街上清清静静,没有熙攘的游人。从头而过的东水门大桥下,这片遗世而独立的市井天地,还能存留多久?</h5></div> 【独克宗.月光城】 2016.04<div><h5>到达那夜,很冷,火灾后重建中的古城,似乎看不到太多的游人。客栈里,远眺龟山。</h5></div> 【云.影.香格里拉】 2016.04<h5>向上的每一步,<br>都是走在自我朝圣的路上,<br>那些丰盛年华,<br>犹如云影尘埃,<br>终将随风飘散。 </h5> 【韩国小欧巴】 2016.04<h5>独克宗老街上的一家韩国人开的小店,去了两次,吃的东西印象不深,倒是这个韩国小家伙,依依哇哇的,要不是考虑到两国外交礼仪,我真想没事就掐掐他敦实的小脸。</h5> 【雪后.独克宗】 2016.04<h5>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雪,像是临别前精心准备的布景,瞬时银白色铺满老城屋顶。一小时后,明晃晃的阳光如同舞台聚光灯,将这座城最美的一面呈现,再会,香格里拉。</h5> 【夜景渝中.重庆】 2016.04<h5>“你改变不了一座山的轮廓,<br>改变不了一只鸟的飞翔轨迹,<br>改变不了河水流淌的速度,<br>所以只是观察它,发现它的美就够了。”<br>——克里希那穆提《关系的真谛》</h5> 【千厮门大桥.重庆】 2016.04<h5>来重庆,吃一碗小面,爬一坡梯坎,坐一回索道,嗨一盘火锅,登一次南山,看一场华丽的夜景,或许,便不愿离开。</h5> 【建造节.重大】 2016.05<h5>每年五月的纸板建造节,对于重大建院一年级的孩子们来说,都像是一场创意的狂欢。</h5><h5>这里绝不缺乏想象的空间,唯一需要祈祷的就是——天,别下雨。</h5> 【周家山】 2016.05<h5>唤醒自己的,<br>不是调到凌晨三点半的闹钟,<br>而是对朝阳的渴望,对山顶的向往。<br>传说中拼人品的“重庆牛背山”——周家山大桥,光轨、日出、云海、野花。。。。运气好得有些出乎预料,却似乎又是对那份执着的最好回报。</h5> 【周家山.摄友】 2016.05<h5>过去的2016,感谢与你们并肩走过,<br>新的2017,期待再次与你们同行!</h5> 【东水门大桥.重庆】 2016.06<h5>拍摄点:重庆社会主义学院</h5> 【背影.磁器口】 2016.06<div><h5>我们很难在按下快门前,<br>确切的知道自己究竟在拍什么。</h5></div> 【 嘉陵江畔 】 2016.06<h5>嘉陵江的水位并没有想象中涨得那么高,雨后,江风阵阵,有些凉意。打渔人,垂钓者,拉手的恋人,驶过的小舟,一座临江的城,一幕江畔的生活秀。</h5> 【远山.有窑】 2016.06<h5>这一年,有一个地方,上上下下几十次,<br>它叫远山,这里,有个老窑厂,还有一群坚守着传统手工艺的匠人。</h5> 【魔幻都市之漂浮森林】 2016.07<h5>双碑大桥东侧的嘉陵江畔,重庆特殊钢厂原厂区拆除后的废墟上,一栋只剩下钢筋混凝土骨架,楼顶上却长满了植物的厂房。</h5> 【日落重庆之天台英雄】 2016.07<h5>对于一个严重恐高的人来说,能爬上来,就是满满的正能量,后青春之励志大片!</h5> 【矿工后代.磨心坡】 2016.07<h5>小家伙一看到我的镜头就躲到晒的被子后面,然后又哈哈大笑的冒出来,这似乎成了他今天最开心的事。</h5> 【矿工.磨心坡】 2016.07<h5>地下的数个小时,高温天的煎熬,一脸的煤灰和着汗水。。。在出井后一支烟中,一切,似乎又变得鲜活起来。