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莲语 张建华油画作品展

画风者

<h3><font color="#ed2308"><b>画家的发言</b></font></h3><h3>各位嘉宾 各位朋友 大家早上好,非常感谢大家 年末岁初百忙中来这看展。 感谢前面主办方,承办方的发言 。请给我十分钟时间,三句话来阐述这个展事。&nbsp;</h3><div>第一是我们为什么在此办展,穿过乡间田野来观展。因为在这里我们更能讲清一个伟大人物的历史渊源,他的思想脉路,他的思想价值,这就是文化和价值观给我们的自信。习总讲要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李庆华先生从仙游仅有古籍文字找出一千多年前一个少年从这走出去证据,这少年后来成为北宋著名书法家 ,政治家,茶学家,农学家和建筑师。我想大家在跨年之交的时节,重走这条路,2017一定会更加好运、通达 。</div><div>第二句,我们有必要来此办展和观展。其实枫溪塔斗的雨,特别适宜思远古,怀贤人,忆故旧。那天第一次来蔡襄故居 ,刚好下着雨,所以我可以安静倾听,雨落于蔡襄故居瓦当石阶上的声音。枫溪塔斗的雨到底非常洁净,清冽。一 下子冲刷我们脚下整片青石地,舍得的、不舍得的,皆被洗干净。各位,人生也仅是如此,人生有时能不动念就不动念,这样我们就不忘初心,可以经历光阴的波澜,人事的迁徙,看尘来尘往的人间悲喜,望变换莫测的岁月流年,煮经年的老茶,品弥久的禅香,听清冽的冬雨,沐暖暖的冬阳。所以,我想代表主办方、承办方、协办方写道邀约的小诗:</div><div>请在最舒心的跨年时节,走最舒坦的乡间路,来,这一天要下着雨,请改日在下,这一天还未达成的心愿,请及时达成,不用择日,就在今天,沐暖暖冬阳。</div><div>第三句,今天这小展为什么定空山莲语的主题。 因为空山有回声,是蔡襄的情怀,中国山水语言体系,就是表达对当下心境和世界的感觉,追求个体在雄阔的宇宙和久远历史中的沉思,寄寓对历史、宇宙和人生的 看法。所以大家今天来这里一定沾灵气,浴仙气。 莲语是什么,就是蔡襄的品格,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 ,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这也是一种时代的价值,这就是习总所说的深入挖掘和阐发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历史。因为莲语我仿佛看到这里有莲池环绕的蔡襄学术报告厅,莲池上有一小桥,似洛阳桥,有一枫叶结成亭子,纳无尽乾坤。</div><div>最后还是俗话和老话,再次感谢各位嘉宾和新朋旧友,感谢主办方,承办和协办方,各位新年快乐!</div><div>&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张建华</div> <h3>13859888176</h3> <h3>县委文明办领导讲话</h3><div>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朋友</div><div>&nbsp; 早上好!今天,我们相聚这里,是为了缅怀、追思先贤蔡襄。</div><div>蔡襄,是仙游人民的骄傲,也是世界柯蔡宗亲的骄傲。他是一位神童。十四岁中乡举, 18岁中进士;28岁,初任西京留守推官,撰写了《四贤一不肖》,引起朝野轰动。他是一位清官,他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刚直不阿,不计个人荣辱得失,一生四次抨击时政,有“四谏经邦”之美誉。他清廉刚正、忠君爱民,兴修水利,减轻赋税,架桥修路等。他也是个文人。是北宋著名的书法家、诗人。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大家”;传世诗、词、赋有420多首。他还是一位科学家。建造泉州洛阳桥(又称万安桥)。“立石为梁”,是桥梁建筑史上的重大突破;“种牡蛎,固桥基”,是世界上运用生物学于建筑的先例;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称他为“福建桥梁界的状元”。他的著作《荔枝谱》,是古代中国最早的荔枝专著,被称作 “世界上第一部问世的果品分类学著作”;他的《茶录》,是《茶经》之后最有影响的论茶专著,也是一部精彩绝伦的书法作品。</div><div>蔡襄的忠惠思想万古长青,省纪委把蔡襄陵园列入省级廉政教育基地,市委宣传部把蔡襄陵园列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县委、县政府把弘扬蔡襄的廉政文化当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当做仙游县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亮点。</div><div>今天,张建华先生受县委文明办和县文联的委托,用自己的赤诚之心、崇敬之情举办画展,来缅怀、追思先贤蔡襄。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表示对他的感谢。</div><div>建华先生的画富有思想。作为画家、学者,他将自己对社会、对艺术、对人生的独特看法,揉进艺术创作。巧借笔下莲花来抒写心中之廉洁,莲为花中君子,蔡襄是人中君子。他以画“一品清莲”来表达对蔡襄先贤的无比崇敬。</div><div>建华先生的画富有韵味。兼具学者的儒雅和画者的敏锐,融合东西方艺术表现手法,既有国画艺术中笔墨、线条、点写的神韵,又有油画艺术中色彩、明暗、线面的语言。</div><div>建华先生的画富有情趣。笔下山水含情,人文惬意,有传统人文的生动与丰富,也有现代意识的湿润和秀丽,让人感受到艺术与生命的那份淡定和从容。</div><div>各位领导、来宾、朋友们,就让我们一边欣赏唯美的画作,一边来追思、致敬先贤吧!</div><div><br></div> <h3>仙游民政局、仙游蔡襄文化研究院秘书长蔡奇凤在开幕式上作了讲话。他说,蔡襄故居自筹建到主体工程竣工历时三年之久,本次画展是故居重建竣工以来的第一次,意义重大。翰墨歌盛世,丹青颂仙乡。这是一场以"思远忆贤、致敬蔡襄"为主题的地方文化搭台助力经济腾飞的文化盛宴。瓜瓞绵长,历史延绵至今,在仙游这片文化沃土上,书画出现了承前启后的繁荣景象,为构建"美丽仙游"泼墨溢彩。本次画展的张建华先生,他融汇了中国水墨画和西画的特点,把国画元素注入油画。"中西融合"这一绘画理念在张先生的作品中相得益彰,章法经营上追求平中见奇的效果,引人以高雅的艺术境界。欣赏张建华先生充满灵性的作品,是一种享受,也洗涤着人的灵魂。张先生的作品在中西结合的道路上走得很远且成绩斐然。画家以自然为师进行创作,张先生笔下的莲花,素有“花中君子”的雅号,人们自古就将莲花作为和谐、美好、高洁的象征。“莲花品格”正是我们追求的大德。秉持莲花品格,要有刚直不阿的正气。莲与廉不仅音同,而且意同,皆有清、净、直、节之意,与蔡襄廉洁为民的精神灵性相通,始终在默默地坚守着自己不染、不妖、涤尘、脱俗、祛燥、趋直、超群之精神。在中西文化结合语境之下,画家将中国传统的人文精髓注入油画之中,形成具有独特的审美内涵的中国风油画。画家把中国书法式的书写和中国传统绘画的神韵、意境等观念移入油画这种西方绘画体系,影响深远。</h3> <h3>此处晴岚曾成景</h3> <h3>月共潮生温暖岸</h3> <h3>清风绕过晓月朗</h3><div>浮生手绘疏林妆</div><div>点绛唇怕染秋霜</div><div>子规静时岁无伤</div> <h3>有水涟漪</h3> <h3>暖阳下待杜鹃来</h3>