<br>第一次零距离接触到这些矿工,在这酷热的夏日,在这座煤矿即将关闭停产的倒数几个月时。<br>在接近40度的日子,向这些劳作的生产第一线的煤矿工人们致敬。</h5> 【四钢厂|重庆.綦江.三江】 2016.07<h5>舞厅门口,那块写着“电声乐队 男女伴唱 现代装修 华丽高雅”的招牌,似乎将时光定格在了上世纪八十年代。<br>不同于很多老厂社区的衰败、残破、脏乱,位于三江的重钢四厂难得的保留下了完整的格局和风貌。那些有着典型时代设计风格符号的建筑,带着七八十年代国有大厂特有的优越感,依旧完好的伫立在那里。<br>重钢四厂,随着时代的变迁,企业的倒闭,渐渐褪去了原有的荣耀与光环。而远离市区的地理位置,也将这里尘封在了那个四钢人依旧怀念的“大”时代。</h5> 【7.15|重庆】 2016.07<h5>天注定,那个被火烧云刷屏的日子。</h5> 【云影.重庆】 2016.07<h5>欢迎到重庆高原来看云</h5> 【夜色重庆.WFC】 2016.07<h5>无论是高温,还是火烧云,<br>无论是重庆蓝,还是高原云,<br>一次又一次刷爆朋友圈的天气,<br>让生活在重庆的人们,<br>越来越多的感受到这座城,所带来的惊喜。</h5> 【车间工人】 2016.08<h5>重庆嘉陵厂的家属区里,还有这么一些小作坊依旧在生产。</h5> 【The Horse Whisperer】 2016.08<h5>When you look into their eyes, what do you feel?</h5> 【十八梯.最后一夏】 2016.08<h5>高温烈日下,每个人都是匆匆而过,。<br>十八梯,不仅仅是一个区域的地名,也是重庆下半城老城区地道市井生活的浓缩地。 虽依依不舍,却总要告别。 拆迁中的十八梯,上下半城的对峙、融合与共生,随着这些影像,成为绝唱。</h5> 【逃离40度高温.大佛岩】 2016.08<h5>今夏的40度高温,让人热得窒息,幸好,还有这些高海拔的山区。<br>早安,风起云涌的日出。<br>早安,19℃的大佛岩。</h5> 【凉山.普格.彝胞】 2016.08<h5>在今年七月路修好之前,从西昌到普格县六十多公里越野车要开五个小时。如果不是老大哥在这儿修养,估计永远不会来到这凉山州的大山深处,重走红军当年走过的路。</h5> 【凉山.普格.彝胞】 2016.08<h5>路边的一家人</h5> 【卖早餐的老人.上里古镇】 2016.08<h5>“大张旗鼓的离开都是试探 ,<br>真正的离开没有告别,悄无声息。”</h5> 【她的眼神.仰光】 2016.09<h5>在唐人街上吃饭,突然发现背后的这个小姑娘,脸上涂着缅甸人特有的叫做“特纳卡”的木香粉,就这么,看着我。</h5> 【少女.仰光】 2016.09<h5>清晨的仰光,校车上的少女。<br>“在缅甸追求民主,是国民作为世界大家庭中自由与平等的成员,过一种充实全面、富有意义的生活的斗争。它是永不停止的人类努力的一部分,以此证明人的精神能够超越他自然属性的瑕疵。”<br> ——昂山素季</h5> 【环城火车.仰光】 2016.09<h5>你是退潮带来的月光,<br>你是时间卷走的书签,<br>你是溪水托起的每一页明亮。<br>我希望秋天覆盖轨道,<br>所有的站牌都写着八月未完。<br>在季节的列车上,<br>如果你要提前下车,<br>请别推醒装睡的我。<br>这样我可以沉睡到终点,<br>假装不知道你已离开。<br>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h5> 【Bagan.万塔之地】 2016.10<h5>这里就是8.24刚经历了6.8级地震400多座佛塔被损毁的蒲甘,<br>这里就是2011年美国纪录片“轮回Samsara”开篇的恢宏场景,<br>这里就是缅甸最令摄影师震撼的中部之地——蒲甘。<br>一宿夜巴的疲劳,在登上塔顶的那一刻,烟消云散,只剩欣慰和满足,即便今晨的日出并不完美。</h5> 【佛影.蒲甘】 2016.10<h5>在蒲甘,</h5><h5>随意走入一座佛塔,<br>伴着光与影,<br>便可虚度一下午的时光。。。</h5><div><br></div> 【光与影.曼德勒】 2016.10<h5>云烟佛塔<br>浮世沧桑<br>手指之处必有佛陀</h5> 【乌本桥.曼德勒】 2016.10<h5>有人说,不知道有多少人,<br>因为一座桥,来到曼德勒,<br>看过无数的日出日落,<br>唯有乌本桥的美是充满动感,<br>桥上看夕阳的人,<br>正是别人风景中的一个个主角。</h5> 【染坊.曼德勒】 2016.10<h5>阳光下夸张的色彩,<br>古铜色肌肤包裹的肌肉线条,<br>不断重复的劳作节奏,<br>清一色的男人世界。。。<br>比起那个一到时间点,大小旅游车载着各地游客,长枪短炮的争抢机位,僧侣们也是略带表演的“千人布施”,这个在路上偶遇的缅甸最原始工艺的染坊,到更让我兴奋。</h5><div></div> 【丙安.赶场】 2016.10<h5>农历三六九,丙安镇,赶场的日子。<br>踱步在旧时的石板路上,看古镇里原住民活色生香的寻常生活。</h5> 【玉岩村.贵州】 2016.11<h5>大山深处的玉岩村,全村上下落差近300米,只有最上面的幼儿园区域通上了土路。地里,八十六岁的老人还在做农活,孩子们上小学要徒步一个多小时,全村99户、189人属于贫困人口,从所属的印江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城到这里开车还需要两个小时。。。<br>精准扶贫,要做的还有很多。</h5> 【路边的爷孙两.贵州】 2016.11<h5>去往白金村的路,还只是勉强能同行的土路,雨后的泥泞,让爷孙两步履艰难。搭上一程,聊上几句,心里暖和。</h5> 【龚滩.重庆酉阳】 2016.11<h5>对龚滩有种说不出的情感,老龚滩在搬迁之前,去过三次,有一次记得不惜多开了三个多小时,就为了去看看老街,顺便,吃顿乌江鱼。<br>几乎走遍了重庆周边所有古镇,老龚滩,在我心里绝对是排第一的,乌江的水,延绵的街,层叠的瓦顶。。。<br>但搬迁后的这么多年,一直没去,我怕,失望。<br>还好,在尽可能老房拆迁再组装和基本保持原有古镇街道格局的思路下,新镇总体给人的感觉不错,只是有些材料显得粗糙和扎眼。当然,还有那多少让人有些不爽的20门票。</h5> 【蚩尤九黎城.重庆彭水】 2016.11<h5>一向最反感那些粗制滥造的新建仿古建筑,不过这个位于彭水县城边的尚未最终完工的蚩尤九黎城建筑群倒多少让人有些眼前一亮。<br>匆匆路过,手持拍摄。</h5> 【远山有窑.重庆】 2016.12<h5>这一年,还做了件自己觉得挺满足的事,用了一年的时间,主导改造了一个破旧的老窑厂。</h5><h5>这里,不是城里人为了逃离喧嚣都市的一个田园乌托邦,也并非外来文化的强势植入,而是通过对在地乡村文脉的充分尊重与包容,试图以建筑设计作为出发点,用创意的思维,探索出一条属于乡村自己的发展转型之路。</h5><div><br></div> <div></div><div>全文完</div><div>谢谢观赏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